第2章
- 向前走一步
- 沉櫚
- 2216字
- 2011-05-16 18:24:01
媽媽是一個很善良的外族女孩,勤勞能干,相貌端莊,之所以會嫁給老實巴交,其貌不揚,一貧如洗的爸爸,很大原因是源于外公的無知和希望女兒生活得好的愿望下。外公想不到的是,他的女兒嫁過來不是享福,而是過著比沒嫁過來更加苦的日子。
爸爸沒有紅磚房子,住的只是三兄弟合住的泥屋。爸爸有三兄弟,他是老二。這間大泥屋,是當年他們四兄弟一同用田里的泥蓋的,有八個房間,一個廚房,一個客廳。等爸爸結婚的時候,他的大哥早已另蓋了一棟兩層半高的小樓房了,而爸爸還和他的兩個弟弟住在原來的泥屋。
分家后,最南邊的房子改為廚房歸我家和四叔使用,主人權歸四叔,與它相連的分別是四叔和我們住的房間,接下來的是客廳,爺爺的房間,三叔的房間,舊廚房,大伯的房間。爺爺的房間的主人權歸大伯所有,大伯原來的房間改為廚房也歸他自己所有,原來的舊廚房由爺爺和三叔共同使用,但主人權歸三叔。田有九畝地有八畝,大伯得了三畝田兩畝兩分地,我家得了一畝七分田一畝三分地,三叔得了兩畝五分田兩畝兩分地,四叔得了兩畝八分田兩畝三分地。
小時候我不懂,可長大后我就知道,這樣的分法最吃虧的是我家,我不明白當時媽媽為什么沒有異議地接受了。媽媽說,有些事遠沒有你想的那么簡單。虧,肯定是要吃的,但是你現在不吃,將來吃的虧就更多了。
媽媽嫁過來的五六年里,很苦很累。不是漢族的她,自小就生長在偏僻的大山里面,生于斯,長于斯,有著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習俗,剛來的頭年的頭幾個月里,想當然地水土不服了,上吐下瀉,根本就吃不下飯,而且那時候也沒啥好吃的。你能看見這個不算很小的家里,一貧如洗,找完所有的角落里你也不能找到什么可以看得上眼的東西,更沒有任何值錢的物品。窮,窮,窮,窮到所有的必需品都要靠雙手一點一點去爭取,一點一點的勞動。
那時候,其實,媽媽是不愿嫁給爸爸的。一是遠,二是媽媽有喜歡的人,是同村的。我的外公聽信那個所謂的媒人婆的話,說爸爸家是如何如何的好,說媽媽嫁過去不愁吃穿只管享福。如果換成是現在的2011年,這種鬼話是沒人會相信的。誰都知道,媒人說的話,十句也找不到兩句是真話來的。但是,生活在80年代里的外公相信了。
媽媽有七個兄弟姐妹,她排第三,其他的弟妹小,家里很窮,這也是為什么她沒有上過學原因。那時候剛改革開放,工廠沒幾個,人們普遍沒有工可做。而媽媽每天在村里幫人家放養牛羊啊,割草啊以及在生產隊里做其他的活,掙那么幾公分錢而已。媽媽從小就是這樣過來的。在媽媽那條村,她是最勤勞的姑娘。。
也是因為貧窮,外公就答應了人家把媽媽嫁到很遠的外省里去了。當然,外公也不算是很笨的人吧,他和大舅陪同媽媽一起下廣東,去看看爸爸家的情況,是不是像他們說的那么好。但外公犯了第二個錯誤,那就是收了爸爸的聘禮,又恰恰把它給花了。
來到了目的地,想當然的與他們所說的背道而馳了。
在80年代里,雖說社會經濟有所改善,但由于處于改革初期,成效并不是很大,至少農村的變化還不大,以瓦為頂,以泥磚為墻的房子在農村比比皆是,電器什么的更是不多見了。
看到那個一貧如洗的家,外公的第一印象就是,親眼所見才是最真實。但一切都晚了。
那個時候,很多人思想老舊,文化也低,認準一個死理就不會改,哪怕它與法律相悖,也不會認為是自己錯了。
爸爸這樣的家境,讓外公覺得受了欺騙,于是,第二天就打算回去,但是,爸爸家不同意。因為他沒有返還那些禮金,同時,那些禮金早就給花掉了。當時,早在父親之前,外公就將媽媽許配給同村的一個小伙子,但媽媽非常不喜歡,退婚了,但是,按照當地的習俗,女方要退婚必須返還男方訂婚時所花費的豬肉錢和給女方的聘禮,所以,爸爸給的那筆禮金大部分都讓外公給了那個人。
禮金不能返還,那么人只能留下。于是媽媽就被強行留下來了。當了人家的媳婦,我的媽媽。
那時候的媽媽,不會說廣東話,講普通話爸爸家的人也不懂,所以交流靠的都是肢體語言,他們要她干活的時候,當肢體語言滿足不了就靠打,打到她明白為止;為防她跑回娘家,每天就派一個親戚看守著,去到哪都跟著,干活要盯著,不想干活就打,跑就揍。
媽媽每天早上要起床挑十幾擔水,地方離得遠,所以天剛亮就要去挑水,路也不好走,是崎嶇不平的山路,晴天的還好,要是下雨天就難受了,腳上衣服上都是泥。
他們不會認為你干不了,干不了也得干。對他們而來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媳婦不是拿來疼的,而是娶來干活的。
那種生活,媽媽受不了,曾經試過偷跑過,但好幾次都被追回來,每追回一次就打得比上一次要厲害,每一次都是用棍子來打,每次打媽媽的人都不是爸爸。人家打媽媽,爸爸就在旁邊看。
這都是媽媽告訴我的。其實我很不理解,為什么爸爸讓別人打媽媽。
遠在他方的外公,雖說不是很愛媽媽,但是他也知道媽媽肯定過得不會比之前好,一回去他就問村里的人借了錢,讓大舅帶著這筆錢去把媽媽帶回家。如果事情真的是這樣發展的話,也就不會有我們三個了。但世事總是變化多!
外公所托非人。大舅人是去了,在爸爸家逗留了幾天,假意安慰了媽媽,說家里實在沒有錢,讓媽媽安心地留在這里,等生了孩子了,回了娘家就不用回來了。他說,媽媽會有今日,都是上天注定的了。媽媽能說什么呢?跑也跑不掉,只能就這樣過下去了。
媽媽的好大哥在賺足了自己妹妹的眼淚后,心安理得把錢收入囊中,對他而言,嫁出去的妹,潑出去的水。他回到家就騙自己的父親,說那些錢在去的途中給人搶了,所以沒有辦法把妹妹帶回來。外公信以為真,感慨著,這都是命啊。可以說,我們的出生,還得多謝我們擁有如此好的舅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