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適應新家
- 天運島嶼
- pujingfly
- 3348字
- 2011-05-19 14:26:57
這個陳衛東他們是認識的,就住在村里不遠的地方,論年齡,他跟彩霞是同一年生的,父母雙亡,只有兄弟兩人,弟弟叫陳衛西,家里也是一貧如洗,之所以要猶豫,是因為她不想自己的女兒兩次結婚都是嫁到無父無母的家庭,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彩霞是結過一次婚的人了,也不敢太挑剔。考慮了好幾天,最后劉得財說:“陳衛東兄弟倆我是從小玩到大的,我覺得哥哥陳衛東這個人就是嘴有點拙,但心腸不壞,很能吃苦,是個靠得住的男人,他們兄弟倆都能吃苦,做事很踏實。”
“那你們倆呢?覺得怎么樣?”老頭子望著劉彩霞的兩個妹妹,問道。
“我們覺得可以,沒什么意見?!毙∶谜f。
老頭子沉默了半晌,開口說道:“我也是這個意思,關鍵是看彩霞的意見,她如果愿意,我不會反對的。”
大家把目光都投到劉彩霞身上,劉彩霞埋著頭,紅著臉不說話。
大家都看在眼里,覺得這事差不多應該成了,如果孩子不喜歡的話,肯定會反對的,沉默的話多半是答應了。于是,第二天,老兩口高高興興地找媒婆去了。
事情進展得很順利,陳衛東人老實,三十歲大老爺們了還有點害羞,在媒婆的推搡下才慢騰騰地提著一籃子茶點來到劉家相親。在他眼里,劉彩霞雖然結過一次婚,還有一個孩子,但是也還年輕,模樣也挺漂亮,他想,人家如果不是結過婚、有孩子,怎么可能看得上自己!所以,他對這門親事很滿意,也很期待。
相親還算順利,劉彩霞沒有表現出反感的情緒,兩個月后,兩人結婚了。劉彩霞跟著陳衛東住進了陳家,趙強到了陳家后卻經常哭鬧,沒辦法,外婆就把趙強暫時先接了回來先住著。
趙強在外婆家住了幾個月,劉彩霞想把兒子接到身邊來,讓他慢慢地適應跟新爸爸相處,畢竟這里才是自己以后的家。
3歲的趙強望著眼前的這個男人,卻始終不肯開口叫爸爸,劉彩霞急了,用柳條打他的屁股,他就一邊哭,一邊喊:“我爸爸不在了,我爸爸是打魚的!這不是我爸爸!”劉彩霞于心不忍,也跟著流眼淚。陳衛東見了,在一邊安慰:“算了,孩子還小,慢慢來!”
陳衛東這個人心眼不壞,人也很老實,面對趙強這個跟自己沒有一點血緣關系的孩子,要說心里沒有一點介懷,那是不現實的。偏偏這孩子對自己還很排斥,久而久之,一團火在他的內心慢慢積聚。
一年后,趙強4歲的時候,劉彩霞給他添了個弟弟,把陳衛東樂壞了,他也有自己的兒子了,夫妻倆商量了一下,給孩子取名“陳平”,陳平的出生給陳衛東莫大的鼓舞,整天抱著小兒子又親又舔,他對劉彩霞也更是百依百順、精心呵護。至于趙強,畢竟不是親生的,在家里也就漸漸地受到了冷落。劉彩霞覺得愧對趙強,她打心底對趙強更疼愛一些。女人的思想是敏感的,她當然能察覺到陳衛東對兩個孩子態度的不同。她把陳衛東叫到房間里,她要跟他好好談一談。
“衛東,你不用瞞我,我看得出來,你對趙強這孩子還是有意見,是不是?”
“我——”陳衛東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衛東,我理解你的心情,我知道,要你完全把趙強像對待陳平那樣,是很困難的,這是人之常情,”劉彩霞哽住了,淚珠在眼角打轉,“但是,你得承認,趙強是個苦命的孩子,他已經開始懂事了,你對他的好,他會記得,將來也會報答你的?!?
“彩霞,你不用說了,我懂的,我會努力的,你放心吧!趙強也是我的兒子!是我們倆的兒子,我們有兩個兒子!”陳衛東堅決地說,他想到,換作是自己的兒子受到繼父的冷落,他是什么樣的感受!
陳衛東確實有所改變,在看向趙強的時候,眼神也開始變得柔和了,他從地里回來,摘到了甜瓜,也會親切地喊趙強過來吃。
趙強剛到陳家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會哭鬧,現在也開始接受了陳衛東,在外公外婆的鼓勵下,他開口叫陳衛東“爸爸”了。
陳衛東每天早出晚歸,種地之余,他都會一大早起來,挑一擔扁擔,帶上兩個大編織袋,走很遠的地方去撿廢品,天黑的時候就會挑著滿滿的一擔去收購站賣掉,只要是能賣到錢的,他什么都撿。回到家,他就把錢交給劉彩霞,劉彩霞也不花錢,都把錢放在堆糧食的柜子里藏好,他們計劃著過兩年等錢攢夠了就蓋新房。日子過得很拮據,但是也算得上甜蜜。
陳衛東兄弟倆是村里第一批撿廢品的人,在他們的啟發下,村里現在很多人都學著他們的樣,干起了這項副業,附近能撿到的值錢的東西越來越少。
趙強五歲的時候,陳衛東從鎮上買回一輛自行車,一家人都興奮地圍著自行車打轉,這里摸摸,那里摸摸,這是一輛高大的28型永久牌自行車,其實那個時候,自行車也不是很新奇的玩意兒,在村里,這也不是第一輛了,但在陳衛東家,卻是第一輛。陳衛東半年多前就開始計劃著買了,為了他的副業,他可以每天跑更遠的地方,現在單純的‘撿’廢品已經沒有什么前途了,陳衛東跟著村里有自行車的村民們一起,騎著車,跑到附近的村子和鎮上去,挨家挨戶的收購廢品,當然,不是用錢收,用錢收廢品那都已經是幾年后的事了。最開始的時候,他們是先去鎮上的批發部,批發一些便宜的塑料制品,比如淘菜用的籃子、舀水用的瓢子、臉盆什么的,用這些塑料制品換取廢鐵、舊鞋底什么的,村民們一般家里的廢品不多,往往會翻箱倒柜地找出一些,稱一稱,找他們換個盆、瓢子什么的,陳衛東的生意倒也做得不錯,也賺了一些小錢,劉彩霞的臉上,整天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又過了一年,舅舅劉得財娶了一位美麗的女人作老婆,女人性格開朗,人也長得漂亮,很有親和力,沒多長時間,趙強便喜歡上了這個舅媽,舅媽對這個聰明又懂事小侄子也很疼愛,有什么好吃的東西都會給他留著。
已經6歲的趙強很活潑好動,經常從村頭跑到村尾,四處晃蕩,鄰居的叔叔嬸嬸們有時候也會問他,“小強強,你繼父對你怎么樣啊?”
趙強回答:“很好!”
旁人不知道,其實,在趙強自己的內心里,他對陳衛東還是很懼怕的,從一些瑣事上,他能明顯地感覺到,自己跟弟弟在爸爸心中的地位完全不是在一個檔次上。隨著思想的成熟,他也漸漸懂得了什么是親生,什么不是親生,弟弟陳平就是爸爸親生的,而自己,就不是爸爸親生的,從他能回憶起的時間開始算,爸爸對他很多情況下都很兇,后來因為這個,媽媽還跟爸爸吵過好多架,也打過架。懂事的趙強有了自尊心,他不愿意讓鄰居知道爸爸對自己不好。
陳衛東和劉彩霞準備蓋新房,趙強外公外婆聽說后,兩個老人商量了一下,第二天給陳衛東送來500塊錢,說這錢是免費贊助的,不用還。陳衛東不好意思要,趙強外婆劉彩霞拉進里屋,說:“彩霞,你收下吧,這錢是我們老倆口給孫子趙強的,這樣一來,房子建成了,就自然有趙強的一份了。”劉彩霞懂媽的意思,的確,雖然表面上看來,陳衛東把趙強當親生兒子,但畢竟血濃于水,兩位老人也是怕孩子以后受委屈,可是500塊錢不是小數目,應該是老兩口所有的積蓄了,劉彩霞也確實需要這筆錢,本來自己攢的錢也不夠,要蓋房還需要到處借債,數目多了也不好借,想了想,劉彩霞點點頭,把錢收下了。
有了這筆錢,蓋房的事就正式開始了,陳衛東在屋旁邊搭了個臨時的大棚,把屋里所有的家具和值錢的東西都放在棚子里,把灶也拆了,在棚子外面用石頭壘了個臨時的小灶。等到家里的東西都清完了,就開始拆房了。劉彩霞的母親和幾個妹妹以及胡柳都來幫忙,劉得財和楊成剛在上班之余,也偶爾過來搭把手,陳衛東又在村里請了幾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
拆除工作進行得很順利,先把屋頂的茅草一股腦地扒下來,堆成垛子,又把椽子一根根取下后,余下的就是墻體了,由于墻是土磚砌的,用大錘直接敲碎,沒幾天工夫,房子就拆完了。然后是畫線、挖地基,新建的房子,陳衛東用的是燒熟的紅磚,當地人俗稱“熟磚”,也叫“紅磚”,與過去蓋房用的大土磚比,多了燒制的工藝,體積也小,強度還高,不過價格也高,陳衛東家要建村里到目前為止還為數不多的“紅磚瓦房”。
瓦匠是村里請的,為了節約人工費,陳衛東和劉彩霞整天忙得腳不沾地,陳衛東一個人又是挑磚,又是和水泥、和沙漿,泡石灰、還跟著瓦匠師傅們一起,把墻面修了一遍又一遍,熱火朝天地干了一個月,人整整瘦了一圈,村里人提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陳衛東這個人,吃得了苦!
新房除了堂屋,還有4個房間和一個廚房,陳衛東又用剩余的材料在主屋旁邊自己砌了間小屋,用作豬圈和廁所。
房子修好后,趙強拉著弟弟的手歡快地從這個房間跑到那個房間,對于這個新家,兩個小家伙喜歡得不得了。
蓋房子總共花了接近兩千塊錢,雖然有娘家人的贊助,但還是不夠,兩口子又找人借了800塊,現在,他們要開始慢慢地還借款了,兩口子都是勤快之人,對未來的日子倒還是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