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書名: 珪夢清歡作者名: 云鵠本章字數: 3216字更新時間: 2013-05-27 09:44:10
我在元吉靈牌之前祝禱:希望熠兒身體健康,平安順遂···
咚咚···
咯噔···
誰在外面?
我順著聲音來源探去,只見樹叢之間三顆腦袋正交頭接耳。
“噓——全都聽我的”
“我是太子,我最大”
“哦——我是姨娘,我才最大”
“什么?!”三張小臉齊刷刷地轉過頭來,一個個頭頂都像鳥窩。
“姨娘!”青雀的小眼睛立刻亮了起來,承乾急忙捂住他的嘴叱道“笨啊,小聲點”
“你們在做什么?”我兩手叉腰,望著三個淘氣。
他們站成一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悶不吭聲。
“哦——姨娘應該告訴你們父皇好呢,還是母后好呢”
“還有母妃”
承乾瞪了恪兒一眼,青雀扯扯他的腰帶,小聲道“不是好事啊”
恪兒上前一步,請求道“兩位皇兄帶我玩耍,若要責罰便責罰我一人吧”
“姨娘,你別告訴父皇”青雀開始撒嬌。
“好啊,除非——”三雙眼睛掙得又大又圓,我笑道“讓姨娘和你們一塊兒玩”
“好啊好啊”青雀開心地拍手,“姨娘與我一組?!?
“我們在玩彈弓,你會嗎”承乾挑釁地抬起下巴。
“彈弓呀”我故作為難的神色,急得青雀為我出頭“姨娘輸了算我的”
“也可以···算我的”恪兒補充,頗有顧全大局的意思。
“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呢”我嗆聲。
“姨娘這么厲害?”青雀兩眼放光了,讓我忍俊不禁。
“那你先打一只試試”
我接過彈弓,對準樹桿,三人緊張地屏住了呼吸。
“碰!”鳥兒紛紛飛走,彈珠嵌入樹桿,青雀錯愕地張開小嘴,承乾一陣鄙夷,只有恪兒神色不變,似乎一切盡在意料之中。
“去看看我射中了沒”
“還用看嗎,你不會告訴我是樹桿吧”
“是樹干上的毛毛蟲呀”
青雀圓滾滾的身子一路小跑過去,興奮地舉起一枚毛蟲嚷道“中了中了,姨娘身手了得”
“算你運氣好”承乾奪過彈弓對準樹梢的麻雀。
忽然恪兒不停的眨眼,青雀不住地搖著我的袖子,我轉身望去只見一個棗紅色的身影負手走來。
“你們在做什么?”
我與三個孩子站成一排,顧盼左右,噤若寒蟬。
“你來說”
陛下話音一落,我忽覺手上多出一樣東西,瞬間俏臉垮塌,掩面瞥見他們兄弟三人一老一實,裝傻充愣。
“回陛下,弟媳一時童心大起”伸手交出彈弓,只見彈弓把上刻著“東宮”二字,連忙覆手遮擋藏于身后。
“哦,童心未泯”二哥的聲音聽不出喜怒。
我盯著自己的雙手,咬著下唇。
“你們的老師,因為教導無方,引咎自責;你們的母親,因為尋子無果,心急如焚;你們卻在這里戲?!?
三人齊齊下跪,“兒臣知錯了”
“回去向你們的老師、母親道歉,另外,禁足三天”
“多謝父皇”三個小鬼一溜煙似地跑了。
“松開”二哥捏著我的下巴,眉頭微蹙,“箭傷已經好了?”
“已經大好”
“應該怎么罰你呢”二哥板著面孔卻難掩笑意。
“罰我醉死吧”
“想得美”二哥幾不可聞地輕哼了一聲。
我癟癟嘴,等待審判。
“就罰你,到翠微殿當值一天”
事后我琢磨著二哥為何到云宮尋人,采蘋說小皇子們到云宮玩耍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因為云宮僻靜,加上宮人甚少,陛下有旨不許妃嬪打擾,無疑是個避開紛擾的好去處。
“少了閑言碎語,于我是好,只是苦了你們”
“王妃說哪兒去了”
“以前不曾覺得,今日才發現偌大一個宮殿只有你們四人,僅灑掃一事便十分吃力了···”
“王妃,陛下催促”淮安在簾外恭候。
“王妃快快換了衣服去領罰吧”采蘋笑嘻嘻地撐開一件女官制服,“自從王妃回宮,陛下便一天也不能瞧不見你”
是嗎,昨晚我有意裝醉試探,二哥似乎并無興趣。
“王妃莫疑,陛下心意未改”淮安在前面領路,悄聲說道。
沒走多遠,就見一片金釵裙裾飄搖而來,正中一位雍容華服端莊秀麗的女子正是當朝皇后。
我與淮安躬身行禮,皇后柔聲道“起來吧,你隨我來”
我依言尾隨,皇后在一處亭心佇立,隨行的宮娥捧上來一軸長卷。
皇后示意我打開,只見上面寫滿了人名,再仔細觀看,其中載錄的都是官宦之女,年齡在十六至十八之間,左側還記著各人的生辰八字面貌才藝等等。
“姐姐這是在為二哥挑選妃嬪?”
“正是”
我朝宮制規定,皇帝除了皇后以外,還設四妃即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總稱夫人;其下又有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總共九嬪;再其下還有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稱為二十七世婦;最后為寶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稱為八十一御妻。
另外,宮內六尚女官及眾多宮女,都有機會接受皇帝臨幸。
二哥雖然不缺女人,但是與歷代皇帝的規制相比還是差了許多。
“姐姐真是好皇后···”我把玩著轉軸自言自語。
“陛下操勞國事,后妃理應為他分憂”長孫姐姐微微一笑,“你看這些女子如何?”
我有些不明所以,唯唯應答道“姐姐選的自然都是佳麗”
“一年不見,媚兒越發妍麗動人了。若能入得媚兒的眼,想必能合陛下心意”
“姐姐又取笑我了”
“以我之見,其中當屬鄭仁基之女最為出色。年已十六,容色絕姝,儀作俱佳,等入宮核實可備為嬪御···媚兒,你怎么了?”
我輕輕搖頭道,“乍聞其名,似在哪里聽過,想來是我記錯了”
長孫姐姐不以為意,笑道,“快去吧,莫讓陛下久等”
我悻悻舉步,忍不住回頭覦她一眼,心頭滋味莫名。轉念一想,二哥是當今天子,哪個天子身邊不是佳麗云集?
便是那號稱“儷與天齊,帝后一體”的隋文帝都忍不住偷腥貪歡,更何況是天性風流的“二郎公子”——李世民呢。
再退一萬步,二哥就是將全唐的女人都據為己有,又與我何干?
后宮真是個盛產怨女的地方,思索至此,不禁啞然失笑,為何我會冒出這些奇怪的想法···
抬頭間“翠微殿”三個大字引入眼簾,我隨淮安從側門來到皇帝一側。遠遠地就聽見二哥大聲叱道“魏卿,你這是冥頑不靈,存心抗旨!”
二哥深吸一口氣,耐心解釋道“朝廷之所以征募中男入軍,剛才已經詳陳理由。非常之時,行非常之法。這并非出于朕的一己之私,而是為國家大計考慮···”
聽了一會兒,我總算明白其中緣由。
我朝男子十八歲以下者稱作次男,十八至二十歲的稱為中男,而二十歲至六十歲則被稱為丁男。
按照制度,只有二十歲以上的成年男子方可檢點入軍,然而近年來戰亂不斷,征募不止,國內戶口凋敝,勞力不足,自然兵源匱乏。于是,朝廷準備放寬募兵的年齡限制——十八歲以上便可入伍。
然而魏征堅決反對,四次駁回皇帝手敕。
“微臣不敢抗旨,但是國家有制度在先,若不顧規制取中男入伍便是出爾反爾,失信于民。是以,臣不敢署敕!”
眾目睽睽之下,魏大人接二連三犯顏直諫,二哥一直隱忍,此時已經怒發沖冠。殿堂里硝煙彌漫,氣氛火爆,二哥斜眼一瞪,瞥見我立在一旁,暗暗咬牙忍下盛怒。
有精于世故的老臣出來打圓場道,“陛下,既然事關重大,不如從長計議為好?!?
二哥余怒未消,斥道,“既然重大,事不宜遲,現在就說!”
老臣一時尷尬,皇上緩了口氣,命令道“你們都下去吧,朕與魏卿單獨討論。”
眾大臣見皇上動了肝火,都低著頭小心地退出殿外。
殿內只剩下魏大人與皇帝靜默不語,我悄悄吩咐淮安下去,那面二哥已經調節氣息,再次開口:
“書寶十五投軍,朕十六從戎,未見有不足之處。若是中男瘦小,自然不必入伍;若是高大強壯,為什么不讓他們參軍呢?
你如此頑固,究竟為了什么?現在只有我們兩人,你可以詳陳理由說個明白?!?
魏大人不慌不忙,上前一步,正色道:“臣聞竭澤取魚,當時非不得魚,然明年將無魚;焚林而畋,當時非不獲獸,然明年無獸。
若陛下將次男以上盡點入軍,則當時有兵,明年就無兵了。國家制度所以定下丁男可以簡點入軍,那是從長計議,非重一時之功?!?
“朕非三歲孩童,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朕已說過,此為非常時期,變通一下,有何不可?”
魏大人毫不讓步,“陛下曾說‘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將次男以上盡點入軍,各鄉男丁罄盡,田畝無人勞作,那么國家的租賦雜徭誰來承擔?
再者,現在這樣只求人數,無異于濫竽充數。他們未經訓練不明軍事,倉猝之間難以上陣,只能充作雜役,雖看起來人數眾多,然終歸無用?!?
二哥當年的玄甲軍,雖然人數不多,皆精兵良將,無堅不摧,所向披靡。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戎馬倥傯的秦王大都督最有切身體會。
魏大人趁二哥思索之際,繼續勸說。
二哥的指尖無聲地擊著桌面,想來心有所悟。
我瞥見淮安端著一個食盒徐徐走來,心下略寬,只聽魏大人一句“陛下如此,又要失信于天下了!”讓我的心又懸了起來。
“又要?”皇帝面上陰云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