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外公的故事(41):先秦俚人
- 出租車司機之靈異夜話
- 旅行的瓶子3
- 1074字
- 2013-08-09 13:04:38
外公又詳細問阿昆有沒查閱到郅行神君當年師承何人,修道何處,那妖魅是何樣,如何與妖魅斗法等。可是阿昆又急又粗心,竟然只是一目十行的看到郅行神君的事,就興奮匆忙地跑來和師傅說了,別的都沒看細致。外公對弟子如此馬虎不成器有些惱怒和失望,但天色已晚,也不好再去細查族譜,只好打發阿昆回去,再耐心地等待去查閱縣志的舅舅回來。
晚上八點多的時候,舅舅終于從幾十里外的縣城回來了。他滿面疲累,表情看起來有些沉重。外公也不急著問他,等吃完飯洗涮好,坐到房間的燈下,舅舅才慢慢說了白天和阿才的兒子到圖書館查縣志的事。
正是從舅舅的敘說里,外公才了解到上千年前,在他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竟然發生過如此慘烈和撼人心魄的許許多多事。
原來在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期,外公生活的嶺南西部這一帶,并沒有中原漢人,而全是由百越俚人居住。縣志記載:“俚人,生存在粵西、桂東、桂南及越南北部等地的一個民族。古稱百越夷蠻,其先民是先秦時的西甌、駱越人及漢代的烏滸、南越人。”這些俚人只是一個統稱,其實分成許許多的大小部落和山寨,各有各的大王頭領。據《隋書》載:“俚人率直,尚信(守信義),勇敢自立,重賄輕死(為了生存,不怕犧牲),巢居崖處(住在深山僻壤),盡力農事(勤耕作)。”《嶺南通史》亦載:“俚人隨山洞而櫝(以山洞為家),“巢居崖處,盡力農事”,善于鑄造銅鼓,各有部落,各為雄長,好相攻討(互相搶奪),也有勢力較大的部落聯盟,由酋長統治,少與漢人往來。”
在秦以前,中原正是春秋戰國時期,互相攻伐正酣,根本無法顧及嶺南蠻荒之地。而嶺南的俚族人由于文明比較落后,仍是原始部落制,沒能統一形成強大的國家,就只能依憑阻隔南北的高崇大瘐嶺,以及遍地的毒蟲瘴氣,暫時擋住了中原人征伐的腳步。但這種安寧沒持續多久,秦統一中原后,野心勃勃的秦始皇立即將目光投向了嶺南。
史載秦始皇征滅中原各國后,使尉屠雎發卒五十萬與越人戰,越人皆入叢薄中,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雎。倔犟的俚人,始終不肯賓服,還伺機出擊。文字載:“貪而來者,如風雨莫御;掠而去者,如鬼神莫追。”俚人想來就來,想去就去,弄得官兵一籌莫展。俚洞時常遭受官兵討伐。當年,土著人(俚,僚人)與僑民(南遷的中原人)的矛盾,非常突出,官府為了zhen壓土著人,大小征討,連年不斷。
聽到這里,外公心里微覺震撼。這樣說來,那現在嶺南境內的本土漢人,基本上就都是秦王征發那50萬僑民的后代了。沒想到漢人當年和俚人還有如此的生死慘烈惡戰。
舅舅見外公似乎在沉思,就停了下來。外公于是用眼神示意他繼續說。接下來,他聽到了更讓他無比震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