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血戰漢江舟壯士脫險全殲江漢幫女兒亮劍
- 紫荊遺長恨----紅塵三劍第一部
- 彎月清照
- 10739字
- 2011-08-04 15:35:46
李燕清晨醒來時,東邊的天空已射出一片紅光。他從樹下站起來,活動了一下手腳,嚇得一只正在樹上鳴叫的鳥兒猛地停止了歌唱,"撲棱"一聲向遠方飛去。李燕看一眼向遠方飛去的鳥兒,展顏一笑,手提著玉泉劍向村中走去。
到了那家小店,李燕洗罷手臉,要了兩碗面吃了。他放下筷子問道:"店家,這里可有向上游去的船么?"掌柜的見問,連忙答道:"有!有些空船或客人不多的船只都在這里停下來接客人。客官去江邊看看,這會兒說不定已經有船停下了。"李燕道:"謝謝指點!"說罷留下飯錢,站起身來,提劍向江邊走去。
此時已是紅日東升,路上來來往往的已有了許多行人。李燕走不多遠,便來到了江邊,抬頭向江邊看時,見初升的陽光將江面上的浪花映的霞光萬道,江面上白帆片片,江舟乘風破浪從面前駛過。一只船停在江邊,船上的人正在收拾繩索,艙里已坐了兩位客人。那船家一見李燕,便提高聲音道:"客官要坐船么?哪里去?"李燕一聽,立即回答道:"這條船可上行么?"船家一聽立即道:"這正是一條上行船,客人快上船吧,我們正等幾位客人開船呢!"
李燕大喜,他走下河岸,登上那只船。向艙中看去,見船艙中早已坐著一條卷發的黑大漢,在他的一邊還坐了兩位中年人。李燕提了劍去對面坐下。船家向岸上的人大聲道:"還有上船的么?"見無人應聲,船家便解了纜繩,另一人搖起櫓來,那船便晃晃悠悠向江心里駛去。李燕的目光從船家的身上收回來,卻發現船上的人都在盯著自己。李燕一見,笑道:"我們有緣同渡,諸位要到哪里去?"那卷發的黑大漢笑而不語。一個中年人道:"客人,你要到哪里去?"李燕道:"北上,去隨州。"
中年人笑道:"去隨州,須在前邊換小船改由云水北上。客官,你是干什么的?"李燕一聽,含笑道:"出門的人,想從隨州回家。"聽了李燕的話,幾個人同時大笑起來,李燕不知這些人為何發笑,忙問道:"這有什么好笑的?"聽李燕如此一問,三個人竟仰天大笑起來,這次連舟子也笑了。李燕見了,愣愣的,便見那大漢朗聲道:"朋友,要回家我們就送你一程。保證將你送回老家。"說罷,大笑不止。
李燕忽然覺得有些不對,覺得身邊這幾個人似乎不懷好意,忙掉頭向外看時,見船已到江心,卻橫下不走了。李燕猛地驚醒過來,左手抓著玉泉劍便站了起來,大聲問道:"怎么不走了?"那黑大漢忽地哈哈大笑道:"小子,你不是要回家么?我們已將你送到了,你就在這兒回家吧,省得多費事。"李燕一聽,右手立即放在劍把上。他冷喝一聲道:"你們是什么人?為何如此說話?"
卷毛黑大漢笑罷,用嘲諷的口氣對李燕說道:"臭小子,你當我是什么人?我乃堂堂的江漢幫副幫主,人稱黑羅漢。老子姓金名錚,船上的人都是我的弟兄。今天你自投羅網,怨不得我們。你抬頭看看,四周都是白茫茫的大水,就算你有通天的本事,也逃不掉了。昨天你殺了我們那么些人,如今你該還賬了。"李燕聽著,心中已暗暗著急,心里道:"想不到還是沒有逃過他們的毒手。如今自己被困在這小船上,自己既不會駛船,又不識水性,這便怎么好!"李燕心中一急,臉上立即沁出汗來。
李燕這一細微的表現,沒有逃過金錚的眼睛。他突然朗聲大笑道:"你一定是只旱鴨子,對不對?你不會水,也不會駕船。這大江之中,你就有通天本領也飛不到岸上去。臭小子,這回你死定了!"李燕心一橫,也冷笑道:"副幫主閣下,你要放明白。在我死之前,你必須先死,也包括你的這些同伙。你信不信?"黑羅漢金錚冷冷地說道:"小子,那就等著瞧吧。弟兄們,動手!"隨著這一聲喊,他猛地從船板上的蓑衣底下提起一把鐵錘來,手臂一掄,咔嚓一聲,船篷已飛入江里。那船上的四位幫眾,也同時提著鋼刀站在了李燕四周,目光冷冷地盯著李燕。
黑羅漢金錚猛地將身一晃,那船早左右搖晃起來。李燕冷不防,差點兒就跌入大江里。黑羅漢見了一陣大笑。李燕暗道:"敵眾我寡,自己又不識水性,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決不能束手待斃。"想到這里,李燕手持玉泉劍一躍而起。冷喝一聲道:"將船搖到對岸去,要不聽話,我先宰了你們。"金錚聽了冷笑道:"你已死在眼前,還敢拿大話嚇唬人么?"
金錚說著,拿腳猛地一踏,那船又劇烈的搖晃起來。四條大漢發聲喊,趁機向李燕撲了過來,鋼刀一舉,迎頭便剁。李燕大喝一聲,劍起處慘叫聲起,一條大漢已滾在了船板上。李燕冷笑道:"怎么樣?把船搖到對岸去!"金錚一見,猛地晃身而上,一招"泰山壓頂",鐵錘猛地砸了下來。李燕身子一側,揮劍一封,就聽"鏗"的一聲大震,小船已急劇的搖晃起來。金錚趁此時機,一躍而上,鐵錘挾著千鈞之力向李燕再次砸了下去。李燕不敢硬接,輕輕將身一側"轟"的一聲響,鐵錘擊在船上,船板立即橫飛而起。李燕趁機玉泉劍一送,直向金錚胸口刺去。
金錚一見,單足在船上一點,身子急晃,躲過了李燕的一劍。那船猛地一側又差點將李燕掀到水里。三名大漢鋼刀一舉,同時攻出了一招"五丁開山",李燕急忙穩住身形,揮手攻出了一招"狂風驟雨"。但見寶劍起處鮮血飛濺,兩名大漢已橫尸船板之上。金錚見了,心驚肉跳。他暗運內力,鐵錘一舉,猛地向船上砸去。"轟"的一聲,船上立即被砸了一個大窟窿,江水滾滾,立即向船里涌了進來。金錚獰笑著扔了鐵錘,唰的聲拔出一把刀子來,身子一仰,翻身竄入了江水之中。剩下的那條大漢也提刀跳船,鉆入了江水之中。李燕單足一踢,一口單刀追著大漢飛入了江水之中。
大漢的身子剛鉆進水里,鋼刀已從后面插入了他的心臟。但見江面上血水一片,那漢子已帶著鋼刀隨水漂去。李燕又伸手從船上撿起一把刀來,拿眼去江水里搜尋金錚的下落,卻不見了金錚的影子。李燕暗道:"倒讓這小子逃掉了。船已進水,轉眼就要沉沒,自己不識水性,這便如何是好?"正著急時,船邊一聲響動,從水里冒出一個人來。兩手一扳船舷,就想將船扳翻。李燕一看那頭卷發,手里的鋼刀已閃電似的飛了出去。金錚一看不妙,剛想逃走,但離的太近,哪里還來得及。就聽"噗"的一聲,鋼刀已不偏不倚地插入了金錚的胸膛。金錚啊的一聲慘叫,便隨著江水漂了下去。江面上立即出現了一溜紅紅的血水。
船并不大,洶涌的江水一個勁地向里灌。那船眼看著就要沉沒,李燕手提著玉泉劍干著急,沒有一點辦法。他仰天嘆道:"天亡我也。我李燕父母之仇未報,卻要先死在此處了!"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李燕正絕望時,一條大船便揚帆而來。船順風順水,疾如箭矢,轉眼便到了面前。李燕一見,猛提一口氣,雙足在破船上一點,一式"紫燕沖天",便向大船上飛去。他身子剛落到船上,回頭看時,那只破船已打著旋沉入了江水之中。李燕擦把額頭上的汗道:"好險!"
李燕正在慶幸脫險,便見十幾條船破浪而來,每條船上都站著四條執刀的大漢。當先一條船上站了一位貌似書生一樣的人,手里提著一把閃著寒光的鋼刀,四位彪形大漢站在他的兩邊;另一邊的船上站著一位赤著上身的彪悍青年,手里提了一支三棱刺,旁邊也站了四條執刀的大漢。李燕再看時,一邊的船上還站著花狐貍計智,身邊卻是黑霸王項勇。余船四人執刀,一人駕船。他們發聲喊,一齊向大船包圍上來。舟行如飛,轉眼便到了跟前。
船家一見,嚇得臉色蠟黃。他幾步走到李燕面前道:"好漢爺,你看他們圍上來了。他們是江漢幫的人,無人惹得起。你快走吧。再不走,這一船的人加上這條船便都完了。好漢爺,你不能連累我們。"李燕聽了忙道:"船家放心,我決不連累你們。"那船家道:"那我就給好漢爺叩頭了!"說著,這船家真的跪了下去。李燕一見,連忙伸手將船家扶了起來,說道:"快快請起。我立刻就走!"
李燕游目四下里一看,見一條小船已駛進四丈以內。李燕猛提一口氣,雙足在大船上一點,便橫飛而起,像一只巨鳥般向小船上撲去。船上的大漢們一驚之下立即揚起了手里的鋼刀。李燕飛至舟頭,面前突然暴起一片銀光,劍勢如大海狂濤一樣壓了下去。四條大漢頓時鋼刀橫飛,鮮血四濺,一個個跌入了大江之中。那搖櫓的一見不是勢頭,一個翻身躍入了滾滾江水之中。這時那條大船鼓風破浪,沖出了包圍,飛一樣向下游駛去。
李燕仗劍立在船上。那船失去控制,打著旋便向下游里漂去。李燕一步跨上去把住了舵,但他不會駛船,那船依舊亂轉。李燕心慌,另一船上的汪洋見了,提著三棱刺便鉆入了江水之中。他身邊的四條彪形大漢也虎吼一聲,飛身而起,向李燕撲了過來。李燕干脆放了舵,迎著四條漢子潑去了一片劍雨,這些人足還未站穩便慘叫著跌入了大江之中。江面上立即掀起了一片血浪。
大船上的江漢幫幫主、水中惡龍俞蛟見了,已兩眼冒出火來。他鐵青著臉,手中鋼刀一指,又有一條小船向李燕撲來。李燕在船上大聲道:"不怕死的,盡管過來吧!"說罷,他去懷里一摸,摸出了幾枚銅錢,一甩手便向來船上飛了出去。那些站在船上的漢子就似靶子一樣,慘叫一聲便跌入水里去了。李燕又伸手入懷,摸出了僅余的幾枚銅錢,又甩手向沖近的一條船上射去,幾條大漢應手而倒,翻身墜入了大江之中。這兩手嚇得余船一時停止了前進。
突然李燕覺得足下咚咚的響,他心中一驚,低頭看時,見一條水柱已由船底射了上來。水中惡龍俞蛟一見,指了李燕罵道:"小子,看你還往哪里逃。你殺了我這么些弟兄,我要捉住你,千刀萬剮,為弟兄們報仇!"說著手一抖,一支飛鏢閃著寒光已到了李燕面前。李燕看得清楚,劍一橫"錚"的一聲響,已將飛鏢擊飛。但低頭看時,見船里已灌了半船水,這船馬上就要沉了。李燕心中著急,游目四看,見所有賊船盡在十丈開外,根本無法飛渡。李燕著急道:"自己一個不小心,上了賊船。這回恐怕是真的完了。若自己船沉落水,在水中還不是任人擺布?我李燕空有一身本事,這次是英雄末路,毫無用武之地了。"想到此處,不覺望水興嘆。
就在李燕束手無策的時候,就見水上漂來一塊尺多長的木板,轉眼便漂到了兩船之間。李燕一見,暗道一聲:"天不絕我也!"他長嘯一聲,提氣輕身,一式"蜻蜓點水",向那漂浮的木板上飛去。單足在木板上只一點,便身如流星向一條小舟上飛去。破空之聲驟起,飛鏢、飛刀迎面飛來。李燕舞起玉泉劍,暗器紛紛落水,雙足也同時穩穩地站在了船上。那幾個、漢幫幫徒不敢招架,翻跟斗竄入江水中去了。李燕長舒一口氣,用劍指了水中惡龍俞蛟道:"天不絕我,你們又能奈我何?"俞蛟大怒道:"弟兄們,殺了這個臭小子!"李燕也大聲道:"誰敢過來,讓我也領教幾招!"
李燕話未說完,猛聽得身邊水聲響動。一驚之下,便見一個赤條條的漢子猛地從水中竄了上來。三棱刺一點,寒光已點到了胸前。李燕驚忙間,身子一側,汪洋的三棱刺已貼胸刺了過去。李燕恨道:"狗賊,剛才是你弄漏了我的船吧!你得手之后還不逃走?龜兒子,你選個死法吧,我成全你。"汪洋并不答話,三棱刺一抖,重又扎了過來。李燕提劍分封時,汪洋右足猛地一踏,小舟一側,差點將李燕甩到水里。水鬼汪洋的三棱刺"哧"的一聲洞穿了李燕的上衣。
李燕大怒,揮手攻出了一招"芭蕉夜雨",那劍鋒雨點一樣向汪洋刺了過去。汪洋不愧為江漢幫的一條好漢,他揮動三棱刺奮力迎上去,二人之間立即響起了一陣金屬撞擊的聲音。李燕一擊不中,手中一緊,劍如狂濤向汪洋壓了過去。汪洋招架不住,連連后退,足在船邊一點,一個"金鯉穿波"躍入了江水之中。
"倒讓這小子逃走了。他一定還會去水下鑿船,我得早做準備了。"李燕剛想到這兒,猛見江面之上一人如飛而來。李燕猛吃一驚,見來人踏著一塊木板,提了一口樸刀。來人用樸刀擊水,破浪如飛,眨眼間便到了李燕面前。手中樸刀一掄,攔腰便向李燕掃了過來。慌急間,李燕彈身而起,那樸刀呼的一下從腳下掃了過去。那人一擊不中,已從舟邊箭也似的閃了過去。這時足下的船底又傳來咚咚的聲響。李燕暗道:"不能這么與他們纏斗了,弄不好會中了他們的算計。他們的船這么多,我該找上門去,將他們殺死,或盡數將他們趕入水中。"
想到這里,李燕猛地掠身而起,向旁邊的一只船上撲去。手起處,兩名大漢已倒在血泊之中,嚇的另二位慌忙竄入了水中。李燕并不停留,長嘯一聲又向近處的另一條船上撲去。玉泉劍精光暴閃,持刀大漢們已慘叫著跌入了大江之中。李燕才待撲向另一條船,那名足踏木板的精瘦漢子又擊水而至。他名叫木青,渾名水上漂。他擊水如飛,箭一樣的沖到李燕船邊,長柄樸刀又"嗚"的一聲斜劈了下來。李燕揮劍一封,小船猛地一晃,漂了出去。李燕忙穩住身形時,木青已飛一樣的從舟旁一閃而過。水中惡龍在船上大喝道:"一齊上!"
李燕剛想向另一條船上撲去時,突然水聲一響,水鬼汪洋已猛地從水里躥了上來。水上漂木青也沖浪而至。李燕揮劍將汪洋的三棱刺封開時,木青的長刀已閃電似的劈了下來。電光火石間,李燕雙足一點,一式"紫燕沖天"身子拔地而起,半空里一個翻身,頭下足上一招"龍飛九天"直撲了下來。玉泉劍精光一道,直取水鬼汪洋。汪洋一見,不等寶劍臨身,猛地一頭扎入了江水之中。
李燕剛落在船上,破風聲陡起。匕首、飛刀、袖箭、飛鏢紛紛向船上飛來。李燕玉泉劍一抖,一招"風雨瀟瀟",一片寒光中,暗器紛紛落水。水中惡龍吼道:"弟兄們,撲上去,亂刀齊下,一定要將這個小子殺死在這里。決不能放他走了!"俞蛟已經感到這名對手的確極不易對付。如此人今日逃走,他日江漢幫必毀在這個人手里。今日自己的高手已折損大半,若不趁此機會將這個對手除去,就等于放虎歸山。一急之下,他下達了攻擊的號命。
在水中惡龍的命令下,小船如飛一樣向李燕的船邊撲來。水上漂擊水而至。他身子在木板上一點,突然飛身而起,樸刀帶著一道冷風猛地砍了下來。刀未至,冷風已經侵肌刺骨。李燕猛提一口真氣,揮劍封了出去。"轟"的一聲響,兩人同時身子一晃,沒等李燕回過神來,計智與項勇已閃電似的撲到了船上。接著小船上人影亂閃,鋼刀耀目,一齊撲到了李燕的身邊。
危急關頭,李燕猛地揮劍向水上漂木青撲去,寶劍一抖,便是一招"滄海橫流",劍光突破木青的刀幕,直向木青的胸口插去。木青一看不好,翻身竄上了另一條小舟。李燕趁機一個翻身,寶劍急刺身后的計智。計智、項勇刀劍齊出,三人之間立即暴起一片刀劍撞擊之聲。李燕大喝一聲,銀虹再起。計智、項勇一見,電射而起,逃離了小舟,向一旁的船上飛去。
李燕剛待追擊,但見八條大漢鋼刀齊舉,已撲到了身邊。李燕怒喝一聲,玉泉劍劃一道銀光,四周頓時落下來一天血雨,四條漢子慘叫著跌入了江水之中。剩下的幾位雙足在船舷上一點,閃身飛了回去。李燕握劍怒喝道:"惡徒,你要讓你的人死光么?"李燕的話讓水中惡龍猛地一顫,他似乎這時才記起,自己的六位頭領現在只剩下木青和汪洋了,手下的弟兄也去了三分之一。水中惡龍看了,牙根一咬,大吼一聲道:"弟兄們,生死存亡在此一舉,靠上去,亂刀齊下,退后者立斬!"李燕聽了也怒吼一聲道:"好。不怕死的都給我上來吧!"
李燕話聲未住,猛覺船身一晃,一道水柱已由船底升起。對方立即有人喊道:"他的船又漏了。上啊!"隨著這一聲吶喊,七八條船立即從四周撲了上來。暗器紛紛從船上打出,雨點一樣向李燕射來。李燕欲退無處,只好舞起一道劍幕,將暗器紛紛打入水中。正在此時,木青驅船直撲李燕,揮動長刀向李燕砍去。李燕小心的封架著木青的長刀,冷不防水聲一響,一支三棱刺閃著冷光已向李燕的后背閃電似的扎了下來。
聽得水聲響動,李燕便知有人偷襲,電光石火間身子楊柳般一晃,躲過了汪洋致命的一擊,接著一劍封開木青的長刀,將身一躍撲上了木青的小船,揮劍砍翻兩條大漢,玉泉劍精光一閃,便向木青刺去。船太小,木青的長刀只宜遠攻,見李燕攻至身邊,木青心知不好,翻跟斗扎入了大江之中。李燕一見,揮劍趕殺那些江漢幫眾。那些人一見紛紛入水逃命,走的慢的已作了劍下亡魂。
李燕大吼一聲,掠身而起,猛地向計智的船上撲去。水中惡龍正在旁邊,見機手一抖,一支飛鏢閃著一道冷光向李燕飛去。由于兩下里相距太近,飛鏢出手又快,何況又是出手偷襲?誰知水中惡龍的飛鏢剛出手,便聽"錚"的一聲響,飛鏢已經落入了江水之中。水中惡龍側目一看,見大江之中駛來一葉小舟,船頭之上靜靜的站著一位年輕的女子。她一身白色的衣裙,腰身纖細,頭戴一頂遮陽帽,面紗低垂。江風吹來,裙衫飄舉,就如同一位降臨人間的仙子。船隨浪動,女子的身影隨船搖曳,身姿如同清風中的一枝楊柳,轉眼已到了面前。
忽然,小船的船頭一沉,那船上的女子已凌空而起,直向大船上的人群撲來。水中惡龍忽然覺得不對時,那白衣女子已飛上了自己的船頭。俞蛟慌急間揮手便是一刀,刀如閃電向女子的上半身砍去。女子身子一動,"錚"的一聲響,水中惡龍的柳葉刀已被封了出去。俞蛟猛吃一驚,見女子的手里已多了一口軟劍,正穩穩地站在自己的面前。俞蛟大吃一驚,柳葉刀一抬,一招"餓虎撲食"猛地向白衣女子刺去。突然白影一閃,俞蛟一刀刺空。他立覺不妙,剛想收刀自救時,突覺胸口一涼,他一個啊字喊了半截,人已翻身倒在了船板上。女子回手一劍,又一名大漢倒在腳下。
水鬼汪洋剛從水里躥上來,正好暴露在李燕面前。玉泉劍精光一閃,便是一招"秋風落葉"。汪洋慘叫一聲,跌入江中。鮮血一冒,尸體已隨水而去。李燕揮劍而起,便向計智撲去。那計智是何等的精明,他見水中惡龍俞蛟已死,汪洋斃命,便知大勢已去。他毫不猶豫的一頭扎入水中,逃命去了。水上漂木青扎入江中,他換一口氣,剛從水中竄起來,便被李燕看見。他單足在船板上一踢,一口鋼刀便帶著嘯聲向木青飛了出去。木青的下身剛離水面,那鋼刀已"噗"的一聲插入了肚腹之中。他慘叫一聲,重新落入水中,血花一冒,便不見了。那邊的項勇見人已死光了,他更不敢戀戰,也一頭扎入水中,逃命去了。
剩下的那些江漢幫眾眼見得頭領們盡皆戰死,哪里還敢留在船上等死?他們個個都是水性極好的人,他們發一聲喊,先后扎入江水中逃命去了。大船上的駕船人剛想逃走,一支明晃晃的寶劍已抵在他的心口上。一個冰冷的聲音出自那位女子的口中:"駕著你的船,向那位青年的船邊靠過去,要想活命,就得聽我的話。"那漢子老老實實的搖著船向李燕駛去。
李燕看著漸漸靠近的大船,雙足在小舟上一點,便燕子似的掠上了大船。他站穩了身子,抱劍躬身道:"多謝女俠援手,救我于危難之中。李燕終生不忘女俠大恩。"女子道:"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何況這是一群水賊。公子不用道謝。"李燕聽了,眼盯著那名搖櫓人道:"這個人是誰?你們幫中還有些什么人?"那人見問,忙說道:"好漢爺,這位便是我們的幫主,名叫水中惡龍俞蛟,是江漢幫的幫主。連兩名副幫主在內共七名頭領。這兩天全被你們殺光了,余下逃走的,都是些幫眾。"那女郎聽了笑道:"這么說來,你們已全軍覆沒了?"搖船人道:"是。頭領們一個沒剩,全死了。"
女郎聽了,盈盈一笑道:"李公子,這回可以放心了,他們不會有人再追殺你了。"說罷又向搖船人道:"附近可有小碼頭?給我搖過去。"搖船人道:"近了,這邊就有。"說著搖了船順水而去。只一會兒,便停在了一個小碼頭上。女郎用劍指了搖船人道:"看你還老實聽話,這次就饒了你一條命。記著,我常走這條水路,如哪一天見了你惡性不改,必然取你性命。聽到了沒有?"搖船人道:"女俠放心,小人再也不敢了。小人不敢拿性命開玩笑。"女郎一笑道:"這船歸你了,你去吧!"
女郎將劍插入腰中,對李燕一笑說道:"公子請!"李燕忙躬身道:"還是女俠先請。"女郎不再推讓,領先上岸,李燕隨后下船。二人并肩上了江堤,走進了一家客店。李燕在柜上要了一桌酒菜。二人入座,小二已端上茶來。
李燕斟了一杯茶水,恭敬的送到女郎面前,自己端了另一杯,喝了一口后放下杯子,問道:"在下李燕,敢問女俠高姓大名。"女郎道:"我算不上什么女俠,只在家學了幾招防身的招式。這年頭,不得不學幾招以防不測。我姓石,賤名不便告之公子。"李燕拱手道:"石小姐,李燕會永遠記著小姐的這份恩情。"石小姐隔著面紗盯了李燕一眼,開口問道:"李公子怎么會與這江漢幫的人撞在了一起?"
李燕見問,嘆口氣道:"小姐有所不知,在下在川道上除了一名惡徒,誰知那人的一個兄弟便死追不放,這幫水賊便是他與一位叫計智的人請來的。昨天、今天,計智與項勇都跟他們一起追殺我,看來天下的匪人也都是一家。"石小姐聽了說道:"當然,他們之間也有些交往,但多數情況下是為了利益。公子以后可得提防著他們,別被他們暗算了。要知道,這種人害起人來是什么手段都會用的。"李燕道:"多謝小姐提醒在下,這兩天總算領教了這些人的手段,只差那么一點兒,我就死在這些人的手里。如今想起來,還是心驚肉跳的。江湖中人,真的太陰險毒辣了!"
石小姐聽了李燕的話,好朋友似的說道:"能記住就行了,以后只要處處小心,便不容易上當了。"說話間,酒菜已到。李燕起身斟酒,端杯道:"小姐救李燕一難,在下敬小姐一杯,以表謝意。"石小姐端杯道:"已經說過,不必掛在心上的。小女子借此認識英雄了得的李公子也是前世的緣分,公子請!"兩人將酒干了,李燕續酒。
"李公子,一個人獨行?要到何處去?"石小姐隔了面紗看著李燕問道:"北上桐柏山,一個人行走方便。"李燕低了頭回答。石小姐笑道:"也有不方便的時候,就如這次,如你與人同行,便不容易遭人暗算了。"李燕道:"小姐說的自然有道理,但李燕就孤身一人,想結伴同行也找不到人的。"石小姐聽了接口道:"是公子不愿與人同行吧?"李燕搖頭道:"我說的都是實情,不敢欺騙小姐的。"
石小姐道:"有幸見到李公子,公子人品、武功都這么好,讓人一見難忘。我也正欲北上,如公子不棄,咱們一路同行如何?"李燕一聽,慌忙道:"這事甚有不妥,小姐有恩于我,有道是男女有別,在下決不能連累小姐的名聲。"石小姐笑道:"這是小女子心甘情愿的事情,公子不必介意。"李燕道:"小姐雖如此說,但在下卻不能做對不起小姐的事。"石小姐道:"今日的事公子不必放在心上,就當我們剛剛見面,我隨公子而行,只圖路上有個照應。公子只管應下就是,沒有人知道的。"石小姐說罷,微笑著隔了面紗看著李燕。
李燕道:"自有天知地知。石小姐,實在不行的。"石小姐聽了嘆道:"那就不便相隨了,想必我長得丑陋,不堪入目。"李燕一聽,慌忙站起來拱手說道:"小姐何出此言,只因在下已有婚約,所以不能再與小姐同行。一怕,一旦引起議論,在下無法善后,誤了小姐。二來也不能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請小姐千萬原諒在下不近人情。"石小姐聽了李燕的話,點頭道:"公子誠信之人,小女子佩服了。我也為那位遠處的姐妹高興。請喝了這杯酒,為公子送行。"李燕端杯道:"李燕永遠不忘小姐的援手之恩。"
兩人喝了杯中酒,又用了飯。李燕拱手道:"在下還有事,只得走了。小姐的恩情李燕會記在心中,小姐保重,李燕告辭了。"石小姐聽了,盈盈而起,對李燕道:"李公子請吧,我送公子上船。"李燕不再拒絕,提起玉泉劍來,便向江邊走去。石小姐就默默地走在李燕的身邊,兩個人誰也沒有再說一句話,一直走到江邊。
此時剛正午,陽光下江水泛著粼粼的波光。風從江上吹來,帶著一絲涼意。一只北上的客船駛到,緩緩停在碼頭上。等客人下完,石小姐對李燕說道:"公子,請上船吧。小女子祝你一路順風。"李燕躬身一禮道:"謝小姐來送我,李燕拜別了!"石小姐揮揮手道:"李公子請吧。咱們后會有期。"李燕提了劍向船上走去,見沒人再上船,船家搖了船向江心緩緩駛去。李燕站在船頭上,望著岸上的石小姐,揮手道別。船家升起風帆,客船漸漸加快了速度,向上游駛去。石小姐猶站在河岸上,望著遠去的李燕,臉上掛著滿滿的笑容。她看著那條載了李燕的船越去越遠,漸漸的只剩了一片白帆。但此時她還是舍不得離開,獨望著遠處出神。
"小姐上船么?"不知何時,一條小船停在了江邊,船上的艄公對著岸上的白衣女郎喊了一句。石小姐似乎一下子醒了過來,她向小舟一看,見舟上沒有乘客。她笑了笑,向江邊走去,身子一掠飛上了小舟。她對艄公一指道:"向上開。"艄公將船搖離岸邊,對那石小姐道:"去哪里?"女郎將一塊銀子向艄公手里一塞,道:"前面有條客船,追上去。"艄公聽了,笑一笑道:"好哩!"說罷,扯起帆來。小舟一葉慢慢加速,破浪乘風,如飛般向上游駛去。
李燕站在船頭上,心里猶在想著那位仗義出手的小姐,想著中午兩個人的說話。他望著茫茫的江水嘆了一口氣,暗道:"我到底傷害了一位多情的女子,請不要怨恨我。李燕的心里已裝不下別人了。石小姐,李燕乞求上天保佑你!"之后,李燕的心情平靜了一些,直到站得有些累了,他才回到艙里,尋個地方坐下休息。
船到前方的碼頭,李燕問了路徑,換乘小舟入云水,繼續北上。非只一日這天終于到了隨州。他在隨州歇了一晚,第二天他便步行北上,曉行夜宿,漸漸的進入了桐柏山區。他在路上買了些吃食帶在身上,以防碰不到宿處。天黑下來了,果然沒有村莊。他胡亂找處山洞住了一晚,第二天又繼續上路。在路上他碰到了一處村鎮,想一想便買了一些香紙等物帶在身上。覺得不缺什么了,便邁開大步徑直尋路向蒼龍嶺走去。
李燕沿著崎嶇的山路登上蒼龍嶺時,已經是傍晚時分。他站在山頭上,見西邊的太陽就像一個大大的火球,正緩緩地向山下降落。迎著陽光一面的山坡已被夕陽的光線染成了紅色;山崗下面已是一片昏暗。李燕長舒一口氣道:"到了,到家了。這一邊的山岡上是我住的村子,那邊岡子下就該是父母的墳頭了。父親、母親,你們的燕兒來了!"幾顆晶瑩的淚水忽的從雙目中滾落下來。李燕伸手擦了,便大步向岡下走去。當趕到岡下時,太陽已沒入西山背后。憑著當年的記憶,李燕在亂石叢草中尋找,終于找到了父母的墳頭。他眼望著這個孤零零的墳堆,心中一酸,便撲在父母的墳頭上放聲大哭,塵封已久的往事也一齊浮到眼前。那聲響、那血、那火、父母的尸體……李燕的心碎了。
哭過一陣,李燕站起身來,拔劍砍凈了父母墳前的亂草;再尋些碎石壘在被風雨削平了的墳頭上;然后取出買來的香紙,雙膝跪了下來,就墳前點燃,將香恭敬地插在父母墳前。一邊取了紙錢一張一張的就火上焚化,一邊對著墳墓說道:"父親、母親,燕兒回來了。在師父的指點下,孩兒學成了劍術。愿父母在天之靈,保佑孩兒早日手刃仇人,替二老報仇雪恨。"李燕說罷,叩頭不起,淚如雨下。他想起父母的恩情,復又大哭不止。
夜色已闌,涼風漸起,吹過荒林草坡,其聲如泣如訴;它吹過墳頭,卷起墳前的紙灰,旋轉著向夜空中飛去;天陰云暗,黑沉沉的夜空中偶有一兩個星星在顫動閃爍;曠野蒼涼,寂無人蹤,深山之中只有李燕那悲涼的哭聲震撼著夜空,并隨著山風傳向遠方。
李燕已哭得精疲力盡,終于伏在父母的墳頭上昏睡過去。就在此時,一條人影由附近的一棵樹上飄然而下,悄無聲息的走到李燕父母的墳前。她靜靜地站在夜風中,夜風吹拂著她那一頭青絲和那身潔白的衣裙。好一會兒,她才將隨身帶來的一束白色的野花,彎腰放在李燕父母的墳前。她看看昏睡在墳前的李燕,欲前又止,終于沒有去驚動他。她輕輕嘆息一聲,緩緩離開了李燕。走了幾步,她又停了下來,深情地看了一眼昏睡中的李燕,然后展開輕功,向山上飄去。轉瞬間便隱入了蒼茫的夜色中不見了。
李燕就要去報仇了,等待他的又是怎樣的命運呢?請接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