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下半部分

"師父一片疼愛徒兒之心,您老的話,徒兒將永記心中。"李燕看一眼白發蒼蒼的老人,聲音哽咽地說道:"師父九十多歲高齡,正是身旁用人之時,徒兒這次出山,將盡快達成心愿。之后,立即回到師父身邊,永不相離。""起來吧,聚散都是緣分,大家都隨緣吧。"清虛見李燕無語,雙目泛著淚光,清虛心里也自難受,便溫和地問道:"你既決定出山,那打算什么時候走?"李燕道:"我打算盡快就走。"清虛聽了轉頭對綠竹道:"綠竹,去幫你師弟收拾一下,看看還需要什么,告訴我一聲,你們去吧!"

綠竹隨李燕走進小山洞,戀戀不舍地望著李燕道:"師弟,你走后,可就只剩下我和師父兩個人了。真是的,師姐到如今還不回來,我連個做伴的也沒有。"李燕說道:"想來師姐還沒有滿師,聽說她師父也是孤身一人,師姐就是滿了師也不好就走。"看著綠竹一臉的愁云,便又說道:"我是下山報仇,過不久就要回來,這段日子你就和師父在這里等我。"綠竹聽了這番話,心里稍覺寬慰。

第二天,清虛用了一天的時間,向李燕介紹了一些江湖中的人物,又講了些江湖中不成文的規矩。要李燕注意,因明天李燕就要走了,便又問了些準備的情況,一天就這么過去了。次日清晨飯后,三人走到懸崖跟前,李燕跪在地下向師父說道:"師父不要送了,燕兒就此別過。"方待起身,就聽清虛說道:"這里有十兩銀子,你拿上,出山后向南走,由長江走水路,可直下漢口,再北上,省得山路勞累,這點銀子可以用來買舟。"李燕接銀,淚水奪眶而出,看著師父的滿頭白發,李燕不由一陣心酸,便又向綠竹叩頭道:"師父年邁,我走之后,勞師姐代我師前盡孝。"綠竹閃身扶起李燕道:"師弟放心,師姐我理會得,你放心的去吧。"李燕站起來環視了一下住了二年的云谷,目光回到師父師姐身上,帶著滿臉的眷戀,深深一躬,說聲"保重",內力暗運,氣提丹田,一式"大漠孤煙",身形便冉冉而起,穿云透霧,消失于懸崖之上。石清虛,綠竹久久地站在懸崖下不愿離開。

李燕飛上懸崖,回頭看著云封霧繞的深谷,想著兩年來朝夕相伴的師父和師姐,此時說不定正站在懸崖下邊望著頭上的白云傷心,他心頭一陣傷心,淚水又蒙上了雙眼,他站在崖邊,呆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讓心情平靜下來,慢慢走下了亂石橫陳的山坡,判別方向,尋路向南走去。

李燕一路走的,盡是人跡不到的深山野嶺,并見不到一戶人家,他渴了便飲溪澗之水,餓了便打些鳥兔為食,兩天后他才走出無人區。這日傍晚,碰上一處小村鎮,看光景約有二百戶左右人家,這在深山中已經是大地方了,他尋至一處客店,便在桌邊坐下來,要了一份飯菜吃過。因幾天沒有好好休息了,便在店里住了下來。

李燕連日勞累,睡得很沉,一覺醒來時,天已放亮,他急忙起身算了房錢,手提玉泉劍沿山道一路南去??纯从值街形?,火辣辣的太陽懸在半空,蒸烤著山上的亂石,泛起一片片熱浪。李燕因走的急,更覺全身燥熱,嘴里也像要冒出火來。心里道:"到哪里尋處泉水喝也好。"心里這么想,便加快了步伐向前趕路,當轉過一處山腳,眼前突現一片望不到邊的松林。李燕心中大喜,立即大步往林子里走去,進林一箭之地,李燕選處松蔭濃密之處,倚了樹坐下,將寶劍橫放在腿上,大口大口的喘著清涼的空氣。不多時燥熱全消,身上涼爽,便微閉雙目,似睡不睡的休息起來。

蒙眬之中,忽聽有說話的聲音,側耳聽時,覺松林深處似有人在爭論什么,李燕一時好奇,便跳起身來提劍尋聲而去。來至附近,見林間空地上站著一條大漢,他黑紅色的臉膛,滿頭灰發,年齡約六十多歲,手里提了一支油黑閃亮的長簫,霸氣十足的站在幾個人面前。他的對面一人,方面長髯,目若朗星,腰懸長劍,他的身后有幾匹馬,馬上馱了貨物。只見這人向那持簫老人抱拳施禮道:"我四海鏢局,走鏢已數十年,朋友滿天下,在下賽叔寶武慈,押鏢路過此處,還望老前輩給在下一個薄面,讓一條道,在下不勝感激。"

持簫老人聽了忽一陣仰天大笑,笑罷對武慈說道:"我追魂簫走南闖北,只要是決定取到手的東西,還從來沒有半路放棄過,武慈,你不會不知道吧?"那位名叫武慈的人道:"追魂簫大名,江湖之中誰人不知,若是您老缺錢用,到我四海鏢局要幾百兩銀子,我武慈不會放在心上,但馬上的東西,卻是別人所托之物,少了一點點,我四海鏢局的牌子便砸了,這一點,您老不會不知道吧!"說到后來,武慈的話里已經帶了惱意。那追魂簫聽了也不耐煩的說道:"老夫出道數十年,做買賣時,何時說過這么多話,今日算你武慈倒霉,被我撞上了,如你有本事勝了我,你便走你的路,要是勝不了,哈哈哈哈……"洪亮的聲音穿林而出,山谷震響,顯然內力極高。

武慈一驚,知已別無選擇,他立即由腰里取下劍來,唰的一聲寶劍出鞘,說了聲:"得罪了!"便人劍合一,閃電般向追魂簫撲去。追魂簫身子一側,輕飄飄的讓過劍鋒,手中精鋼簫一舉,一式"五丁開山"揮手向武慈頭頂上砸去。武慈一閃,"玉女投梭"劍尖直刺追魂簫手腕脈門。追魂簫左跨半步,閃開武慈的寶劍,力聚右臂,那支精鋼簫挾著風雷之勢一揚而下,照著武慈斜肩劈了下來。武慈一見哪敢大意,一招"橫架紫金樑"揮劍全力向簫上迎去,只聽"轟"的一聲大震,武慈陡覺一股大力從手臂上傳來,他"蹬蹬蹬"連退三大步,方才拄劍站穩,猶覺半身酸麻。追魂簫冷笑一聲,疾步而上,一招"泰山壓頂",黑亮的精鋼簫一揮而下照定武慈便迎頭砸了下來。

武慈此時欲架無力,欲走已晚,就在這千鈞一發之機,只聽一聲大喝:"住手!"聲出人到,李燕已提劍擋在了武慈的面前。追魂簫眼見就一招收功,不料突然來了這么一個青年人擋在了武慈的面前,不禁臉生寒霜,厲聲喝道:"滾開!想死也不找個地方。"李燕也道:"你這人好不講理,我聽你們說話多時,武前輩以保鏢為業,你怎么好毀了人家的飯碗,今日既讓我李燕見到了,就不能容你胡來。"

追魂簫一聽大怒道:"你找死!"手一抬臂集內家真力,簫帶風聲猛向李燕當頭砸去,只想一招將李燕當場砸死。李燕一見猛提一口氣身子一挫,手握玉泉劍盡全力往外一封,就聽"轟"的一聲響,追魂簫身子一晃,李燕立足不穩,一只腳后退了半步。追魂簫這一驚可是非同小可,他自出道以來,數十年間江湖中人聞名喪膽,在他的精鋼簫下,不知死了多少好漢,就連這位成名江湖幾十年的武慈,他也并沒放在心上,想不到今日卻被一個毛孩子硬是接了他一簫。追魂簫又驚又奇,面上卻兇狠的說道:"亮出你的劍來,看你還能在老夫的手里支撐幾招。"

李燕經方才一試,已知此人的厲害,心下不敢大意,他連忙拔劍,右手握劍半舉,右足前踏半步,二目精光閃閃,看定追魂簫道:"前輩,請出招吧,看我能接你幾招。"追魂簫一見,覺得對手的兩道目光盯在自己的臉上,就如兩把利刃,手中劍抖著一團寒光,隨著自己慢慢移動,自己的全身似乎盡罩在對方的劍芒之下,不由心下暗自一驚。追魂簫終究是絕代高手,驚異之下猛提一口氣,一式"秋風落葉"急攻而上,李燕寶劍一抖挽萬朵銀花,一招"八方風雨"對攻而上,簫劍相交,立即暴起一陣驚心動魄地金鐵交鳴之聲。

一招方罷,追魂簫已斜里飄開收簫而立,面現驚異之色道:"你是混元劍法的傳人?"李燕也收住腳步,提劍拱手說道:"不錯。"追魂簫又問道:"令師石前輩尚在否?"李燕抱劍當胸應聲道:"師父健在。""那好,我追魂簫一生獨敬重這位石前輩的為人,你既是他的傳人,我不與你作對,看在他老人家的面子上,今日這趟買賣也不做了。"說畢追魂簫身影一閃,已掠入松林之中,再一閃便不見了身影。

追魂簫一走,武慈走前一步抱拳說道:"多虧少俠仗義出手,要不然,武慈這回可栽到家了。這位追魂簫與一位鐵錚外號叫鐵金剛的都是中州三奇中的人物,乃當代武林之中少有的幾位高手之一,一生未逢敵手。他獨來獨往,從來都不顧江湖道義,今日撞在他手里,若非少俠,吾命休矣!"李燕聽了拱手說道:"前輩言重了,李燕不敢當。"武慈道:"李少俠原來是石前輩的高徒,難怪武功這么好,不知少俠這是要到哪里去?"李燕道:"有些小事,急欲南下,想不到在此處巧遇武前輩,實在是晚輩之幸。"武慈聽了惋惜道:"可惜不能與少俠同路,天已近午,前方近處并無客棧,我們備有吃食,就請李少俠與我們共用如何?"李燕聽了,不再客氣,點頭應允。

武慈招呼手下從馬背上取下一只食盒,放在樹陰下,由里面取出飯菜。武慈客氣的招呼李燕坐下,一齊用了飯,眾人說了一會話,武慈便抱拳說道:"武慈有事在身,還得趕路,少俠若到臨安,務請到鏢局一會。"李燕道:"多謝武鏢主盛情,李燕也告辭了!"說罷提劍拱拱手,說聲:"后會有期!"便轉身上路,沿著林中小路繼續南下。

李燕走不多遠,恍惚間見有個影子一晃,沒于松梢之上,李燕心下大異,忙運起輕身功夫,一式"一鶴沖天",身子疾如箭矢已沖上了樹頂,他沿著影子消失的方向一路追去。但見滿山青翠,遍野豐草,哪里還有什么人影。李燕心中思量道:"我于石洞之中練目兩年,視物毫發無遺,剛才分明是條人影,為何一閃不見?如此看來,此人的輕功并不在我之下。師父常言,天下奇人異士比比皆是,今日見了果真如此,自己這一路上,可要格外的小心了。"

李燕心里想著,足下并不稍緩。路上訊問行人,知再往前走四五十里方有客店,看看天色已近申時,便加快腳步,向前趕路。日落時,果然到了一處鎮子。李燕進鎮尋了個小店住下,凈了面,要了份飯吃了,便在店里散步,他見店里住了不少商販之人,一問之下才知道此鎮明日正逢集市,所有遠些的客商,都早一天趕到這里。李燕聽了,心里想:"不知這里的集市是個什么樣子,明日晚一點上路,到集市上看看去,也誤不了多少路程。"想好了,便自回房休息。次日醒來,李燕付過房錢,手里提了玉泉劍,出店門慢悠悠地向集市上走來。此時太陽剛剛升起,紅霞滿天,集市上男男女女,熙熙攘攘,提籃挑擔者盈街塞市,已經非常熱鬧了。

李燕覺得什么都非常新鮮,很有興致的這瞅瞅,那看看,當看到一個賣面的小攤時,李燕便停下來找了個座位,付錢要了兩碗面,一邊吃,一邊往集市上看。就在此時,人群里走來一位山姑,她紫衣青裙,花帕包頭,手里提著只山雞,正沿街走著。另一邊一條黑大漢見了山姑,便從人群中擠了過來,他咧著大嘴,向那山姑問道:"這山雞怎么賣?"那山姑看一眼黑大漢冷冷說道:"買的,不賣。""不賣?我多給你錢。"大漢說著動手動腳的說道:"我看上的貨,非賣不可,女娃子,你不認得我?我是花花太歲項強。"

那山姑聽了發急道:"來人啦!這人要搶東西!"那項強聽了一陣冷笑道:"搶東西?我還要搶人呢!來人哪!給我帶走。"隨著這一聲喊叫,立刻從人群里撲出來四條大漢,呼啦一下便向那山姑撲去。市上有認得的忙喊道:"快走??!花花太歲又要搶人啦!""快躲開!花花太歲項強來了!"人聲如潮,市上的人東躲XZ,除山姑外一時都跑光了,有些個膽大的人則遠遠地站著看熱鬧。

那山姑正東一腳西一腳的躲著那群大漢,口里急得拼命地喊:"救人啊!救人?。?李燕見項強當街搶人,而滿市的人都如見了鬼一樣遠遠的站著,并無一人上前施救,不由心中大怒道:"這個花花太歲不知平時是如何霸道,當地人竟如此怕他,我李燕既然碰上了,便容不得他作惡。"想到這里他手提玉泉劍,一縱身擋在那群惡人面前,厲聲吼道:"住手!"那群大漢聞言一愣,站下來道:"小子,你活得不耐煩了,這位是花花太歲項強項大爺,知道么?碧水山莊的人。"

李燕聞言并不答話,化掌為刀向兩個拉扯山姑的大漢,揮臂砍去,就聽嗷嗷兩聲怪叫,那條漢子的手臂被李燕切中,如中刀斧疼的倒地亂滾,手托著傷臂殺豬似的叫喚起來,哪里還顧得搶人。一旁的花花太歲項強見了,更不答話,伸手從靴子中拔出一只匕首,他掄起手臂匕首閃著一道寒光便向李燕的后心扎了下去,李燕見這項強如此兇狠,心中怒火更盛,身子一斜躲過這致命的一擊,順勢飛起一腳,"噗"的一聲將花花太歲踢出一丈多遠,一個狗吃屎趴在了地上。李燕指著他罵道:"混帳王八蛋,帶了你的人趕快滾!"那項強何時吃過這種虧,他一翻身從地上彈起來,手舞著匕首一溜寒光向李燕撲了過來。

李燕一見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他左跨一步,閃過刺來的匕首,臂集內家真力,化掌為刀閃電般向項強的后頸上切了下去,就聽"喀嚓"一聲響,這位兇橫一世的花花太歲,哼也沒哼一聲就癱軟在地上,他頸骨粉碎,口鼻出血眼見得不活了。那些跟隨的大漢們見了,喊著一溜煙的逃走了,他們邊跑邊喊:"快去找二爺,別讓這個兇徒跑了!"李燕回頭一看,見那山姑還愣愣地站在那里,便一步上前,說了聲:"還不快走!說著拉了山姑就走。

李燕拖著山姑一口氣跑出小鎮,拐入一條山道,才匆匆對山姑說道:"大姐,你快逃吧!"這時才發現那山姑長的形容俊俏,嘴角上長著一顆黑痣,臉上帶著似驚似喜的笑。李燕著急地說道:"快走吧大姐,別讓人家再追到你了。"說罷回身就走。卻見那山姑哭喪著臉說道:"大哥,我的山雞和銀子都丟了,怎么回去見爹媽!"李燕一愣停了下來,他向懷里一摸,只有那塊十兩的銀子了,只好一把塞到山姑的手里道:"給,大姐一路珍重,快走吧!"說罷回過頭去,自向來路大步走去。

那山姑手里拿著那十兩銀子,一動不動地站在山坡上,她看著一步步向鎮子里走去的李燕,心里十分感動。只不過一瞬間,她臉上忽的露出來狡猾的微笑,漸漸地她的笑容消失了,好似若有所思,突然她一掠而起,像一縷輕煙,沿著李燕的方向如飛而去,轉眼間便在深山古道上消失了蹤影。

李燕提劍沿原路返回,想看看是否有人向他和山姑追來,如有人追來也好把他們擋回去,讓那山姑逃得遠一點,他走到岔路口,向鎮子里看了看,見無人追來,這才轉身向南繼續趕路。中午時分來到一個小山村,見村頭有家茶水小店,店外面搭了一架涼棚。李燕此時已走的渾身冒汗,口中發干,便不由自主的走進茶棚里坐了,要了碗茶,一邊喝著,一邊向周圍觀看。他見棚子里的一邊坐了四條大漢,面前擺了兩只雞,兩盤牛肉,碗里盛滿了酒,正圍在一起吃喝。旁邊坐了幾個山里人,都只要了碗茶邊喝邊乘涼。那四條漢子邊吃邊向李燕斜了幾眼,嘴里似在說著什么,李燕卻自顧喝茶,如渾然不覺。

忽然李燕聽得有人斥道:"去,去去!外面討去,討東西也不看地方。"李燕尋聲一看,見一位灰頭土臉的小叫化子,被店主從屋里趕了出來。那小叫化子又溜到那些大漢們的桌前伸出臟兮兮的手來要吃的,一個大漢順手一揮道:"走開,別招惹大爺們!"那小叫化子敢情是餓了,順手從桌上拿了只雞就走,大汗大怒,伸手便向叫化子抓去,就差那么一點沒有抓住,叫化子三兩步躲到了李燕的身后。那批大漢們一見,就桌上拿了刀劍,向李燕這里圍攏過來,那叫化子滿臉驚惶,哆哆嗦嗦地躲在李燕身后,哀聲求饒道:"我不要了,還給你們還不行!"說著把手里的雞向一大漢拋去,大漢一時不備,那雞正落在身上,他那鮮亮的衣衫上登時濺上了一片油水,滴滴答答的流了下來。

黑臉大漢氣得環眼圓睜,滿腮胡子亂抖,他拔劍大叫道:"把這小叫化子先給我剁了!"李燕見這陣勢,忙提劍站起來說道:"這位小兄弟怕是餓壞了,為只雞怎可胡亂殺人!"便見一人用刀指了李燕對那大漢道:"二爺,就是他,殺死大爺的就是他!"黑大漢并不說話,提了劍一步步逼到李燕面前,一雙兇狠的眼睛盯著李燕說道:"小子,我黑霸王項勇,今天若不在你身上捅十個洞,誓不為人!"說著一撲而上一招"秋風落葉",劍如毒蛇,直取李燕胸前的三處大穴,真是又快又狠。

李燕不敢怠慢,拿劍向外一封,身子斜飄,飛起一腳將撲向叫花子的一條大漢踢飛。寶劍出鞘向項勇猛一送,一招"驚雷乍現"劍鋒直取項勇雙目,項勇一驚,一式"鐵板橋"身子向后躍出,接著一躍而上,劍出"織女投梭"閃電般刺向李燕心窩。李燕斜目一看,見一條大漢舉刀向小叫化子砍去,危急間李燕身子左飄,迅疾地躲過項勇的一劍,項勇一劍刺空,收腳不住,李燕趁機飛起一腳正踢中項勇后臀,項勇中腳直飛出去,手里的劍"噗"地一聲,正插入那名刀砍小叫化子的大漢腹中,那劍鋒已透腹而出。

項勇又驚又怒,那里還管大漢的生死,他抽出劍來,見一同伙正從背后向李燕砍來,向勇不失時機,借機一招"神龍三現"迎面向李燕胸前三處大穴刺來,李燕見前后刀劍臨身,急忙雙足點地,身子凌空騰起,一式"大漠孤煙"躲過了對方的聯手一擊。那大漢一刀砍空,上身全露,項勇的寶劍收不住,"噗"地一聲又插入大漢的右臂之中。這一劍直疼的那大漢扔了刀滾在了地上。項勇見狀已知報仇無望,他兩眼兇狠地盯了一下李燕,自己掠身而起攜劍而逃。另一未受傷的大漢才待腳底抹油開溜時,卻被李燕持劍攔住道:"把你同伴的尸體帶走,別害了店家。"大漢看一眼李燕那冰冷的目光,不敢不依,乖乖地抱了同伴的尸體,同那受傷的漢子,狼狽地逃命去了。

李燕回身向小叫化子道:"小兄弟,沒傷著你吧!"那小叫化子做個鬼臉道:"幸虧有公子護著,才沒傷著我,可吃的卻沒有了。"李燕聞言,習慣的向懷里一摸,但只摸出二個銅錢,銀子早已沒了,他把那兩個銅錢扔在桌上,對小叫化子道:"對不住了,小兄弟,我也沒銀子了,這里出了人命,我們都不能呆在這里了,你還是趕快到別處去吧。"說畢,李燕提了玉泉劍匆匆而去。

看著李燕漸漸遠去的背影,小叫化子扮個鬼臉,快步向遠處的一片松林走去。來到一潭泉水邊,小叫化子洗凈手臉,頭上卻撒下一肩青發來,細看時,這不正是那市上的山姑么?只是沒有了嘴邊的黑痣。只見她飛身上樹,取下來一個衣包,看四下無人便動手更衣,不多時,一位白衣公子手搖折扇,含笑從松林中走出來??纯醋笥覠o人,便展開輕功,一路如飛而去。

清晨的太陽,從東方亂山叢中升起,穿過一層薄薄的晨霧灑下萬道霞光。青綠蒼勁的青松裝點著一座座青山,郁郁蔥蔥的修篁在晨風中搖曳,清清的溪流旁有一條古道直插城中,又穿城而過向前蜿蜒伸展。此時兩匹駿馬由城中馳出,又沿著這條千年古道向南馳去。一匹黃驃馬上,坐著一位公差模樣的人,腰里跨了一口刀,馬上掛了一個包裹,看上去三十來歲年紀,長得身材高大,體格強健。另一匹馬上,卻坐了一個四十多歲的人,此人身材瘦小,尖嘴猴腮,身上也并無刀劍,只在身后背了一個小包,像是出門經商之人。

二人或前或后,走了一二十里地,路上的行人越來越少,兩個人似乎都感到有些寂寞,便漸漸地并馬而行。那公差模樣的人斜目看著那位尖嘴猴腮的人問道:"哪里去?"對方道:"道上走走,順便做點買賣。"邊說邊看著那公差道:"看你像是公門中人,要去何處公干?"那公差漸漸放下心來,隨口答道:"好眼力,在下縣太爺的人,奉命出趟差。"說話間二馬馳上一處山岡,岡子上林木高大,遮天蔽日,大道上也前后無人,前面的道路已彎入叢林之中。

那位尖嘴猴腮的人,忽然笑容滿面的對那公差說道:"我看你馬上的包裹沉重,不會是替縣令送什么銀兩吧。"那公人聞言大驚,抬手從鞘里抽出刀來喝道:"你到底是什么人?說!如有半句謊言,休怪刀不長眼。"瘦猴樣的人見狀笑道:"在下沒有說謊,就是做道上買賣的。"說著微微一笑又道:"在下這幾日恰恰缺些錢用,我看……"說著話眼睛卻盯著公差馬上的包裹。那公差欺他身材瘦小又沒帶兵器,憑自己的武功,又有刀在手,何懼眼前這個人,他膽氣一壯,大喝一聲道:"好一個膽大毛賊,竟敢打起公差的主意,我看你是不想活了,你究竟是什么人,快說實話?"

"哈哈哈……"對方忽的發出一聲長笑,就聽那瘦猴樣的人說道:"告訴你吧,讓你做個明白鬼,聽說江湖中有個花狐貍計智么?大爺我就是,本大爺專做這沒本錢的生意。昨天夜里,我在房上見你與縣令說話,今天早晨我就等你把銀子送來,現在好了,什么都說清了,你走吧!"話未說完,計智手一伸,一把鋒利的匕首已插入公差的胸口。那公差手舉著刀,像是還在聽計智說話,當終于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時,嘴動了動,一句話也沒有說出來,便從馬上一頭栽到了地上。計智一把抓住裝銀子的包裹,順手搭在自己的馬上,回手一鞭,坐下青馬一聲長嘶,沿著古道撒蹄馳去。

花狐貍計智打馬翻過一座山,那馬已渾身汗濕,當經過一處泉水時,計智勒馬而下,他讓馬飲足了水,自己也接了水喝足,略事休息計智便翻身上馬,口里哼著小調,打馬繼續南行。忽然,計智聽到身后傳來馬蹄聲,回頭一看,見一匹黃色駿馬從后面趕了上來,黃馬駛至身邊,計智見馬上坐了一位年青公子,只見他長眉入鬢,嘴含淺笑,穿一身白衣,手中拿著折扇,舉止風雅,公子催馬來至計智身邊,一對明目盯了計智一眼,便含笑拱手道:"先生何往?"計智掃了來人一眼,見是位闊少,身上沒帶兵器,更無包裹行李,知此人沒油水可撈,他愛理不理的說道:"下巫山。"同時上下打量這位風度翩翩的公子,忽然發現了黃驃馬上的血跡,心生警覺,問道:"公子,這馬何來?""??!先生問這馬?"白衣公子一笑說道:"今日好運氣,途中見一棄馬,見無人來尋,便伸手捉了,只是馬上有些血跡,只得牽至水邊洗了。先生,有什么不對么?"計智聽了道:"原來如此,怪道在下見馬上有血。"白衣公子道:"難怪先生見馬而驚,原來是見到了血,都怪在下沒洗凈,我是見不得血,先生呢?"

計智聽了只在心里暗笑:"虧你身上沒有銀兩,不然也給你放放血。"嘴上卻笑道:"不知公子爺要到何處?"白衣公子眼瞧著花狐貍計智,臉上堆滿了笑容說道:"在下姓玉,性好游山玩水,方自大巴山南下,又要買舟東渡。"計智道:"原來是玉公子,好興致,游山玩水好?。?玉公子道:"可惜就要游不成了。"計智道:"為什么?"公子又道:"小生一路行來,手中銀兩不多,正欲尋人相借呢,不期便遇到了先生,真是三生有幸,三生有幸??!"那計智話沒聽完,已渾身不自在,心里想:"自己一生打雁,想不到也會碰上打雁的,不能讓自己剛打下的雁飛了,還不如先下手為強。"他心想手動,猛地從靴子里拔出兩把匕首,馬上一晃便向玉公子閃電般撲去,一招"萬花紛謝"一團銀光便向玉公子灑了下去。

玉公子見計智撲到,身子只柳條般一晃躲開刺來的匕首,折扇如長了眼睛一樣,直點計智的雙目。計智一驚收手落地,一招"蒼鷹搏兔"直取玉公子下盤,玉公子腳下一點鐙,身子已飄然而起,計智的匕首"噗"的一聲扎在馬腹上,那馬一聲嘶鳴飛奔而去。計智急抬頭看時,玉公子已經穩穩地飛落在自己的青馬上,他滿面春風,馬上抱拳道:"謝計智先生贈金!"說著催馬揚塵而去。

那計智惱羞成怒,如何肯放過,口里大喊一聲"哪里走!"立即展開輕功"陸地飛行術"箭一樣向玉公子追去。就聽玉公子在前面笑道:"計智先生,請留步!"話聲中,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帶著尖厲的聲音,直向計智飛來。計智見暗器臨身急忙躲避時,哪里還來得及,身子一震,便翻身跌在了地上。計智只躲開了前胸,卻被擊中右臂,側目一看,見一粒石子打入肉中。再向前看,哪里還有玉公子的影子。

計智悔恨交加,心里道:"自己行走江湖二十年,放眼武林,也是響當當的人物,不想今日卻栽在一個小兒手里。"他急怒交加,然已無可奈何,只得挖出石子,路邊打坐運功療傷。功行一周覺疼痛稍減,便站起身來,獨自一步步向山下走去。

眼見得天色漸晚,紅日西斜,雀鳥紛紛呼朋喚侶飛歸巢穴。計智四周一望見空山寂寂,更無行旅,只有自己獨行在山路之上。正自心焦時,就聽身后遠遠的傳來一陣馬蹄聲響,計智心下一喜道:"送馬的來了。"回頭看時,一隊人馬已風馳電掣般的從山上卷了下來,計智伸手拔出了一把匕首,當先一條黑大漢已飛馬來到了計智面前,來人急忙一勒馬,那馬"咴騮騮"一聲長鳴,立即停在了當地,馬上那黑大漢失聲叫道:"計智老兄,緣何卻在這里?"說著已跳下馬來。計智一看,卻是項勇,忙收了刀子道:"原來是項賢弟,說來話長,賢弟這是何處去?"項勇道:"一言難盡,容后細述,讓匹馬來,給計大哥。"眾人上馬,項勇往前一指道:"前方三十里有一鎮店,你我兄弟就去那里住下,有話慢慢細說。"說罷揮鞭催馬,十余騎駿馬在路上揚起一溜塵煙,漸漸隱入暮色之中。

天黑之后,眾人進入一座小鎮,項勇當先在一客棧前下馬,掌柜的見了這一干人眾,忙不迭的彎腰點頭,將眾人引入上房,這些人兇神似的一疊聲要水要茶,小二們忙著牽馬上槽,送水送茶小心地侍候完了,這才擦著臉上的汗離開。項勇端茶喝了幾口,望著花狐貍問道:"計大哥,小弟一向不知大哥去處,今日何故在這深山中獨行?"計智見問,臉上先紅,嘆口氣道:"不瞞賢弟,為兄行走江湖幾十年,不花錢的買賣不知做了多少,今天煮熟的鴨子卻讓它飛了。"說話間恨得直咬牙。

項勇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計智恨聲道:"連銀子帶馬被人劫了。"只這一句話驚得項勇張大了咀,不相信似地問道:"什么人,多大的本領,能從計兄手里劫財搶馬?"計智道:"是一個十九歲的青年人。"項勇聞言已從座位上跳了起來,吃驚道:"什么?是個十九歲的青年人?""是的,沒錯。怎么,兄弟認得此人?"項勇道:"認得,還同他交過手,不過,你們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花狐貍喝了口茶,發恨地把白天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又咬著牙道:"如果這件事傳到江湖上,我的臉還往哪里放。我發誓,非找到這小子報仇不可,我要一刀一刀的剮了他,以解我心頭之恨!"

項勇聽了長出一口氣道:"計兄只不過丟了點銀子和馬而已,我的兄長項強卻被這小子殺死在大街上,我帶了三個人去追他,他又傷了我兩個人跑了。說實話,這人真有些手段,所以,我回去找了十個好幫手,這才又一路追來,不想他在路上又惹上了計兄。不如我們兄弟聯手,還怕這小子飛上天去?"花狐貍道:"原來項老弟也是在找這小子,不過,這小子真的很扎手。""再扎手也擋不住人多,就怕找不到,只要是找到了,我們十幾個人,一準能放翻他。"計智聽了笑道:"要找到他并不難,我就聽那小子說,他要買舟東渡,此路一直下去便是巫山,他一定去了那兒,明天一早我們就上路,直去巫山碼頭,不怕找不到他。"

二人正說著,小二已手托酒菜送了進來,項勇道:"大家用飯后早早安歇,明天去找這小子算賬。"眾人聽了紛紛入座,大吃大喝起來。他們因為有事,飯后只喝了會兒茶,便先后歇了。

卻說那李燕自從茶棚里出來后,不敢停留,抄小路一路南下。他在荒山上住了一夜,次日又匆匆上路,日落時分他走進一處山村。迎面便見一位身穿白衣的青年公子正在街上踱步,遠遠見李燕走來,便含笑迎上來說道:"少俠,來何遲也?"李燕聞言止步,見面前這位白衣公子十九歲年紀,風度翩翩,細認之下確也似曾相識,但卻怎么也想不出在哪里見過,便忙拱手道:"兄臺恐怕認錯人了,你我并不相識,兄臺請便。"

李燕說罷抬腿就要走。那白衣公子攔上去拱手道:"少俠昨日于市上痛打花花太歲,當時小弟也在市上,少俠見義勇為令在下好生佩服,既有緣在此地重逢,務請少俠到小店一敘。"李燕道:"素昧平生,不便打擾,我還要連夜趕路,兄臺請自便。"白衣公子聽了李燕的話一笑,再次躬身說道:"小弟慕少俠英風,這才誠心相請,何相拒之深也?少俠如一定要夜行,也應用過晚飯再走,務請少俠賞光。"看來真的是盛情難卻,李燕無奈只好含笑點頭,隨白衣公子向店里走去。一邊口里還說道:"這實在……"白衣公子截住李燕的話,抱拳道:"少俠請!"

二人進店,白衣公子對掌柜的說道:"上菜!"自陪李燕進入客房。這客房一明兩暗,是店里最好的一套,明間里放了張八仙桌,屋內點了兩支蠟燭,二人剛進屋子,店小二端進洗臉水。等李燕洗完臉時,那菜已上滿了桌子。白衣公子含笑問道:"少俠怎么稱呼?"李燕拱手道:"在下李燕。"白衣公子笑道:"李少俠,請坐。"白衣公子滿上兩杯酒含笑對李燕道:"小弟今日得遇李少俠,實在是三生有幸,請少俠干了這杯酒,以慰小弟仰慕之情。"李燕道:"在下不善飲酒,最近兩年也滴酒未沾,既然公子盛情,在下就飲此一杯。"

二人舉杯將酒飲干,李燕道:"公子儀表非凡,請問高姓大名,因何而至此地?"白衣公子聞言欲笑,又忙莊容道:"在下姓玉,奉家父命,在外走動,不知李少俠如今欲去何方?"李燕道:"原來是玉公子,失敬了,在下因有事欲沿江東下。"玉公子聞言喜道:"正好同路,明天我們一塊去巫山乘舟。"看李燕不語,玉公子又道:"仆人有事已去,留下了一匹馬,也空下了一間客房,李少俠若不嫌棄就這里住了,明天一同上路如何?"未等李燕說話又道:"有你一路同行,便不怕碰上強人了,愿意同行么?"

李燕聽了苦笑一下道:"實告公子,在下無錢買舟,我還是沿江步行的好,等到了江邊,公子便請自去乘舟。"玉公子聽了忙道:"少俠說的那里話,我請少俠一路保護,難道還要少俠自己出船錢?請少俠切莫多心。"李燕心里暗道:"這位玉公子倒也實在,待人也和善,年歲又相同,若與他一路同行,有人說說話,也不覺得寂寞,"于是點頭答應道:"就依公子吧!"玉公子心中大喜,忙勸酒夾菜,吃過晚飯,小二端上茶來。兩個人喝了一會茶,玉公子便道:"天已晚了,我們明天還要趕到巫山碼頭,李少俠,今晚就早歇如何?"李燕道:"說得是,就依公子。"

此時已經起更,李燕自去休息。玉公子出了房門,看著繁星滿天,自言自語道:"明天可是個好天氣,一定很熱鬧。"李燕隱約聽得玉公子開了另一間房,接著燈燭已熄。李燕走了一天的路,不多時,便已進入了夢鄉。要知二人買舟東渡的事,請看下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偃师市| 石泉县| 铁力市| 灵寿县| 柘城县| 荣成市| 喀什市| 射洪县| 铅山县| 定日县| 杭锦旗| 嘉善县| 嫩江县| 扶绥县| 佛学| 壶关县| 丹江口市| 潼关县| 遵化市| 江西省| 汶上县| 郯城县| 徐州市| 北安市| 扶余县| 抚顺县| 太仆寺旗| 盐亭县| 大邑县| 琼海市| 株洲县| 康平县| 石嘴山市| 察隅县| 晴隆县| 项城市| 清水河县| 金昌市| 栖霞市| 高阳县| 日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