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那年

  • 表姐
  • 關關珠子
  • 2986字
  • 2011-08-19 16:32:02

表姐那年十八歲。

這是長江邊一個極其平常的小村莊。周邊有著不高不矮的山,也有著一片一片的水。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一天重復著同樣的日子。

那時候物質還很匱乏,精神卻瘋狂。、新的事物不斷被創造出來,一浪浪被人們推動著,也同時攪動著人們的神經。

現在回過頭來,再去審視那個年代,除了辛酸和苦澀,也有許多的人,許多的事,值得紀念,值得珍藏。

我的表姐杏兒就生活在那個年代,那個村莊。

十八歲,正是花季,卻沒有趕上如花的日子。食不裹腹,營養不良是常態。令人奇怪的是,表姐杏兒似乎沒有受到這種苦日子的影響,不但個頭比同齡人高出許多,一張白晰的瓜子臉上也透出隱隱的紅潤,那雙湖水般的眼睛里仿佛能映出你的影子來。靈動,活潑,愛笑。她也是村里排演革命樣板戲的主角。

哦,這樣的一個小女子,她的周圍有再多的異性追隨,也不會讓人意外。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無論哪個年代,也不論時代怎樣變遷,男女之間的情愛卻大致是一樣的。

只可惜一樣:表姐沒有讀過書。

表姐一家有六口人。父母,兩個哥哥,還有一個弟弟。在當時來說,人口不算多,卻也是一樣的難。父母、二哥,加上她,都在參加生產隊的勞動,小弟在讀書,稍微有點出息的就是大哥。大哥有個剃頭的手藝,在公社所在的鎮街上理發。收入要全部上交大隊,大隊再給你工分和口糧。雖然有時也可落下幾分,但畢竟膽怯,畢竟心虛,也畢竟有限。所以也就是活絡那么一點,在人面前也要體面許多。

那年表姐十八歲。十八歲的表姐戀愛啦。

準確地說,是暗戀。

青果似的表姐心里喜歡上了一個人。

這種喜歡讓她很揪心,也很甜蜜。

那個時候仿佛總是男多女少,其實這只是表面現象,因為那些未婚女子在嫁人這一點上大多是驚人的一致。她們首選目標是工人,當然也包括那些能吃上“公家”飯的人。其次是那些地區及家庭都相對富庶的待婚者。如果是嫁在本村,就是那些大隊或生產隊干部家庭,以及有手藝的人較占優勢。她們也不管所嫁的男人是否愛她們喜歡她們,或者她們是否愛這個男人,最起碼他們是否合得來?這些她們都不管,或者是直接忽略了,她們需要的是有飯吃,甚或是有地位。至于以后在一起過得好不好,能不能過到頭,那就看各人的造化各人的命了。基于此,在農村尤其是那些貧窮的村莊才出現了男多女少的局面。

表姐有兩個哥哥,大哥和二哥,因此兩個哥哥的婚姻就是這個家庭最大的事了。

表姐的大哥來發年近三十時還沒訂上媳婦,家里人的焦急可想而知。好在來發有一門理發的手藝,又在公社街上的理發店。當然,那個時候的店子跟現在的個體戶絕對不是一個概念。店子、工具等都歸大隊所有,說白了,他就是大隊領導手里的一顆棋子,怎么擺,擺哪里都行。即便如此,他也比一般的農村人要好得多,體面得多,畢竟沾點現錢,沾點體面氣。

在來發即將跨入光棍行列的時候,他的父母將目標最后鎖定在來發師傅的女兒巧云身上。經過千難萬險,你來我往,討價還價,終于大功告成。剩下的事就是等著辦喜酒圓房了

另一塊石頭就是來福了。

來福是表姐的二哥,也已經二十七了。原本來福和表姐之間還有兩個孩子,沒有養活,歿了。

名為來福,卻沒有多少福氣。人瘦不拉嘰,還木訥,干農活也不行,這在農村青年中可是大忌。他只有一樣本事:會拉胡琴。在某個清晨或夜晚,他的胡琴會咿咿呀呀地響起來,拉得讓人牽腸掛肚。

所謂胡琴其實就是二胡,不過那個時候表姐的村人們卻都叫它胡琴。

對于來福這塊石頭,,來福的父母前前后后后后前前地都做過不懈的努力,無奈先天不足,后天更是無法彌補。當形式和內容都無法再等的時候,來福的父母把最后的目光轉向了表姐。

這也是他們能抓住的唯一可行的希望。

他們的辦法是,拿表姐換親。

換親者,就是象表姐家這種情況,有一男丁已無法正常娶到老婆,特級警報已拉響,甚或干脆超過了警戒線,幸運的是,爹媽造人的時候給了他們一個妹妹或一個姐姐,另一家的情況也大致如此。于是兩家經中間人撮合(也有兩家直接對話的,更省事),把我家的女兒嫁給你家的兒子,你家的女兒嫁與我家的兒子,彩禮和其他復雜的形式都可以省略,更重要的是,了卻了各自家庭的心病。

通常情況下,這樣做的好處是,疏通了渠道,完成了人倫交接,給世間增加了新的造人機器。

至于這機器運轉是否順暢,那只有讓機器自身去承受了。

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是,它采取的是捆綁聯營式銷售,因此售后服務很輕松。即,一家如果反悔或鬧事,另一家立馬做出相應的或更激烈的行動,以脅迫于對方,于是只能各自咽下得到的果實,罷戰了事。

這就是換親。我想這種婚娶方式現在應該少之又少了吧?

表姐的父母把最后的稻草押在表姐身上時,他們也是經過了許多不眠的夜晚才小心翼翼互相游離試探著冒出的念頭。雖然這樣做在當時很通行,但畢竟也不是很光彩。

于是商量到最后,剩下的就只有是唉聲嘆氣了。

末了他們才發現,已經半天沒有看到杏兒了.

此時的表姐正徘徊在村小學校的大門外。

黃村不算是個大村莊,人口近千,依河背堤而建,呈長條形。村河的外圍就是黃湖,總面積達三十余平方公里。其實,黃湖只是頗有些名氣的金湖的下湖。金湖有一百三十多平方公里,習慣上分為上中下三湖,曾是徽商運輸進入長江口的必經水道,而黃村就處在金湖的下湖與長江口的咽喉部,是商賈及船客最為理想的休息地和貨物的中轉地。因此村內酒肆、商鋪眾多。湖內魚蝦肥美,有日產升金之美譽。建國初期,需要種植糧食,自給自足,公社、大隊的領導帶領村民們在村前的淺灘處,圍起了一片近兩千畝的田地。堤壩是年年增高,卻幾乎是十年九潰,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是自不必說,由于河道改口加上不必言說的原因,黃村那些商鋪和繁榮也早已是不見了蹤影。

黃金通道的消失或許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此時,表姐徘徊在黃村小學的門前,一幅欲進末進的樣子。

這個學校很小,青瓦灰墻,中間是正房,兩邊廂房,有點兒北方四合院的味道。正房是辦公室和老師的宿舍,兩邊是教室。全校一共有五名教師,四男一女。三名本村人,為民辦老師,另兩個是下鄉知青,知青的工作性質不明晰,總之,他們教書就算是參加勞動了,大隊給他們記工分,然后分給口糧。

那個時候我就在這個學校里讀書,和表姐的弟弟在一起。說起來我讀書時歲數已經超過了同齡人,也遠遠超過了現在的適齡學童,十一歲才讀一年級。原因是,我小的時候很不愿意讀書,我的父親倒是無所謂,就拖了下來。到了十一歲上,二姐實在著急,就押著我去學校報名,如此每天接送,好在沒有幾步路。奇怪的是,一個月后,我居然喜歡上了讀書。到了現在我依然感激二姐所給予我的這些恩惠。——這是題外適。

實際上,像今天這樣,表姐逡巡在校園門口,已經讓我看到過好幾次了。她有時候走來走去,有時候會突然停下來,站在東廂房頂頭的那面屋墻前,久久凝視,久久不動。.

東廂房頂頭的那面屋墻,是大隊的宣傳陣地。抬頭看去,一整面墻都被各種字跡、宣傳畫所占滿。.這面墻上的各類五顏六色的美術字和油畫的組成,堪稱墻報的典范。尤其是那些宣傳畫更是維肖維妙,讓人看得陡增神氣。這就是黃村小學教師肖仁的杰作。

肖仁是慶安城的下放知青.

表姐今天又是站在這面墻下出神。

對著那面花花綠綠的墻,她的靈魂仿佛已經出竅,一會兒皺眉,一會兒搖頭,一會兒好像就要哭起來,臉兒卻又復轉緋紅。

表姐的魂兒真的是飛走了,以致其良到了她的背后站了半天她也沒有發覺。直到其良重重地咳嗽了一聲,她才從夢幻中醒來,竟是一臉的迷惘。

其良有些不忍,象個做錯事的孩子,欲言又止。

表姐卻視而未見,迷迷瞪瞪地問:“你找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山市| 昂仁县| 柳林县| 且末县| 庆元县| 茶陵县| 淮阳县| 依安县| 彰武县| 武威市| 仁寿县| 永济市| 永胜县| 苏尼特左旗| 固镇县| 武邑县| 绥芬河市| 三江| 正安县| 盖州市| 肥城市| 彝良县| 家居| 潍坊市| 犍为县| 搜索| 瑞昌市| 黄陵县| 伊宁县| 安多县| 顺平县| 麻栗坡县| 隆尧县| 汤原县| 桓台县| 电白县| 襄城县| 舞阳县| 南召县| 凉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