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入辛宅
- 荊棘花傳
- 安術(shù)
- 3677字
- 2013-05-23 18:05:13
朦朧間,我被一陣清脆有力的敲門聲驚醒,我猛地起身,窗外居然已經(jīng)有些蒙蒙亮。我想起昨晚吳管事交代的事情,心下大叫不好,睡得太沉竟忘了這檔子事情,我速速開門,門外果然是吳管事和一眾下人早已恭候,吳管事看到我睡眼惺忪的模樣,微微皺了皺眉,顯然有不快之意,我不敢怠慢,急忙從下人手中接過洗漱的水盆,轉(zhuǎn)身才發(fā)現(xiàn)那小子已經(jīng)穿戴整齊的從內(nèi)間走了出來,吳管事交代下人道:“還不趕快給少爺梳洗。”隨即看向我道“你也進內(nèi)間速速換洗了,衣服已經(jīng)為你準備好了,就在內(nèi)間的樟木箱子里,辛家是大戶,規(guī)矩最重要,不要讓長輩們久等了”
我應(yīng)了一聲,便速速回內(nèi)間換衣服,我找到樟木箱,打開后,發(fā)現(xiàn)里面竟有滿滿的一箱衣服,綾羅綢緞應(yīng)有盡有,而且每一件上褂和下裙都搭配好疊放整齊,我來不及驚嘆,隨便拿了一件,換上新衣,速速的綁好頭發(fā),這時才發(fā)現(xiàn)梳妝臺上首飾也一應(yīng)俱全,琳瑯滿目璀璨奪目。待一切準備好出門,一眾人等早已恭候多時,我還沒來得及開口說話,吳管事已經(jīng)打前走出房門,我只好跟在后面,而旁邊的少爺似乎已經(jīng)見怪不怪,一聲不響的跟在旁邊走著。
出門后我發(fā)現(xiàn),原來房間外還有一個庭院,庭院中的臘梅盛放,傳來濃郁的幽香,墻邊圍了一圈碩大的梧桐,梧桐葉已凋零,下面有兩三個石桌石椅,旁邊有一片花壇,里面栽種著各樣花卉,一邊的院墻上趴著稀散的爬山虎,庭院雖不大,但也別致,墻上有一個圓形的門洞,走出門洞后才發(fā)現(xiàn)如果說剛才的小院算得上別致精巧的話,那外面的園林可稱得上美輪美奐了。我回頭看我們出來的小院額上掛著一個匾,匾上寫著“憶馨苑”。院外是一條石子小路,兩便都栽滿了樹,走不久便上了一座小拱橋,小橋下是一條窄窄的涓流,岸邊有假山和亭樓,下橋便是一條木板鋪成的大路,通向一個長廊,長廊非常的長,且錯綜復雜,像一棵樹的分支,似乎是貫通了整個院落,走在長廊里可以欣賞到兩側(cè)精心設(shè)計的園林別景,各種珍奇花卉,應(yīng)有盡有,亭臺樓閣也是造型各異,約莫走了小半個時辰,我們從一個長廊的出口拐出,走上了另一條石子路,穿過一條大湖,已經(jīng)可以看到一座氣勢磅礴的建筑坐落于不遠處的大院之內(nèi)。
我光顧著看兩邊的景色,已然有些跟不上他們的步伐,吳管事似乎察覺到我的延滯,她慢下來一邊走一邊問道,“這辛府的景致你認為如何?”
一路無語,突然有人問話,我到不知如何招架,只好如實回答:“我從未見過如此漂亮別致的景色。實在是太美了。”
吳管事仰起頭道:“呵,那是當然,辛家是這方圓幾百里都找不出的富甲一方的大戶,這宅院當然也是要找最好的巧匠打造出的最好的。今后你還有得看有得學,現(xiàn)在還是趕緊去祠堂請安吧。”
我回應(yīng)一聲,便不敢再說,低頭跟著繼續(xù)走。
祠堂里,所有的人已端坐在兩側(cè),注視著我們,我小心謹慎的跟在吳管事身后,低頭慢慢的走進去,祠堂內(nèi)部都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頂很高,最里面一整面墻從上到下擺滿了神主牌位,整個屋子里都彌漫著濃郁的檀香味。這一路走得格外艱辛,兩邊打量過來的審視的目光讓我如芒刺在背,極不自在,突然吳管事停下,我發(fā)覺已經(jīng)走到了最前面,吳管事讓我和少年跪在兩塊蒲團上。
接著大聲說道:“辛家二房長子辛子康攜新媳厲氏宛蘭給各位辛家長輩們請安。”
我抬起頭,正對著大門的主位上分別端坐著兩位長者,左邊坐著的的是一個是中年男子,大概四十出頭,穿著黑色的暗紋綢緞大褂,留著短發(fā),全部輸在腦后,蓄著兩撇小胡子,一雙劍眉下炯炯有神的眼睛威嚴的掃視著下面,不怒自威,讓人肅然起敬,旁邊座位上的美婦人約莫三十幾歲,雍容華貴,穿著一身黃色旗袍大褂,大褂上金絲繡制著鳳紋,脖子上一串上等的翡翠珠鏈,腦后挽一圓盤髻上別著金色鳳釵顯得特別耀眼,一雙眼睛又圓又大,整個人看上去端莊又華貴。
吳管事端上兩杯茶遞到我面前:“給辛家大房老爺,大夫人敬茶……”
我接過茶,頷首跪著雙手奉上茶杯:“宛蘭給大老爺,大夫人敬茶。”
大夫人含笑接過茶,抿了一口,放下茶,笑道:“宛蘭,這是個好聽的名字,人也長得標致,二叔可真是有福氣的人。”
一邊的大老爺放下茶杯,正色道:“今日你嫁進我辛家,以后自然要規(guī)行矩步,恪守婦德,我們辛家是大戶,最重視規(guī)矩,你新來,這些日子,你跟著吳媽好好學著辛家的規(guī)矩,牢記自己的身份。”
我聽著,心中已然更謹慎了幾分,也不敢多言,只回答一聲:“是”
這時左側(cè)傳來一個聲音:“大哥訓示得極是。”
我順著聲音看去,在主位的左側(cè)縱列順一位坐著一個大約30多歲的男子,與剛才的大老爺?shù)耐老啾龋嫔徍停寄扛鼮榍逍悖氶L的眼睛微微含著笑意,嘴角一邊微微上揚,身著藏青色綢大褂,一條腿清閑的擱在另一條腿上懶懶的靠著太師椅。
吳管事聞聲再端上一杯茶:“二房新媳給辛家二房老爺敬茶。”
我接過茶恭敬的遞過去,道:“宛蘭給公公敬茶。”
二老爺接過茶喝過一口,說道:“梓康一向體弱多病,今后他的起居飲食都得你親力親為,悉心照料。你可做得到?”
我點頭:“宛蘭自當全心全意。”
二老爺滿意的點點頭,我心里暗暗的放松下來,看起來二老爺并不像大老爺那般嚴苛,以后的日子應(yīng)該不會太難過。
吳管事接著端上茶,領(lǐng)著我行至右側(cè)順一位,座上是一個中年婦人,與剛才的大夫人相比,無論容貌或是氣質(zhì)都平庸很多,她身著一身素色旗袍大褂,雙眉低垂下,眼神無精打采的,身上幾乎沒有什么首飾,妝容也十分清淡,整個人看上去都是一副漠漠然的樣子。
“給大房二夫人敬茶!”吳管事將茶杯遞至我手中,我接過,恭敬的奉上茶,二夫人接過茶,抿了一口,已然只是淡淡的應(yīng)了聲:“好”
接著吳管事又將我再次引至左邊,緊挨著二老爺?shù)奈恢茫来巫环蛉耍瑓菋寣⒉璞P遞到我面前,說道:“給二房二姨太,三姨太,四姨太敬茶。”
我順著方向,首先是二姨太,大概三十出頭的模樣,穿著一身朱紅色旗袍大褂,褂上繡著牡丹花,胸前垂兩串珍珠項鏈,腦后梳一發(fā)髻斜在一邊,發(fā)髻上同樣別著珍珠發(fā)釵,珍珠是極小的那種,但是光澤極好,顆顆飽滿,被鑲嵌在銀質(zhì)的發(fā)釵中格外好看,細長的柳葉眉下,一雙眼睛如新月一般,眼神含著笑意,挺直的鼻梁下一張小巧的嘴,嘴角彎彎向上,整個臉龐看上去十分精致。如果說大夫人的氣質(zhì)是大家閨秀,氣度不凡。那眼前這位二姨太便是小家碧玉卻別有一番風情了。
二姨太喝過茶卻是俯身握住我的手,謙和的說道:“我也是你二娘了,今后在府中大小事宜,無論遇到什么事情,盡管來找二娘,做二娘的是一定要好好照顧你的。”
我心下很是感動,一時竟不知道說些什么好,回道:“宛蘭謝過二娘疼愛。”
二姨太拍拍我的手,我便起身端茶到下一位,坐在二姨太身邊的便是三姨太,三姨太從我手中接過茶,但卻并不看我,默默的喝過茶便遞走了茶杯,只見三姨太大約也是三十出頭,身著墨綠色旗袍大褂,額前蓄著倒三角的留海,發(fā)髻簡單的梳在后腦勺,插一根金色的長簪穿過發(fā)髻,她兩手縮在袖中抱在懷里,一雙眼睛單眼皮,讓本來就不大的眼睛顯得更小,可是雖然眼睛不大,但眼神卻很是精明,嘴唇很薄,嘴角有一顆不大的痣,看上去有一些刻薄的感覺。她低下頭從上到下的打量著我,我被她看到渾身都不自在,最后聽得她淡淡的說道:“起來吧”
我如釋重負般的起身將最后一杯茶端到旁邊,緊挨著三姨太旁邊坐著的就是四姨太,我只剛到四姨太面前,她便伸手道:“哎哎哎,別叫我四娘,我可不喜歡這么老氣的稱呼,叫的我像是七老八十似的,真受不了。”說完雙手交叉于胸前,一副嬌嗔的模樣。
我仔細的打量著這位四姨太,她比前兩位太太要略顯年輕一些,她并沒有梳著傳統(tǒng)的發(fā)髻,而是燙著一頭時髦的齊耳波浪卷膨在頭上,耳側(cè)別著精巧的金色發(fā)夾,發(fā)夾上鑲嵌著水晶很耀眼,她瞧著二郎腿,身穿著一件桃紅色旗袍,蹬著高跟鞋,外套著一件長長的紫色毛領(lǐng)大衣,她高挑的眉毛如她的穿著一般張揚,大大的眼睛半睜著散發(fā)出撩人的神色,她臉上濃妝艷抹,加之大紅的嘴唇卻絲毫不顯得俗氣,反而更加與眾不同。如同一個魅惑的尤物,坐在一群禮教森森的人們之中顯得極為格格不入。我已經(jīng)感覺到四周各種交雜的眼神投來,想必這樣的美人可能讓人愛不釋手的同時也會讓人恨之入骨。
我遞過茶:“宛蘭給給四太太敬茶。”
四姨太依舊懶懶的接過茶,卻似笑非笑的打量著我到:“倒是個聰明的丫頭。”
敬完茶后,我起身面向祠堂的大門。這個祠堂在座的人所有人都看著我,吳管事低頭深鞠一躬,大聲喊道:“給辛家各位叔伯長輩磕頭”
我應(yīng)著聲音,深深的磕下三個頭,這時,一邊早已跪著很久不動的少爺突然咚的一聲栽倒在地。吳管事立馬上前扶起,二姨太也跟了上前,一眾人都亂開了鍋,待得吳管事和二姨太又摸又掐過后,吳管事呼出一口氣來:“還好,老爺夫人們安心,梓康少爺估計是剛剛跪得太久剛想起身血氣不暢才頭暈了過去。”
跟著,辛梓康已經(jīng)慢慢的恢復,只是依然一言不發(fā)。大家看到無事,也就安靜了下來。
大老爺在座上始終威嚴的注視著一切:“吳管事,你先將梓康他二人帶回去休息罷。”
吳管事應(yīng)了一聲,于是,我扶著梓康便隨著吳管事在一眾注目之下走出了祠堂。我慢慢的向前走去,心中一陣輕松,似乎瞬間與剛才已經(jīng)身處兩個世界了,原來面對著這樣一個大家族是如此疲憊。我不想關(guān)注身后的那個地方還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我此刻只暗暗的在心中希望,今后的日子,上天可多賜我一些風平浪靜,唯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