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親政之戰——前線風云(下)
- 秦殤
- 秋之慕楓
- 3108字
- 2014-04-22 16:52:27
第五卷:親政之戰——前線風云(下)
在忠于主子,和忠于國家之間,張唐選擇了忠于國家,忠于大秦。張唐一匹快馬,馬不停蹄,不眠不休地趕到咸陽,要面見嬴政,但是最終還是因為幾天幾夜水米未進,不眠不休的趕路,而暈倒在了秦王宮外。
張唐應該是蒙驁的副將,在攻打慶都才對,他怎么會突然回來咸陽?雖然張唐一直都是韓系將領,嬴政對此人并無好感,但是看他如此風塵仆仆的樣子,想來也必然有重要的事情,便吩咐趙高讓人小心伺候,醒了速速來叫自己。
休息了半日,秦宮的侍醫幾番忙碌之下,張唐終于醒了,但是未等趙高通傳,張唐就掙扎地要起身,說要面見秦王,有要事稟報。別看張唐身體虛弱成這樣,但是他的牛勁上來了,十多個秦宮禁軍都攔不住他。
“寡人還未召見他,他就要見寡人?”嬴政玩味地笑了笑,“有點意思,寡人見見也無妨,他從前線來,寡人正好可以從他口中了解一下,前線戰況。
張唐被兩個內侍扶著進了嬴政的書房,想要行禮,嬴政看他的樣子揮了揮手示意他免禮,并叫侍女送來了一些點心和酒水,讓他充饑。張唐也不客氣,把糕點拼命往嘴里塞,然后喝口酒,把這一嘴東西送下去,才開口說話,“微臣失禮,大王莫怪。”
“確實失禮,所以你說的內容最好是有價值的。”嬴政絲毫不客氣的說道。
“末將,來咸陽給大王送來一個緊急軍情,長安君成蛟公子,他要舉兵謀反了!”張唐說道。
“哦?要反了啊。”嬴政神色泰然,似乎一點不意外,成蛟狗急跳墻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大王您已經知道了?”張唐不解,自己以最快速度趕回咸陽,這是第一手情報,秦王難道已經收到密報了?
“除了這個你還有其他要說的嗎?”嬴政對張唐的口氣有些許改變,畢竟這個時候他沒有選擇成蛟,而站在大秦一邊嬴政對他有了幾分好感。
“成蛟公子,似乎打算公告天下,說什么您與呂丞相的關系什么的,還說找到了什么當年的侍女做證人,要發布檄文討伐您,此外他還打算以上黨郡為禮物送予趙國,還聯系了燕國,打算合燕趙之力共同討飯您。”張唐說道。
“什么?”說到此處嬴政有了一絲驚訝,成蛟打算用自己和呂不韋的關系做開戰的借口?此事就非同小可了!而且燕趙也摻和進來了?顯然他對呂不韋布局已經有所察覺,知道憑自己的一己之力難以對抗呂不韋的重兵合圍,故而求援。但是嬴政讓驚慌的是那個侍女,顯然成蛟已經找到了當日為趙姬驗身的侍女,關鍵此人知道的秘密并非成蛟想得那樣,倘若呂不韋打敗成蛟,俘獲那個侍女,那嬴政不是呂不韋骨肉的事情就會被呂不韋知曉,呂不韋勢必也會狗急跳墻,除去自己,成蛟并不可怕,嬴政最大的敵人是呂不韋!此時嬴政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和呂不韋翻臉。
“成蛟自己制定的這個計劃?”嬴政相信成蛟的城府,但是卻不相信成蛟能獲得如此情報,特別是那侍女的存在,這個秘密恐怕只有呂不韋和趙姬才知曉啊,成蛟從何得知。
“是長安君的心腹樊於期(桓齮)向長安君進言的,似乎一切都是他安排的。”張唐說道。
“樊於期!”嬴政捏緊拳頭重重砸在了桌案上,此事定然是樊於期做自己貼身護衛之時被他偷聽到的,怪只能怪當初自己識人不清,誤信了此人。
“張將軍,你此番送來如此重要的情報,真乃大秦的忠勇之士,寡人定當重賞于你,一路趕來舟車勞頓,你先到府邸好好休息吧,此事寡人會處理的。”嬴政說道。
“大王,張唐此來并不求榮華富貴,只是不想看我三十多萬將士用命換來的上黨郡落入趙人之手,大王一定不能讓上黨郡丟了啊。”張唐滿含熱淚懇請嬴政。
“放心,寡人不會辜負將士們用命換來的領土,莫說上黨郡,大秦的國土,哪怕寸土寡人也不會讓人拿走!”嬴政認真地說道,仿佛在承諾張唐。
內侍扶張唐下去了,嬴政立刻傳召了李斯。
待李斯來,嬴政已經用玉帛寫了一份密詔,“李斯,你即可命人把這份密詔送到呂不韋手中,此事萬急,切莫有失。”
“另外,趙高你立刻召集黑龍軍,收拾行囊兩個時辰后在咸陽郊外候命。”
“諾~”兩人見嬴政如此雷厲風行的樣子,便猜測可能上黨郡要出大亂子了。
嬴政千算萬算,漏算了樊於期,原本那只是一個成蛟,即便是再有城府,也只是一個黃口小兒,掀得起什么風浪,但是此時很顯然不單單是成蛟在謀劃,甚至可以說他只是一個配角,前線這場風波的幕后主使者是樊於期和燕太子丹,是這兩人推動著,或者說操縱者成蛟這個傀儡。
嬴政當日稱病,取消接下去幾日的朝會,所有公文送到嬴政書房,嬴政命令李斯代自己處理。呂不韋不在咸陽,嬴政也離開咸陽了,朝政竟然落到了此時還只是廷尉府樞密使的李斯頭上。
嬴政連夜帶黑龍鐵騎從咸陽出發直奔上黨郡。
但是行至半途,嬴政的探馬帶來了一紙檄文。這是長安君成蛟派人公告天下的檄文,
上書:傳國之義,適統為尊;覆宗之惡,陰謀為甚。文信侯呂不韋者,以陽翟之賈人,窺咸陽之主器;今王政,實非先王之嗣,乃不韋之子也!始以懷娠之妾,巧惑先君,繼以奸生之兒,遂蒙血胤。恃行金為奇策,邀反國為上功,兩君之不壽有繇,是可忍也?三世之大權在握,孰能御之!朝豈真王,陰已易嬴而為呂;尊居假父,終當以臣而篡君。社稷將危,神人胥怒!某叨為嫡嗣,欲訖天誅,甲胄干戈,載義聲而生色;子孫臣庶,念先德以同驅。檄文到日,磨厲以須;車馬臨時,市肆勿變!(取自《東周列國傳》PS釋義:嬴政并非秦莊襄王骨肉,乃是呂不韋和趙姬媾和生下來的野種,嬴政繼任秦王名不正,言不順,且辱沒嬴氏歷代先王,今秦莊襄王次子成蛟為捍衛大秦王室血統的正宗,起兵討伐嬴政,號召天下有識之士共襄盛舉,并命令秦國的所有忠臣均站在他一邊,義軍所到之處民眾不必驚慌。)
“下手夠快的。”嬴政接過檄文并未太過動怒,只是簡單的評價了一句。
“大王,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處置?”
“不用理會,有人會提寡人收拾。”嬴政滿不在乎道,嬴政的所指之人當然是呂不韋,此番檄文攻擊的不單單是嬴政一人,還有呂不韋。這是成蛟犯下的最大錯誤,若是他不指名道姓,呂不韋或許不會惱羞成怒,但是他此番指名道姓地把呂不韋拖下水,以呂不韋的陰狠作風豈能饒了他?
嬴政猜測,此時呂不韋定然已經集結所有兵力把在屯留起義的成蛟圍得水泄不通了。而呂不韋的幕僚已經發瘋似的努力把這篇檄文的影響力降低到最低了。
等嬴政到達屯留,得到的消息和嬴政猜測的相差無幾,屯留之戰異常慘烈,屯留乃是成蛟之大本營,他突然謀反,他周圍的秦軍反應不及,好多軍營的軍官都被成蛟控制或者殺害,因此成蛟取得了相當大一部分兵權。但是呂不韋手中的兵力更加不容小覷,次日便完成對成蛟大軍的合圍之勢,反應之快讓人不禁猜想呂不韋是否早有準備。
在成蛟檄文剛發布,宣布起義后,王翦和王賁父子共率領十余萬兵馬猶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現在上黨,此人對成蛟的叛軍形成合圍。
由于成蛟倉促起事,通過殺害秦軍軍官和瞞騙的方式控制了長子,壺關以及陳留三地駐軍,等王翦王賁大軍一到,守城叛軍一看前來攻打的竟然是拿著呂丞相手令的秦軍,出現了大批投靠秦軍,甚至倒戈的士兵,僅僅十日,長子和壺關便被王翦和王賁攻克。
成蛟如今只剩下屯留一座孤城,但是這也是最難打的一座城池,守城的都是成蛟多年培養的精銳,而且對成蛟相當忠誠,又有樊於期這樣深諳兵法的將軍指揮,猛攻數日,不見功效。
而另外一邊,在邊境,秦軍也陷入了困境。燕趙聯軍果然來救援屯留的成蛟了,燕國并無良將,呂不韋派蒙恬蒙毅兄弟領兵五萬,前去阻截,效果不錯。
但是趙國一邊的蒙驁就慘了,他手中兵馬本來就所剩無幾,眼巴巴等著成蛟的援軍,如今成蛟叛變,呂不韋因為一紙檄文惱羞成怒,調集幾乎所有兵馬攻打屯留。他憑借五萬兵馬,竟然要阻擋慶都守軍,龐猨、李牧兩支精銳總共十余萬兵馬。
趙國精銳盡出,顯然是趙王看中成蛟承諾的上黨郡了,才會如此拼命,蒙驁是一員悍將,接近一比四的兵力對比下,依然苦戰死撐著。
原本攻趙的前線陣地,此時因為成蛟的反叛而風云突變,情況變得異常復雜。嬴政的到來能改變這一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