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艱難的開始(下)
- 蜀漢風云
- Night黑夜
- 3346字
- 2011-12-12 14:45:30
司馬懿大軍這樣改道,突然左邊方向戰鼓大震,只見蜀兵隊里二十四人,披發仗劍,一群奇裝異服的人,擁出一輛四輪車。再一看那車上端坐的人好像是諸葛亮,也是簪冠鶴氅,手搖羽扇的。
“這是?諸葛亮?”司馬懿疑惑不解,明明剛才還在五十里外。現在竟然在這?
突然右邊高坡之上戰鼓又鳴,一輛四輪車上也坐著好像諸葛亮的人。
“什么?”司馬懿心中疑惑,但自己是都督不可以自亂陣腳。可是眾軍已然亂套了,竊竊私語,沒一人敢交戰,都各奔了東西。
好不容易穩住眾軍,逃出沒多少理路。就見當先一輛四輪車,諸葛亮端坐于上,左右前后推車使者,和剛才那三個一樣。魏兵這下徹底懵了,司馬懿似乎相反變得十分鎮定。
“哼!”司馬懿臉色一板,但心中憂慮:‘不知道有多少蜀兵,如果現在破了他這裝神弄鬼的伎倆。再中其他埋伏……’又回頭看看眾將與士兵,默默點頭‘這些人已然驚恐,怕也打不贏什么。’
諸葛亮趁這個時候早令三萬精兵將隴上小麥割盡,運赴鹵城打曬。
司馬懿退回上邽城,三天都沒在出城。蜀兵已經開始緩緩退去,魏軍這才出哨探,正好捉到一名蜀兵。
“我是割麥子的,因為馬走錯路了,所以被抓住了。”被捉的人慌張的就承認了。
司馬懿稍微安撫一下這個人的情緒,問道:“你不要害怕,我只問你之前那三個諸葛亮是什么?”
“三路是伏兵,都不是我家丞相,其實是姜維、馬岱、魏延三人。”
司馬懿長出一氣心想:‘真是……呵呵,裝神弄鬼。’又笑道:“我明白了,來人,好好送他出營。”吩咐左右人帶他出去了。
郭淮正見在營外就見里面送出一蜀兵,進了中軍大帳詢問道:“蜀兵現就在鹵城打麥,也許可以奪啊?”司馬懿連連搖頭,說起之前的事情。
“那只瞞過一時,現在既然識破,又有什么關系?我自己帶一軍從后方攻擊,都督可以帶一軍從正面攻擊,鹵城可破呀。”
司馬懿低頭思索著:“嗯……也好。”
蜀軍在鹵城打曬小麥。
諸葛亮見到那名軍卒回來之后,立刻升帳商議:“今夜敵人必來攻城。我看鹵城東西麥田,可以伏兵。不知道誰敢去?”
姜維、魏延、馬忠、馬岱四個人一起站出來:“我等愿往。”
諸葛亮點點頭,命令姜維、魏延各自帶著二千兵馬,埋伏在東南、西北兩處。
又令馬岱、馬忠埋伏在西南、東北兩處:“聽到軍令,四角一齊殺來。”諸葛亮自己領著幾百人,埋伏在麥田間等候。
司馬懿這也帶兵行到鹵城,這時候天已經暗下來了:“白天進兵,城中必有準備。現在趁著夜晚進攻。這城低壕淺,相比很容易攻破。”
隨即令大軍駐扎城外。一更時分,郭淮也帶兵到了。兩下合兵,一聲鼓響,把鹵城圍得跟鐵桶似的水泄不通。但城中也是早有防備,城樓上萬弩齊發,矢石如雨,魏兵一時也不敢前進。
忽然就聽戰鼓聲大震,魏軍驚慌不已,這時候天完全黑了不知道會發生什么。郭淮只聽聲音的方位,忙令人去搜麥田,四下火光沖天,喊聲大震,四路蜀兵,一起殺出。
鹵城四門大開,城內的兵也趁機殺出。里應外合,又將魏軍給包圍了起來,一陣沖殺魏兵死者無數。
司馬懿奮力突出重圍,占住了山頭。郭淮殘兵也殺出條路直奔山后。
魏軍慘敗,郭淮與司馬懿合兵一處。郭淮心有不甘:“都督和蜀兵相持這么久,本來就沒法退敵。眼下又損兵折將三千多人啊……現在不想辦法,以后更難擊退他們了。”
司馬懿嘆氣道:“你還有辦法?”
“可以發一道檄文調雍、涼人馬來剿殺。我愿帶軍襲擊劍閣,阻截蜀軍歸路,讓他糧草不通,三軍自然慌亂。那時……趁勢攻擊,破蜀軍輕而易舉。”
“那就……行吧。”司馬懿想來也覺得可以。隨即發檄文星夜送往雍、涼調撥人馬,不出一天時間,孫禮就帶雍、涼諸郡人馬趕到。司馬懿令孫禮與郭淮一同去襲擊劍閣。
諸葛亮在鹵城已經防守好見天了,始終不見魏兵出戰,心中很是擔憂:‘魏兵守住山險,八成是想等我這麥盡無糧。他們趁機再阻斷劍閣,那糧道也斷了……不行!’
想到這即刻招姜維,馬岱進帳:“你們二人各帶一萬軍士先去守住險要,魏兵要是見我已經有準備,會自然退去。”二人知道緊急,即刻領命而去。
兩人剛剛出去,忽然一個軍卒進帳報說孫禮帶二十萬雍,涼人馬來助戰,去襲劍閣,司馬懿也正朝著鹵城而了。
“來的這么快……”忙叫傳令三軍出城安營,等魏兵到,不等他們喘息,迅速進攻。諸葛亮想到西涼人馬遠道而來,行軍一定人馬困乏了。這時候速攻是最簡單,最有效的。
西涼大軍剛剛落腳,正要安營歇息,哪想到蜀兵一擁而進,人人奮勇,將銳兵驍,一下子雍、涼人馬抵擋不住,慌忙就撤退。蜀兵一直在后奮力追殺,殺得那雍、涼兵馬尸橫遍野,血流成渠。
諸葛亮剛剛得到暫時的安穩,可是就總是會有事情鬧得他不得安生。李嚴突如其來的什么告急書讓諸葛亮神經為之一顫,連忙拆開,看完之后長嘆一聲,直搖頭:“如果東吳真的興兵攻蜀的話,我還真的必須回去。”
連忙下令祁山大寨人馬,暫時退回西川:“要是司馬懿知我屯軍在這,就不敢追趕了。”
蜀軍徐徐退入西川,張郃見蜀兵退了,之前也吃過虧,這次就小心的多。只怕諸葛亮有詭計,也不敢來追了,只好去告知司馬懿。
司馬懿心中疑惑:‘這還沒打就要撤兵?有詭計或者……有什么問題……’不管怎么說司馬懿都沒想再追擊,就算是諸葛亮有什么問題,八成也是算計人的多。
“諸葛亮詭計多端,不可輕動。堅守,等他糧盡,自然退兵。”
過了幾天,蜀軍不見蹤影。司馬懿出兵只見,鹵城上插滿旌旗,城中煙起,便笑道:“空城。”
又令人哨探,果然是個空城:“孔明已經退兵,誰敢追擊?”
先鋒張郃:“我愿往。”
司馬懿心中不太愿意張郃前去,一直出言挽留。張郃硬是不肯非要領命,司馬懿也沒辦法:“公執意要去,可以領五千兵先走,我在叫魏平帶二萬步兵隨后,以防埋伏。我自帶三千兵隨后策應。”
張郃領命,帶兵火速追趕。直到三十里外,忽然背后一聲喊起,樹林內閃出一軍,為首大將,橫刀勒馬大叫道:“賊將哪里去!”
張郃回頭一看,見是魏延。也不多廢話上去就和他馬打盤旋交鋒起來。不到十回合,魏延詐敗。張郃又追趕了三十多里出去,這時候有些感覺不對,急忙勒馬,只看這沒有一個伏兵,正要轉過山坡,突然又喊聲大起,為首將軍是關興,橫刀勒馬大喊道:“張郃!我在這!”
又是一戰,不出十回合,關興見到空擋趁機駁馬就跑了。張郃隨后追趕到一密林之中,這時候張郃冷靜下來了心中開始疑慮,令身邊軍卒四下哨探,也不見伏兵。
張郃剛剛覺得可以放心,往前又趕。就見魏延在前面等著,倆人又打起來。魏延同樣敗走,張郃追趕又被關興攔住。
就這樣輪番的戰斗,打了一天知道天黑,趕到木門道口,魏延回馬,高聲大罵:“張郃逆賊!我不和你一般見識,現在是你執意追來的,我今天就和你決一死戰!”
張郃也感覺出其中不對,但是作為先鋒部隊職責就是沖在前面。張郃又是一個極為好戰的,挺槍驟馬,直取魏延。
魏延也揮刀迎戰,上下十回合,魏延大敗,盡棄衣甲、頭盔,馬匹帶著敗兵直往木門道中而走。張郃已經殺得性起,又見魏延大敗,急忙追趕。
這時候天色已經漆黑,突然見山上火光沖天,滾木雷石順著山坡兩面向下而來,阻截了魏軍去路。
“糟了!”張郃趕緊回馬,但背后的歸路已被木石塞滿,只留他這中間一段空地,兩邊皆是峭壁,進退無路。忽然一聲令下響,山壁兩邊軍卒萬弩齊發。
張郃再是驍勇也無法掙脫了……
大部魏軍隨后追到,見塞了的道路,顯然張郃的前鋒部隊中計了。
眾軍急忙調轉回軍,山頭上忽然一聲大叫:“諸葛丞相在此!”眾軍仰視,只見諸葛亮站在火光之中:“我今天圍獵,本想獵一馬,沒想到誤中一獐。你們各人盡管安心,回去告訴仲達,早晚我會擒到那只馬的。”魏軍慌忙逃竄,回去告訴司馬懿所聽到的話語。
司馬懿沉默許久,心中悲傷不已:“張雋乂身死,都怪我……”情緒有些低落的司馬懿知道蜀軍退兵,趁此機會也正好收兵回洛陽。
諸葛亮回到漢中,正想折返成都。
哪知李嚴妄奏劉禪:“臣已辦備軍糧,正要運赴丞相軍前,不知道丞相為什么忽然班師回朝。”
劉禪心生疑慮,即命尚書費祎到漢中詢問。
諸葛亮則是更為驚訝:“李嚴寫信告急,說東吳將興兵寇川,要不然我怎么會回師呢!”
“可李嚴奏稱軍糧已辦妥了,丞相無故回師,天子這才讓我來的呀。”
諸葛亮氣夯夯的手指了外面半天想說有說不出什么,緩了半天才平靜下來:“李嚴,這是在中間搬弄是非。延誤我戰機。”
其實李嚴因為軍糧不濟,也怕諸葛亮怪罪。不過妄奏天子,遮飾反倒是激怒諸葛亮的行為。
“只為自己的過失……不該留。”諸葛亮很快就探聽到了實情。
費祎見諸葛亮這樣冰冷的憤怒,心中也感到幾分寒意:“丞相顧念先帝托孤之意,也要寬恕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