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jīng)過元大師是一番悉心教導(dǎo)后,林玄也順著他的意思,先從凡俗的打鐵做起,劍器亦是鐵器,打鐵亦在錘煉心志。
這一日,林玄正揮動鐵錘,打磨著一塊礦石,專門用來煉制靈器的地火房中分外炙熱,他沒有催動木元真氣形成保護,自然也是汗流浹背。
不過林玄雙手沉穩(wěn),每一次揮動鐵錘的模樣似乎都帶有難以言喻的美感,整個動作宛若渾然天成一般,令人賞心悅目。
而身旁的元大師面色雖仍是蒼白,但在地火房中的火焰映照下,卻也顯出幾分紅潤,他看著林玄的目光愈發(fā)明亮,直到林玄用手抹了抹額間的汗水,他才朗聲一笑,問道:“林小子啊,做得不錯。”
這段時日林玄肯吃苦的精神也落在元大師的眼中,他一面極為滿意,一面卻也暗自慨嘆時日無多,否則看林玄成長起來,只怕也是一樁幸事。
“煉器一道博大精深,非長時間的磨礪不可精通,且跟隨我學(xué)習(xí)煉器,可要受不少的苦,你能否承受?”元大師說道:“不過只要能吃苦,老夫便傳授你一些精妙法門,讓能夠更快地掌握煉器之術(shù),屆時,無論是煉制屬于自己的本命靈器亦或是尋常靈器,都不在話下!”
元大師一番極富誘惑力的話語出口,林玄神情微動,當(dāng)即笑著答應(yīng)道:“多謝元大師提拔。”
微微一笑,似是對林玄的回答頗為滿意,元大師自乾坤袋中抽出一本薄薄的冊子,遞給了林玄,慎重道:“其內(nèi)記載的,乃是一些較為普通的煉器法門,以你如今的修為,也只能學(xué)習(xí)這些粗淺煉器法了。”
“不過,即便是粗淺煉器法,也并非三五日便可爛熟于心,而是要經(jīng)過千百次的磨練實踐,方可將此融會貫通。”
接過冊子,林玄輕輕撫摸著,笑了笑,道:“必定不負(fù)元師厚望。”
既是教導(dǎo)他學(xué)習(xí)煉器一道,林玄也早已將元大師視作師尊。
……
風(fēng)箱拉起,猶如曲子奏響。
一間暗若墨色的小屋中,林玄拉起風(fēng)箱,使之在平緩、勻稱的節(jié)奏中加速,那爐中的火苗,隨著風(fēng)箱的節(jié)拍跳躍、翻滾,在勁風(fēng)的吹奏中驟然升騰。
拉一陣風(fēng)箱,火光映照在林玄紅彤彤的面龐上,可見其額上汗如雨下。
待鐵料熱至彤紅,林玄便將鐵夾快速夾至砧板上。
叮當(dāng)!叮當(dāng)!
寂靜的小屋中,響起了陣陣清脆的打鐵聲,在這靜謐中顯得分外鏗鏘。
林玄手中的錘子一上一下,輪番起落,不多時便揮汗如雨。
而砧上的鐵,閃作血也似的光,照見了他額間細(xì)密的汗珠。
左手握鐵鉗翻動鐵料,右手握小錘修改關(guān)鍵處,林玄齊頭并進,雖枯燥無味,卻無半絲抱怨。
時間,就這樣一息息過去了。
每一錘落下,林玄都感到雙手一陣酸麻,仿佛手擎千鈞鼎一般,難以動彈,手上青筋暴起,面部猙獰,可還是強忍不適,一錘錘落下、掄起,專心不移。
這些煉器物事都需玄氣灌注,否則單憑肉身力量只怕難以舉起。
元大師在一旁看得心頭一暖,溫聲道:“林小子,鐵料就快成型,再堅持一會兒。”
林玄勉強一笑以示回應(yīng),燭光微閃,他的眼中卻透出一絲狡黠意味,暗道:“若非要偽裝得神似,連肉身力量都未運用,也不至于如此辛苦。不過能夠如此真切地體驗煉器之術(shù),對于今后煉制那傳言中的本命法寶,也當(dāng)是有所助益。”
實際上,這等錘煉的活計雖說頗為艱難,但林玄法體雙修,卻是無甚壓力。
不過能夠切身體會煉器的艱難,又何嘗不是一種修行呢?
收斂心神,林玄繼續(xù)揮動鐵錘,縱使汗如雨下,也不曾停下來歇息。
待至鐵料漸漸成型,林玄猛喝一聲,將鐵器放入一旁的水槽內(nèi),隨著“吱啦”一聲,一陣白煙倏然飄起,淬火算是完成了。
抹了一把額上汗水,林玄微微一笑,道:“古法煉劍,果真是包羅萬象。”
元大師微微頷首,道:“或經(jīng)制范、調(diào)劑、熔煉、澆鑄及卸去鑄范后刮、削、琢、磨等步驟,方能成劍。”
“或以凡鐵經(jīng)千錘百煉、去除雜質(zhì)成為百煉精鋼,在折疊、擂打、鍛造之后,經(jīng)過淬火、反復(fù)打磨、藥洗開鋒等程序方能成劍……”
“煉劍非一日之功,需大毅力、大恒心,方可煉制出一把真正的劍!
男兒立于世間,若不能手執(zhí)三尺長劍,以明吾志,以證吾心,豈非可惜!”
林玄雖因未曾動用強悍的肉身力量,又進行了一番堪稱折磨的鍛煉,渾身早已脫力,但驟聽此言也是一陣心潮澎湃,暗自瞥了一眼元大師,心中敬意更深。
見林玄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元大師輕笑一聲,道:“你可知劍是何物?”
“劍,古之圣品也,至尊至貴,人神咸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遂入玄傳奇。”
林玄曾在一本古書中,偶然看到描述劍的短句,雖只寥寥數(shù)語,但卻將劍之尊貴、神圣勾勒出來,真令人心馳神往。
羽林郡所在之處名為大荒,大荒為一國,國下有十余郡城,其雖重儒學(xué),不提倡打打殺殺,但劍的地位獨特,實則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歷朝王公帝侯,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之為榮。
尋常書生腰間或許都有佩劍,更別說朝中將軍常縱橫沙場、以劍御敵,江湖俠客稱霸武林、憑劍論道,或是立身立國,或是行俠仗義,均是大丈夫所為,令人欽佩!
林玄少時便是希望能得到一柄好劍,有朝一日,也行那快意人生之事!
正自浮想聯(lián)翩時,元大師忽而再次發(fā)問道:“你可見過好劍?”
聞言,林玄不由微怔,他如今的修為已達鍛骨境,但尚未晉入煉臟境,自然無法御使靈器,所見的劍不說上百,或許連數(shù)十柄也無,而靈器之上還有法寶、靈寶等物,世間好劍數(shù)不勝數(shù),又豈能盡覽無疑?
不過若說好劍,林玄乾坤袋中的絕劍,想必當(dāng)?shù)蒙线@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