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9章 流浪的路上[努力到無能為力] (六十二)

在網上找了好幾家做ERP的人,都不怎么滿意。要么就是老板覺得價格太高了,要么就是沒有在云服務器上做系統的經驗,只有本地系統的經驗。后來終于找到了一家合適的,可老板覺得價格還是有點高。我找得都快要放棄了,后來老板也不知道怎么又想通了?讓我叫那幫人來做系統。我跟那個老師說了之前我在云服務器上裝的金蝶ERP遇到的一些問題,他也不是很確定易助ERP會不會出現同樣的問題?所以將云服務器重裝了系統,做了與金蝶ERP在個人電腦與云系統不同的連接方式。減少了多個軟件之間的運算方式,更加簡便不易出錯。云系統準備完了之后,就叫我試著做幾個BOM表進去看看會不會出現之前的問題?試了兩三天,沒有發現有什么大的問題,只是覺得網絡太卡了。于是老師叫我們廣州和深圳要上ERP的人全部一起上線,測試一下系統抗壓能力,然后計算一下系統要怎么擴容?測試好了之后,發現深圳這邊的網速太慢。云系統的容量也不夠,他給了一個擴容的要求。老板看了說:“先上系統吧,擴容的事情到時候再說。”便給做ERP的交了先期款,開始人員培訓。

沒想到,老師派了他的徒弟來給我們培訓。我問他為什么不來給我們培訓?他說,他沒時間,他徒弟培訓也是一樣的。才上了一次課就發現他徒弟的能力有點水,很多問題要么是答非所問,要么沒有辦法回答我。剛開始是直接問他師傅,可能后來覺得不好意思,就說:“先講課,稍后再回答你。”然后等下次再來的時候回答我上次提的問題。可我問的問題很多,一串串的。我的工作也很忙,除了老板一直催著的新產品結構圖還要處理生產和供應商的各種異常,客戶的使用反饋等等。再在這些事情里面見縫插針的做做ERP系統的前期數據和流程規劃。那個徒弟也不喜歡記筆記,所以等下次再來回答的時候,要么不知道問的是什么?要么又是答非所問。我叫他每次都把我們的問題記在筆記本上,我也一起記著。可即使這樣,有些問題也依然沒有解決我心中的疑惑。打電話問那個老師,他便說,他的徒弟會處理這些問題。叫他過來給我們上課,他說有什么問題就跟他的徒弟說。叫了好幾次之后,都是這樣。我想:可能是因為錢給得實在太少了,他要處理一些大客戶的事情。至于我們這里,就剛好給他的徒弟練練手。錢都交了,我也沒有什么辦法。之前的合同是一個月內將ERP試運行,可他徒弟斷斷續續的來培訓了兩個多月了都還沒有培訓完。一有空了我便催他們快點弄,感覺他們就像一頭懶牛,我整天拿著個長鞭天天抽他們。抽一下就挪兩步,不抽就不動的那種。

因為我前期在物料BOM表上做的工作都比較完整,所以在這上面沒有浪費多少時間就直接導入到了系統。就是在團隊如何在系統上運作的流程不是很熟練,以前就是負責自己的結構部分的流程,出來沒有留意過整個系統的流程。做ERP的老師也是按照大公司的流程教的我們,可我們小公司根本就沒有那么多的人來來跑完整套流程。所以我只能按照公司的人員來重新寫流程,在這上面反反復復的增加、刪除、演算,浪費了不少的時間。業務在廣州,工廠又在深圳,老板希望兩個地方的同事能夠全部都在這個系統上工作。在業務那邊的培訓完了之后,他們說這個系統不適用于他們的工作。很多想要的功能沒有,不想要的功能倒是一大堆,沒有他們目前用的業務員專用的ERP好用。然而軟件沒有那么多能夠更改的,只得按照系統上的規則走。剛開始的時候,老板堅持要一起都用這個系統。本來在云系統上裝ERP就是要將兩邊的同事合到一起的,再說沒有業務出貨,我們工廠做的貨沒有辦法從系統上出出去。兩邊各自堅持自己的,系統又不能更改,我便推進不下去又陷入了停滯中。后來商量出了一個辦法:將廣州業務部作為深圳廠的客戶,廣州派一個業務員統計他們的銷貨數據后再在系統上下單,深圳廠接到訂單后出貨。這樣,廣州繼續用他們現在的ERP,深圳廠則用易助ERP。解決了這個問題,我便只需要寫工廠的各個崗位流程了。(后來廣州業務部的那個人還是嫌麻煩,最后就只得深圳廠的PMC按照業務員報的數量來下銷售單。所以最后也只有深圳工廠在用這個ERP系統)老板希望工廠這邊在系統上的所有模塊都要上線。然而在培訓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QC檢驗的模塊開啟后,QC的權重太大了。從采購單的物料來廠后要等QC檢完后在系統上做單,倉庫才能做單收貨入庫;產線生產的產品入庫前需要QC檢測后在系統上做單才能入庫;出貨前也要QC檢了之后在系統上做完單據才能做銷貨單。可我們就一個QC人員,連正常的全檢都做不了而只能做抽檢。平時還要調到拉線上做事,哪能空出時間來做這些流程?然而系統上不做的話,所有的物料就都會卡在QC這里,后面的同事不能做單出來就沒有辦法工作了。所以我是建議取消這個模塊的,老板想了想還是同意了我的意見。取消了檢驗模塊之后,其他的崗位就順了很多。這也是沒辦法,人員不夠。

老師給的崗位操作流程太籠統,一點兒也不細致。崗位的操作不是很明確,甚至各個崗位之間的銜接都沒有。我只得一邊將自己設想的流程問那個ERP徒弟,再一邊做修改。然后再自己扮演各個崗位的角色按照流程在系統上操作,再摸索到適合我們公司自己的流程。不停的修修改改來回地演算流程,花了很大的精力終于寫完了流程的初稿。那個徒弟說:“把你寫的流程也發我一下吧,我看看有什么還要改的?”最后他也沒能說出要修改的意見,只是拿了我的研究成果。到后來,我甚至覺得自己對ERP的熟悉程度超過了那個徒弟,后面也我自己給公司的員工做培訓了。經過三個月的培訓和資料的準備,終于迎來了ERP的上線。老板之前提出的無紙化辦公,我覺得前期的時候不現實。每個人對這個系統都不熟悉,肯定會做得一團糟。所以,不僅是之前老的EXCEL單據繼續做,系統上的單也要打印出來簽字。這樣一來就要做兩份,待熟練了系統的操作之后再取消以前的手工單,再到合適的時候取消紙質單據。可系統上的單據打印格式全部都是亂七八糟的,沒有做任何的調整。以前的手工單是一式三聯,我們也沒有激光打印機(老板也不愿意買),只能打A4紙。我催那個老師盡快調整好系統上的單據格式,他始終磨磨蹭蹭的。催了好幾次之后,叫我們先交了二期款后上線了再去調。可我們一上線就要打印,那怎么來得及?到后來甚至被我催得不耐煩了。老板說:“都做到這個份上了要不就先打款吧?”我攔著老板跟那個老師說,做完打印格式就馬上打二期款。老師才派了那個徒弟過來,然后我把用EXCEL做好的每張需要打印的單據格式樣板給他,叫他按照格式在系統里面做好。他一邊做一邊叫我看著說:“以后有其他的單據格式要做的話就要你自己做了,我不會再過來做了。”

上線的第一天,就發現按照我之前寫的流程走得很亂。由于人員不夠,所以很多人在系統上做了兩個以上崗位的工作。對系統操作不熟練,加上很少有人了解物料編碼規則。生產計劃的編碼不對;采購的編碼不對;發料也是亂發的。我就只有跑到每個崗位教他們一步步地如何操作?叫他們記下來這些操作步驟。公司的物料BOM表比起其他的公司有些特別,階層比較多。成品BOM下帶半成品BOM+包材;半成品BOM下帶原材料及電子料+半成品線材BOM;半成品線材BOM下又帶了原材料+電子料。如果半成品線材里的原材料有噴油件,那還要帶素材的子件。當初做BOM表的構成時也是修改了很多次才找到這種適合我們公司產品的架構。那個徒弟一開始教我們做MRP計算的時候是展尾階,但這樣一來就沒有將委外的線材組件和噴油件自動的生成委外單。他就叫我們展單階,可我發現這樣一來就出來了半成品工單+成品工單+委外單。由于半成品線材有些是我們自己做,有些是委外加工。所以自己做的時候就要做成半成品工單,外發的時候就要做成委外單。這才系統上就很亂了,還增加了工作量。想了幾天終于想到了一個方便的方法:將所有的半成品線材組件默認為委外,不用每次都去系統上設置了,然后委外成我們自己或者加工商。流程一出來就是,倉庫先發線材組件的子物料給產線生產,生產完后入庫;再將線材組件和半成品子件物料發出來生產半成品,然后再入庫;最后將半成品和包材發出來做成成品,然后入庫。這樣三進三出,不僅在系統上做單麻煩,物料挪來挪去也麻煩。可這樣走流程的話,PMC做生產計劃方便,更改的東西不多就不容易出錯。按照展尾階的方法做物料計算后雖然只生成了一張工單,只出入一次庫,但這張工單要將委外的組件所有子件料刪除后改成組件(因為產線拿到的就是委外加工回來的組件);將素材改成噴油件;將要替代的料件替代,然后修改數量。最后再新增一張線材組件的委外單,將線材組件打包外發加工。這樣一來改的東西會更多,就容易出錯。然而出錯后還沒有辦法補救,要么刪除重做要么用其他的沒有關聯的單據補物料,這就沒有辦法反映出工單實際的領耗用量。系統里面設置好了的替代關系也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問老師有沒有其他的辦法?他說,系統就是這樣,你們有的料要展開有的料又不展開,系統沒有那么智能的。目前,只能夠采用這種展尾階再加上比較多的修改方式。比起三進三出,這種方法更節省了時間和人員并提高了效率,只是要考驗PMC的細心和耐心,并且要很清楚每個BOM表的物料構成。

在倉庫那頭,本來的流程是倉庫有什么料,產線就要打什么物料的單去領物料。倉庫備料備不過來,只有將好備的物料先備出來再叫產線打單領料。那一張工單要打很多次領料單才能領完這張工單的料。專門打這張單的同事還需要打維修的領退料單和產線的退料及耗用領料單,再加上本職工作就根本忙不過來。后來就將倉庫的反客為主調整為PMC做完工單后直接打這張工單的領料單,PMC要保證工單上的所有物料都已到倉,倉庫接到什么料就必須發什么料。這樣就減少了一張工單不停的打領料單的問題,減少了工作量。在維修的領退料那里,應該是按照工單來修機后開領退料單的。然而,產線挪用了其他工單的成品將這張工單提前結單了,導致維修無法按照工單來維修開單。所以,常常是維修的來問系統員哪張工單沒有結單,他就將單據開在那張工單上。這樣一來又沒有將工單的實際耗用量反映出來。要求他們一定要按照對應的工單走單據,但他們認為這樣降低了修機效率。本來幾分鐘就可以修一臺機,現在半個小時才把物料領出來。我覺得除了人員不足外,更多的是人的問題。很多人都不愿意接受改變,因為已經習慣了現有的工作方式。很多時候都在抱怨,不理解這個工作。為什么要做兩份單據?為什么我要做這么多的事情?為什么要我來做?然而最容易被淘汰的,常常是這些不愿意改變的人。

我想了很多的辦法,反反復復的來回演算各崗位的操作流程。一有空隙的時間就在思考,不停的思考。可我已經將之前老師給的流程簡化了又簡化,再繼續的簡化就會出現更多的問題,那就失去了用這套ERP系統的意義。那還不如繼續用之前的EXCEL表格呢?為什么我要把大家搞得這么累?我也常常會出現這樣的困惑。可這么的不好用,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公司都在用呢?我想,一定有他存在的意義。問老師已經沒有更好的方法了,他提倡的盡量少用不同的單據我都沒有做到,說是單據多了不好管理。我只有找以前的同事問問,可他們大多和我一樣只稍微知道工程模塊這一塊的操作。我之前的研究也只是在物料編碼規則上,所以在這部分用的時間比較少也比較順。一定還有更好的操作方式,只是我還沒有找到!就像技術一樣,不懂的時候覺得很迷惑,一旦捅破了這層窗戶紙便豁然開朗。

系統已經運行了一個半月,看著數據越來越平穩,多少有了些寬慰。只記得剛開始,除了手頭上一大堆急的事情要處理,還要一個個的教他們如何操作系統。本來就走路帶風,這下只能一路狂奔了。我覺得我就像一只犀牛救火隊長,那里起火了就跑到哪里。處理系統上的各種難題,不同的備選方案。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停的調整團隊操作流程。從剛開始飛奔到不同崗位教他們如何操作,到現在慢慢的熟練。從一開始的同一個物料在公司里的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名稱叫法,到現在慢慢的統一了名稱。我想,這就是這套系統存在的意義。我甚至改變了同事們的走路方式,跟著我一路狂奔。正如這一句話: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于2018年02月04日整理于2024年04月15日

我們總是喜歡拿“順其自然”來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荊棘坎坷卻很少承認:真正的順其自然,其實是竭盡所能之后的不強求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從對ERP的厭惡到有機會讓自己歷練,萬物皆有可能!

感謝你看到了這里!我就是黃小利,一個被工程師事業耽誤了的作家。我來這里就是為了吸粉,分享我根據打工經歷記錄的自傳小說,歡迎各位關注:流浪的路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密市| 喀喇沁旗| 德格县| 友谊县| 山阴县| 房产| 神农架林区| 梓潼县| 龙山县| 宝丰县| 博白县| 阿合奇县| 威远县| 临沂市| 大安市| 西乌| 宝应县| 雷州市| 新和县| 蚌埠市| 太仓市| 淮滨县| 云阳县| 平武县| 搜索| 金乡县| 江北区| 屯门区| 离岛区| 香格里拉县| 郁南县| 华阴市| 广元市| 资兴市| 东乌| 磐安县| 哈密市| 城固县| 沙雅县| 收藏| 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