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突破第一道防線
- 戰國大帝
- 夢吳越
- 2829字
- 2017-07-19 17:59:35
趁著午后漲潮淹沒宋軍設置在灘涂上的荊棘陷阱,齊軍先鋒五百甲兵在五名百夫長的率領下,從帆船上縋繩而下,劃乘獨木舟穿越灘涂,寂靜無聲來到哲波山下雜亂礁石間。
哲波山下礁石鋒利如刃,這里或許不是最佳登陸地點,然而此刻黔夫卻沒有任何選擇。
哲波山西北兩面皆是萬丈懸崖,不要說齊軍,恐怕連伸手最敏捷的猿猴也無法攀爬上去,島嶼東側是一片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森林中遍布豺狼虎豹,還有些說不上名來只存在于《山海經》中的怪獸。黔夫手下士兵打死也不愿在東側登陸。
昨日初次登陸鳳天島,盡管準備充分,齊軍還是蒙受了巨大損失。
這些水性嫻熟,戰斗力彪悍的齊軍,不會料到齊孟會下令在灘涂上灑鐵蒺藜,鐵蒺藜和灘涂混為一色,根本分辨不清,腳踩上去就被扎個透心涼。
更恐怖的還有地雷。
沒錯,正是地雷,
當然齊軍將士是不知道地雷這個稱呼的,他們把這個叫做索命石。
起這樣一個名字倒也不難理解,只要一碰到,他們的性命就會交待在這里。
方士徐福爺爺的爺爺徐祿對火藥頗有研究,地雷正是出自他的手筆。
這個時代的火藥還沒有最佳勾兌比例,所以威力很一般,爆炸之后固然不能將人當場炸死,然而炸掉一兩根腳趾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在先秦時代,在茫茫東海中,失去一根腳趾意味著什么,不需要多說,壞疽與感染會很快奪走傷兵性命。
總之,齊軍昨天登陸灘涂,在付出了三百多人的代價后,還沒有發現一個敵人身影。
這樣的結果對黔夫來說不啻是一個巨大打擊。
不過想起從臨淄出發時,齊王對他的殷切囑托,齊國大司馬決定再放手一搏,決不能就此讓鳳天島恣意妄為。
于是今天在謀士范則的建議下,黔夫將登陸時間選在了午后漲潮時。
五百名甲兵腳踩在奮力的礁石上,趟過齊腰深的海水,小心翼翼朝哲波山靠去。
大司馬黔夫站在艦船甲板上朝礁石那邊遠眺,時刻注意戰場上發生的變化,只要前鋒甲兵一旦占領海岸,他便會下令后續部隊跟上。
哲波山那邊仍舊寂靜無聲,大戰在即,越是寂靜,越讓人感覺忐忑不安。
黔夫望向哲波山山麓,想要在蒼莽的山林間尋找鳳天軍蛛絲馬跡,然而他卻一無所獲。
這時已經沖過礁石的甲兵中間忽然傳來陣陣慘叫聲。
甲板之上,眾人循聲望去,只見從山麓密林中探出無數個漆成紅色的腦袋,手中拿著齊人從沒見過的弓弩,那弓弩比秦弓還長,弓背上也漆成了紅色,看起來很是滲人。
伴隨著岸上密林嗖嗖箭響,礁石前方不遠,開始有甲兵被射中。
黔夫眉頭微皺,密林距離海岸尚有百步之遙,在這個距離,便是秦弓也不能對身披兩層戰甲的齊軍造成傷害,鳳天軍到底在想什么呢?
就在大司馬疑惑不解時,甲板上一片騷動。黔夫連忙朝礁石那邊望去,只見好幾名中箭甲兵身體踉蹌,掙扎著倒了下去,在半人多高的海水中上下翻滾,窒息死亡。
“這,這怎么可能?”
黔夫喃喃自語,目瞪口呆望向遠方。
接連不斷有甲兵被射中后倒在水中被活活淹死,剩余四百多名甲兵終于意識到情況不對。
處在他們現在的位置,越往前走距離鳳天弓手越近,往后退更不可能,眼下潮水還在上漲,他們剛才走過的礁石已經被潮水淹沒,后退路線并不明朗,再說大司馬的督戰隊手中大刀早已饑渴難耐,往后退多久才能逃出對方弓箭射程,沒有人知道。
甲兵中嘗試舉起盾牌,在海浪作用下,盾牌剛剛舉起,身體便失去平衡,被海浪拍打摔倒。
這些先鋒甲兵皆是百戰余生,個個久經戰陣,很快便做出應對之策。
在百夫長大聲呵斥下,每二十人手挽手組成條戰線,各人手舉藤牌,穩步朝海岸邊推進。
連綿的人墻扛住了潮水沖擊,凌亂不堪的戰陣頓時變得井然有序起來。
從密林射來的利箭砸在黑壓壓盾牌上,發出咚咚的沉悶響聲。
藤牌后面,四百八十多名甲兵分成數十條陣線,如波浪般,在潮水助推下,漸漸逼近海岸。
站在甲板上觀戰的黔夫臉上露出欣慰之色,旁邊范則嘗試詢問道:
“大司馬,要不要派兵增援!一舉攻占海岸!”
黔夫微微搖頭,望了眼即將登上海灘的甲兵,又看了看甲板上的風向標,沉默許久,神色陰鷙道:
“這是齊孟詭計,東海待會兒就退潮了,他故意示弱,想讓大船沖上去,好讓大船擱淺,我當然不會上他的當!”
范則不以為然道:“黔將軍,此時距離退潮還有兩三個時辰,將軍難道還怕不夠用來擊潰鳳天軍?”
黔夫抬頭望范則一眼,沒有說話,說到底,這位楚國謀士是大王派來監控自己的心腹。
近來鳳天島羽翼漸豐,勢力不斷壯大,甚至一度威脅東海之濱。這一切是發生在齊人眼皮底下,這讓齊王有理由相信朝中有人與鳳天島勾結,他準備以此為借口大開殺戒,齊湣王田地已經開始懷疑黔夫,只是沒有足夠證據。
“智囊是想回到臨淄,在大王面前稟告本將軍怯敵不戰,貽誤戰機?”
黔夫目光炯炯,望向范則,身為大軍主帥,他知道越是到這種時候,越不能擾亂軍心。若果任由范則這樣信口開河,不等份風天軍殺來,齊軍便有崩潰危險。
“范某不敢,范某只想為將軍出謀劃策而已,絕無他意。”
范則所言不假,他想起這次他從臨淄出發前,見到齊王田地,齊王老態龍鐘,呼吸微弱,看樣子也是行將就木。此時范則還不能確定將來哪位王子將會繼位,在這種關鍵時刻,得罪像黔夫這樣一位武將是不明智的。
“那便是最好,甲板上風浪太大,先生不如先進船艙歇息。”
范則默然點頭,在大司馬心腹甲兵攙扶下,緩緩朝船艙走去。
哲波山山麓,第一批登岸的齊軍甲兵約莫三十多人已經集結,在他們身后,剩余甲兵也正急速朝岸邊靠攏。
五名百夫陸續登上海岸,甲兵們用盾牌圍城扇形,五名甲長坐在盾陣之中,他們簡單商議一番,決定暫時先不進攻。這倒不是因為這些人崇尚禮儀或是有君子之風,原因很簡單。
按照之前黔夫將軍部署,事先已經說好的援軍與策應現在一個也沒有。
也就是說,這群將士已經被拋棄了。
海岸之上,用以手舉盾牌一時之間,眼下只有硬著頭皮往前沖鋒了。
越往前走,迎面射來的利箭越密集。
不斷海水很快被染成血紅色,幸存
五百名甲兵穿著厚重鎧甲,穿越灘涂上荊棘路障,還要提防不斷爆炸的地雷襲擊。
徐祿研制的地雷雖然頗為原始,與后世地雷戰中的地雷不能相提并論,不過,人踩上去也足夠把腳趾炸傷。
在這個時代,腳趾受傷基本就相當于判了死刑,當今最優秀的外科醫生扁豆正在鳳天島上為齊孟效力。
登陸第一天,在付出將近五百人的傷亡代價后,黔夫率領的齊國艦隊終于突破鳳天島第一道防線,來到哲波山下。
“大司馬,咱們還繼續進攻嗎?”
黔夫的幕府智囊,望著沉寂無聲的哲波山,當下升起一種莫名的不祥預感。
這次討伐宋國在風天島殘余勢力,是為了保障齊國海路通航安全,保護齊國商人利益。
雖然早就聽說過齊孟在鳳天島擊潰越人,然而齊國大司馬卻從心底里認為這是場毫無懸念的掃蕩,就像兩年前在商丘時那樣。
要知道那次大戰,宋國人還有楚國撐腰,而現在,楚國人正和秦國打得焦頭爛額,楚國西部要地邗關隨時可能被秦人占據。楚王當然無暇顧及這個東海盟友。
沒想到宋國人竟然如此難纏。
單單是從登岸到灘涂這段路程,就讓齊國人付出了慘重代價。
還要不要繼續打?
倘若就這樣回去,王上絕不會給他什么好臉色。
想到這里,黔夫咬緊牙關,淡淡道:“鳳天島彈丸之地,不過區區數千人馬,諒他齊孟也掀不起什么風浪,明日進攻哲波山!”
謀士范則還想勸諫,見黔夫心意已決,也不好再說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