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便知黛玉答應了,忙起身笑道:“這個自然的,外甥女兒與咱們本就是一家子,不疼她還疼誰呢?”因在座的人中,知情人本只有限的幾個,是以她很快拿話來叉開了。
王夫人聽得黛玉已答應了,喜得了不得,因想著要趕緊回去布置一番,只陪著賈母說笑了一會子,便告罪出去了。少時,薛姨媽與寶釵也告退了,鳳姐兒隨即命丫頭媳婦們也出去,方開口道:“老祖宗才打的什么啞謎?好歹說來我們大伙兒都聽聽。”賈母嘆道:“這屋子里剩下的人,都是真個關心林丫頭的,我也不瞞你們。”遂將事情的始末原原本本說道了一遍。
惜春先就沉不住氣,道:“這必是寶姐姐的主意,一肚子的壞水兒,整日價的算計林姐姐!”眾人皆是一樣的心情,倒沒人顧得上勸慰她了。鳳姐兒道:“林妹妹何以要答應呢?即便不答應,太太亦不能強迫你的。”一時眾人都七嘴八舌的說起來,自是勸黛玉不要去。
黛玉淡笑道:“姐妹們的心意我明白的,我答應此事,為的原非太太,我為的,是我自個兒的心,太太那里,不過順水人情罷了!”見眾人不解,她又解釋道:“當今皇上素來勤政愛民,事必躬親,想來那病便是由此而來的,若果真能治好皇上,也算是我為大清子女盡了一點子心意。”探春嘆道:“林姐姐生得這般柔弱單薄,想的卻是家國大事,較之咱們每日家的吃喝玩笑,不知高明到那里去了!只盼太太此番能念著這個情兒,以后善待林姐姐。”
而這邊廂,王夫人與薛姨媽母女一回到“榮僖堂”,便喚了周瑞家的過來,回退眾人后,低聲命她立時到寶親王府后門,想法子聯絡上元春,再讓她安排好時間接黛玉過去,周瑞家的答應著去了不提,之前一直是她跑上跑下與元春聯系,自是熟門熟路。
王夫人方嘆道:“不知王爺和福晉可否同意了此事?到底非同小可,若他們不相信林丫頭的醫術,咱們之前做的所有努力,可算是白費了。”薛姨媽安慰道:“姐姐很不必擔心,大姑娘并不曾遣人來說過不成,想來問題不大。”寶釵卻是一臉的篤定,道:“依我說,事情一多半兒是成了。常聽人說寶親王乃至誠至孝之人,見皇上為病痛所累,定是揪心非常,恨不能代替皇上受苦,之前所有太醫都試過了,連病因都查不出,這會子大姐姐再去回有好大夫可治好皇上,不拘怎樣,王爺都會答允的!”
果然一時周瑞家的回來道:“回太太,大姑娘說王爺與福晉已答應此事,明兒便派人來接林姑娘過府,早些兒進宮為皇上診治。”王夫人十分喜悅,抬腳便去回賈母,道:“回老太太,才寶親王府遣人來說,明兒便派人來接林姑娘,看老太太有什么要與姑娘交代的,今兒夜里便一并說完罷。”
賈母聽罷,不免更加煩惱,晚間與黛玉說話兒時,便嘆道:“黛兒,此番是外祖母對你不起,雖則是你舅母百般哀求于我,我亦可硬撐著不答應的,只是到底存了私心,想的是若果真事成,咱們榮府也有望了。我現在雖不管家,卻也知道府里是外表光鮮,實則內囊已盡,撐不了幾年了,偏生子孫后人竟無一個成器的,說不得把希望寄托在你大姐姐身上,不想她亦不得人意兒……”一面說一面滴下淚來。
黛玉忙勸道:“外祖母不必掛心,您的心意我自來明白的,若果真能治好皇上,不獨大姐姐得利,皇上和天下百姓更得利,一舉數得,和樂而不為呢?”為怕賈母傷心,她又岔開道:“外祖母,明兒黛兒便要到寶親王府,估摸著大概得十日光景方能回來,還請您多看顧一下蓮姐姐,我怕我在不家,她白受許多閑氣。”賈母道:“我理會得的,只不知能否帶丫頭跟著?紫鵑和雪雁是必定要帶著的,其他丫頭你也使不順心。”又叮囑她一些照顧好自己、萬事小心的話,方命她回去歇息。
回至聽風軒,卻見湘云、英蓮與迎春姊妹皆坐在廳里,顯是在等她回來,黛玉笑道:“都這會子了,作什么都不睡覺?”眾人都道:“還不是想與你說些體己話。”不過交代一些照顧好自己的話,與賈母說的倒是不差什么,一直到二更天,方各自歸寢不提。紫鵑雪雁不待黛玉吩咐,便開始準備隨行衣物及其他用品,一直收拾到東方魚肚白了,方胡亂睡了不提。
次日當眾人都在賈母房里請安時,丫頭來回寶親王府來人了,王夫人忙親迎了出去,少時便帶了四個嬤嬤進來,賈母心里便先有些不喜,連他們家接湘云都派四個嬤嬤的,這寶親王府竟這般看輕她的黛兒?王夫人倒是一臉喜色,殷勤的命人斟茶,又陪著說話兒,四人并不瞧她,其中一個管事模樣的嬤嬤對賈母道:“請老太君請出那位林姑娘,咱們這就出發吧,福晉還在府里等著呢。”
賈母并不理會她們,只沖鳳姐兒道:“才你說有幾個奴才仗著跟過太爺,便以下犯上,對主子不敬?只管拖出去打死便罷了,也值當你來回?”鳳姐兒會過意來,忙躬身道:“老祖宗教訓的是,奴才到底是奴才,不管何時都不能忘了本分,我明白該怎么處理了。”賈母方對那幾個嬤嬤笑道:“讓嬤嬤們見笑了,咱們雖然小門小戶的,到底有幾百口子人,難免有些個對主子陽奉陰違之人,對這起子人就得好生管教一番才是,沒的白弄壞了主子的名聲。”
那打頭的嬤嬤忙笑道:“到底老太君有見識。”賈母笑道:“嬤嬤謬贊了。”一面吩咐人去請黛玉。少時幾個丫頭簇擁著黛玉來了,賈母又道:“嬤嬤們瞧著我這外孫女兒可還好?”幾人皆道:“竟讓人不知該夸什么了。”賈母笑道:“我看著倒也罷了,偏生怡親王老福晉愛得她不行,說她這么大年紀兒,又這么個好模樣,還這般能干,別是神仙托生的罷。”幾人又笑道:“想是老太君日日見著之故,依我們說,貴府的姑娘們個個兒都嬌花軟玉一般,老太君真真好福氣。”
好容易寒暄完了,四人方起得身來,那打頭的嬤嬤道:“敢問林姑娘可收拾好行李了?車就侯在外面,咱們也就出發吧。”賈母遂命紫鵑雪雁拿了包袱,又親攜了黛玉送至二門外,看著主仆三人上車行遠了,方扶了鴛鴦回上房。
且說黛玉主仆三人坐了寶親王府的馬車,只覺并未過多長時間,便聽外面有人回說到了,雪雁掀開簾子一瞧,卻不是王府的正門,遂冷笑道:“咱們的大姑娘說是半個主子,看來比趙姨娘強不到那里去!”黛玉嗔道:“可又混說!這與咱們什么相干?橫豎呆不了幾日。”
說話間,便有兩個婆子伸手來扶黛玉,不想雪雁卻搭手上去就著下了車,隨即自扶了紫鵑下來,二人再伸手親扶了黛玉下車,那幾個婆子便有些兒掛不住臉,還是那打頭的笑道:“煩請姑娘隨我來。”一面便引了主仆三人進去。沿途自是亭臺樓閣,廊腰漫回,勾心斗角,不可勝記,黛玉無心細看,只管扶了紫鵑走路。
一時到得一所精巧的房舍面前,那嬤嬤回身笑道:“姑娘,這便是福晉為您安排的居所了,您瞧著可還好?”黛玉抬頭隨意晃了一眼,只見院門上有一個匾額,上書“抱月閣”,遂欠身淡淡道:“既是福晉安排的,自是好的,煩請嬤嬤帶路。”那嬤嬤依言推開門進去,黛玉三人亦跟著進了門,映入眼簾的是三間小小的抱廈,四周則栽滿了大大小小的木蓮花。及至進了屋子,那嬤嬤躬身道:“請姑娘稍稍休整一會兒,我這就去向福晉復命,過會子再來瞧姑娘。”說罷轉身出了門子,黛玉便與紫鵑雪雁一道,開始收拾起東西來。
那嬤嬤出了抱月閣,便徑自到上房去,彼時寶親王福晉富察氏正氣哼哼的等著她,見她來了,便急問道:“人可接來了?那賈元春可去瞧過了?”那嬤嬤嗔道:“都作娘的人了,還是這般急性子!”富察氏也不惱她,又問道:“到底有沒有,你倒是說啊。”她方笑道:“奴婢已經安排好了,元格格并不曾去瞧過。”原來這嬤嬤不是別個,卻是富察氏的奶娘,喚作“董嬤嬤”,自小便跟著她,遠非尋常婆子可比的。
富察氏冷笑道:“就是不能讓她去瞧她那表妹,不過一個小小的格格,也敢來要我的強!打量我不明白她的想法呢,跟爺說是‘為百姓為社稷為爺的孝心’,呸,我看她是覬覦我的位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