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5章

  • 秦山漢河
  • 幕檸檸
  • 2969字
  • 2013-12-29 22:08:37

這一年的臘月,獨斷自大的楚王陳勝,終于攤上了大事。

當初在大澤鄉建起的那支起義軍,曾轟轟烈烈拉了不少人,百姓們聽說這支隊伍的目的,是要抗擊秦王朝,無不響應的響應,歸降的歸降,陳勝一時風光無限,身邊聚集的將領兵卒,都是一股誠意要跟著他干,可是隨著這仗越打越久,到了現在,早已沒幾個人愿意聽陳勝的了。

因為,呆在陳勝身邊,實在太危險了,甚至比上戰場還要危險數倍。他最擅長的一件事,其實與二世皇是一樣的,那就是,殺人。如果說,軍隊里紀律嚴明,觸犯的軍令要被懲辦,那還算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一個君主,和他沒有道理可講,就不好辦了。

有時候,權力是一副催化劑,可以將人藏在深處的惡,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

陳勝正是如此,楚王這個稱號,讓他漸漸地膨脹,膨脹到六親不認,不管是投奔到門下的將領名士,還是與自己一塊兒起家的同伴,都可以毫不留情地下手。吳廣就很冤,他如果知道殺死自己的屬下,不但沒有被陳勝追責,反而因此升了官,恐怕在九泉之下,也合不上眼呢。

“陳勝必不能長久!”這句話,有一位老人早就說過了,他就是陳勝的岳父。當初,陳勝剛剛立為楚王的時候,幾乎所有過去的朋友,都紛紛過來投靠,他的岳父也在其中。按理說,岳父與他的關系,總該比一般的朋友更親近一些吧,而且還是長輩,在禮數上,應該講究個周到。可是陳勝呢,就沒當一回事,他眼里除了自己,已經沒有多少其他的了,對岳父,他只是拱拱手打個招呼,并不下拜。

岳父很生氣,說到:“陳勝依仗著判亂,超越本份自封為王,對長輩又傲慢無禮,必不能長久!”完后,他也不告辭,隨即甩手而去。陳勝這時候反應過來,連忙跪下道歉,可是岳父再也不想理他了。

陳勝的朋友,有不少是知道他過去的人。一個窮小子的過去,總會有些說起來不太好意思的事兒,一般人翻身出頭以后,都不愿意讓人提及那些糗事,可是,偏偏這些來投奔的朋友里,有一個人舌頭特長,進進出出總喜歡談論陳勝的往事。

這的確是個缺點,但是罪不至死,陳勝聽到有人這樣說:“那客人愚昧無知,專門胡說八道,損害您的威嚴。”這樣就把那喜歡嚼舌的客人殺掉了。

多數人都是有缺點的啊,不是這方面的缺點,就是那方面的缺點,如果上面的君主,對缺點的容忍度太小,甚至為零,那么他的身邊,還能剩下幾個人呢?就這樣,陳勝漸漸地眾叛親離,能走的都走了,而不能走的,人留著,心也離開了。

他自己卻不自知,還以為靠著“楚王”的威嚴,可以令所有的人臣服。他任命朱防為中正,胡武為司過,專管負責抓群臣的錯處。將領們攻城掠地,到達目的地后,凡有不聽從他命令的,即被抓起來治罪。與二世皇的一個驚人相似之處是,陳勝衡量“忠誠”的標準,就是對同僚的錯誤抓得越多,就越“忠”。

于是,大事兒終于發生了。

陳勝到汝陰去了一趟,返回時途經下城父,就在這個地方,他的車夫莊賈,將他刺殺了,然后投降了秦軍。威風的“楚王”,終于陰溝翻船,在最貼近自己的人的手中,丟掉了性命。

大澤鄉的那個雨夜,還猶在昨天……

那支曾經熱血澎湃的起義軍,徹底走向了失敗。陳勝活著的時候,命宋留率軍平定南陽,進入武關。這時候,宋留已經攻下了南陽,正準備進一步挺進,忽然聽到陳勝已死的消息,頓時大亂,南陽又重新被秦軍占去。宋留只得帶著兵隊,投降了秦軍,可是,二世皇并沒有放過他,而是將他車裂示眾。

一時間,天下亂象紛起。

張耳陳馀從趙國逃出來以后,召集逃散的士卒,重組了一支有數萬人的隊伍,向趙國攻打回去,李良被打敗,棄趙而走,投奔了秦將章邯。

這時候,趙國需要重新再立趙王,武臣既然已死,張耳陳馀兩人順勢而上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是,這時候,他們的門客中有人勸道:“在趙國,您兩位是外鄉人,如果立為趙王,恐怕難以令趙國人歸順,這是很難成功的。如果擁立原先趙國君王的后裔,并且輔佐他,這才是名正言順的事情。”

張耳陳馀認為這很有道理,當初,他們也正是這樣規勸陳勝的,而陳勝不聽,依然固執地自封為楚王,他的結果,已經很明顯了。

于是,張陳兩人輾轉找到了趙歇,在次年的正月,立趙歇為趙王,居于信都。

趙王已定,可是另一邊,楚王由誰來當呢?這時候,有兩個人出來為這事兒冒了頭,東陽人寧君和秦嘉,擁立了景駒為楚王。不知道他們有什么資格來決定楚王,大概是在這樣的情形下,誰先說話誰算數。

景駒就這樣變成了新楚王,他上任的頭一件事,就是領軍前往抗秦,他派了公孫慶做使者,去出訪齊國,請求齊王聯手,一起出兵。齊王田儋沒加理會,卻問到:“陳勝戰敗,生死不明,楚國怎么也沒來請示齊國,就自己立了新王啊?”

公孫慶是個實誠人,不知道在別人的地盤上,吃點眼前虧不打緊,偏要在口舌上針鋒相對:“你們齊國立王,不也沒請示楚國嗎?楚國為什么要請示齊國才能立王呢?更何況,現在天下義軍紛起,是楚國率先帶的頭,理當由楚國來號令天下”

為了這點口舌之快,公孫慶就留在齊國再也不回去了。

不管怎么樣,景駒已經是新的楚王了,別人再不承認,也管不得楚國的內部事務。不過,齊王不承認,別的人還是有承認的,劉邦就是一個支持者。

劉邦率著自己的部隊,來到陳地歸附景駒,而另一個將軍張良,也聚集了一百余青年,也打算投奔景駒。在途中,兩個遇上了,張良早聞聽過劉邦的大名,就將一百余青年先投附了他,而劉邦也非常常識這個很懂兵法的年輕人,授給他掌廄將的職位。張良也算是遇到了知音,以前,他與別人談兵法,別人全都不太明白,而劉邦卻全都領會了,并且多有采用。因此,張良嘆道:“沛公真是有天賦之人啊!”從此死心塌地跟著他,不再去別的隊伍。

劉邦站到了新楚王景駒的陣地上,但是,吳中的那支兵隊,可不是這樣想。

不久以后,景駒和秦嘉駐軍在彭城的東面,而與他們對抗的,正是吳中的項梁。項梁對將士們道:“陳勝率先起事,而今作戰不利,去向不明。秦嘉背棄陳勝而立景駒為王,實屬大逆不道!”于是兩軍交鋒,秦嘉招架不住向后撤退,項梁窮追不舍,一直來到胡陵,秦嘉只得打起精神來再戰,對陣了一天,他終于陣亡,軍隊也隨即投降了。景駒趕緊逃走,卻終究沒有逃掉劫數,死在了梁地,新的楚王又消失了……

楚王的位置,一時懸到了半空。這個位置不好坐,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千萬不要拿,一旦拿了,恐怕隨之而來的,并不是幸運,比如陳勝、景駒。

那么,誰是坐這個位置最合適的人呢?按照理兒,當然是原先楚王的后裔。項梁的先人,本是楚國的將領,所以他決定攬起這事,為楚國找到一個真正的君王,他將各部將領召集到薛地來議事,劉邦也來了參加。

有一個七十多的老人范增,勸項梁道:“陳勝失敗,本就是理所當然的。自楚懷王到秦國后一去不返,楚國人懷念他直至今日,因此,楚南公說:‘楚國即便是只剩下三戶人家,也要滅掉秦國。’陳勝不擁立楚王的后裔,而自立為王,他的勢力定不能長久。現在您在江東起兵,楚將領都爭相歸附您,正是因為您家世代都是楚將,他們相信,您能夠重新擁立楚王后代啊!”

項梁認為他說的很對,就派人尋尋覓覓,從民間找到了楚懷王的孫子羋心,羋心這時正落魄得很,在為別人放羊。

到了夏季六月,羋心正式成為了楚王,項梁自號為武信君。

此時的中原,又陷入了紛亂的交火之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原县| 章丘市| 武冈市| 闻喜县| 徐州市| 新民市| 武川县| 鄯善县| 拉萨市| 凤翔县| 麻阳| 那坡县| 株洲市| 无锡市| 同仁县| 中江县| 茌平县| 河东区| 湘潭市| 岑巩县| 佛学| 石嘴山市| 高淳县| 古蔺县| 山东| 和林格尔县| 赣榆县| 汨罗市| 永寿县| 高碑店市| 红安县| 远安县| 越西县| 贵南县| 凉山| 望江县| 上犹县| 双桥区| 汉源县| 福泉市| 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