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黑色的七月
- 斷夢殘緣
- 康豫
- 2773字
- 2011-08-03 11:37:18
高考結束后的那幾天,對報考、大學、專業一無所知的孟伊方捧著一本厚厚的書翻看學校資料,查看往年的錄取分數線,她多想和孔皓宇選擇同一所院校,可估分后,覺得高考成績不那么如意,就再也沒有勇氣多問一句。在校園里,遠遠地看見他,她走開了,不敢靠近一步,怕他問報了哪個學校,怕他問估了多少分。報考結束后,她就回了家,一連十多天沒有出過門,沒什么事就睡覺,夢里都是高考成績和坐車遠去的他,在焦急等待和不安中,終于等到了高考分數發布的那一天。她去鄰居家里用電話查了分數線,沒有估計的好,但當時想隨便走一個本科算了,家人不會干涉她太多的,不是重點大學她愿意去上的話媽媽也會支持,平復了一下心情,接受了自己的考試成績。
之后便很想知道孔皓宇考的怎么樣,可翻來覆去地想,還是沒有勇氣撥通他家的電話,猶豫了2天后,她最終還是給他打了個電話,聽到他不太開心的聲音,就知道了結果。孔皓宇說自己也是剛過一本線,只有看后面的錄取結果了,剛過分數線錄取的機會是很小的。那時,孟伊方才知道他一本報了南方的一所大學,而他根本不記得自己填的二本具體是哪個學校了,那時,孟伊方想,如果他復習了,自己也不走二本了,陪他一起復習。想到那個結果,孟伊方居然有點開心了,她寧愿那樣和他再在高中復習一年,雖然她知道即使都在同一所高中就讀,即使在同一個班級里,他們也不會像別人那樣公開地在高中談戀愛,更不會單獨出去約會。但在同一所學校、吃飯的時候、下課的時候偶然能遇到、上課的時候能聽到老師叫他的名字,這些對她來說就足夠了,為了這些,她愿意再讀一年高中。
可現實總是不能如人所想的那樣,那一年,孔皓宇意外地考進了一個錄取分數線不高的重點大學,在歷史悠久的古城南京,而孟伊方,因為二本所報院校報考人數太多,錄取分數線超了一本線,被調劑了另一個省內二本,之前給她安慰的那個小小夢想完全破滅了。自此,孟伊方再也不跟孔皓宇聯系了,她覺得自己與他有了差距,選擇了復讀,那時,她就想:他走他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從此,也許就成了兩條平行線。
7月份一過,孟伊方又重新回到了曾經的高中,看著熟悉的教學樓,熟悉的一草一木,還留有孔皓宇汗水和味道的操場,只是,人已經走了,那些天,她想的最多的就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這句話,她喜歡一個人課下的時候去走一條又一條熟悉的小路,喜歡站在教室外面看他曾經坐過的座位,喜歡坐在座位上拿著他那只自動鉛筆發呆。走在路上,聽到有類似他磁性的聲音,心里一陣感動,回頭,看到說話的人卻不是他,頓時失落襲來,淚水在眼里打轉;下雨天,站在教學樓下向上望,望那個曾經在下雨的星期天偶遇他的那個樓梯,回憶著他撐起傘為自己遮擋風雨的溫暖,閉上眼,記憶是那么清晰,只是,現實中,人已不能再見。
那年的9月5號,中午,孟伊方拿著飯盒去吃飯,走出教室門,發現幾個以前的同學圍在一起,遠遠地,她看見了孔皓宇,他站在人群中。孟伊方遠遠地望著,沒有走近,她知道,他肯定要去上大學了,來跟復讀的老同學告別。只是,她不想走近,就遠遠地看著,那一刻,她感覺不到周圍的人來人往,聽不到同學叫她的聲音,她的世界里,只有他,站在那里,她想開口對他說聲保重,只是發不出聲音,邁不動腳,她就那樣看了他十幾分鐘,直到他離開。
那一天,她第一次聽到《離別的車站》這首歌,聽后淚流滿面,從此迷上了那首歌,想象著自己是歌中的女主人公,去送他離開的情形。當你緊緊握著我的手/再三說著珍重珍重/當你深深看著我的眼/再三說著別送別送/當你走上離別的車站/我終于不停的呼喚呼喚/眼看你的車子越走越遠/我的心一片凌亂凌亂/千言萬語還來不及說/我的淚早已泛濫泛濫/從此我迷上了那個車站/多少次在那兒癡癡的看/離別的一幕總會重演/你幾乎把手兒揮斷揮斷/何時列車能夠把你帶回/我在這兒癡癡的盼/你身在何方我不管不管/請為我保重千萬千萬
那是孟伊方第一次真正體會到離別的滋味,也才知道,原來,不是一點點喜歡他,而是深刻地愛著,那時候,他所讀大學的城市成了她唯一的向往。
一年復讀,在緊張而又忙碌的學習生活中很快就過去了,在這一年中,有古凌云的陪伴,沒有那么寂寞難熬。孔皓宇給孟伊方寫過幾次信,都是寫鼓勵的話,說一下自己在大學的生活,關于感情,都從未再提起。孟伊方拿著他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心情好的時候看,更加愉快,心情低落的時候看,會舒服很多,不過,她沒有再回信,因為不知道說什么。后來,孟伊方從老同學的口中聽到了一些關于他的消息,知道他在大學里找了女朋友,她傷心了一段時間,后來安慰自己,愛他是自己的事,與他無關。而她,所要做的就是參加完高考,開始另一種生活。
有一天,古凌云問孟伊方:“方方,你知道毛毛蟲怎么到達河的對岸嗎?”
孟伊方搖搖頭,心里不解:毛毛蟲怎么能越過河流,到達對岸?
古凌云跟她講:變成蝴蝶,飛過河流,到達對岸。
接著,古凌云跟她說:“我在一個雜志上看到了一個故事,講一個女孩子,高中的時候暗戀一個男孩子,那男孩成績優秀,高考時順利考入了重點大學。女孩子成績平平,一直很自卑,媽媽就鼓勵她,毛毛蟲也很普通,但如果能變成蝴蝶,就能飛越河流,到達幸福的彼岸。高考后女孩選擇了復讀,發奮圖強,她想自己變成蝴蝶,飛到男孩的身邊,這一年中,她用盡了全身力氣去應付高考,她付出了比別人多百倍甚至千倍的努力,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一年后,她考入了男孩所在的大學。這讓所有的同學和老師都大吃一驚,你覺得這樣,她到了理想中幸福的彼岸嗎?”
孟伊方想了一下,說:“不管她和男孩結局如何,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幸福的體驗。”
古凌云接著講:“確實,她以為考進了男孩的大學,就可以表白了,沒想到,當她在校園里看到男孩時,他的臂彎里摟住一個漂亮的女朋友。女孩這一刻,沒有悲傷,沒有憤怒,她看到眼前的這個情景,釋然地笑了,因為此時,她已經是美麗的蝴蝶了。”
孟伊方羨慕地說:“我不知道能不能做到女孩那樣,從毛毛蟲變成蝴蝶,但我想,不管怎么樣,我無法做到那么釋然。”
古凌云嘆了口氣,自己的故事對孟伊方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那一年的復讀中,孟伊方努力克制自己不去想他,不去打聽關于他的消息,可是,因為他們班復讀的同學太多了,從別人的談話中依然能聽到關于他的消息,孔皓宇三個字,像有穿透力的子彈,能從無數言語中穿過進入她的耳朵,她躲都躲不掉。聽到他的消息后,她就做夢,夢到從他家門前經過,他不理她,夢到多年后走在街上,遇到他和一個女人手牽手,而他們像陌生人一樣擦肩而過,一個又一個的夢,結果都是一樣,他們如同陌路,他不理她。
只是再一次的高考,孟伊方依然沒能如愿,距離南京的一本院校錄取分數線還有一段距離,她報考的時候想,既然不能在同一個城市,那就離他遠點,于是選擇了云南,覺得昆明那座城市,離南京夠遠了,一個在東,一個在西,而去西南的同學很少,孟伊方,也希望自己從此,不再對他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