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甜蜜
- 不世故的人
- 米夕
- 3863字
- 2011-04-30 08:17:25
結婚以后,離新年就越來越近了,臘月將近大年三十,正月里的喜氣就呼之欲出了。文禾也在這天天的喜氣里覺得幸福滿滿:可以和瑞生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討論身邊的人和事。瑞生去白小煤礦干活,文禾就很乖的在家里幫著婆婆易惠蘭干著家里的家務活。自從秋天的時候把田地都分了,各家各戶都有了空前高漲的熱情。山里的人們更加一心一意撲在這片生他們養他們的土地上了。文禾嫁過去的李升國家也不例外。易惠蘭除了在家里做好飯還帶領著瑞生的兩個弟弟們出去查看了一下他們家分到的糧田。
李升國忙完了兒子的婚事就回去林場干活了。他請的假也快到期了。李升國現在心里有點擔心,最近林場里傳著要將年齡大的工人退休了。李升國有點擔心自己都四十好幾了,馬上就要成為奔五的人了,終究也免不了要退下來。李升國是個閑不下來的人,想到以后要是退休了,真不知道該怎么辦。雖然在林場里干活每年過年都沒撈到在家過幾天清閑的日子,但是李升國在林場里都能體會到那種勞動過后的充實與踏實。因此,對于他李升國來說,不怕過年不在家,就怕在家清閑的難受。
李瑞生心里也很是高興。從跟文禾結婚以來,瑞生就覺得自己的人生仿佛有增添了很多的意義,他開始覺得人生越來越美麗,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父母而活著,更多的是為了文禾,為了自己而活著。每天清晨,不論刮風下雨,還是風和日麗,都美美地從文禾的懷里醒來。這對于他來說,就是一種不可企及的幸福。對于這么美滿的人生,他還能夠要求什么呢?在煤礦里干活的時候,瑞生都感覺到自己全身都充滿了力氣,說話都更加的自信。他和唐家旺他們看玩笑時也笑得更加燦爛了。文瑞文珍他們也能從瑞生的身上感到他那種四射的青春活力。
就像兩個剛結婚的年輕人的心里的快樂的心情一樣,白小村今年的冬天是那么的充滿活力與朝氣。一片片深綠深綠的油茶林在勤勞的人們的打理下長的很含蓄,好像深沉的積蓄著滿身的力量等待著明年春天盡情的生長。又仿佛在翹首期待著,這個冬天,這個火紅火紅的新年,會有怎么樣的快樂會彌漫整個山村,才會把笑容畫上每個經過它們身旁的人們。依傍著瑞生家的香樟樹在寒冷的冬風里抖落一地的枯黃枯黃的樹葉,仿佛要掃盡滿身的骯臟,帶著留下的綠葉,和藏在心里等待萌生的希望,一齊迎接春天的到來。
轉眼十幾天就過去了,又因為這個臘月沒有三十這一天,臘月二十九家家戶戶就都忙了起來。過年的時候,總是要做點好吃的,小點心,客人來了也好招待。易惠蘭當然也不例外,雖然丈夫李升國要二十九晚上才能回來,但是賢惠的惠蘭總是要在他回家之前把一切的張羅好。這天一大早,惠蘭就忙碌起來了。瑞生他們煤礦也放假了,李祥生和李騰生也都早就都從學校里放假回來了。這個大大的房子里在快要過年的這幾天里頓時熱鬧了起來。早上的時候,微弱的太陽從東邊爬了起來,把滿懷的陽光灑向整個人間。這時候,文禾他們夫妻倆才戀戀不舍的從被窩里起來。吃早飯的時候,惠蘭就跟瑞生說:“瑞生,你今天也在家里幫幫忙,帶著兩個弟弟打掃打掃衛生,文禾也在灶下幫我油炸點圓子粑,我一個人忙不過來。這幾年糯米也不怎么夠,也只能夠少打點糍粑,上午的時候把花白的大理石臼洗的干干凈凈的,下午叫上唐家旺你們倆扛上那兩根木槌打點糍粑,過年的時候好有點嚼頭。”
“好,又是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又來臨了,總是要有點什么慶祝一下新年的來臨。打糍粑,要打糍粑了。”瑞生一邊快樂的應承道,一邊用調侃的眼神看了看坐在自己身邊的吃飯的文禾。
“你看我做什么,媽媽正說話呢,認真聽,仔細別漏了什么事。”文禾看見瑞生笑瞇瞇的看著自己說道。
“媽媽也讓你到灶下幫忙呢,你也認真聽著,看我干什么,呵呵”瑞生笑嘻嘻的說道。
李祥生和李騰生兩人也不自覺的笑了起來,新年的氣氛從母親安排的活計里散漫開來,也從哥哥和嫂子的笑容之中傳達出來。一聽到要炸圓子粑和打糍粑,兩兄弟都高興了起來,因為這是件大喜事,意味著未來的好幾天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小吃,這意味著又是新的一年來了,又可以開開心心的過個春節,可以快快樂樂的收點壓歲錢。兩兄弟高興得在飯桌上就手舞足蹈起來。
當天吃完早飯,文禾就跟著惠蘭往屋子后面的廚房走去了。惠蘭熟練的將旁邊的柴火放進那個土磚切成的灶里面,一下子就把火燒的旺旺的。然后就把早些時候剩下的洗好的紅薯放到鍋里面去煮。又叫上他們兄弟三個把房子里的家具都用抹布擦一下,將落下的灰塵都擦除掉。于是整個家庭就開始忙忙碌碌打掃起來了。新年的氣氛席卷了整座房子,席卷了整個山村,席卷了古老智慧的中國人們。
不一會,紅薯就被煮爛了,惠蘭由文禾幫忙著兩個人一起把煮好的紅薯碾成泥狀的,然后撒點米粉和水,當然一些調料是必須的,用手把這些散開的紅薯泥搓成一個個圓形的小球,再放到弄好的油鍋里去炸。一放進油鍋里,噼噼啪啪的聲音就從這個黑色的小鍋里傳了出去,滴滴答答的,像是也參與到慶祝新年的隊伍中來。一聽到油鍋里的響聲,李祥生和李騰生兩兄弟就屁顛屁顛的跑了過來,聞著剛從油鍋里撈出來的香噴噴的圓子粑,饞嘴的小手就忍不住得拈著放在小竹簍子里的。由于剛從鍋里撈出來,溫度高,燙的兩兄弟把拿著圓子粑嘴巴便往手里哈氣。還不時的伸進嘴巴里,輕輕地咬上一口,因為太燙又只好把在嘴巴外面的又吐回到手中。如此反復幾下,才把一顆小小的圓子粑吃完了。
惠蘭看見他們倆這熊樣就說道:“你們就不能等涼了再吃啊,小饞崽子們,這樣吃了會上火的。”
“熱的才好吃,涼了就不好吃了,每年涼了之后我的不想吃了,即使是你在熱過之后,我也覺得不好吃。”李騰生調皮的說道。說著咧咧嘴拖著哥哥走出了廚房繼續干他們的大掃除工作了。
文禾忙完這個事情,就去找瑞生去了。瑞生也是在忙著把他們的臥房打掃干凈。文禾走進去的時候,瑞生剛好正準備出來,他要去把那個大理石臼搬出來洗洗,下午好用杉木做的木槌子打糍粑。文禾看看房間,確實比以前干凈清爽了很多。就笑著對瑞生說:“不錯呀,小張同志,把房間搗鼓的這么干凈漂亮。”
“必須的,你老公我是誰呀,走,小禾禾,我們去洗那個糍粑缸去。”說著沖文禾笑了笑,拉著她的手就往門外走了。
“你這人真是的,大白天的拉拉扯扯,我自己會走。”文禾還是有點不好意思。
“沒事,帶你去看看我們祖傳下來的大理石臼,祖祖輩輩年年都用它來打糍粑呢。過去我們家再苦再累再窮,也會在新年的時候打糍粑,用嶄新的姿態迎接新年的到來呀。”瑞生高興地說道。
說著兩人就來到了放大理石臼的房間里了,因為一年就這個時候用一次,所以放在房子的角落里,足足有一尺深的臼業已落滿了厚厚的一層灰。兩人費了好大勁才把那口臼從房間里面搬了出來。瑞生叫文禾去廚房打了桶水,拿了兩塊抹布,倆人你一下我一下的就開始了清掃這個老一輩們傳下來的頗具歷史的大理石臼了。兩人磨磨唧唧、膩膩歪歪的也是整了好半天才把那大理石臼搗鼓的干干凈凈的。
吃完了午飯,瑞生就上去把家旺叫了下來。通常打糍粑這種喜事,是每個人都愿意參與的。特別是小孩子看見大人們扛著木槌,你使勁砸一下,我使勁砸一下,就像拉鋸似的,有條不紊、鏗鏘有力,又能吃到剛打出來的新鮮的糍粑,因此特別的高興。上午的時候,惠蘭早已經把糯米在離家不遠處的池塘里洗好了,然后也放在鍋里面煮過一遍。現在正在木甑里面蒸著呢。等瑞生和家旺準備好了,就可以開始激動人心的打糍粑了。
當惠蘭飛快的把糯米從灶上端出來倒入大理石臼的時候,這場好戲就拉開了序幕。那團白白胖胖的糯米,就宛如璞玉,需要經過修飾和加工才能更加的完美。出于禮貌,瑞生讓家旺先打上第一槌。這個木槌是中間小,聊頭稍大的木槌,大約有一米五長。家旺首先立起雙腳,雙手緊握著木槌,使勁全身的力氣,利用重力的影響,“咚”的一聲悶響,砸在了這軟綿綿的白白凈凈的糯米上了。唐家旺又迅速的把木槌從貪婪的吸著他木槌的糯米中抽了出來,這邊瑞生又趕緊有模有樣的使勁打了一槌下去。因為如果不抓緊時間把糯米的米粒碾碎,糯米冷了之后,就再也碾不爛了,做出來吃的糍粑也就會咯嘴。
李祥生和李騰生兄弟倆就一直站在旁邊迫不及待的等著第一塊也是最后一塊糍粑打好。他們饞嘴的樣子看了都讓這些大人們覺得小孩好玩,覺得他們是那么的天真。一件在大人眼里看似最平常的事情,都能夠引起小孩子的驚喜與興趣,何況今天是打糍粑的這樣一件大喜事呢。他們倆就站在一邊喊著:“家旺哥哥加油,瑞生哥哥加油。”手舞足蹈的好不高興的樣子。心里還默默想著我何時才能夠真正長大,像哥哥他們那樣,輕而易舉的舉起木槌,使勁的砸向糯米,釋放自己全身心的快樂呢?
文禾看見強壯的丈夫賣力的砸著糯米,他一伸一彎的挺拔身軀仿佛是她一生永遠的依靠。有時候,瑞生還會激動的在打糍粑的時候叫一聲:“呵”。在文禾眼里是那么的強勁有力,那么的迷人動聽。瑞生的聲音里仿佛是在為他自己加油,也仿佛在給整個家加油,特別是給站在一旁的文禾以心貼心的鼓勵。
糯米在大理石臼里搗鼓的差不多的時候,文禾和婆婆惠蘭就早已用今年曬干的稻稈搓成的繩子圍城一個圈,瑞生他們兩個就圍著大理石臼用木槌使勁深入到糯米團里面去,然后便慢慢轉圈,直到整個糯米都牢牢地黏在了木槌上了。文禾他們就趕緊用圍成的圈把糯米從木槌上箍了下來。放在準備好的撒了一層米粉的簸箕上了。那兄弟兩就飛快的蹭了過來,麻利地從這剛做好的糍粑上揪了一塊,放在嘴邊吧嗒吧嗒的吃了起來。
她們婆媳倆不約而同地瞅了祥生和騰生一眼,就用力把這尚不平整的糯米團通過一塊木板使勁的壓平。她們用盡全身的力氣,跟畫弧似的使勁地搖擺著這個木板,想盡可能的把它弄成平平整整的圓塊。她們心里的不約而同地期望著這個家庭就像她們手下的糯米團一樣,在她們努力的經營下,平平淡淡,沒有任何的波瀾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