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64話 最早的女企業家“巴寡婦清”
- 中國歷史上的非凡女人
- 虛妄人生
- 2138字
- 2011-09-19 18:47:19
姓名:巴寡婦清(“巴”指“巴郡”,“清”乃其名,其意為:巴郡的一個名為“清”的寡婦);
性別:女;
籍貫:沒有明確的記載:<<華陽國志.巴志>>中說巴寡婦清是巴郡枳縣(今FL)人,<<長壽縣志>>因此認定她是長壽人;而彭水近幾年也提出種種理由證明她是彭水人;還有人說巴清是酉陽人;
身份:巴郡(重慶)的一個名為“清”的寡婦;
生卒年代:生于秦惠文王設置巴郡(重慶)之后,卒于秦朝初期;
備注:她是中國最早的女企業家,是秦始皇眼中的“一姐”。她出巨資修長城,為秦始皇陵提供了大量水銀。晚年的她被接進宮,封為“貞婦”。
故事:二千多年前的中國,即秦惠文王滅蜀設巴郡至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那個時期,出現了一個傳奇的女人。她是一個寡婦,名曰:清,由于她生活在巴郡,所以后人把她稱為:巴寡婦清(或巴清)。這個歷史上名聲并不是如何響亮的女人到底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話說,巴蜀自古以來沃野千里,物產豐富,人丁興旺,扼守著黃金水道,是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末年(即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張儀和司馬錯滅蜀后取巴,在那里置巴郡治理江州(老重慶)、墊江(今合川)、閬中(今閬中)、江陽(今滬州)、枳縣(今FL)等六縣,其范圍包括了今天的長壽、武隆、南川、彭水、墊江、綦江等地。
巴寡婦清,就是后來巴郡六縣首屈一指的富婆。她作為一個女人,特別是生活在那樣的封建社會大背景下的女人,她的財富又是從何而來呢?
據說,巴清出身寒微,但是相貌與氣質都出眾。少年時她就跟著父親學習詩書,長大以后嫁給了巴郡的一位青年企業家。她原本可以就這么平淡而又幸福的過完一生的,可惜天意弄人,她那年輕的事業有成的丈夫英年早逝了。
巴清痛失丈夫,心里非常難過。或許是為了懷念死去的丈夫,或許是為了實現丈夫尚未實現的理想,她不顧世俗的偏見,頂著旁人的白眼和議論,毅然挺身主持起丈夫留下來的偌大家業。那么她又是怎么將丈夫留給她的家業發揚光大的呢?
那時的人們,只要是有些錢財的,大多都沉迷于尋求長生不老之藥,尤其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更是給他的國民帶了個好頭。一時之間,作為煉丹用的原材料丹(朱)砂,供銷兩旺;另外,秦始皇耗時費力所建的龐大地下皇陵需要無法估算的水銀。巴寡婦清看準了商機,很快就將自己的生產銷售網絡遍布全國,成為了當時丹砂業的壟斷者。
據考古研究勘查推論,陵墓中地宮里的水銀正如司馬遷所描繪的那樣:以百川、江河、大海為藍本。保守估計至少有100噸水銀。要知道,100噸水銀在現在也不是一個小的數目,這100噸水銀從何而來呢?有研究表明:天然的水銀非常稀少,在秦朝那個時代,水銀主要是用丹砂提煉出來的。那個時代,正是巴清壟斷丹砂和水銀的時代。可想而知,單單銷售水銀就給巴清帶來的數之不盡的財富,使這個窮鄉僻壤的寡婦有了禮抗萬乘的能力,有了名顯天下的資本。
說到“禮抗萬乘,名顯天下”,有人猜測說,她可能養有一支龐大的私人武裝,并計算她每年要支出巨額的軍費。其實,這是很不實際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其一,巴寡婦清是一名商人。自古以來商人重利,換句話說商人的終結目的就是賺錢,而且是要用盡可能少的投資換取盡可能多的利益。花費巨額資本來維持一支武裝力量,是根本不符合商人利益的,更不要說是如巴清這樣聰明的一個商人了,她是決不會去干那種傻事的。如果說她只是武裝了一支適當的保安力量來護礦、護廠倒是有可能的。
其二:就算巴清不在乎維持一支武裝力量的巨額資本,也必定受不起那些政治家或者說是秦朝的當權者給她冠上一個“擁兵自重”的帽子,要知道在秦統一六國之后,秦始皇明令禁止民間收藏鐵器,史上有:“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鑄金人十二”的記載。擁有一支龐大的武裝,必然引起各方勢力的關注,必然成為眾矢之的。聰明如巴清,又怎么可能犯這種低級的錯誤呢?
至于所謂的“禮抗萬乘,名顯天下”其本意并非是說她擁有著能和秦始皇相抗衡的武裝力量,而是說萬乘之尊的秦始皇對她以禮相待,以至于名聞天下。
秦始皇,這位“千古一帝”、“絕世暴君”跟這個來巴郡的寡婦到底有著怎樣非同尋常的關系呢?為什么這個中國歷史上的“絕世暴君”單單對一個巴郡的寡婦禮待有加呢?
因為巴清實在是太富有了,富有到了連目中無人的秦始皇也為之動容。史上記載:她家的仆人有上千人之多、工人及保安加起來多達萬人,要知道當時枳縣的總人口才不過四五萬人而已。
如果僅僅是因為她的富有,還不足以讓秦始皇對她以禮相待,最多也只不過是被關注而已。最難得的是她她雖然有錢卻絲毫也不吝惜錢,當她聽說秦始皇舉全國之力修筑長城之時,巴清二話沒說,在秦始皇最需要錢財的時候傾囊相助。應該說,是她的這種優良的秉性贏得了一代暴君秦始皇的認可和尊重。
在她晚年的時候,她還是一個人。自從她丈夫死后,她就一直沒有再嫁人,一直都為著丈夫留下的家業而努力奮斗。忙碌了一輩子,年紀也大了,除了一輩子打拚下來的富可敵國的財富,他一無所有。盡管如此,她還是義無反顧的將自己所有的錢財捐給了秦始皇,這使得秦始皇對她更加敬重。
于是,在她晚年的時候,秦始皇將她接到宮中安度晚年。到咸陽后不久就臥病不起,幾經御醫治療無效,最終客死京城。死后,秦始皇專門下旨修筑“懷清臺”以示褒揚,再無別人享受類似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