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5章 第63話 先秦女歌唱家“韓娥”

姓名:韓娥;

性別:女;

身份:戰國時候韓國的一位有名的年輕女歌手;

祖籍:韓國(今新鄭一帶);

備注:韓娥是戰國時韓國一個善于歌唱的女子。她的歌聲感情濃郁,有著強烈的感染力,使聽到她的歌聲的人都深深地陶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成語便出于此。

故事:古語云:言者,心之聲也;歌者,聲之文也。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夫欲上如抗,下如墜,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鉤,累累乎端如貫珠,此歌之善也。

話說在戰國時候的韓國,有一個叫韓娥的女子極善于唱歌,傳聞這個女子不但容貌長得美麗,嗓音也極具感染力,更重要的是在她唱歌的時候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使得但凡聽到她歌聲的人都陶醉其中不能自拔。

這個韓娥絕對是當時戰國時候的“超級女生”第一人,既然這個韓娥姑娘歌唱的這么好,那么也算得上是一個“明星”了吧?她也應該有自己的忠實“粉絲”和“巡回演唱會”了吧?她的生活也應該過的很滋潤了吧?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倘若我們用今人的思維來考量韓娥,那注定是要讓我們失望了。在那個時代,像韓娥這樣的“歌手”在社會上的地位其實是非常低的,“戲子”是她們這群人的泛稱。古語云:“婊子無情,戲子無義”,可見在古代那些被喚作“戲子”的“藝人”在社會上的地位低到了怎樣的程度,充其量也只不過是用于取悅他人的工具罷了,就更不用妄想像當今社會的那些“藝人”一樣享受上等的物質生活了。這般說辭,有何為據?且看:

多篇古書中都有載:“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以今人之口吻說之,其意為:

有一次韓娥經過齊國的都城都城臨淄,身上沒了盤纏,客店是住不成了,就連吃飯也成了問題,當時的境況當真是凄苦至極。韓娥想到,臨淄城經濟繁榮,文化生活很活躍,這里懂得音樂的人很多,可謂是“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

為了賺些銀兩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韓娥只能到齊國的雍門去賣唱。她的歌聲美妙動人,圓潤婉轉,神態凄美動人,彌漫著深切的哀愁,因而,深深地打動了聽眾的心,吸引了一大批聽眾。人們把她圍得水泄不通,聽得出神,干活的停下了手,行路的歇住了腳,吵架的也住了嘴,哭叫的亦失了聲,開店的更是直接關了門。

韓娥唱罷,人們紛紛解囊資助她。韓娥用賣唱換來的錢吃飽后,來到一家旅店投宿。可憎的是那店小二狗眼看人低,見她窮愁潦倒、囊中羞澀,便當眾羞辱她。韓娥為此傷心至極,禁不住拖著長音痛哭不已。她那哭聲彌漫開去,竟使得方圓一里之內的人們,無論男女老幼都為之動容,大家淚眼相向,愁眉不展。

后來,韓娥難以安身,便離開了這家旅店。人們發現之后,急急忙忙分頭去追趕她,將她請回來,再為勞苦大眾縱情高歌一曲。韓娥的熱情演唱,又引得一里之內的老人和小孩個個歡呼雀躍,鼓掌助興,大家忘情地沉浸在歡樂之中,將以往的許多人生悲苦都一掃而光。為了感謝韓娥給他們帶來的歡樂,大家送給韓娥許多財物和禮品,使她滿載而歸。

話說,自韓娥離開后的三天,人們覺得韓娥那優美的歌聲還在梁間縈繞不斷,就好像她沒有離去一般。后人稱其為“余音繞梁”,韓娥以她的優美歌聲創造出了一個成語,并世代流傳了下來。后來,臨淄的人就經常練習韓娥唱的歌,天長日久,這里的人也越來越喜歡唱歌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狮市| 康乐县| 仁布县| 清流县| 上蔡县| 溆浦县| 内黄县| 阜新市| 哈巴河县| 万荣县| 乐平市| 于都县| 婺源县| 漠河县| 涞源县| 定结县| 乐陵市| 大荔县| 大余县| 固阳县| 琼结县| 翼城县| 海口市| 乳源| 成武县| 香港| 霍林郭勒市| 泰宁县| 马尔康县| 莱芜市| 康定县| 集安市| 济宁市| 汉沽区| 沁阳市| 晋宁县| 柞水县| 莫力| 德惠市| 枣阳市| 沅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