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21話 晉文公夫人“齊姜”
- 中國歷史上的非凡女人
- 虛妄人生
- 2574字
- 2011-07-16 13:43:56
姓名:不明,只知道她是齊恒公之女;齊姜:春秋(呂氏)齊國皇室宗女的統稱,“齊”是國號,“姜”是齊國皇室姓氏;
性別:女;
身份:齊國皇家的女子,晉文公之妾;
籍貫:山東臨淄;
特點:公正果斷,言行不怠
備注:在春秋時期,齊國的女子很暢銷,有“豈其娶妻,必齊之姜”的說法。一方面因為齊是大國,娶大國之女風光;另一方面齊國比較開放,女人對男女關系看得不那么重;更重要的是,齊國女子都很會討男人的歡心。可想而知,這齊姜定是個風姿綽約的女子。
然而,這位齊姜美女和妹喜、妲己、褒姒、驪姬之流可完全不是一類人,她識大體顧大局,在老公迷戀自己的同時還能清醒地為他的前途著想。齊姜是一位溫柔賢慧的夫人,她在關鍵時刻,犧牲自己的幸福,成就了丈夫的事業,可謂深明大義。有詩為證:“公子貪歡樂,佳人慕遠行。要稱鴻鵠志,割卻鳳鸞情。返國成霸業,堪與齊桓平。晉文垂青史,齊姜留美名”。烈女傳中也有稱贊她:“公正果斷,言行不怠,勸勉晉文,返回無疑。公子不聽,強與謀議,醉而載之,卒成霸基?!?
故事:前一節,在“晉文公夫人‘季隗’”說到重耳先在狄國住了十二年,直至公元前644年,晉惠公派勃鞮(音同“低”)第二次追殺重耳,重耳沒死,決定不能在狄國多留,于是帶著一幫隨眾逃亡衛國避難,但衛王看他是個倒運的公子,不肯接待他。這個時候,他聽說齊桓公的宰相管仲去世了,決定去齊國給齊桓公效勞,同時希望得到齊國的幫助和保護。齊桓公給予了他們熱情款待,用對待上卿的禮遇,接待了晉公子重耳及其隨從,使其衣食住行條件豐厚優裕,還把本族中的一個美麗的姑娘嫁給重耳為妻。這個姑娘就是齊姜。這一年,公子重耳54歲了。
由于齊姜美麗聰慧,博學多聞,所以重耳對齊姜這個老婆是十二分的滿意。此時的重耳已經是快入土的人了(古人短壽,五十多歲絕對是高齡了),一生顛沛流離,哪里享受過這等待遇,再加上臨淄繁華熱鬧、山青水秀,于是他當即決定在齊國這個有著美女、寶馬的溫柔鄉里終其一生。當真是“溫柔鄉,英雄?!保∵@樣一住就是七年,重耳是活得滋潤了,但他帶來的一批死黨卻坐不住了,眼看著滿腔的抱負即將破滅,這批死黨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當中,最重要的是趙衰和狐偃兩人。
公元前639年的一天,齊桓公死了,齊孝公即位。這時,諸侯都紛紛背叛齊國。狐偃知道齊國已經不可能幫助重耳返國執政,也曉得重耳已安于留在齊國,并準備老死在此地的想法。狐偃做出最后的努力,與趙衰等從亡大臣計議盡早離開齊國,另作良圖。大家議定之后,決定向重耳提出離開齊國的建議。不想,重耳迷戀齊姜,不問他事。眾人等了十天,居然不得一見。趙衰、狐偃等從亡大臣非常生氣,便在齊城東郊的一片桑林里,商定了以打獵為名,誆公子出行,迫使他離開齊國的主意。不料他們的談話被正在采桑的齊姜的婢女聽到了。婢女為了討好主人,立即把探來的秘密告訴了齊姜。齊姜不但不領情,反而怕婢女知道得太多會泄露秘密,把婢女給殺了。
之后,齊姜回室見重耳,說了方才發生之事,且說:“自公子出亡以來,晉惠公反復無常,朝政腐敗,國人不悅,鄰國不親,此乃天賜晉國于公子,公子當不失良機?!睕]曾想,重耳卻是一副流氓的嘴臉,恬不知恥地說,“我只知道安樂享受,不管其他的事。齊國挺好,我就死在這了,哪也不去!”齊姜苦口婆心勸道,“你也是一國之君的兒子,走投無路了才來齊國的。你那些忠心耿耿的隨從大臣都聽你的,也跟來了?,F在你倒不想走了,不分晝夜的跟我膩乎在一起,我都替你害羞!你不走,怎么能成得了大業?”任憑齊姜怎么說,重耳就是鐵了心不走。齊姜沒轍,只好想著等待時機,另尋他法。
發生在宮內的這一切,趙衰等人是一點也不知道的。次早便在宮門外,傳話請公子去郊外打獵。重耳尚睡眠未起,使宮人回話說:“公子偶有小病,不能前往。”這時,齊姜急召狐偃入別室,屏去左右,問其來意。狐偃編話說:“公子在翟國時,無日不馳車驟馬,射狐擊兔。今在齊久不出獵,恐其四肢懈惰,故來相請,別無他意。”齊姜笑著說:“此番出獵,非宋即秦、楚吧!”狐偃大吃一驚,趕忙掩飾說:“一獵哪能如此之遠?”齊姜說:“你們欲劫公子逃走,我己盡知。昨夜我已經苦勸公子,無奈他執意不聽,今晚我設酒將他灌醉,你們以車趁夜載他出城?!焙阮D首說:“夫人割房闈之愛,以成公子之名,賢德千古罕有!”狐偃辭出,即與趙衰等將車馬人眾,一切應備之物收拾停當。趙衰、狐毛先在郊外等候,留狐偃、魏仇、顛頡三人將小車二輛伏于宮門左右,專等齊姜送信,即便行動。
當天晚上,齊姜置酒宮中,與重耳對飲。重耳問:“此酒因何而設?”齊姜說:“知公子有四方之志,特為餞行!”重耳說:“人生如白駒過隙,眨眼就是百年。能與夫人在二起同歡共樂,此生巳滿足了,何必他求?”齊姜說:“縱欲懷安,非丈夫之作為;從者皆忠良,你必須聽他們的?!敝囟蛔兩?,放杯不飲。齊姜含笑說:“走么,是公子之志;不走,是公子之情。此酒原為公子送行,而今是為留公子了。愿與公子暢飲?!庇谑欠蚱藿槐瓝Q盞,喝了起來。重耳喝得高興,一會兒就不勝酒力,酩酊大醉。齊姜急招魏仇、顛頡入官,將重耳連被子帶席抬出宮去,裝入車內,拉出城去。走到半路,重耳酒勁兒過去了,睜眼一看,已不見繁華的齊國國都臨輜,身邊也沒有了可人的齊姜,他頓時大怒,抄起一把長茅,對他的死黨惡狠狠地說道:“如果事成了,那也就算了;如果不成,我定要剝了你們的皮不可!”
重耳一行離開了齊國,又開始了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他們一行后來又到過宋國、鄭國、楚國,基本都不太受待見。最后,他們到了秦國,找到了重耳的姐姐秦穆夫人。正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秦穆公比齊桓公還要高看重耳,給了他更高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到底是西北人豪爽,秦穆公一下子把宗室中的五個女子都送給了重耳,其中一個還是他的親女兒懷嬴。遠在齊國的齊姜聽到這個消息,不僅沒有嫉妒,反而興高采烈說:“重耳得了秦國的幫助,成就大事指日可待了!”
公元前636年,在重耳滿世界的流浪了十九年后,享盡了五花八門的艷福卻也蒙受各種各樣的屈辱之后,由比他還小的老丈人秦穆公撐腰,風光回到晉國,就任國君,史稱晉文公。當時他已經是六十二歲老人了。
在重耳歸晉后便迎接齊姜到了晉國,封她為夫人,齊姜待秦國五女如同姐妹,相處和睦,使得晉文公無后顧之憂,一心一意地專心國事。正是由于晉文公夫人的精心輔佐,晉文公終于成為大半個中國的諸侯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