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四話 一代怨女之“ 妲己”
- 中國歷史上的非凡女人
- 虛妄人生
- 4710字
- 2011-05-12 23:10:58
姓名:妲己,姓己,字妲;又叫蘇妲己,“蘇”是國姓;
性別:女
身份:⑴.商末代國王子辛(商紂王)的寵妃;
⑵.冀州侯蘇護的女兒;
祖籍:HEN省JZ市溫縣蘇莊(今溫縣蘇王村);
愛好:喜觀“炮烙之刑”,將銅柱涂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跌落火紅的炭中,腳板被燒傷,不時發出慘叫聲。妲己聽到犯人的慘叫,就像聽到刺激感官的音樂一樣發笑。
生卒年代:不詳;
備注:妲己這個女人是隨著《封神榜》的流傳而為人所熟知的。《封神榜》上說她艷如桃花,妖媚動人,美麗多姿,是千年狐貍精幻化成人,蠱惑紂王縱情女色,荒淫誤國,不務正事,使商朝滅亡。當周人滅商后,在殺妲己時,連劊子手都被其美色迷住,不忍下手,愿替其死。為什么會有妲己是狐貍精的傳說呢?據說有蘇氏是以九尾狐為圖騰的部落,所以才會有《封神演義》這般附會。
《史記●殷本紀》記載:“殷紂王“好酒淫樂,嬖于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他“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根據《史記》的記載:妲己是有蘇氏諸侯之女,乃一個美若天仙、能歌善舞、國色天香的美人,在商紂王徵伐蘇部落時被好酒貪色的紂王擄入宮中,尊為貴妃,極盡荒淫之能事,酒池肉林等乃是紂王為博她歡顏而創,并為了討好她發明炮烙之刑。后被周武王所殺。
可以看得出,中國歷代的“紅顏禍水”里,最惡毒的恐怕也莫過于殷商時代這位紂王的寵妃妲己了!妲己真有這么壞么?無論正史典籍,還是稗官野史,妲己都是一個蛇蝎美人,可謂千古淫惡的罪魁禍首。這樣論調已經家喻戶曉,深植人心,但問題是,歷史的真實情況真是這樣么?
故事:話說在中國歷史上商朝的最后一位帝王:帝辛(?--約公元前1046),本名受德,后人稱之為“紂王”。“紂王”并不是正式的帝號,是后人硬加在他頭上的惡謚,意思是“殘又損善”。他20歲嗣位,當時商朝開國已經300年了,國力雄厚,物阜民豐,人心穩定。帝辛血氣方剛,威武有力,能與猛獸格斗,神勇在當時無人可比。同時,他又能言善辯,還兼通音律,性好美色,更剛愎自用,于是憑豐沛的國力與自己過剩的精力,大舉向東南方向發展,征服了土地肥沃的人方部族(今日的淮河流域)。
公元前1047年,那是他在位的第40年。因為蘇部落叛變,“紂王”派大軍去討伐,蘇部落抵擋不住,酋長只好把女兒——蘇妲己獻出來乞和。于是,“紂王”便帶著他的戰利品妲己凱旋回歸了。那時候的他已是60開外的人了,按常理推斷他早已經是到了只能“聯想”年紀了,但“紂王”卻是個異類,他可謂是人老心不老,身體也保養得很好,當真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啊,妲己小姐的“性福”總算是有著落了。這時的妲己正值青春年少,骨肉性感無比,眉宇清秀而含情,渾身充滿了青春的氣息,再加上游牧民族那種粗獷豪放的氣質,對于“紂王”來說無疑是一劑春藥,迅速地在“紂王”的內心深處重新點燃起了欲望的火焰。
為了討美人的歡心,“紂王”這個老色鬼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啊!他不但投妲己所好,作“新淫之聲、北鄙之舞、靡靡之樂”,還搜括百姓錢財,修建起高大宏麗的鹿臺,里面置滿奇珍寶物。同時,“積糟為邱,流酒為池,懸肉為林,使人裸形相逐其閑”,每日與妲己徹夜長飲,歡嬉達旦。實可謂荒淫之極。
就在帝辛寵愛妲己的時候,在陜西渭水流域的周部落逐漸發展壯大,周部族原是夏朝后稷的后裔,早在古公時代,便有了東下圖商的企圖,《詩經》中的《魯頌》中有這么一段:“后稷之孫,實維大王,居歧之陽,實始鎮商。”
事實上對付強大的商朝,不是那么簡單的事,一直傳到姬昌,力行仁政,國力日盛,附近的部族都非常信眼,才開始沿黃河東下,把觸角伸向商都朝歌。這時的周部落已經能夠對強大的商朝產生威脅。
與“紂王”同一時代的周部落的領導人叫姬昌(也就是后世所稱的周文王),他的長子叫伯邑考,在前往朝歌朝覲時無意之間見到了妲己,這個稚嫩的少年哪里能夠抵擋的住妲己的魅力,至此以后腦子里滿是妲己的美麗身影。不得不說這個叫伯邑考還真是一個風流人物,他竟然敢明目張膽的對妲己小姐展開熱烈的追求行動。這個消息沒多長時間就傳到了“紂王”的耳里,因而觸怒了“紂王”,把他剁成構醬,做成肉餅給他的父親姬昌食用,并把姬昌囚禁在安里兩年,由于周部族的臣子們多方營救,并向帝辛納賄,才獲得釋放,從此商與周終于撕破了臉皮。
在往后的日子里,帝辛的臣子們似乎都刻意地在經營東南一帶的廣大地區,卻忽略了雄踞兩北的周氏族。利用這個時間段姬昌首先并吞了涇、渭平原上的密須、阮等部落;更越過黃河,征服了黎、刊等部落,黃河以南的虞、芮等部落也已望風歸附,周人的勢力漸漸威脅到商的中心地區。
周氏族越發的強大,但商朝卻越發的內庸外患了。在紂王的統治下政治腐朽、橫征暴斂、嚴刑酷法,導致喪盡民心、眾叛親離;其次是對東方進行長期的掠奪戰爭削弱了本國的力量,且造成軍事部署的嚴重失衡。而此時的“紂王”卻整日的沉溺于妲己的美色,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
有一次在鹿臺上歡宴的時候,“紂王”命所有的嬪妃聚集在鹿臺下脫去裙衫,赤身裸體地唱歌跳舞,恣意歡謔。紂王與妲己在臺上縱酒大笑。當他正盡興的時候,有嬪御掩面哭泣不肯裸體歌舞。妲己對討王說:“這些原來都是姜后身邊的宮女,她們是在怨恨大王殺了姜后,我近來還聽說她們私下作亂,準備謀殺大王!妾剛開始也不信,現在看她們竟敢公開違抗大王的命令,看來她們想謀反的傳聞不假!應當對她們施加嚴刑,以儆后人。”紂王聞言大怒,但又想不到什么新鮮的法子來處罰,于是問計于妲己說:“什么才稱得上嚴刑?”妲己心血來潮,勸紂王說:“依小妾之見,可以在摘星樓前的地上挖一個方圓數百步,深高五丈的大坑,然后將蛇蝎蜂蠆之類丟進穴中,將這些宮女投入坑穴與百蟲嘬咬,這叫作蠆盆之刑。”紂王很高興,也很好奇,于是命眾兵立即做了一個蠆盆,將這些宮女全部投入坑中,一瞬間從坑中傳出揪心的悲哀號哭。紂王大笑:“要不是皇后的妙計,不能滅此叛婢!”
這時東宮太子殷郊聽說紂王要對眾宮女施以毒刑,實在看不過眼了,忙去鹿臺進諫紂王說:“法令是為有罪之人而設,而現在眾妾只是不符合父王心意,并沒有表現出謀逆之罪,卻加以極慘的刑罰,這都是妲己誤惑圣聰,以致使天下百姓知道父王是無道之君。請斬妲己,以正朝綱!”妲己說:“太子與眾婢同謀,所以妄圖詆毀妾,請大王做主。”紂王立即喝令侍衛處死殷郊,比干慌忙勸阻說:“太子是國家的根本,不可隨意加刑。”紂王才暫且饒了太子的命,最后還是聽從妲己之言,將太子趕到了非常偏遠的地方。
梅伯入覲見紂王說:“姜皇后沒有過錯卻被處死,太子無罪過而被貶謫。請大王召回太子,復立東宮,臣愿代死!”
妲己說:“梅伯是太子一黨,因此才狼狽為奸。”
紂王問:“那怎么對付這些人?”
妲己說:“群臣輕侮大王的尊嚴,都是因為刑法輕薄的原因!依妾之見,可鑄一個空心的銅柱,里面燒火,外涂油脂,讓犯人裸體抱柱,皮肉朽爛,肋骨粉碎,如此他們才知道畏懼,朝中也不兮再有奸黨了!”
紂王為了取悅自己的愛妾,就依妲己之言豎立銅柱,把梅伯光著身子綁在銅柱上,一瞬間把他化為灰燼。妲己又說:“可以再制一個銅斗,也加火在里面。罪輕而不至于處死的,讓他們以手持熨斗,則手足焦爛,這樣可以區別法律的輕重。”妲己是一個不喜歡笑的美人,但是她聽到犯人的慘叫就會像聽到音樂一樣地大笑。紂王為了博得妲己一笑,濫用重刑。于是紂王立銅柱、銅斗各數十置于殿前,凡是敢違命的大臣立即用刑。致使所有的大臣都不敢輕易地勸誡紂王,從此朝綱日益荒廢。
在朝廷中有一些忠良的大臣實在看不過眼了,于是就冒死相諫。“紂王”惱羞成怒了,對那些死諫的大臣痛下殺手,其中歷史記載的有個例子:一個是九侯,他被剁著肉醬;一個是鄂侯,被做成肉干;還有一個更出名的叫比干,他被刨出了心臟,說是要證實圣人心有七竅。從此以后,再也沒有人對“紂王”說三道四了,大臣們有裝瘋賣傻的,有出逃他國的,偌大的商朝已經沒有一個可堪大用的人了。
從此滿朝上下沒有了反對的聲音,“紂王”就更加不知節制了。他在朝歌與HD之間縱橫數千里內每隔五里建一所離宮,每隔十里建一個別館,與妲己同乘逍遙車,白天在車上歡謔,夜里張燈結彩,管弦歌韻,做長夜之飲。這兩口子犯起“混”來,簡直算得上“夫唱婦隨”,驚人的合拍了。
有一次,妲己與紂王在摘星樓上狂歡,遠遠地看見岸邊有幾個人將要渡河,有三個老年人挽褲腿下到水中,但一些年輕人卻不敢下水。
紂王問妲己:“河水雖然冰寒,但老人尚且不怕,年輕人卻那么怕冷,這是怎么回事?”
妲己回答:“妾聽說人生一世,得父精母血,方得成胎。若父母在年輕時生子,那時他們身體強健,生下的孩子氣脈充足,髓滿其脛,即使到了暮年,耐寒傲冷。假如父老母衰時才得子,那他們的孩子氣脈衰微,髓不滿脛,不到中年,便怯冷怕寒。”紂王大為吃驚,半信半疑地說:“竟有此事?”
妲己說:“大王不信的話,就將此一起渡河的人,砍斷他們的脛骨看一看便知。”于是為了看個究竟,紂王就命人把那幾個過河的人捉到樓下,每個人砍掉兩條腿,果然如妲己所言,老年人的骨髓滿,年少的卻骨空。
紂王極為高興地說:“愛妾料事如神!”
妲己說:“妾不但能辨老幼的強壯,即使婦女懷孕是男是女,妾一看就知道!”
紂王問:“怎么才能知道?”
妲己說:“這也與父母的精血有關,男女交媾時,男精先至女血后臨,屬于陰包陽,因此會生男;反之,生下的孩子必為女。”
紂王不信,妲己說:“大王不信妾的話,可以搜取城中的孕婦驗證。”紂王立即下令命人捉十個孕婦集中在樓下。妲己一一指著說,哪一個懷的是男胎,哪一個懷的是女胎,哪個懷的是雙胞胎。紂王令人剖開孕婦的肚子視之,果真如妲己所說一個不差。
紂王暴虐的行為令天下百姓怨聲載道,商朝此時已成強弩之末。各諸侯趁商朝危在旦夕之際就起兵討伐。周部落看時機已到,在公元前1056年決定伐商。
此時,周文王姬昌已經駕崩,由他的次子姬發繼位,即是歷史上的周武王。在他的兄弟姬旦(周公)和姜尚等一批謀臣良將的帶領下,征集兵馬、離間商朝君臣、爭取民心與鼓舞士氣,貶抑帝辛為商紂王,并宣布紂王的十大罪狀,聯合天下諸侯,以正義之師,進軍商朝的新都朝歌,替天伐紂。
紂王的哥哥微子衍率領一批東南靈人組成的軍隊,把周武王的聯軍拒于朝歌以外四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汲縣),周人望見商軍整齊的陣容和精良的裝備,先是為之膽怯不已,卻想不到這些夷人組成的軍隊,忽然一夜之間嘩變,周人居然不費吹灰之力,長驅直入,兵臨朝歌城下,紂王眼看大勢已去,舉火**而死。
妲己也被周武王下令割掉了一顆如花似玉的大好頭顱掛在白旗上示眾給天下人看。據說,在殺妲己時,連劊子手都被其美色迷住,不忍下手,愿替其死。
今天,一提到商王朝的滅亡就會對妲己痛恨不已,罵她是狐貍精,更是落下了紅顏禍水的罪名。不可否認,妲己確實不是一個有道德的妃子,但以她的力量真的能夠促使商朝滅亡嗎?
其實,在那個特殊的時代里,女子的地位是很卑微的,她們的作用也很小,除了傳宗接代就是要知道怎樣要博得丈夫的歡心。妲己所做的只不過是為了生存而已,妲己只不過是商紂王晚年生活的伴侶,倘若妲己在被帝辛寵幸的那些年月之中,具有影響商朝存亡的能力,何以妲己的族人,始終就沒有能夠得勢呢?
其實,真正決定商朝存亡的應該是紂王才對。如果紂王本身廉潔公正,勤政愛民,哪里還有心思陪妲己尋歡作樂呢?更何況,即使妲己是有意在蠱惑紂王,那睿智的他又怎會對妲己聽之任之?
如果硬要說蘇妲己有罪,頂多只是蘇妲己入宮以后,由于爭寵而與其他的嬪妃引起紛爭,那些失寵的妃子各有氏族背景,因而加深了紂王與諸侯小國之間的沖突而已。
妲己之所以留下如此惡名,只不過是周后人對她的丑化,用于督促歷朝歷代的君主不要沉迷于女色。妲己只不過是基于政治發展的一件可憐的犧牲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