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逸仙玉芬六必居買黃醬

  • 幾世京華情
  • 崇燕宣
  • 1509字
  • 2010-11-10 00:22:15

逸仙去稽古齋找松亭,玉芬回了趟報社,她待了會兒覺得沒什么事兒,便又溜了出來。既然要吃炸醬面,就先得到的六必居買黃醬,她找到逸仙后一起從楊梅竹斜街東口出來,往南走了幾步進了大柵欄。此時已近傍晚,正是快上戲的時候,大柵欄里六家戲園子(廣德樓、大亨軒、慶和園、同樂園、慶樂園、三慶園),各個門口人聲鼎沸,這里買票的,賣票的,侃戲的,等人的,做小買賣的擁擠著整條街道。僅僅270米長的大柵欄,他們走了差不多得半個小事,逸仙一會兒遇到了熟人不得不寒暄客套,一會兒被票販子拖住,行路艱難,一會兒又不見了蹤影,玉芬回頭找,才看到他正在戲園子門口研磨著砌末,估算著水單。好不容易走到了垂直于大柵欄東口的糧食店街,聞到六必居醬菜香,逸仙卻好像著了魔似的向南出溜,玉芬見狀,便不咸不淡的說:“三少爺,今兒晚上戲還有功夫才開羅呢,您現在要去也來得及。”逸仙聽聞此言,便裹足了,戀戀不舍的望了一眼近在咫尺的中和園,然后扭臉進了六必居。

六必居是北京城里頭最為著名的醬菜園,幾百年來風味不減,盛名不衰。所有貨品選料精良,制作講究。連制好的醬菜出售時都有嚴格的規范要求,要存放在醬缸內,賣多少出缸多少,從出缸到顧客手中最多不超過2—3小時。所以,六必居的醬菜陳列在貨架上五光十色,令人垂涎。買好了黃醬,玉芬又想到父親早上就粥用的小缸嘍好像已經不多,便又去賣咸菜的柜臺排隊。逸仙閑來無事,饒有興趣的觀賞起了六必居的牌匾。

“玉芬,你知道六必居的牌匾是誰寫的么?”

“是明朝的奸相嚴嵩吧?**”

“恩,不過嚴嵩是內閣首輔,不是宰相。明朝朱元璋為了加強皇權并沒有設置宰相這個職務,可在家天下的封建模式下,皇帝的人選永遠是局限的,像他這樣具有雄才大略又認真負責的皇帝又有幾個,沒有宰相根本治理不了國家,而內閣也就應運而生了,可伴隨著昏君屢出,內閣這個組織漸漸喧賓奪主,從輔助皇帝,轉變成了抑制皇權。譬如張居正,楊廷和之流,他們在位時和皇帝有何兩樣?即便他們的做法于國于民都是功德無量,但只要一沾染上權力,便忘卻了在布衣時‘功成不受爵,長揖歸田廬’的理想。權力就像鴉片,想戒掉,太難了?!?

逸仙一通旁征博引,有理有據有情亦有情的海侃,引得周遭數人駐足圍觀,大家都在想,什么時候這醬菜園子改說書場了?而很多本來在中和園門口等著進去看戲常座兒聽說程三少爺來了,都跑進來聽他演講,而這也反作用著逸仙更加情緒激昂了起來。

“‘不管孫猴子本事再大,也是翻不出如來佛祖的手掌心’臣子畢竟是臣子,不單明朝,縱觀中華歷史,但凡權相,俱難全身而退,而身后之名,就更難保全了。不過說起內閣的成立,還是有積極意義的,要不英國人也不會向咱們學習,將其設置。”

不一會兒,連六必居的掌柜都從內堂招引了出來,和別人不同的是,他是鎖著眉頭的,人家是老字號,招牌店,不用你幫忙拉攬,在本來就人滿為患的店里頭開書場,只會影響人家做生意,可正沉浸在展示才華快樂中的逸仙對此渾然不知,依舊侃侃而談。還好,玉芬注意到了。看他的演說暫告一落,玉芬輕輕用手上裝著小缸嘍的小壇子輕輕甩向他,“嘿,我買完了,走不走?”逸仙轉身,玉芬趕緊用眼神提醒了他掌柜子的存在,慚愧不已,向著人家點頭示意后伸手要幫她拎咸菜和黃醬,玉芬閃開,笑嘻嘻的說:“沒事,等會兒幫我拎菜就好了?!?

**嚴嵩雖為明代奸相,但其天分奇高,書法雄渾蒼勁,自成一家,甚有名聲。嚴嵩在BJ尚有多處墨跡,如明清兩代貢院“至公堂”三字大匾,菜市口西鶴年堂藥鋪門內的“鶴年堂”三字匾額都出在嚴嵩之手。根據六必居保留著的歷代賬本,在雍正六年的賬本上記載著醬園名稱是“源升號”,直到乾隆六年賬本上才第一次出現“六必居”這個名稱,可見,六必居的牌匾實乃后人仿嚴體所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水市| 葫芦岛市| 大庆市| 黔西| 博乐市| 金门县| 海安县| 海盐县| 静海县| 芜湖县| 肇源县| 上高县| 镇安县| 郑州市| 托里县| 武功县| 西乌珠穆沁旗| 昌都县| 胶州市| 平凉市| 汤阴县| 台中市| 新野县| 萨迦县| 呼和浩特市| 萨迦县| 道真| 万载县| 清水县| 浮山县| 舟山市| 黔东| 昌平区| 伊春市| 盐城市| 嵊泗县| 兴城市| 霍山县| 商河县| 东海县| 榆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