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村口的銀杏樹(二)
- 重啟前半生
- 柳澤生
- 2602字
- 2019-10-16 21:40:00
一頓飯吃得熱乎乎,陳硯心里卻五味陳雜。
上輩子自己心高氣傲,可最后連個人樣都活不出,三十出頭還得連累家里出錢幫忙買房買車。而父母在勞累中漸漸老去,他卻沒有一聲關心的問候。
反倒是年紀小些的妹妹,不管多遠年節總會記得打個電話問聲好。
他不知幻想過多少次的如果能重來,來祈福,來贖罪。幸得前半生重啟,這份感情他如何都不能再辜負。
哽咽著,埋著頭狼吞虎咽,趁著夾菜的時候瞄一眼父母未顯蒼老的面龐,聽著父母嘮著家長里短,陳硯的心變得更堅硬。
第二天,吃過午飯,陳硯來到了小叔家的時候,小叔正在地里澆菜。
陳硯蹲在田埂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叔,這菜家里種了幾茬?”
“地都種滿了,不過年關了,這幾茬菜怕是也不管事。”陳正陽咧嘴笑著:“你那事怎么樣了?”
“都談好了,離過年還有二十來天,這兩天就要開始籌備了!”
“那成,哪天去你跟我說一聲,人我倒是喊了一些,不過沒你嬸子那邊多!”
“我明天去學校,你后天中午你先帶兩個人來吧,這事要商量下才能給你們派任務!”
孫智那邊陳硯不怎么擔心,他那個筆記本里,可是家電經銷商未來幾年的規劃。而要實現這份規劃的前提,就是要把手里的庫存清空,證明自己有那個實力。孫智只要不傻,肯定會來找他商量,畢竟那里面可沒有抽獎活動的策劃。
“成,后天一早我早點過去,中午賣完菜早點到你們學校等你!”
陳硯卻道:“叔,想沒想過要做點其他的?”
陳正陽從地里走了過來,就地坐在田埂上,“怎么,你有路子?”
“有些路子,你要是能趁著這次活動拉起人來,年后就能動手!”陳硯沒打算藏著。
“具體做什么?”沉吟著,陳正陽沒急著答應,而是望了眼綠油油的菜地。
“這事不急,等把這次家電活動過了我再安排吧!不過如果你真要做,這滿地的菜就得想辦法出手了!”
“成,我回去跟你小嬸商量下,你有什么路子跟我通過氣。有生意做,誰愿意在地里刨一輩子吃食!”
陳硯點了點頭,隨即道:“塘里還有魚吧,我拿地籠去抓兩條,阿公喜歡吃這個,下午叫上小嬸一起到我家吃飯。”
“多著呢,準備留著過年呢,你抓魚的時候小心些,塘子里水可不淺!”
陳硯來到小叔家,拿了地籠,帶著陳靖便朝魚塘走去。塘是兩家一起的,平日年節里,都會抓一些出來。
塘里的魚許久沒見活水,傻得可愛,只要一放水,就算天氣再冷也會朝著水流處游去。
陳硯就把地籠放在放水的口子內,見著魚游過來一抄一個準。
小陳靖笑得不亦樂乎,伸出手在桶里面玩,也不覺著冷,導致回家的時候還被小嬸數落了一通。
抓魚回來,陳硯正巧看見阿公往圈里趕牛。
那頭老黃牛,從陳硯有印象以來,便在陳家了。
奶奶在他開始記事的時候便離開了,老人剩下的日子就跟著那頭黃牛。
“阿公,塘里的魚不錯,盡是巴掌大小的大青鯉,今個兒有口福了!”
老人回過頭,拍了拍青黃色的軍襖子,才道:“還不是得等你回來才有口福,你爸和你叔一天到晚沒個著落,哪有時間去整那些。”
說著,老人也沒管老黃牛,走到陳硯跟前,拿起鐵桶用手一抄。
“喲,還真不小!考試考得怎么樣,考不好今晚可不準動筷子。”
“考不好我可不敢去塘里抓魚!”他的學習,不管以前還是現在,家里親近的人,遇到總會問一下,更遑論自家爺爺了。
老人欣慰的笑了笑:“好好好,爭取考出去,到外頭見見世面,在余江這山窩子里沒什么前程!”
“大城市人來人往,連找個人串門都沒有,家里好山好水,比外面自在多了!”
確實是這樣,他結婚之后,爸媽也去城里住過一段時間,可在村里住習慣了,到城市里反而不自在。
老人看不慣他這副小大人模樣,賞了他一巴掌:“說得像你去過一樣,靳陽這屁大點地方能跟外面比么?”
陳硯笑了笑:“那成,到時候我也接你老人家到大城市里看看!”
陳明友笑呵呵把牛趕進圈里,陳硯等了片刻,老人便牽著眼眶紅彤彤的陳靖從屋子里走出來。
小嬸跟著追出門,叮囑道:“陳陳,你看著點陳靖,我跟你叔晚點再過來。”
回到家,蒸飯,殺魚。
老頭兒在屋子里坐著,左瞄一眼,右瞄一眼,沒見著酒壺。起身還沒走出院子,陳正剛正好提著酒壺趕了回來。
“爸,準備去哪呢?”
“屋子里悶得慌,出來透透氣。”
“你先坐會兒,我路上遇到老二了,他等會就過來!”
說著,陳正剛擼起袖子便鉆進了廚房。
在陳家,尋常家常小菜是陳母在做,可是一旦人多了,都是陳爸下廚。
陳爸不光有一手好木藝,做菜的水準就連陳硯都很懷念。
冬日里的天氣難得放晴,可今個兒卻很透亮,導致外接天線的信號還不錯,陳曦陳靖姐弟圍著火爐子看得津津有味。
陳爸的手藝的確不是蓋的,沒一會滿屋子的香味就從灶臺邊彌漫出來。陳正陽來的時候,還拎著特地在縣城里買的小菜。
飯菜端上來,陳硯洗了把手,把碗筷派好,一家子圍著火爐子,熱火朝天。
這種景象,陳硯的記憶里其實不多。阿公沒離開之前,他被家里催得煩,連過年回來都躲著。
阿公走了之后,小叔家也搬到了縣城,坐在一起的時間就更少了。
小叔與阿公喝著酒,陳爸也拿著魚頭一點不含糊,一家人有一遭沒一遭的聊著,話題離不開陳硯三兄妹,當然也離不開家里的親朋。
“四姐那是個麻煩事,要離就早點離,喊他們去外地檢查,緊巴得要命。偏生紅武又是個酒鬼,喝醉了那脾氣,村子里可沒幾個人受得了!”
小叔咽了口酒,說起事來也是個暴脾氣。
這事陳硯有些印象,小姑和姑父結婚多年,一直沒有孩子。小姑父家里催得厲害,眼下已經到鬧離婚的時候。
可陳硯清楚,后來小姑離婚改嫁,沒多久就懷上了,后來小姑父還上門去鬧。
要是沒記錯,小姑今年還是在家里過的。長輩間的事情,陳硯沒急著去發表意見,不過心里卻思量起來。
幾年之后,小姑便和后來的小姑父在縣城里做起了家具生意。老爸因為有著一手不錯手藝,在小姑的家具廠做起師傅,待遇用當時小姑的話來講,比他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強得多!
做生意,小姑算是一把好手。
吃完飯,小叔一家晃晃悠悠的離開。
第二天一早,陳硯在菜地里找到了小叔,把事情說了一遍。
“你說的也對,你小姑在那邊恐怕也是受氣,趁著你老師那邊缺人手,把她叫過來幫忙也不錯,她那日子,怕是真的過不成了!”
陳硯點了點頭:“你抽空去跟小姑說一聲,她要愿意過來幫忙,明天你叫上嬸子一起到學校來。她要不愿意,你和嬸子就先過來,我們先把事情定一下!”
安排完,陳夏回家吃了頓午飯,收拾好換洗的衣服,背著書包回了學校。
臨走,陳爸還塞給他四百塊錢,兩百的補課費,兩百的生活費。按理說,補個十來天的課,以往要不了這么多的生活費。
可陳爸以天氣冷為理由,硬是讓他到了縣城里多買件衣服。
皺巴巴的錢揣在兜里,陳硯回頭再次望了望村口那棵光禿禿銀杏樹。
既是叢林鳥,飛多遠也要歸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