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來到中陶地(今武山地界),走過武成山,峰回路轉,峽奇草茂,路旁清水潺湲,山上鳥語花香。
樹美山秀,景色宜人。
姜維心急如焚,狂奔向前,轉過蓮花山,看到了飛水崖,他放開喉嚨,高聲大叫:“茵草——茵草——”
這叫聲峽谷應和,經久不息,驚得草雞翩飛,野兔狂竄。
無人應聲。
他又扯開嗓子大叫:“楊裊——楊裊——”
聲音底氣充沛,沖上山崖,震得花草打顫,百鳥寒聲。
依然無人應聲。
來到崖前,飛泉流珠,水音玎錝,抬頭一看,細流涓涓,從山頭一瀉而下,如珠簾垂掛,罩在洞口,銀光閃爍,明亮綺麗,真是天造地設神仙府,披銀掛玉水晶宮!
姜維駐足水簾洞下,見洞內有石門緊閉,便朝內大喊:“師太快快開門,姜維要見楊裊!”
石門半啟,慈玄麻姑提劍出現在水簾洞口,罵道:“你小子無心無肝,她們兩個誰也不想見你,快快滾蛋!”
姜維朝前幾步,懇切言道:“求師太網開一面,讓姜維進洞,我有話說。”
慈玄麻姑寶劍一揮,“走!你若再是糾纏,我讓你血濺當場!”
姜維急切說道:“姜維情愿與她二人永結同心,懇請師太讓在下見見她們。”
“你小子鐵樣心腸,不必花言巧語,快快走人!”
“姜維言出肺腑,望師太成全才是。”
“不必啰唣,下山去吧!”慈玄麻姑回身走進石門,同時丟下了一句硬邦邦的話:“你再吵叫,我就殺了茵草!”
哐當,石門關閉,沒了聲息。
姜維無可奈何,坐在坡上,望著雨幕蒙蒙的水簾洞,心亂如麻······
他一直坐到日落西山,水簾洞里依然毫無動靜。
——月上林梢,姜維眼巴巴望著水簾洞口,那石門依然緊閉不開,無人搭理。
直到第二天清早,隨著百鳥啁啾,洞門半開,有人戚然作歌:
滿腔的真情為你而起
滿腹的思念為你結凝
滿以為這真情感天動地
豈怎知這思念長懸久離-----
這歌兒斷斷續續凄凄慘慘戚戚,和合著飛泉流水,余韻不絕,聽得姜維神傷心碎,仰天大叫:“楊裊————”
這一聲叫得洞門大開,茵草扶著楊裊走了出來,站在了水簾洞口!
朝陽噴薄而出,光芒四射,照在這珠簾水幕之上,波光耀金,五彩繽紛,茵草楊裊兩個天仙般人兒,忽隱忽現,猶在夢幻之中一般。
姜維看得目眩神往,凄然叫道:“茵草————”
慈玄麻姑飛身下了水簾洞,來到姜維身旁,依然怒容滿面,罵道:“你小子賴在這里不走,誠心招打!”一言甫畢,雙掌齊下,朝姜維當頭劈下!
姜維不避不躲,嚇得楊裊茵草失聲尖叫:“姜郎————”
慈玄麻姑猝然收招,退后一步,說道:“看她倆情面,我不傷你,快快走人!”
茵草扶著楊裊走出了水簾洞,慢悠悠來到姜維身前,她一改往日溫柔,肅容正色跟姜維說道:“姜維,你若不娶楊姑娘,我也與你恩斷意絕,勢不兩立!”
姜維張口無聲,看著楊裊,心痛如割,從心底狂叫一聲:“楊裊————”
楊裊骨瘦如柴,眼窩深陷,好似病入膏肓之人,搖搖欲倒。和先前判若兩人,憔悴不堪。聽著姜維呼喚,潸然淚下。
茵草又厲聲說道:“你若不答應娶楊姑娘,我們永世都不見你!”
看著脆弱的楊裊,俏麗的茵草,姜維百感交集,眼前飛過三只親密的鵓鴿,開口說道:“茵草,只要你不妒棄,我就娶楊裊為妻。”
茵草似信非信,對姜維說:“口說無憑,你當對天起誓。”
姜維聽言跪在地上,朝天拜告:“蒼天在上,我姜維愿與茵草楊裊生死不棄,白頭偕老,若有二心,人神共怒,天誅地滅!”
茵草楊裊也一同跪在了水簾洞前,對著天地,對著慈玄麻姑,三人撮土為香,永結同心······
姜維領著楊裊茵草回到家中,姜母更加興奮,看著饑黃面瘦的楊裊,老人家緊緊抓著她的手,語不成聲:“楊姑娘,犬子頑劣,害你受苦了!”
茵草跪在姜母面前,求告道:“楊姑娘對姜郎一往情深,望娘親成全她與姜維完婚。”
姜母撫摸著茵草的秀發,說道:“楊姑娘之事,慈玄大師已經找過我幾回,只要你不忌諱,為娘有何話說?”
姜母通情達理,楊裊茵草非常高興,雙雙跪倒在姜母膝前,大禮拜謝。
姜母雙手扶著二人,熱淚盈眶,言道:“我兒十歲父殤,艱苦備嘗,老天開眼是有今日,同是一家,不必如此,快快起來。”
二女拜謝起身,姜母又說:“我姜家一貧如洗,內無余帛,外無余財,粗茶淡飯,全憑勞作,衣祿住所粗陋不堪,還望你們擔當則個。”
茵草楊裊同聲言道:“方今造時艱難,我等絕無奢望。”
姜母滿心歡喜,即喚姜維近前,叮囑一聲:“從今往后,你可要盡心盡責,善待他倆,如有違心怠慢,我決不饒你!”
姜維滿口答應,叩地謝恩。
合家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