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上卷:
- 姜維傳奇
- 田園博風郎
- 2387字
- 2010-09-19 09:36:20
永川河道,樺林如霞,柿果金黃,秋色斑斕。
姜維護著尹賞,溯河道直上。天幕四合,他們到了甘泉小店。路途陂陀,四個捕快,進店胡亂吃喝一陣,炕頭上一倒,呼呼入夢。姜維也打了盹。一夜折騰,他也疲憊不堪。
——救人如救火,必須盡快趕到麥積崖。
——還得盡快趕回去,太守千金兇多吉少!
耽誤不得,姜維從店家手里買了兩盞氣死風燈,掛在車前,自己登車駕轅,離店東進。
繼行十里,但聽松濤陣陣,夜鶯啼號,不絕于耳。
秋風瘦冷,寒氣襲人。
荊棘當道,亂石羅列,風燈搖晃,馬車亂顛,道路越走越窄。四周一看,群峰起伏,黑黝黝連天聳地,青峁峁一塌糊涂,要不是有這盞氣死風燈,真如掉進了墨海,難辯東西。
坷坷坎坎,不知走了多少時候,馬突然打起了響鼻,姜維一看不遠處一峰兀立,形如麥垛,那山的半崖上閃著兩點光亮,猶如兩只眼睛。
這光點一定是那正在開鑿的神佛閣了。這山一定是麥積山!
姜維精神大振,打馬向前。可這馬左搖右晃,就是不肯前走。
姜維跳下車來,撐著風燈一看,原來前面有一道深溝,馬車根本不能過去。
姜維只好背起尹賞,撐起一盞風燈,躍過山溝,疾步奔向麥積崖。
馬見姜維棄他而去,連聲嘶鳴,聲震山谷。
麥積崖下,有一工棚,棚里住著幾個頭陀和石匠。一見姜維背著個奄奄將息的病人半夜而來,各各驚詫不已。
姜維將尹賞放在工棚里的草鋪上躺好,急忙和石匠頭陀見禮,打問皇甫一端的下落。
一個石匠告訴他說:“你說的大概是個騎毛驢的老人吧。他和清石長老就在那兒。”說著手朝天上一指。
姜維走出工棚,抬頭上看,好高峻的山崖!暗夜之中,看不清山的真面容,只覺著此山峰神奇,雄壯,險峻非常,懸掛天空!
石匠走出棚來說道:“你聽,他兩個在上邊唱歌哩!”
姜維側耳細聽,果然隱約傳下聲來:
一方古石兀自立,
□□□□神中奇,
天懸寶窟流云處,
麥積煙雨烙墨跡。
姜維舉著燈籠,順著麥積崖走了半圍,無道可攀。
石匠看出了他的心思,說:“現在想上去?沒門。明天,你看我們是怎么上去的。清石長老從上邊垂下繩索,縛在你腰間,呼一下子,給你駕個云就上去了。不過,夜里繩索收起了,是不能上去的。”
姜維見無路可攀,無法可上,只好并攏雙手,朝上高呼:“清石長老,皇甫先生,晚生姜維急于想見,有要事相求!”
姜維提功用氣,聲震山谷,群峰回蕩。
石崖上傳下聲來:“半夜之中,你吵叫什么?有話明天再說。”
姜維急道:“在下有一兄臺,生命垂危,敢請皇甫先生可憐相見,救他一命。”
上面又道:“這里沒有皇甫先生,你到崆峒山找去!”
姜維急道:“人命關天,你下來吧皇甫先生。”
“什么人命關天,門閥士族,租稅徭役,怎不念人命關天!再開口亂叫,我砸破你的頭!”
姜維聽這聲音底氣雄厚,只好噤聲。
上邊又唱起歌來,這回聽得很清楚,是兩個老人唱著一首民間流行的童子謠:
小民發如韭呀剪復生,
頭如雞呀割復鳴,
吏不必可畏呀,
民也不必輕。
姜維聽著這歌,恍然明白,自己駕著車馬來到此地,二位老人以為他是門閥士族或是官宦吏使哩!這歌是唱給他聽哩!
想及此,姜維猛然想起了自己和母親相依為命的艱難歲月,鼻子發酸,不由他也高聲歌唱起來。這也是一首童子謠,是娘親口教他的童子謠!
小麥青青大麥枯,
誰當獲者婦與姑,
丈夫何在西擊胡,
吏買馬兒君具車,
請為諸君鼓嚨胡——
這是一首恒靈二帝以來隴上廣泛流傳的童子謠,姜維有親身體會,唱出來就不同尋常,他唱的柔曼動情,凄涼婉囀,聲淚俱下!
歌聲飛到山澗,群山回蕩,飛落林間,林海回聲!石匠聽得心中流淚,頭陀聽得心寒如冰!
麥積崖上的老人有更深的體會,姜維歌聲一住,清石長老猶如大鳥一般臨空墜下,站在了姜維身旁,問他:“你是何人,家住哪里?”
姜維道:“晚輩姜維姜伯約,冀縣姜家莊人。”
清石長老說:“姜維,冀縣老功曹姜冏是你什么人?”
姜維道:“正是家父。”
清石長老說:“原來是隴上第一大賢士之子,失禮之處還望海涵。”
姜維:“伯約豈敢。”
清石長老朝天高叫:“皇甫兄,請你快快下來!”
皇甫一端也如一只大鳥從天落下。
尹賞有救了!姜維心念甫定,精疲力竭,雙腿一軟,撲倒在地。
······姜維一覺清醒,工棚里早已不見了頭陀石匠,只有一位面容清瘦的老人坐在他身旁,面露微笑,和藹慈祥。
姜維看著他的衣著,心想這一定是清石長老了。姜維坐起身材,不見了尹賞,急問:“尹賞呢?”
清石長老道:“你那位兄臺中了**,固毒日久,不敢耽擱,皇甫公已帶他去后山練氣療傷了。”
姜維翻身施禮:“多謝二位前輩。我去看看。”
清石長老攔住他說:“不必。練氣療傷,切忌生人干擾,皇甫公說你中過迷乏之毒,心內尚余殘毒,賜你一些丹藥,讓你每天清晨服用。”說著遞過來一包藥丸,又叮囑,“每天一粒,半月后你會精神大振,恢復如常。”
姜維記掛尹賞,問道:“尹賞能否治愈?他得休養多少時日?”
清石長老說:“皇甫公說你那位兄臺需要七七四十九日方可好轉。讓你放心勿念,交給他就是。”
姜維心石落地,接了藥丸,連忙再次答謝。
清石長老說:“你我之間,不必見外,姜郎若是閑暇,這里風景獨好,你也多留住些時日,盡心游玩。”
姜維哪有閑暇?桂不知到哪里去了,梨木寨到底怎么樣了?尹悅究竟是什么心態?還有茵草尹識呀!
既然尹賞有高人救治,這里又不需要他,他就不能逗留,得及早趕回去把列柳城之事理一理啊!
姜維直言相告:“列柳城尚有幾件急事,姜維就此告辭。”
清石長老也不強留,將他送出草棚,指著兀立云天的麥積山,含意深刻地對姜維說:“姜郎少年英武,前途無量,若此峰之峻奇,老衲對此峰有四句《偉石偈》,請牢記。”說罷,吟道:
納云吐霧疊石高,
翠冠霞衣披錦袍,
頂天立地雄奇在,
煙雨迷蒙英名昭。
姜維聽著《偉石偈》似如說己,也顧不得細理深悟,回頭一看,這里山水隈澳,氣象萬千,麥積山凌空劈霧,兀立云天。
朝陽噴礡而出,青山疊翠,林海泛彩,山巔嵐氣隱隱,云霧繚繞,又聽斑鳩唱樹,錦雞高歌,乍見獐走貍竄,麝游鹿跳,溝壑崖畔,秋葉耀眼,菊花爛漫。
這里風景如畫,勝境絕妙。
歸心如箭,姜維向清石長老深鞠一躬,跨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