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長帆 過盡千帆都不是要等待的那個人
- 一笑緣
- 冷月敲雨
- 3173字
- 2011-12-02 18:54:18
元宵節過了才幾天,父親喚那個孩子過去。此時,他只有十五歲。兩個哥哥是二十歲才舉行的弱冠禮,小顏不知所以。孩子彬彬有禮,先向父親鞠個躬。父親正襟危坐,說道:“凱兒那次把你帶來家里便有意把顏兒嫁給你,外邊是非多,且兵荒馬亂,將來不定有什么事故,雖然說,男女之間過早談論婚姻之事,怕是將來有變故,或嫌貧,或不合。但是微之說你確實是可塑之才,有心留你,而你少年老成,軍前獻策,我以前也是戰場上混的。不比你的老師,顏兒的兄長,說話利索,只是問你,如果把顏兒交給你,可以么?”
孩子單膝跪地,說道:“志兒雖小,卻是孤單一人。父母在戰爭失散,早無處依賴。好看雜書,在軍帳前出言莽撞,本來愧疚。承蒙不棄,不但授之未學新書,斂我秉性,尚安排吃宿,安排身上大事。本是思量,事業未成,不應成家。但伯父囑托,不敢違背。且古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但也許伯父作證,我問念如一句,若諾,必然不負。”
念如側聽,突然有些微微感動,雖然說,哥哥告訴過,對念如,他們從來沒有要求刻意回避,也說過,此人是大哥帶來的,多少是躁動的人。幾年以后,經過了鐵馬冰河,她還是只敬佩一個岳飛。他尚且會填寫詩詞,氣質激揚,讓人敬仰。卻不想此時,這個人,先讓她有些敬意。
父親先是一驚,后是一嘆:“二犬果然沒有看錯人啊。上次你來,念如在院子里,你們照過面,卻什么也沒說。這些日子,念如在私塾旁讀,沒有人發現異樣,亦當兄弟處之,尚談論何家姑娘好壞之言。就是如晦,敬德,喜好其才,也是覺得青年才俊。只有如晦慧嫻妻子聰穎,元宵試探;惟你,只見一面,便已經知道端倪。而且住進來時未有不堪顏色,左右避之,如今,我讓你做主,又找來些許理由,又不推脫。又問念如意思。念如予你,必然無悔!”
孩子一笑:“伯父取笑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伯父不嫌,已是如同父母,兄長不棄,可作媒妁。只是雖則如此,念如尚小,或許還不知道我這個人,但需要她答應方可。我不覺得男子有甚特權決定女子一生。”
這么一說,二哥和父親都笑了。二哥扶起志兒,“若是念如給這個面子,讓你當我的妹夫也是我的大幸了啊!”說罷,叫躲在簾子后面的念如,此時的她早已經羞愧,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二哥見了,又笑道:“我說了,除了我你誰也不能喜歡,現在好了,給你減個負擔,將這個志兒交給你,怎么樣?”
念如半天不說話,半響,想起一個人來:“我聽母親的。”
念如開始舉辦婚禮。
志兒姓名不改,仍隨父姓,名曰沈志。并于弱冠前取字伯仁。三日官府批下文書。伯仁拜父親另一個朋友為義父,婚嫁權益事項皆由顧家安排。錢財是顧家送給朋友,以那邊的理由迎娶。兩月間,母親給顧顏做了簡單的及笄儀式,并且教她看些女訓之類的書籍。消息發出去,各家往來祝賀絡繹不絕。顧顏也學習些梳妝打扮的事情。總之,一切按計劃進行。
女兒出嫁,父親更是想去拜會顧凱那邊的那個朋友,準備兒子先娶,女兒再嫁。
沈志依舊在私塾讀書,暫住義父家里。義母生病,待之如生母。兩家都是很歡喜。就等念如嫁過來了。不出意外,過些日子,沈志高中,或是當兵,或是當官。
這邊的微之知道,自己和那個姑娘的緣分也只在高山流水之間了。幾日不吃不喝,但身體發膚,授之父母,依舊勉強飲食。很少給念如講故事,自己一個人悶在家里,也不去教書。
念如不知道結婚是什么意思,所以并不上心。發現哥哥這個樣子又不知道做什么。念如悟性高,知道了女孩子的那些規規矩矩,所以也沒敢告訴母親。表面看來,哥哥只是有些病了,并無大礙。
過了幾日,父親那邊沒有聽到消息,大哥告訴母親,戰爭很不樂觀。微之的幾個朋友也受到了影響。此時,念如只做了一件事。
女兒節。及笄的好日子。
小顏還是先以男孩的身份來到了那人家里,告訴守門的人給里面送了一封信,大致內容是告訴她們她是女生,要結婚了,聽說這里的一個姑娘刺繡很好,又擅長彈琴,她來臨陣抱佛腳,學習一下。
不久以后,她以小顏的身份被邀請過來,她第一次很清楚的看見了哥哥喜歡的這個人。
“這么小就嫁人?”
“因為不習慣,所以先上姐姐這學點女工,都怪我平時太懶了。”小顏開始說謊。
“哪家的公子,值得你大老遠來這里學習?”
“姐姐取笑了。聽我給你說。”
于是二人洽談。哥哥喜歡的人果然和哥哥性格很相近。二人很快就成熟人了,小顏發現,這個姐姐真是深藏不露的一個人,水平肯定比哥哥高。這一天,小顏學了些刺繡,沒有提別的,就回家了。
后幾天,一直如此。
突然有一天,她覺得時機差不多了,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哥哥,問哥哥有什么要帶給姐姐的么,或者,想對她說什么。
哥哥沉默,說,過幾天告訴你。
幾天以后,哥哥給小顏一封信。小顏收好,并說:“那個紫玉我也轉交給她好么?”
“你看著時機把信給她。若是她不記得我這個人,那你也不用提了。”
小顏過去了。
“姐姐可有喜歡的人呢?”
這家姑娘姓葛,單字一個云字。家境和顧家差不多。姐姐說不想嫁人,所以及笄以來,一直沒有動靜。雖然上門來的人很多,但是姐姐一個也沒給消息。父親很疼她,所以也沒有勉強。
“這個。”葛云開始羞澀。
“有什么好害羞的,我還沒及笄呢,就要出嫁了,而且這么明目張膽的找姐姐來學習,什么都坦白的,姐姐在我面前還害羞什么呢?”
“我常聽說,琴瑟合鳴一事。雖然母親教我學習彈琴是為了嫁人的。我竟然癡了琴音。最喜歡司馬相如的綠綺琴。但是聽聞文人始亂終棄的多,矢志不渝的少。況且,隨便嫁了一個,我也沒有意見。就是不能再彈琴總是會心下不爽。”姐姐頓了頓,不知道小顏明白不。
“司馬相如?我聽說他文章寫得好,后來博得了卓文君的喜歡,私奔當街賣酒,可是后來還是背叛了她。”
“是啊,像嵇康彈的一首好的廣陵散,阮籍母親去世時他來撫琴,和阮籍結為至交。不是也很好。但求一個知音罷了。”
“那姐姐遇到那個人了么?”
“彈琴的沒見,倒是有一個人吹笛很好。就是沒有見過面。”
小顏覺得時機差不多了,拿出了哥哥的那封信。
有一張被攢碎了,又折好了。有一張是折的好好的。
褶皺的是這么寫的,只有一個故事:
山有伯,披發,嗜彈。朝夕以琴代語,熟人異之。撫琴而坐,聲由指出。朝則如云,飄乎山際;暮則如石,沉郁深遠。晴則如水,細入微;雨則如灑,狂溢情。或以為仙人是也。
鄰伐木人,不知山伯。日偶過,不聞琴語嘆:“良木!”伯棄琴以臥,三日無音。
落魄書生,絕食登高。聞音切切,尋而入,側聽淚灑。疾走歸,速成書,名噪一時。伯聞之而奏曲一支,轉而雨至。
后三日,達人聞名拜訪,入輯,設酒宴,鼓動相和。伯退避之,取瑟與琴相應,悠然如雙棲雙鳥。鼓息。
伯門可羅雀,然常有人至。門不敝,音傳響。秦有琴師,亦善琴。二人遇,悠悠然如絲連網,琴師嘆而退曰:“弦斷與誰聽?”后至山腰獨鼓。樵夫子期拍手而喜:“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琴師泣:“山有伯,琴與我不相上下,然性乖張,我與之和竟無語。先生可一聽。”子期諾。
伯默坐似思,不知子期入。期解肩柴,繞伯近琴。驚:“先生此木從何而來?”伯起而彈,風微然。子期忙棄柴遠,不足一年,死。
琴師自此破琴絕弦,終不觸琴。伯癡琴甚。
十年,有吹笛人者訪。人豎笛成簫。伯老,不能撫琴。簫音輕入云,有鳳來儀。老者化鳥,不知所向。
小顏不解,沒有一句談到感情。
另一張,這么寫的:
上弦一段是情絲,斷然將,別后多時。
飄絮按幺弦。無端甚酷相識。
彈呵去,月與梅枝。平生也,
曾曉得新舊曲,枉負新詞。
若風癡雪病,耐不起憐惜。
嘻嘻。人言本應畏,應更解,冷暖雜衣。
偏況味如荼,愿解落拓閑思。
幾回眸,最苦心知。
不如夢,慚愧清愁易醒,好聚輕離。
念人如此,柳如是,我如斯。
---------------------(詞寄高山流水,顧微之)
葛云見了,心中一個郁結方解開。又問了小顏好多問題,小顏一一作答。
葛云說,雖然人言可畏。但是如果機會還是希望你轉告你哥哥,我可以等。
關于哥哥的故事,兩個月以后小顏才給葛云一個答案。因為哥哥被迫要離開這里。哥哥說,給我三年時間。
這兩個月里,還發生了別的事。就等下面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