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胭脂扣 待你長發及腰
- 一笑緣
- 冷月敲雨
- 3677字
- 2011-12-01 19:42:34
十二歲的顧顏身體有些細微的變化,如果總是在二哥的私塾里,顯得有些不大方便。當時的科舉雖然還是正常的運行著,考試開始考三經,上諂下媚的現象也沒得到遏制。哥哥的字是相當漂亮,不過他終究還是沒有自成一家。哥哥平時幫人寫字多了,互相傳著,他的字體被很多人熟悉。在他科考的時候,雖然有專門的人負責謄寫一份、再行封稿。但妒賢嫉能的人還是壓住了哥哥的卷宗。哥哥雖說對仕途并不上心,但是才子心下卻有些不甘心。
當時的人們還流行小腳,據說是南唐一個皇帝欣賞一個舞女跳舞留下的風俗。但是顧家沒有約束小顏。顧顏進去哥哥私塾旁聽的時候,哥哥是把自己小時候的衣服給她,教她如何束發,打扮成一個男孩子,并告訴旁人說顧顏是他遠方的表弟。這時候小顏有了她的第二個名字,也是后來用了很久的字,叫做念如。
這天,是重陽節,同往常一樣,哥哥的幾個朋友約定一起喝酒。大哥上次回家一趟就又匆匆走了,所以聚會沒有他。哥哥的朋友們聽說哥哥遠方來了一個表弟,就特意邀請了“她”。哥哥百般阻難,也是盛情難卻,他反復叮囑小顏,不要多說話,看他眼色,不要喝酒,他會準備好菊花茶,推脫不勝酒力就可以。
是日,天色還未晚,一個身著褐色長襦的人先到了。今年,哥哥是當主,他們聚會的地點就在小顏的家里。父親帶著母親出去赴自己的約去,所以,在家邀客也比較方便。
“微之,這就是念如賢弟么?”那人呼著二哥的字,看著精心打理過的小顏。
小顏一怔,這個人她是沒見過的,便向他打下招呼就向二哥的房間走去。
哥哥正在臨帖,十分心細,沒有注意到小顏進屋,也沒有聽見外邊有人說話。
“兄長,有人來了。”
“哦,知道了,這么著急來的肯定是楊浩,你去應付下,我稍后就到,記得不能多說閑話。”
小顏應了一聲,出去了。
須臾,哥哥出來了,和楊浩打個招呼,就出去等其他人。
“多大了?”楊浩問了小顏。
“十二歲。”小顏習慣換著嗓子說話。這時候就算男孩也沒有變聲,加之小顏長得比較秀氣,說話細柔點也沒人會被懷疑。
“哦,到成家的年紀了,別像你哥,現在也不給你找個嫂子,”他極其認真的對小顏說著,瞟一眼微之,又問小顏,“有心儀的人沒?”
小顏還沒顧得上害羞,哥哥就回過頭來幫她打圓場:“孩子還小,過兩三年再說也不遲,再說,你現在婚期是定了,還在外邊喝悶酒,也不怕影響這孩子。”
那人笑道:“你不知這是我是有了果子嫌酸的,你這個看著酸果子也不摘是什么樣子呢?”
哥哥照樣陰郁了臉,什么也沒說。
不久,陸續來了幾個年紀相仿的青年,哥哥一旁介紹著,這個是敬軒,這個是子行,這個是如晦。小顏聽得好亂,很多人沒有對上號,只是微微應著。
各位列坐,大家都是哥哥的好朋友。今天多了一個念如的“弟弟”,焦點當然就是“他”了。
這時,一個身穿紫色長衫,外邊套個黑色小襖的人,舉起酒杯說道:“‘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這又到重陽了,咱們是老了,這個青年才俊,定是隨他哥哥,才華出眾,為了他,我們先喝一杯吧。”說罷,一飲而盡。
“敬軒兄又是開玩笑,哪有長輩敬晚輩之禮,這酒我當罰,念如,還不幫我斟上?”說著,給小顏使個眼色。
小顏就坐在哥哥左邊,拿起白瓷壺就給哥哥倒了一杯,順口酸了一句:“折煞小弟了,我只是兄長旁邊打下手的,哪里有什么才華,還是各位兄長見多識廣,以后還有很多要教我的,小弟在此先謝過了。我不勝酒力,敬軒大兄莫怪!”
旁邊的一個穿對領鑲黑邊飾的,上衣配這個黃裳的大哥,聽了急了:“這么大人了,還讓人帶酒,不好不好!”
敬軒聽了反而一笑:“好了,誰讓他攤上這樣一個兄長,肯定是連喝酒都沒教過他,看在他剛才叫我一個大兄的份上,這酒免了!”
黃裳大哥可不干:“這么說來,這個書呆子肯定交給他很多作文之類,趁這佳節,也給咱吟兩首?”
“哈哈,我看你這個‘菊仙’今天居然敢穿黃色衣服出來,不記得那個黃袍加身的典故了,還在這里為難小弟!”楊浩接過話茬。
“敬德!你說什么呢!”敬軒看了看楊浩。
現場氣氛突然不對,大家臉上都有些不自在。
小顏看著又不敢說話,眼睛往屋外瞧了瞧,突然想起什么來,說到:“詩詞兄長沒怎么就教我,他說這些東西學了也沒什么用。會幾句詩經就夠了。不過兄長們如果想玩這個游戲,我倒是有個好玩的東西給大家看。”小顏突然停住了,等大家反應。
“什么東西?!”微之盯了一下小顏,怪她亂說話。
小顏倒是不緊張,“二兄,還記得前幾天我問你,咱們家都種了什么花草么?我覺得很有意思,就按照這個擺設寫了一個東西,自覺得很好玩。”說著她又停下來了。
旁邊一直沒說話的一個人開口了:“念如!你知道我們這些人都是急性子,快人快語,剛才說話就沖突了,大家都習慣了,你也別介意,也別往外亂傳。這個‘什么玩意’你就拿出來吧,也省著你這個哥哥又替你喝酒。”
小顏知道可以說了,她站起來,示意大家等一下,然后又進了哥哥的房間,拿出了剛才哥哥架在筆架上的筆墨和紙來。紙上有字跡,大家看著是這樣的:
海信熏衣紫郁杏墻東蕙月
棠子薔薇探夢露芙蓉芷桂
微敲亭幢消夏荷淙芳櫻
眠門一擾菲門
梅竹路阻花逢葉水不兩
側影一杯茉莉數蓬茸忍度
佇瘦蝴蝶忘我卻秋楓冬風
小顏放下這張紙,又開始賣關子。退到一邊。
大家湊過來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端倪。索性借了月光,來到屋外,看著這西面海棠,東面兩棵櫻樹,南面還有這蝴蝶蘭,勿忘我新鮮品種,茉莉蓬茸,北面芙蓉薔薇郁金香什么的,不一而足,雖然近了秋冬季節,有些花沒開,中間的荷塘也有些蕭瑟,當時微之的院子,念如的‘什么玩意地圖’也很有一番韻味。
突然,剛才那個給‘什么玩意’命名的那個大哥想到了什么拿過紙來,回到屋子里。
“念如!難道你也會這個?有意思,我來看看!”
眾人跟著進來了。
“這是,這是三首詩吧!”
念如突然捂起嘴來,笑道:“對了!”
“如晦,你們在打什么馬哈哈?”敬軒問道。
“虧你們還要什么賦詩呢,詩都有了,你們還不喝酒?”
大家又愣了。
“念如,這些字是你寫的么?還不錯,過來把答案寫上吧。然后灌他們酒喝!”如晦說道。“念如,如晦”他小聲嘀咕起來了。
原來他叫如晦,念如想著。順口說道:“您的字我還沒見過呢,你寫吧。”
“好啊,拿筆過來,我讓你看看我的字可不比你兄長的差!”
說著,如晦拿起筆開始寫,大家都摒住呼吸開始看:
其一:
熏衣紫郁杏墻東
月桂櫻門兩度風
海棠微眠梅側佇
蝴蝶忘我卻秋楓
其二:
薔薇探夢露芙蓉
蕙芷芳菲不忍冬
信子敲門竹影瘦
一杯茉莉數蓬茸
如晦寫到這里大家才注意到,原來這個東西是要轉著圈看的,可是這中間這個怎么讀?突然大家都想起來聽說有一個蘇小妹寫過一個回文詩,也是這個樣子的。
敬德搶過筆來,說:“我得少喝兩杯酒,這個我來寫吧。說著拿起筆來了。突然覺得手不舒服,索性把紙懸在空中,挽起袖子,開始寫了:
其三
一亭幢消夏荷淙
消夏荷淙水葉逢
擾水葉逢花阻路
葉逢花阻一亭幢
大家哈哈大笑,忘了什么“黃袍加身”的典故,各自領酒喝去了。
微之看了看,說道:“這首起名叫‘夏’的話,這其二就該叫‘冬’。這其一就是‘秋’了。我這滿院子居然沒有‘春’么?”
敬德又笑了,“你這個不去折枝的公子不領春,不摘酸果子,‘春’在哪里呢?”
子行,就是被稱為“菊仙”的那個冷笑了一下,說到:“唉,我這個黃袍還要這么個小孩子打圓場。”說著,自按了一壺悶酒。
其實,大家今天聚在一起,并不是要吟詩作對。王安石新政推行這幾年來,很多人不服。官場里面,各種水分,大家都多少有些數的,也就聽之任之。當時人的命運也就是”學而優則仕“。李白的父親是商人,便算是算是”低人一等“。顧家也一樣。他們的父親是換了名字逃到這里做的半商半官的日子。父親年輕時,結交了很多官場上的朋友,說話也是很有力度,現在做些小買賣也算是求一種安穩。父親最大的收獲是培養了兩個兒子,一文一武,也無遺憾。再過幾年,小顏也長大了,嫁出去,也沒什么要擔心的。幾年前,大哥武試成績很好,就被派去打仗。大宋是重文輕武的,也就是怕武官掌權,但是這時候邊疆起亂、國運岌岌可危。說起王某人的目的是好的,就是變法實施起來被”有心人“鉆了空子,最后鬧得大家都很不自在。蘇軾也因此事被貶幾次。二哥他們雖不結黨,但喜歡聚在一起討論這些。
過些日子,子行要去汴京當差;敬德、敬軒二人是一個去揚州,一個去蘇州;如晦是他們之中唯一一個已經結婚的——他娶了一個妻子,二人相敬如賓,日子過得比較凄苦,而他正在準備參加考試。這里面,年紀最大的是敬軒,然后是如晦、敬德、子行,微之最小。
“微之,你便甘心在這片土地上,只做門館先生么?”這話是楊浩問的,懂微之的,比如剛才提到‘明明喜歡那個姑娘,卻遲遲沒有行動’的是敬德,不懂微之的,如剛才這個問題的還是敬德。
微之看了一眼小顏,輕嘆一聲:“王羲之家雖然富有,又有官職,但是也就徒有一手好字而已;阮籍失恃,雖然什么不能做但是吐血數升。古云:‘父母在,不遠游’啊。”
顧顏聽了似懂非懂,后來他們又談了什么顧顏不記得了,未到子時,朋友們都散了,菊花糕也沒有吃幾口。再后來父母回來了。好像大哥那邊出了點什么狀況,但是母親的收家書,只有四個字:‘一切安好’。二哥又和父母促膝談了很久。小顏不知道怎么被哥哥抱回自己屋子的,只是聽見哥哥走前,在小顏屋子里擺弄了前段時間大哥買來的胭脂,輕輕的說著:“再過兩年,再過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