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英雄無名
災難面前,人,是渺小的。孱弱的肉體抵不住萬斤的鋼筋水泥。無數生命在這場震災中罹難了。
生命無常。困境面前,人,是強大的。無數人在為廢墟下那些素不相識的生命忘我地努力著。大愛無疆。
這次大地震不僅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也是一次愛的奉獻,在樸素的面孔后,曾經跳動著同一旋律的心旋,讓我們為災區盡一份微薄之力,哪怕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舉動:一杯水,一碗泡面,一塊紗布,一個慰問的眼神,都是關切;發一條慰問短信,捐出自己力所能及的錢,獻出200cc的血,都是支持,正如溫總理總理所說的:“災情就是命令。”在非常時期,考驗的更是我們的團結一致,地震無情人有情,讓我們共同努力,記住5.12這天,讓那些災區人民振作起來,帶他們走出那片疼痛哀傷的土地,如幸福之船撐出傷心之河,地震來勢洶洶,但震不住我們牽手的力量的共同的決心!
6月25日,星期三,今天是來災區的第40天。
這40天來,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挺過來的。一個偉大的母親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護好自己的孩子。她以雙膝跪地,兩手支撐起自己的身體的姿勢,為孩子撐起了一片天空。并在自己的生命的最后一刻那,為自己的孩子發了這樣的一個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干活,救人,幫建……,反正總覺得只有每一分每一秒自己的手都在動,時刻都和災區的群眾在一起,不管干多臟多累活就有使不完的勁,才能對得起身上的軍裝,對得起解放軍這個稱呼,心里才會踏實一些。
這40天來,我不敢閑著。在那個星期一,老師們如同往常,依舊去他們的教室去上課,誰知一會兒會發生一場特大地震,在地動山搖的時候有無數老師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比如向倩老師不惜生命保護學生,當被救援人員發現時,尸體已經慘不忍睹,在她身體的下面還有3個學生。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英雄無名,但英雄有為。能力有大小,救援有前后方,但只有我們各盡所能,齊心協力,沒有度不過的難關,沒有戰不勝的苦難,中華兒女一直都是不屈不撓的。還記得溫總理總理在災區說過的一句話“山可以移動,但動搖不了中國人民抗震救災的決心;水可以阻斷,但阻斷不了中華民族的同胞之情。”自從地震發生以來,我國都得到了來自世界的幫助。
成都的哥自發奔赴災區,老師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五十九名學生,自己的女兒卻在地震中不幸死亡,父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自己的孩子建起了一座跨越死神的橋梁,兩個素不相識的女孩,生死對話戰勝死神,溫總理親自去慰問受災人民,留下了傷心的眼淚。主持人不顧自己的休息時間,第一時間為我們播放震后最新消息,這是一場沒有終點的主持,然而他們的休息時間只有三個小時,還有那些許許多多的記者……在震后,不顧生命危險和舍己為人的普通人太多太多,他們和奮戰在救災第一前線的解放軍戰士。武警官兵,消防官兵和醫護人員一起,手牽手。肩并肩,構筑了一道道應對震災,災后救援不朽的橋梁,他們之間也許是親人,也許是朋友,也許是鄰居,也許會是素不相識的人們。但不熟悉的面孔,心中有著相同的愿望,那就是不斷救出被困在廢墟下的災民,重建家園。
我還記得當救援人員在廢墟中發現一名三歲的小女孩時,斑駁的泥巴,涂抹在他的臉上,張望的眼睛,在向世界宣告生命依舊鮮活,那一刻,她心中又一次看到了生命的曙光,但,她還能活著,是緣于父母的保護,他們將自己只有三歲大的女孩,夾在中間,用手遮住他的腦袋,不讓他受任何的傷害,在面臨死亡的最后一刻,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著坍塌的石塊,這的承受多大的痛苦啊!但為了她能夠活下去,直至救援隊發現這個小女孩時,默默的死去了,她,這個可憐而幸運的小女孩叫做宋欣宜。
每次閉上眼睛那一雙雙渴望被救援眼神,一張張期盼的臉龐總會在腦海里呈現。然而,我卻沒有能力將所有的受難者一一救起,沒有辦法去撫慰他們一顆顆受傷的心,以致于那么多本來可以生還的生命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黃金救援時間一分一秒的從我們的鐵鍬,鎬頭,撬杠上溜走。
這40天來,每當想起所經歷的每一天的情景,心里總會掠過一絲酸酸的,不知道為什么,好多次都差點將眼淚流出來。但,每當看到深受重災的老鄉們堅忍不拔的頑強自救,無數慘遭重挫的基層政府、平民黨員在重建路上奮力開拓,帶領群眾用智慧和汗水正創造著更美好的明天。最終,還是在忍住在眼眶打轉的淚水,我想我是被災區老鄉們的樂觀向上的精神給感動了。
解放軍某部:進入山區搜救被困群眾,一名戰士在廢墟邊看到一位老大娘,想背她下山,老人死活不肯走。她的兒子和老伴在地震中遇難了。人品官兵怎么說,她只是一個勁搖頭。這時,指導員上前對老大娘說:“大娘您失去了親人,我們都很難過;如果您愿意,以后我就是您的兒子,我給您養老,為您盡孝!”老大娘淚流了下來,搖搖頭還是不愿走。指導員“撲通”一聲跪在她面前,動情的說:“娘,兒子背您下山。”老大娘失聲大哭。
武警某部:在受災嚴重的武都小學,整個教學樓坍塌了大半,鋼筋和樓板搖搖欲墜,殘存的墻體時不時往下掉。荊利杰和戰友們從震后就一直在這里救援。13日10許,就在搶救最關鍵的時候。教學樓的廢墟在余震中第二次坍塌。
此時不撤出救援現場的后果不言而喻。為了保護救援人員,指揮部立即下令:所有人員立即撤出,等余震過去后,再相機救人。然而,就在此時,廢墟下一個孩子在呼救。荊利杰下意識的轉身奔向廢墟,戰友和群眾馬上把荊利杰死死拉住,將他拖到安全地帶。荊利杰跪地而泣,大聲喊道:“我知道很危險,但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所有人都流淚了。一個士兵的哭泣分明是一種誓言。出生入死這4個字,此時聽來,經是如此驚心動魄。
濟南軍區:某部273名官兵在政委的帶領下,對都江堰市區進行拉網式搜救。當排查至一是一片廢墟的石游街居民區時,生命探測儀顯示:一棟兩層樓上有微弱生命。上樓搜救,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政委大聲問官兵:“是獨生子女的請舉手!”
273名官兵沒有一人舉手。
“是共產黨員的請舉手!”
官兵們齊刷刷的舉起右手。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支隊伍里,獨生子女幾乎占了一半,而共產黨員僅是少數。但他們每個人都知道,這時候的回答意味著什么,正因為如此,他們有不約而同的回答,作出了莊嚴地選擇。
一條發給女友的短信:一位上前線救災的戰士給女有的短信:“我去災區了,別為我擔心,看到那么多人被災情折磨著,作為軍人我義不容辭,雖然我可以不去。我沒有告訴家里任何人,只告訴了你,那里情況不容樂觀,搶險救災有著一定的危險,記住,如果我留在那里了,別哭,你失去的是一個親人,那里很多人失去的不止一個親人。那里建好了去那里看看,別問我留在什么地方。”
一罐八寶粥:一個20歲的戰士,他是13日到的四川,來的時候身上帶著一罐八寶粥,他想什么時候餓得不行了,就吃一點。他連續工作了14個小時,已經很餓了,卻來不及吃一口。可當看見一個受傷的女生已經20多個小時沒吃東西,嘴唇發白,不能動彈時,他把粥拿出來喂那個女生。當時他哭了,一邊喂她一邊說,我們會幫助你的。在場的人也都哭了。
這一大批不計得失、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的戰友們。面對特大地震災難后的一個個險關、一項項難題,一個個讓人感佩、催人落淚的英雄沖在最前面。那些在地震中痛失親人災區干部,仍然堅守崗位的,以堅韌的飽滿的激情投身到家園的重建上來;共產黨員更是以身作則帶領群眾加快災后重建……,他們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他們身上迎難而上、一往無前的英雄氣質,更有堅忍不拔鐵血氣質,這些無不催人奮進,激勵著我們奮力攻克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又一個難關。
沒有太多華麗語言的修飾,也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更沒有感人肺腑的宣揚,卻感動了每一個人的心,我不知道在這次地震中,成為孤兒的孩子有多少,但我只知道,并且清楚,每一個生命曙光的背后,都有一個令人刻骨銘心的詞語,這個詞語無需用精美的畫筆修飾,卻依然光亮耀眼,那就是愛。“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就是千百萬四川人民用感天動地的行動、可歌可泣的壯舉,傾力鑄就的這一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