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給我們留下了什么
第二十二章1月4日(二)
“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千年之前那位哲人剛一提出這樣激勵民心奮強的論調在延俗續舊的封建社會就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即使放在今天來看依然具有順應時代文明發展的進步思想,就像某個先明的政治家在最重要大會上提出的議案。今天來看一千年前的那場政治革新,很容易使人拿歷史更加久遠的秦國商鞅變法相比對。不可否認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由此變得強大,甚至為始皇帝一統天下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跟政治基礎。所謂的變革,無非是權力歸向,財富歸屬的革新。不可否認千年之前那位政治家的初心絕不是為了彰顯個人的政治報復,或者說為了官家(宋朝對皇權的稱呼)的統治利益。要真正做到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勢必使把握財富支配財富的統治階級減縮對財富的占有,改變原有的窮奢極欲人的生存現狀,當時社會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事到最后連那位政治家本人都沒想到青苗法居然演變成了徹頭徹尾的向百姓盤剝掠奪的高利貸。為了維護已經開始就不能停下,停下除了身敗名裂,更可怕的結局迫使遇到再大的阻礙也要撐下去,竟直接上演了一場黨同伐異的政權報復。最終的結果是越維護對百姓的傷害就越深,變法不得不以失敗告終。盡管那位政治家開始提出的政治綱領具有極強誘惑力感召力的美好憧憬,不得不說理想終歸是理想,一切只能寄存于美好想象中的憧憬。今天看來那時這樣的政治主張實在有些理想化了,那位政治家所謂超前的政治抱負即使放在當下,一樣具有時代進步發展的導向。在當時猶如讓民主決定財富的支配權,跟皇權獨統是完全相悖的。因此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迷惑百姓的騙局跟謊言。今天對那場政治博弈的剖析不難看到失敗的要害,除了使權力集團受益更大,百姓生存變得更苦幾乎沒有可以稱道的地方。就像那位寫下明月幾時有,堪稱中秋詞絕至今被人們盛焰崇拜的多才多藝的大才子,對原本想勵精圖治成為千古一帝年輕的神宗皇帝上疏警告中說,“若以用專斷的威權壓制百姓,則誠屬大錯。”心知惹怒威嚴會遭殃,豁出命去為民要伸張。在封建時代敢于站在百姓的立場直言不諱挑明變法的厲害。是萬代人們對他人格魅力崇拜的根本所在。
廟堂之器皆非金玉之燁然,泥陶土瓦混跡其間而雜摻。
如果說歷史對那位政治家有著極高的歷史定位,除了超人的才華,再有便是提出了即使不能一時實現終究會使發展必然走向的遠見卓識的論調,但是能在那個時代提出民生財富于民共享的政治主張,不能不使人們在封建統治的緊緊束縛中心里一直向往著真正實現力之生財財之共享的美好構想。
***
農夫與耕牛默默耕耘于田畝,耕牛不會言,農夫不能言,耕牛只知為農夫而耕,農夫只知為人而耕。耕牛不耕不得草料,耕牛不知炎天苦旱草枯料絕之危機;農夫不耕人不得衣食,人只知衣食得來容易,卻不知農夫茅屋草舍夏不避酷熱,冬不敵寒凍蒼顏疾老舉步維難含淚悲苦之艱辛。耕牛老死于田,農夫命終于天。天之常理。耕牛老死落淚謝農夫飼養之恩,農夫病老唯謝天地恩賜早早解脫生之一世。默默然!戚戚然!生命來之于偶然,去之于必然。盡天道施仁義,嘆人生而默戚。寄浮游之短暫,渺浩浩乎于人間。日月不歇長耀,水不盡于長流。言不得至情而空論,語不入人心而無用。
來到鍋爐零米地面干活的地方,蘇方達跟吳愛民說,“又來了好多人,都擠著領新鞋新工作服呢,這里的活開始熱火起來了。有人說。‘老莊稼人來了,’我看了看被稱之為“老莊稼人”那人戲謔玩笑的表情就知道是人們給起的綽號。從那人說的老莊稼人有些肥胖憨厚的樣子就知道他身上有多少好奇可笑的故事使人去探究。”
一個在一起干活的鐵工聽到蘇方達提起老莊稼人,他那嬉笑的神情里顯然是對老莊稼人深知根底的。
“說說,為什么叫老莊稼人?”在蘇方達帶有好奇的追問下,那人像講故事一樣向人們講起老莊稼人名稱的由來。
“老莊稼人本名叫黃茂生,是來自西北農村的農民工,除了老實忠厚再沒有超人之處。傅銘宇入職北星公司的時候,黃茂生已在北星做臨時工,以后便跟著傅銘宇。人們認為對他特殊關照的莫逆之交不過是傅銘宇對汗流浹背田畝勞作深有感悟的情懷,這樣說來他也算是無數農民工里的幸運兒。黃茂生向人們講了一個發生在他們村里一個老莊稼人的故事,只是人們聽完他的故事卻沒有一點高興起來的心理,反倒心情有些沉痛。從此人們見了面就問他說的那個老莊稼人后來境況如何。他玩笑地說,你們看看現在的我就知道他以后的命運如何。從此人們便叫他老莊稼人,有人說,老莊稼人講的故事就是他自己的經歷。有人一見到老莊稼人就想起自己祖輩父輩經歷的蹉跎光景而泛起念舊的波瀾。”
“說來聽聽,到底啥樣牽人心弦,惹人向往的故事?”顯然蘇方達很想從自己不知道的故事里了解一下老莊稼人的事由。那人便學著老莊稼人的口吻接著講了下去。
“那年,又到交購豬的日子了。知道啥叫交購豬嗎?”那人加了一問。
“知道。”
“就憑你這個年紀,生活地區又不像西北那樣貧瘠,你知道啥?就算你知道。”
“說吧,知不知道,說說我不就知道了嗎?”
“一個老莊稼人跟著同村里莊稼人到公社去交購豬,別人的購豬都捆得牢牢的。老莊稼人怕繩扣系得太死豬會掉稱。四個蹄子就綁得松松的。誰知上一個大土坡的時候,躺在驢車的豬先是從膠輪車前面滑到了后面,拉車的驢頓時轅輕就著斜坡給吊了起來。躺在車上的豬也從車上滑了下去,掙脫了蹄子的繩扣。豬頓時有了一種回歸大自然的感覺,老莊稼人可急壞了,自己省吃節用手掐肚攢花了好多錢在大豬圈買來的豬仔,一天天又是泔水,又是苜蓿野草野菜,又是細飼料的喂大,好不容易到了交購豬的日子。一切只為到時候不虧斤稱。誰知這老伙計以為拉它來放生了呢?別人看到,也都停下跑過來幫著抓豬。
“慢點,千萬別把它嚇著,別讓它快跑。”
“咋?你還想讓它老老實實等著你去抓?它也知道自己活路的日子不久了,有了機會不趕快跑還?等著去送死不成?”
別人都跟著笑了起來。
“我是說跑快了會拉屎的,我怕斤稱不夠就麻煩了。再說誰不愿多點斤稱為社會意義建設多做貢獻來給自己臉上增光。”
“趕快抓吧,要不,到了晌午收購站的人都去吃飯,咱們晚上不知啥時候才回來呢?”
人們七手八腳費了好大勁總算幫著把豬給抓住了。牢牢的綁在老莊稼人的車上。那豬活動了一陣筋骨,極不情愿的哼哼著躺在車上拉了好大的一攤屎,老莊稼人不顧臟凈伸手捧著冒著熱氣的豬屎,對著豬說,“你可真是我的活祖宗啊!到了收購站過完稱你在拉,我也對你感天謝地,你說你半路途中拉在車上這算啥。真是沒良心的東西,可惜我老婆平日對你的好處。你們看看,這蠢物得有多禍害人,黃黃的玉米面都沒消化就拉出來了。這玉米面可是我用老母雞跟城里吃商品糧的人家換來的,看看磨得多細,人熬粥喝都舍不得,留著喂豬,沒想到被它給糟踐了。說著話,老莊稼人有些眼淚汪汪,要哭出來的架勢。”
“你要是舍不得就吃上兩口吧?”旁邊一個人玩笑地說。
“你們聽聽,他說的是啥?讓我去吃豬糞。咱們都是莊稼人誰過的啥日子別人還不知道自己還不知道嗎?”那老莊稼人甩掉手里的腌臜,在豬身上狠狠地擦了擦手,又默默地用手背抹了一把臉。對后面趕上來的人說。
“我心疼的不是那些,老話不是有那一說嗎,‘天鑒倘不孤,來茲驗微誠。’歷經幾朝幾代,到了今天,相信天是不會負人的,今天的付出定會得到好的回報的。為國家貢獻再大咱也甘心情愿,我是心疼家里的老小都舍不得吃的糧食讓這個禍害給白白糟蹋了。
“別說了,說不定你的這頭豬能派上大的用場呢,沒準兒拿它為第一爐鋼水做慶典呢?”
那人講完大家一時都默默地不再言語……
***
“這不,說曹操曹操到,黃茂生來了。”一個個頭中等,身材略顯肥胖穿著新嶄嶄連折壓印痕都沒展開的銀白色工作服,戴著泛著亮光的藍色安全帽,大約五十歲左右的黃茂生朝著吳愛民干活的地方走了過來,因剛才那人已經作了介紹,盡管不曾相識的也竟有些熟悉了起來。
“黃師傅,幾年不見越活越年輕了,臉也變得白胖了。穿上這身著裝簡直像新郎官。這里是個開放的世界,有機會到芽籠去逛逛長長見識也不算白來一回。”剛剛給人講老莊稼人故事的那人見到黃茂生,走過幾步跟他握了握手,假裝做出像某些國家首腦會面時吻臉擁抱的動作,被黃茂生輕巧的躲開了。
“哪里還有那心情?老了,看看這頭發白的。”說著話,黃茂生摘掉安全帽,給大家看了看滿頭的白發。
“趕快把安全帽好好的戴上,這里的安全管理可不是擺設,小心讓你嘗到錢沒賺到就遭重罰的滋味。”吳愛民說完黃茂生客氣地說了聲,謝謝。
“黃師傅,你說的那個交購豬的莊稼人是不是就是你。”
“是我又怎么了?難道是啥丟人的事嗎?”黃茂生接著說,“咱們莊稼人的命雖不值錢,但一餐一飯都是憑著自己的汗水賺來的,沒給國家添一點負擔。就憑這一點,咱們活得要多坦然有多坦然。”
一個操著濃厚地方方言皮笑肉不笑對黃茂生的說辭反駁道,“即使確有其事,也不至于把莊稼人不堪的形象說得盡人皆知。”
顯然,黃茂生對那人的說辭有些不解的憤慨,“你以為這是給莊稼人臉上抹黑嗎?莊稼人之所以多苦的日子都能抗得住。那是心里有著感恩的心,心里有一種希望在期待。莊稼人需要的是真誠的尊重,平等的相待。把遭受的苦難說出來沒有啥可丟臉的,要那樣說莊稼人‘丟臉’的事可太多了,倒是丟了誰的臉?莊稼人即使再怎么著意打扮也難脫掉長期灰頭土臉的本色,到了城里除了給人帶來嫌棄的眼神哪里還有好的形象。不像城里人天天都能洗澡,有的身上散發著淡淡的脂粉跟香水的氣味。有些莊稼人連吃水都困難,身上除了讓人討厭的臭汗再也沒有其他。一個人所謂的氣質不過是底氣的表現,底氣源自于財力的鋪墊。很多莊稼人一說到財力頓時就蔫頭耷腦,矮人一等,似乎有罪在身不敢正視于人,哪里還有活著的底氣,更別說氣質。不管受多大的苦多大的委屈都忍著憋在心里,就像有人說的,有一種騙人的宗教,說今生受的所有苦難,都是為了下一個輪回能高貴體面的活著。抱著這樣樂觀的心里感倒也值了。只要永遠不醒悟,就永遠不為自己卑微感到落寞。
“莊稼人天生就是為吃苦受累而活的,干多累多臟多危險的活都無所謂,心里最受不得的是,遭人家的白眼、臟話,好像天生就低人一等似的。老一輩莊稼人交農業稅、交公糧、干義務工就別說了。讓干啥就干啥,無不聽從上級命令的。在莊稼人的心里上級命令就是國家的命令。為了國家奉獻甘心情愿,在他們心里這絕不是某些人,更不是某個人的命令所能做到的。在莊稼人的心里種地納稅是自古至今的法理,沒有人民的稅收國家何以養兵,沒有堅如鋼鐵般的國防,國家何以富強。個人力量再小,匯聚在一起都將是不可估量的。但讓莊稼人不明白的是,事實明明擺在那里,為什么一說出來,竟會遭到多少人蔑視的目光,甚至還有多少張嘴等著給頂回去。難道以往那些貢獻不是值得說出光榮的事嗎?歷史的大船在水淺河狹風起浪涌的時候需要全民奮力推動才能走出困境。在偉大舵手的引航下,走過去就是廣闊的海洋,便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世界,即使再大的難處都不會抵擋大船航進的動力。曾經給生活帶來的苦難永遠留在精神的記憶里難以忘懷。那些以為不堪的形象,卻是莊稼人最樸實、忠厚的光榮本色。
“人無論到啥時候都是不該忘本的,那時人們生活無論多苦都沒有任何怨言。除了新中國剛剛初建,偉大的國家處處處在捉襟見肘的局面。最關鍵的是連偉人都跟人民一樣穿著打補丁的衣服,人民看在眼里能不心疼嗎?經歷了無數苦難舍生忘死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偉人已不再年輕,并沒有因為走向和平過著樂享晚年的生活,跟平民百姓站在相同的水平線上,與人民同甘共苦,豈能不受人民無比崇高的敬仰。億萬之民豈因偉人一人儉省而見寬綽,偉人以自身廉政而為萬萬人做出表率,以開萬世清美垂范之偉觀,使貪利敗績靈魂未泯者愧于偉人愛民如手足的德政而回頭。此情何堪,意志充然。在今天孩子連穿過時的衣裝都羞于見人的現狀,又怎么能理解到人民含淚看到指揮過無數戰爭的偉人跟人民過一樣的生活!不難想到,即使國家再貧窮把偉人的生活條件提高一些,也絕不會影響到當時人民的生活狀況,甚至使人民心里感到好受些。但是偉人心里裝著人民,人民都沒過上好日子,我怎么能搞特殊化。人民日子過得苦,偉人心里不安。絕不會在任何生活待遇上特殊。人民豈有任何怨言,豈有不含淚奮力報答偉人的愛民之心。這就是任何時代都不可能理解的人民為何有著無比強大的號召力、凝聚力;不可理解革命環境無比惡劣的處境下為何取得偉大的勝利的根本;不可理解無論在怎樣艱難的處境下也絕不把黑手伸向人民而建立起來的堅不可摧的公信力。
“恩德感化于四方,威力懾服于敵寇。非民心崇敬如神圣,實則日久積壓的苦難無所擺脫唯求神圣,而神圣未解絲毫民難倒懸之危機。
“還有那些生為英,死為靈萬世不朽的英烈,危難時刻毫不顧及慘痛之形體,形藏于地茂生千年蒼翠之松柏。萬代敬仰卓然如日月閃耀之魂靈。無私的犧牲也沒說找誰算算去。誰又是為了名利而犧牲的,對于犧牲的英烈名利又有什么價值。為了名利而犧牲就會待價而沽,一定不是無私奉獻受人敬仰的。都說人命大于天,特別是那些為了戰爭與和平而犧牲,更是無比的崇高,最是永遠傳揚的,沒有那些勇于沖鋒,敢于犧牲的勇士,何來國之完整,民之安全。跟那些崇高比起來普通人的那點奉獻又算得了什么?何況那時多少做出奉獻的人都入土為安了。有人緣何心境窄,詬病過往泄私情。豈不深思再大苦難都能扛,國家初建唯有聚力奮國強。如果人人都能像那時肯于付出、勇于擔當,偉大的國家想不富強都不可阻擋!如果沒有那些莊稼地里走出的無數英烈,哪里有今天的繁榮昌盛?崇仰英烈,嘉善止惡。善行而崇,惡愧以懼。清明祭之,時常教之,不忘根本,昌運恒久。
“為人祖父者,誰不愿子孫后代秉性忠貞道德能文枝葉昌盛榮光耀達;
為人子孫者,誰不愿祖上仁慈厚愛情善外淑清芳留名福祿恩賜旺族。”
從黃茂生的秉性見解里足見其人之一斑。那個人被黃茂生的一番說辭深感折服,臉上換了一臉嚴肅的表情。像當初人們聽到他講老莊稼人的故事一樣一時變得沉默。黃茂生又接著說,
“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哪一個不是有一肚子的故事。人民不會忘記,久戰沙場的革命家面對兵不血刃百廢待興的爛攤子并不輕松。“千村薜荔人遺失,萬戶蕭疏鬼唱歌。”伴隨著貧困的不僅僅是饑餓跟寒冷,比饑餓更可怕的是疫病帶來的恐慌跟死亡,在醫療條件尚不發達的年代世人不可思議短短幾年就徹底根除了猖獗的疫病。那時,人們對于太陽的渴望勝過食糧,即使吃飽穿暖身心處在陰暗的角落也難說活得自由。《東方紅》的唱響頓時使人們變的性情豪放。正是因為那股燃燒不滅的激情使偉大的祖國走出了艱苦的歲月。
“我從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坐上國際航班的座艙,像鷹一樣越過高山跟大海,短短幾個小時就換了一個世界,厚厚的白雪變成了穿著單衣還使人流汗滿眼是綠的世界。我不過是個農民工,但這幾多年來跟著北星到處輾轉也算長足了見識,學到了自己曾不想到的知識,看到了北星曾經開始不過是為安裝小型電站而組建的一個小小的電力安裝隊,沒想到今天會成為安裝百萬機組響當當的大公司,以至于連咱們都有機會在這個海外號稱發達的國家來為他們建設。”
時人聽得黃茂生的一片言語,不禁心里默默吟道,
饑荒足夠時人難,又添疫病雪中寒。
趁你多病要你命,國際風云瞬息變。
不是經歷身百戰,哪抵山崩地裂亂。
到底偉人心胸寬,長征炮火依巋然。
強虜灰飛羽綸巾,莽莽昆侖談笑間。
憑你山高有多險,飛起玉龍三百萬。
揮手揚擊倚天劍,只把高山截三段。
雪融冰消江河安,還我河山春色滿。
干活閑暇的時候,吳愛民心里想起不知哪時在哪里看過的一段話。
政策的開放,偉大的國家拓就了新的希望。鄉村徹底告別了往日的貧窮。無數的年輕人憑著勤勞吃苦帶著鄉村的泥土憨厚跟淳樸,踏著早起的晨露啟夢于兒時慕愿的奔往。成為城市里新時代特殊的群體,農民工。不知是誰賜給他們這樣一個極不情愿使人接受的稱號,沒有一個農民工為自己的特殊身份感到過自豪。且不說城市的繁華偉建由他們親手鑄造;且不說城市的街道、園林綠化由他們而變得優美;且不說貫穿南北縱橫東西的鐵路公路他們灑下了多少汗水;且不說那些滑過夜空疑似星星供飛機起降的大型機場曾經是他們多少日夜加班加點疲倦的豪壯;且不說……。解放歲月他們的祖輩父輩是浴血奮戰的神勇,和平年代他們成了偉大國家任何角落建設的大軍。他們是最值得尊敬的,農民工。有誰能否認他們掙著最廉價的工錢,干著最繁重的活的事實;有誰能否認時代需要他們,時代離不開他們的事實。他們是最平凡的人,卻干出了最不平凡的事。享受繁華的人們是否思考過,正是因為有他們的托底才使那些開創的科技放心走上專業人干專業事的路子。世界永遠都在無限的延展著,永遠都需要他們來建造堅實的基礎。有誰能否認,有誰能夠理解他們正在承擔著無比的繁重,同樣也在承受著無比的屈辱;有誰能否認,有誰能夠理解他們撐起偉大祖國的繁榮,同時也在祖國強大的世界威望里貢獻著自己的青春。
有人說過那些令人深思的話不知給他們愁怨帶來了多少鼓舞,年輕人,吃點苦受點累不算什么,命運讓你們趕上了好時代,如果你們深刻理解過去的那種種艱難,眼前遇到的一切困難會讓你們覺得一切都算不了什么。老一輩革命家開創了新時代,新時代的改革家打造了新繁榮。看似平凡的路,卻由不平凡的人來鑄就。信心比希望更需要矜持去面對。
遠洋的貨輪響著沉悶的汽笛在浩瀚的大海上迎擊狂躁的風浪;朝發夕至的高鐵箭一般劃過阻擋的氣流;一代又一代的新型戰機以不可抗拒的威勢壓到對手。偉大的國家強大了,昔日的列強瞠目不可想象的事實,時代急促跳動的脈搏讓世界再也不敢小視曾經被他們欺壓過的弱國。清明節,淋淋細雨下茁壯的紅領巾在烈士陵園告慰英勇的先烈,你們的開創的世界已經變成富強美好的家園,曾經的屈辱不會再現。用史無前例的繁榮告慰無比神勇的英靈,你們的后代帶著興奮的心情縱情歌唱走進了新時代。
吳愛民又想起一個不是故事卻比故事還要引人難忘的童言,一個懵懵然剛剛睡醒的孩子問身邊的媽媽,是誰的聲音讓我從夢中清醒了過來。年輕俊美的媽媽撫摸著孩子黝黑的頭發。她知道那是孩子睡前在爸爸的手機里,聽到那個從未聽到過的帶著湖南口音的偉人的震撼人心的最強音,人民萬歲!!!以至于睡夢里都在孩子的心中回蕩,以至于孩子醒來帶著童稚聲音問媽媽一個可笑的問題,我是人民嗎?
媽媽回答,“你是人民!我們都是老人家說的人民!”
繁星浸遍了夜空,白天的繁華在這個還未開墾的工業小島的荒地依然保留著僅有的寧靜,比家鄉顯得大出幾倍的壁虎(俗稱馬蛇子)悄悄爬進SK營地的宿舍,有人大叫驚呼攪擾的左右鄰舍都醒了過來。有人一時難以入眠,為那天的閑言碎語思之再三,情不所由,心中默默言道,
眾所奉獻,國家興盛。
日月普照,紛紜同生。
西風如割,草木枯黃。
歷雪經霜,松柏蒼蒼。
不輟耕耘,安然太平。
德不佑人,其才何能?
施仁厚愛,共享天成。
過后,猶覺情思未盡,又吟道,
此生一綠葉,東風潛弱芽。
經冬春又綠,更生代新華。
短短暖酷夏,風雨又多刮。
霜至頓換裝,西風吹落嘩。
朝來朝又去,了卻此生涯。
本性是泥土,光鮮莫自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