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生命旅程,同所有世俗人等一樣,逐漸走向平靜,只是這平靜來得還是早了些。
先生所作的那首《絕筆》詩,恐怕是他一生中最后的遺作。
嘉靖二年,亦即公元1523年,其時小桃笙已經長成十六歲的大姑娘,儼然已經成為王寵未過門的兒媳。這年冬天,先生再次到他一生中最為敬仰的老師王鏊家中拜訪,在書房中翻看書籍時,無意中看到書房中有一幅黃色書軸,竟是蘇東坡親手書寫的《滿庭芳(中呂)》:“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里家在岷峨。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
先生緩緩看完,不覺怦然觸動心事。自己已經五十四歲,不也是百年強半?這些年來,他倒是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天哪,自己也曾有過雄心壯志,亦想過發奮圖強希望光宗耀祖,可是誰能想得到,像他這樣一個廣為百姓傳頌的“美貌與智慧化身的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堂堂“江南解元”、“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居然會沉淪到這種地步?
那天下午,先生從王鏊老師家中出來之后,一步一搖晃,頂著凄厲刺骨的西北風艱難回到家中。他在案幾前緩緩鋪就一張宣紙,用力鎮定著自己枯瘦的右手,用最為端正的楷書寫下心中絕筆:“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
先生寫完之后,艱難地放下手中的筆,一遍遍不停地吟誦著,早淚流滿面……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