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在《野火》中曾言:“滿足于現狀的民族不可能進步,但要不滿足于現狀,一個人首先要有所關心,關心之后做觀察,觀察之后再付諸行動?!闭\然,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但不可置疑的是,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將自己局限在各自的交流圈中,絲毫不顧圈外是如何風雨大作!對現實保有敵意,突破自我限制,關心他人,是我們在淡漠社會中的自我救贖,更是我們融入世界與社會的必經之路。
“當發生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是自己的責任?!狈鼱柼┮痪湓?,是多么的一針見血,的確,我們生而為人,每個人都是一顆獨立的靈魂,欲望更是我們的天性,但當個我與大我共同推上舞臺中央時,我們卻不得不驚嘆于人性的骯臟與毀滅之深。一如前段時間的重慶公交墜江事件,事件曝出之余,在我們驚異于那位女乘客無理取鬧的同時,我們是否更應反思:為什么車上其余的十幾位乘客竟沒有一人出手幫助司機制服女乘客?究竟是什么讓他們保持沉默直至死亡?魯迅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笔虏魂P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固然可以為自己免不少憂慮,但在人性狹隘的的牢籠中,災難也將悄然而至!事件的背后,究其根本,還是因為人們對自我的過分注重,對他人及現實的過分淡漠,要知道“淡漠是半個死亡?!?
如果說悲劇是命運對我們冷漠的懲罰,那么我們又應如何突破自我的桎梏?其首要的一步,便是對世界有多所關心,明確我們的共同責任,對現實保有一種“古老的敵意”,即增強對社會暴戾風氣的不認同感,發揚以小我成就大我之精神。正如崔衛平所言“你是你自身的起點,也是這個世界有力的支點之一”倘若我們不能避免的會成為那片引發雪崩的雪花,那至少我們要清楚地意識到災難的形成有我們共同的責任,并且要懷揣歉意,盡可能地進行補救與彌補。
然而,反觀現實,社會的暴戾依舊彌漫四野,有太多太多的罪惡在血與淚中蔓延,小悅悅事件,空姐遇害案,《車四十四》中被奸污的女司機....《云雀叫了一整天》中有這樣的一句話“我追索人心的深度,卻看到了人心的淺薄?!彼械模蚶淠c麻木而遠逝的人們都像一塊燃燒著的,跳躍著火花的木頭,以生命為代價,對我們做出最后的警醒,因此,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喪鐘是為你而鳴。
對現實保有“古老的敵意”,摒棄內心的麻木與淡漠,不滿足于現狀,人性的光輝終會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