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兩部付法次第記海云記

略敘金剛界大教王經師資相承付法次第記。

三藏金剛智云。我從南竺國。親于龍智阿阇梨邊。傳得此金剛界百千頌經。龍智阿阇梨自云。從毗盧遮那如來(即釋迦如來是此約法性身為名)在世。以此金剛界最上乘法。付屬普賢金剛薩埵。普賢金剛薩埵付妙吉祥菩薩。妙吉祥菩薩復經十二代。以法付囑龍猛菩薩(龍猛菩薩即龍樹菩薩也。菩薩生時于龍樹下生故名龍樹也)龍猛菩薩又經數百年以法付囑龍智阿阇梨。龍智阿阇梨又經百余年(此二圣者道果成就。皆壽數百歲)以法付金剛智三藏(梵云囀曰羅(二合)吉娘(二合)曩此云金剛智)金剛智三藏和尚蘊大小乘。宗一切有部。住戒霜潔。律為提塘。南天竺國王第三子為弘法故杖錫五天。來游震旦。時有中天竺國三藏。性釋迦氏。斛飯王五十二代孫因父王使命征戰。遂見殺戮殘害者眾。遂不樂王位。厭世出家。誓愿傳法東國。與金剛智三藏。于玄宗朝同為國師知三藏金藏智解金剛界法。遂于金剛智三藏請傳金剛界五部法。時三藏金剛智知中天竺國無畏三藏解大毗盧遮那教。嘆言此法甚深難逢難遇昔于南天竺國聞有大毗盧遮那教名。遂游五天訪求都無解者。今至大唐喜遇此教。遂請無畏三藏求授大毗盧遮那大教。亙為師資傳授二本教。三藏金剛智阿阇梨又將此金剛界大教王付大興善寺三藏不空智阿阇梨。三藏不空智和尚又以此法付囑含光阿阇梨等弟子五人。一含光阿阇梨(代宗皇帝有敕令修北五臺山造金閣寺不暇傳法)二大興善寺惠朗阿阇梨(傳于崇福寺天竺阿阇梨天竺阿阇梨傳付德美惠謹俗居士趙玖)三青龍寺曇貞阿阇梨(不傳弟子每有學法者云東塔院有惠果阿阇梨善通教相可于彼學)四保壽寺覺超阿阇梨(傳付契如。惠德阿阇梨)五青龍寺東塔院惠果阿阇梨善通聲論唐梵雙明。每棲心于實相之門。妙悟解于如如之理。常諷維摩經。又于余暇常披讀。涅槃。花嚴。般若。楞伽。思益。復遇大興善三藏和尚授金剛界。乃曰此教最上最妙。然昔日所悟大乘心地亦為至極至妙。今遇金剛界法門。更為最上。所以云極無有上者。且顯教心地唯明理觀。今此瑜伽教通理事二門。住金剛界。一念相應。便登正覺。故云極無有上也。所傳金剛界法者。則有大興善寺傳灌頂教同學惠應阿阇梨惠則成都府惟尚。汴淋辨弘。新羅國僧惠日。日本國僧空海。青龍寺義滿。義明。義操。義照。義愍。義政。義一。俗居士靈殷(已上十四人皆傳授大教次阿阇梨位)次青龍寺東塔院義操阿阇梨所傳。金剛界大法。則有當院同學僧。法潤。義貞。義舟。義圓。景公寺僧深達。凈住寺僧海云。崇福寺僧大遇。醴泉寺僧從賀。文苑。會昌寺新羅國僧圴亮。當院常堅。玄法寺僧智深。法全。弟子僧文秘(已上一十四人授金剛界大法皆次阿阇梨位故。)得金剛界大教。海內流行。枝葉不絕。優曇缽教。滿字已圓。其有得傳金剛界法者。頓見菩提。入曼荼羅。得授阿阇梨灌頂。如授法輪王位。此大教王名金剛界者。金剛者堅固義也。以表一切如來法身堅固不壞無生無滅無始無終堅固常存不壞也。界者性也。明一切如來金剛性遍一切有想身中本來具足圓滿普賢毗盧遮那大用自性身海性功德。故修瑜伽者。又以大樂普賢金剛欲箭三摩地。破彼無明住地二障種現及二乘種。摧碎無余。于一念頃證大日毗盧遮那位。此經又名金剛頂者。如人之身。頂最為勝。此教于一切大乘法中最為尊上。故名金剛頂(梵云縛曰嚕(二合)瑟抳(二合)沙此云金剛頂)又是金剛界光明遍照如來現等覺身示現三密五智令一切有情證大圓鏡智成大菩提也。

此經梵本十萬偈。略本四千偈。廣本則有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微塵數偈。如金剛頂義決中說。南天竺國有大鐵塔。中有金剛界曼荼羅。圣者形像鐵鑄所成。其塔中有梵夾。廣如床。廣八九尺。高下五六尺盡是金剛界大教王廣梵本經。則知此經廣本有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微塵數偈不可以凡心測量如法華化城喻品云說是法華經如洹河沙偈。又藥王本事品說甄迦羅。頻婆羅阿閦婆等偈。隨根演教廣略不同。即如花嚴經三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四天下微塵數品。中本有四天下微塵數偈第三本十萬偈(即花嚴八十卷經等是也)即如金剛頂經梵夾經略本四千偈中本十萬偈。廣本則有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微偈又如華嚴經說普賢修多羅。佛剎微塵數修多羅而為眷屬昔姚秦時羅什三藏將此梵網經云是大本菩薩戒經。略譯成兩卷。云是此經中淺略行相。又至大唐開元年中三藏金剛智從南天竺國將得金剛界十萬偈梵夾經。時大海中過大惡風。三船中所有寶物舍利功德盡投于海中。時十萬偈梵夾經誤忘亦投于海中。三藏爾時作息災法。遂得風止。故知十萬偈經與此土緣薄故此經王沉沒大海。次至太唐天寶九載三藏不空阿阇梨自往五天遍求勝法行至南天竺國得遇長年普賢阿阇梨。遂再咨求重學金剛界法。將得十萬偈經(故金剛界前后所學者有少不同)所以大興善寺三藏和尚代宗皇帝灌頂之師。每與皇帝講金剛界甚深義味。常在內道場翻譯圣教。門下學徒授持明灌頂者。數盈千萬。升堂預翻譯者三十余人。入室傳阿阇梨灌頂者。數唯五人(如前文已敘)金剛界毗盧遮那梵本經百千偈(即十萬偈也)說經處有十八會(名目列數次第如十八會指歸說也)四大品。一金剛界。二降三世。三遍調伏。四一切義成就(此四種皆金剛界所攝)一切法要以四智印攝所謂大印。三摩耶印。法智印。羯磨智印。又一一曼荼羅皆具六曼拏羅。一所謂大曼拏羅。二三昧耶曼荼羅。三法曼荼羅。四羯磨曼荼羅。五四印曼荼羅。六一印曼荼羅。唯降三世曼荼羅具十曼。余皆具六。其經說五部。一佛部(毗盧遮那佛以為部主。四波羅蜜菩薩以為看屬)。二金剛部(阿閦佛以為部主四大菩薩以為看屬)。三寶部(寶生佛以為部主四大菩薩以為看屬)。四蓮華部(阿彌陀佛以為部主四大菩薩以為看屬)。五羯磨部(不空成就佛以為部主四大菩薩以為看屬)。內外供養及四攝成三十七。又說四種法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四等流身。四種地位。一勝解行地。二普賢行愿地。三大普賢地。四普遍照輝地。地前三賢為勝解行地。從初地至十地為普賢行愿地。等覺菩薩為大普賢地。佛名普遍照耀地。四種念誦。一聲念誦。二語念誦。(亦名金剛念誦謂舌端微動唇齒合)三三摩地念誦(謂住定與觀智相應)。四勝義念誦(思第一義諦如久之理)。四種求愿法(謂息災增益降伏敬愛并攝召成五)。又瑜伽經中明四種眼(如經說)。四種座法(如經說)。五種大愿(如經說)。又一切如來教集瑜伽中說一百二十種護摩爐。爐中執印標幟各異。所求迅速成辨世出世間果報。諸會浩汗內曼拏羅尊位三十七并賢劫十六大菩薩表賢劫中一千佛。或賢劫千佛皆。在曼荼羅四方。圍繞大曼荼羅。成五十三。并外二十天成七十三。內院地水火風天成七十七。四角有四忿怒明王(或宣標幟形)成八十一圣者身。已上總名金剛界大曼荼羅王(內五十三圣者屬灌頂尊余天等皆各外金剛部不入灌頂位)金剛界曼荼羅并外金剛部尊身共八十一。皆是金剛界光明遍照如來之看屬。以表十方三世盡虛空遍法界持微塵剎海一切如來身。以為其體是亦十方三世諸佛。般若波羅蜜母悉能出生一切諸佛菩薩金剛薩埵性所成就諸菩薩等。亦能出世甚深秘密百千萬億修多羅藏。皆是毗盧遮那如來性海功德亦能出世花藏莊嚴世界海有情世間及器世間。皆是毗盧遮那如來體性周遍故一身充滿一切剎。故云此教門難逢難遇。故從上傳法者經數百年。外方傳一人。我大興善寺三藏和尚親禮五天。重咨勝法。教流天下。大法盛傳。所以新羅諸國經逾數萬。航海忘軀。來趨我唐。至求勝法。故得金剛界累代相承每年有敕。于大興善寺及青龍寺保壽興唐崇福醲泉寺。大開灌頂。傳法度人。是皆我大興善寺三藏和尚傳法之孫資也弘教枝葉遞相傳持。永久無盡。苾芻海云頃因余暇。時屬仲秋之月。謹依本教略集金剛界大教王師資相承傳法次第。從普賢金剛薩埵至今所傳繼于八葉。

敬禮金剛界自在。普賢薩埵持明王。

回此贊演施群生。普愿同生華藏界。

巨唐大和八年歲在甲寅仲秋月二十日

凈住寺梵字傳教沙門海云集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2-20 17:34:08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至县| 武汉市| 日土县| 柯坪县| 和田县| 张家川| 四川省| 揭东县| 进贤县| 安宁市| 常德市| 光泽县| 吴堡县| 高淳县| 兴国县| 堆龙德庆县| 武冈市| 屏东县| 西峡县| 保山市| 湖州市| 合山市| 武定县| 康保县| 延川县| 镇安县| 旬邑县| 城固县| 青河县| 敦煌市| 射洪县| 罗江县| 大竹县| 龙川县| 白水县| 阳信县| 昆山市| 昌黎县| 迁西县| 吴江市|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