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1)
敘曰金沿宋制每路首郡兵馬總管實所兼司一路軍權于焉攸寄中都五京重以留守留守領府尹兼兵馬都總管帝所宅居不曰留守但曰府尹其余諸路總管十四咸平河間真定益都東平大名太原平陽京兆鳳翔延安慶陽臨洮臨潢非首郡亦曰總管府轉運提刑皆別置司刺舉之權似非所及以視唐宋則又減削終金之世方鎮叛渙萬奴太平【咸平萬奴上京太平】世宗紹統由亮狂暴非恒理也曩輯長【長:衍文】方鎮宋齊舊唐多見本紀梁陳周隋紀雖不備往往特書兩宋所本【脫長字】編要錄紀述頗繁臨安諸志除代悉列雜史諸集石刻之屬可據尤多明清兩代則據實錄金源典籍今多散亡自本史外可采實少諸集有數雜史亦鮮【黨楊趙元專集惟此歸潛志北行日錄及北盟會編大金國志所載亦少金石萃編續編山左金石志之屬亦復無多】本紀方鎮既所不列惟見于傳其無傳者自難檢考歷代方鎮雖于年分不能盡備亦未多闕金則每鎮皆有闕年甚或十載且無一人幾不可表蒙古之入人口禽狝文牘灰滅亦可憫已若論任畀多屬國人間參遼籍漢籍任者統計全體什無二三歸潛志言金之軍機漢相不與方鎮治軍宜為所擯畛域之重是可概見運祚之短或亦由之元魏清代立賢無方勝之多矣金與南宋如南北朝不可獨佚爰為之表撮其大要待正來哲
上京
上京留守會寧尹兼上京路兵馬都總管【初為會寧牧】領曷懶一府肇【防御】隆【利涉軍節度使】信【彰信軍刺史】三州蒲與【節度使】合懶【尹兼本路兵馬都總管】恤品【節度使】曷蘇館【節度使】胡里改【節度使】五路【金虜圖經總管十五虛會寧府】
收國元年
天輔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天輔七 天會元年
二年 本紀四月戊午以實古乃所筑上京新城名會平州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十五年
天眷元年 鄧王奭 本紀八月己卯以京師為上京府曰會寧舊上京為北京九月甲申朔以奭為會寧牧封鄧王
二年 鄧王奭
三年 鄧王奭
皇統元年 裴滿達 本傳拜太尉皇統元年會寧牧居數歲以太尉奉朝請
二年 裴滿達
三年 裴滿達
四年 徒單恭 本傳出為濟南尹遷會寧牧封譚國公復出為太原尹
五年 邢王宗敏
六年 邢王宗敏
七年
八年 唐括辯
皇統九 天德元年 唐括辯兗昂 本紀二月甲寅會寧牧唐括辯復為尚書左丞本傳皇統九年為會寧牧改左宣徽使
本傳改崇義軍節度使遷會寧牧天德初改安武軍節度使
二年 徒單恭 本傳海陵篡立復用為會寧牧 本紀十一月癸未以會寧牧徒單恭為平章政事
三年 葛王 本紀天德初判會寧牧明年判大宗正事
四年
貞元元年 完顏晏 本傳海陵遷都晏留守上京累封豫王許王
二年 完顏晏 本傳貞元初進封齊時近郊禁圍獵特畀晏三百人從獵
三年 完顏晏
正隆元年 完顏晏 本傳在上京凡五年正隆二年例削王爵改西京留守
二年 完顏晏 本紀八月甲寅罷上京留守司
三年 完顏鄭家 本傳天德間為右諫議大夫累遷會寧尹安化軍節度使改益都尹
四年 完顏鄭家
五年 完顏蒲速賚 白彥敬傳南征諸軍逃歸者皆欲推戴世宗彥敬陰結會寧尹完顏蒲速賚以圖之
正隆六 大定元年 完顏蒲速賚 白彥敬傳蒲速賚稱疾不至
二年
三年 耨宛溫敦兀帶 本傳改會寧尹都統如故是時初定窩斡人心未安兀帶為治寬簡多備御謹斥候邊郡以寧改北京留守
四年 耨宛溫敦兀帶
五年 耨宛溫敦兀帶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完顏彀英 本紀七月庚子復以會寧府為上京 本傳改上京留守詔曰上京王業所起風氣日趨詭薄宗室聚居號為難治卿元老大臣眾所聽服當正風俗檢制宗室持以大體十五年致仕
十四年 完顏彀英
十五年 完顏彀英
十六年
十七年
十八年
十九年 完顏守貞 本傳遷北京留守移上京坐安置契丹戶民部內娶妻杖一百除名
二十年 完顏守貞
二十一年 完顏烏里也 孛朮魯阿魯罕傳改西南路招討使上謂太尉守道曰阿魯罕及上京留守完顏烏里也皆起身胥吏阿魯罕為人沈厚其賢過之 本紀大定二十一年三月癸卯以尚書左丞相完顏守道為太尉尚書令二十六年四月壬戌太尉左丞相完顏守道致仕
二十二年 完顏烏里也
二十三年 蒲察通 本傳進平章政事世宗將幸上京以通朝廷舊人命為上京留守先往鎮撫之 本紀十一月丙寅平章政事蒲察通罷
二十四年 蒲察通
二十五年 蒲察通 本傳二十五年除知真定府事
二十六年
二十七年
二十八年 粘割斡特剌 本傳二十六年轉尚書左丞二十八年為上京留守賜通犀帶及射往馬一
二十九年 粘割斡特剌
明昌元年 粘割斡特剌
二年 粘割斡特剌 本傳明昌二年致仕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完顏齊 本傳明昌六年留守上京承安二年致仕
承安元年 完顏齊
二年 完顏齊粘割斡特剌夾谷衡 本傳承安初朝廷欲得舊臣任之乃起為東京留守明年改上京留守諭之曰上京祖先基業之地卿馳驛之任到彼便宜行事邊事稍息即召卿還 本紀九月癸丑以上京留守粘割斡特剌為平章政事
本傳承安二年出為上京留守尋改樞密副使行院措畫邊事
三年 徒單鎰 本傳承安三年改上京留守
四年 徒單鎰
五年 徒單鎰 本紀三月庚辰以上京留守徒單鎰為平章政事封濟國公
泰和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大安元年
二年
三年 徒單鎰 本傳大安三年改上京留守平章政事獨吉思忠敗敗【?。貉芪摹靠冇跁颖ぶ卸冀鋰梨勗皇录币幽诉x兵二萬遣同知烏古孫兀屯將之入衛中都朝廷嘉之征拜尚書右丞相 本紀十一月以上京留守徒單鎰為右丞相簽中都在城軍
崇慶元年
至寧 貞佑元年
二年 蒲察五斤 蒲察移剌都傳貞佑二年改知隆安府事逾年充遼東上京等路宣撫使兼左副元帥與上京行省蒲察五斤爭權
三年 蒲察五斤
四年 蒲察五斤
興定元年 蒲察五斤 列女傳阿魯真傳興定元年承充為上京元帥上京行省太平執承充應蒲鮮萬奴
二年 蒲察五斤夾谷必蘭石盞女魯歡 本紀興定元年四月己未以權遼東路宣撫使蒲察五斤權參知政事行尚書省元帥府于上京十二月庚戌元帥左監軍蒲察五斤進右副元帥權參知政事充遼東行省二年三月辛丑上京行省蒲察五斤表左監軍哥不靄誣防州宣撫副使紇石烈按敦將叛而殺之四月壬寅朔曲赦遼東等路以戶部尚書夾谷必蘭為翰林學士承旨權參知政事行省于遼東三年六月以驃騎上將軍河南路統軍使石盞女魯歡為元帥右都監行平涼元帥府事詔赴遼東等處行省給銀符及空名宣敕聽便宜處置
三年
四年
五年
元光元年
二年
正大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天興元年
二年
三年
咸平
咸平尹兼咸平府路兵馬都總管領咸平【安東軍節度使】府韓【刺史】州
天德元年
二年 完顏晏 地理志天德二年八月升為咸平府后為總管府置遼東路轉運司東京咸平路提刑司
本傳改咸平尹徙東京天德初封葛王
三年 李德固
四年 李德固 本紀四年十一月戊戌以咸平尹李德固為平章政事
貞元元年
二年
三年
正隆元年 仆散渾坦 本傳貞元初起復舊職歷泰寧永定軍改咸平尹海陵殺渾坦弟樞密使忽土召渾坦至南京
二年 仆散渾坦
三年 仆散渾坦
四年 仆散渾坦
五年 仆散渾坦 本傳改興平軍節度使
正隆六 大定元年 完顏宗敘 本傳契丹撒八反宗敘為咸平尹兼本路兵馬都總管世宗即位宗敘降授寧昌軍節度使
二年 吾札忽完顏兀帶 本傳大定初除咸平尹駐軍泰州俄改臨潢尹與廣寧尹仆散渾坦解臨潢之圍
窩斡傳大定二年四月咸平路總管完顏兀帶復舊職
三年 耨宛溫敦兀帶 本傳世宗即位遣使召之授咸平尹為北邊行軍都統改會寧尹
四年
五年
六年 徒單貞 本傳以貞女為太子妃除貞為太原尹改咸平
七年 徒單貞
八年 徒單貞 本傳在咸平累贓巨萬徙真定尹事覺世宗使大理卿李昌圖鞫之貞【貞:真】即引伏昌圖還奏上問曰貞停職否對曰未也上怒抵昌圖罪
九年 徒單貞
十年 石抹阿沒剌
十一年 石抹阿沒剌 本紀十一年四月丁未大理卿李昌圖以廉問貞定尹徒單貞咸平尹石抹阿沒剌受贓不法既得罪狀不即黜罷杖之四十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十五年
十六年
十七年 移剌子敬 本傳徙咸平廣寧尹二十一年致仕卒于家
十八年 移剌子敬
十九年
二十年
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
二十三年 移剌道 本傳平章政事大定二十三年罷為咸平尹明日復遣近侍諭旨曰咸平自窩罕亂后民業尚未復舊朕聽卿歸鄉里所以安輯一郡也二十四年薨 本紀七月乙酉平章政事移剌道罷
二十四年 移剌道
二十五年
二十六年
二十七年 完顏宗寧 本傳俄同簽大睦親府事宗寧多病世宗欲以涼地處之俾知咸平無幾入授同判大睦親府事
二十八年 完顏宗寧
二十九年 完顏宗寧
明昌元年
二年 中州集張代州大節歷橫海節度咸平大興尹吏部尚書河東北路總管明昌初請老
三年
四年
五年 蒲察守純 內族襄傳九月赴闕拜左丞相十月阻革囗菐復叛襄出屯北京會郡牧契丹德壽陁鎖等據信州叛初襄出鎮至石門鎮密謂寮屬曰北部犯塞奚足慮第恐奸人伺隙而動即遣官發上京等軍六千至是果得其用臨潢總管烏古論道遠咸平總管蒲察守純分道進討擒德壽等送京師 本紀承安元年十一月庚寅特滿郡牧契丹陁鎖德壽反泰州軍擊敗之
六年 蒲察守純
承安元年 蒲察守純
二年 完顏承暉 本傳遷北京路提刑使歷知咸平臨潢府
三年 完顏承暉
四年
五年
泰和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徒單鎰 本傳拜平章政事泰和四年罷知咸平府五年改南京留守 本紀五月癸酉平章政事徒單鎰罷
五年 徒單鎰
六年
七年
八年
大安元年
二年
三年 胡沙 本紀十一月參知政事胡沙坐覆全軍責授咸平路兵馬總管萬戶囗囗瓜頭屯北古口
崇慶元年
至寧元 貞佑元年 完顏承裕 本傳至寧元年遷元帥右監軍兼咸平路兵馬都總管與契丹留可【可:哥】戰敗改遼東宣撫使貞佑初改臨海軍節度使卒 大金國志梁持勝傳貞佑初由太學博士為咸平治中宗室承裕辟為寮佐承裕死太平謀不軌以兵脅持勝作文移不從大罵即日遇害 中州集梁持勝傳同
二年 蒲蘚萬奴 完顏鐵哥傳遷東北路招討使兼德昌節度使蒲鮮萬奴在咸平忌鐵哥兵強牒取所部騎兵二千又召泰州軍三千及戶口遷咸平鐵哥察其有異志不遣宣撫使承充召鐵哥赴上京命伐蒲與路既還適萬奴代承充為宣撫摭前不發軍罪下獄被害 按蒲鮮萬奴代承充宣撫在三年 本紀貞佑三年三月庚午諭遼東宣撫使蒲鮮萬奴選精銳屯瀋州廣寧以候進止
三年 蒲鮮萬奴紇石烈桓端 本紀十月戊戌遼東宣撫司報敗留哥之捷遼東賊蒲鮮萬奴僭號改元天泰 大金國志貞佑四年時又有遼東安撫使萬家奴者乘大金之亂自立為帝據遼東七路 紇石烈桓端傳貞佑二年為宣差副提控同知婆速路兵馬都總管行府事貞佑三年蒲鮮萬奴取咸平東京瀋澄諸州及猛安謀克人亦多從之者三月萬奴步騎九千侵婆速近境桓端遣都統溫迪罕怕哥輦擊郄之四月復掠上古城遣都統兀顏缽轄拒戰萬奴別遣五千人攻望云驛都統奧屯馬和尚擊之都統夾谷合打破其眾數千于三叉里五月都統溫迪罕福壽攻萬奴之眾于大寧鎮拔其壘其眾殲焉九月萬奴眾九千人出宜風按即宜豐及易地桓端率兵與戰其眾潰去因招唵吉干都麻渾賓哥出臺答愛顏哥不灰活拙按出孛德烈憐十一猛安復來附擇其丁男補軍攻城邑之未下者貞佑四年桓端遣王汝弼由海道奏事宣宗嘉其功桓端遷遼海軍節度使行府事宣差提控如故婆速路溫申海世襲猛安權同知府事溫迪罕哥不靄遷顯德軍節度使兼婆速路治中權判官前修起居注裴滿按帶遷兩階升二等王汝弼遷四階升四等余將士有功者詔遼東宣撫承制遷賞 高麗史高宗世家丙子三年閏月丙戌北界兵馬使奏金東京總管府奉圣旨移牒略曰叛賊萬奴棄一方之重委忘皇國之大恩用心不臧為天不佑近被隆安府行省移剌全舉大軍征討旋不三月應有賊徒盡行殺滅雖有殘零余在山林亡無日矣既此賊之失利舍貴邦以何之竊恐巧言詐謀間諜兩國若或過界嚴設防虞就便牒送前來時金宣撫蒲鮮萬奴據遼東僣稱天王國號大真丁丑四年正月甲申金來遠城移牒寧德城曰叛賊萬奴本與契丹同心若并軍往侵貴邦其患不小茍犯貴邦宜急報之我即出軍掩擊
四年
興定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元光元年
二年
正大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天興元年
二年
三年
東京
東京留守遼陽尹兼本路兵馬都總管領遼陽婆速二府澄【南海軍刺史】瀋【昭德軍刺史】貴德【刺史】蓋【奉國軍節度使】復【刺史】來遠六州
收國元年
二年 本紀四月乙丑以斡魯統內外諸軍與蒲察迪古乃會咸州路都統斡魯古討高永昌胡沙補等被害五月斡魯等敗永昌撻不野擒永昌以獻戮之于軍東京州縣及南路系遼女真皆降詔除遼法省稅賦置猛安謀克一如本朝之制
天輔元年 完顏斡論 本紀七月戊申以完顏斡論知東京事
二年 完顏斡論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天輔七 天會元年 什古乃 金史內族襄傳祖什古乃從太祖平遼以功授上京世襲猛安歷東京留守 按什古乃當以天會中為東京留守
二年 什古乃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宗雋 本傳天會十四年為東京留守天眷元年入朝
十五年 宗雋
天眷元年 宗雋 本紀十月癸酉以東京留守宗雋為尚書左丞相兼侍中封陳王
二年
三年
皇統元年
二年
三年 宗敏 本傳皇統三年為東京留守
四年 宗敏
五年 蒲察石家奴 本傳天眷間授駙馬都尉再以都統定邊部熙宗嘉獎之封蘭陵郡王除東京留守以病致仕
六年 蒲察石家奴
七年 宗懿
八年 宗懿 宗本傳海陵遣使殺東京留守宗懿
皇統九 天德元年 宗懿
二年 宗懿徒單阿里出虎 本紀四月戊午遣使殺東京留守宗懿
本傳天德二年留守東京八月改河間尹
三年 完顏晏 本傳徙東京留守天德初封葛王
四年 韓王亨大白囗大 本傳歷中京東京留守家奴梁遵告亨謀反考驗無狀改廣寧尹 本紀貞元二年十月庚辰朔殺廣寧尹韓王亨本傳四年請老為東京留守貞元三年拜太傅領三省事累封漢國王
貞元元年 大白囗大
二年 大白囗大
三年 大白囗大葛王 本紀正月辛酉以判東京留守大白囗大為太傅世宗紀貞元三年改東京進封趙王
正隆元年 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