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勾吳癸甲錄》,鈔本,存蘇州市博物館。作者姓名不詳,無錫人。

咸豐三年癸丑正月十三日,錫山驛塘報,粵匪由武昌奪舟南下,兩江總督陸建瀛赴九江防守,江南戒嚴。粵匪洪秀全,先于咸豐元年在廣西煽亂,占據安平[永安]州。督師賽尚阿奉命討之,相持一載。

二年三月,潰圍而出,直撲省城。巡撫鄒鳴鶴與向提鎮榮力守,月馀解圍去,徑渡湖湘。

十二月,破武昌。

三年正月,乃有南下之事。時鄒鳴鶴于賊退后為賽尚阿所揭,落職回籍。比破武昌,陸建瀛將赴九江,先期以書邀鄒至金陵,詢以防堵事宜,奏請協守。

十四日,總督陸建瀛師潰于九江。十九日,回江寧。江蘇巡撫楊文定由江寧退守鎮江,江南大震。此于二十四日顧竹由金陵陸制軍幕得信,星夜回錫,始得其實。自此,吳中避亂者絡繹于道。

二月十四日塘報:江寧省城于初九日失守。流言賊匪不日至蘇,城中遷徙一空。前月二十九日匪抵金陵,鄒有家書回,猶云是鹽梟也。嗣后音訊不通。金陵之破也,匪從鳳儀門(儀風門)入,將軍祥厚力戰死之, 陸建瀛亦死,鄒鳴鶴殉難于三山街,次子覲儀、從孫笥踉蹌潛回。二十二日破鎮江,楊文定遁,守令俱棄城走。偽東王楊秀清懸令下蘇州,俄聞向提軍兵到,乃止。時揚州有媚賊者,倡眾饋酒肉、銀米,賊受之,遂取揚城。

二十二日,錫邑南鄉張西橋土匪丁阿葸,倡眾搶劫。是時,人心惶惶,土匪竊發。邑南太湖之濱,日日鳴鑼聚眾,始于二十一日斬代站頭秦墓數百年松楸,一朝而盡。逾日,張西橋又搶李典,蕩然一空。其近村燒香浜,有大戶蕭某者,鄉人遍貼傳單,約于二十六日午刻毀其居。有富家陸,寄居于蕭,聞信夜遁。屆期如蜂屯蟻集者千人,蕭延許舍拳勇顧大成保衛,並許給放平米,始稍稍解散去。時各鄉俱糶平米,鄉中大戶及由城徙鄉者皆有捐,諸不逞稍安。平米者,向例于歉歲青黃不接時周濟平民者也。

二十七日,錫令吳(時行)拿獲丁匪杖斃之,徇于南吊橋。是日,有官兵嘩于北門外,遂訛言賊匪已到,城中人紛紛南竄,于丁匪徇處互相踐踏,死者二十七人,逾時人心始定。自丁匪斃后,土匪稍斂跡。

三月初八夜子(時),地大震。自西南至東北,有聲如風吼,房屋掀側殊甚,逾刻乃定。前歲十一月初五日夜戌刻地震,大致相同。至是再震,不半年也。

十二月,丁港官兵嘩于北門外,邑人復有奔竄者。

十七日申刻,地又震。

四月十四日,錫令查勘秦墓。是日帶鄉勇二百名整隊而去,銜艫接舳,午刻登岸,會大風雨,草草履勘,而土匪俱逃遁無蹤矣。

五月初三日,奇寒,服重綿。

十五日,黃埠墩口設盤查局,司事者原任中書王言鑄、生員訓導孫元楷、六品軍功華翼綸,副貢秦樹業、舉人汪望求、周汝立,生員錢勖、職員嚴錫懿,呈名請縣具詳。時在籍禮(吏)部侍郎侯桐奉旨團練,屢辦未就。周汝立與王言鑄謀以軍功起用,另設盤查局,周與邑令吳內姻也,請毋不行,惟 慮經費無出,爰糾孫、華、汪、秦詣恒善堂,商用兩邑公項。恒善堂者,邑人辦公處也,堂中司事者難之,乃復相與謀曰:公項內有賓興生息銀及書院飯食銀,皆吾輩有份之款,彼烏乎阻我者?遽定議呈縣立案,支用此項,而局遂成。后書院飯食銀,秦容瑩持不可,竟不給付。鄉試一項,亦以懾諸生未敢動用,止動會試公項耳。周與嚴昵,華偵知之,不許入局。此外尚有幫辦諸人,或出或入,或暫或久,以縣詳無名,概置不錄。

六月十三日,賊燒鄧提鎮紹良營于丹徒鎮,邑人震驚。先是局中司事倡設同心防守四字,尖角旗,城廂內外各衢巷皆有之,得報,頃刻收去。

十六日,狂風起,半月始息。

七月十九日,欃槍星見于西方。星隨日沒,其光尋常,凡見十日。委員分局盤查。陽湖令帶崇明兵駐北里放生池,奉檄盤查奸細,與本邑局中兵勇爭執,大哄。尋議上、下水分司其事,乃解。后崇明兵盤獲崇明人王大眼。王本重犯,坐以通賊,梟示高橋。崇明兵不久奉調去。

八月,盤查局收納船料錢,旋即停止。局設以來,除收捐項外,客貨如蘇木等以為犯禁,查出充公。又凡船載綢緞雜有紅、黃之色在內,以為必與賊市,一概起存,變價留用。本邑鄉間,向有江北貿販之船,孫、華定議,每船一只,量其長短大小,定其納錢之多少,給與本局執照放行。行之一月,鄉人將以私稅呈控,有解之者曰:子毋然,吾試以子意曉之,彼已即已,勿為已甚。既而果聞風即止。乃事解之后,華、周大肆咆哮,不以解之為德,而反以詛(沮)之為怨矣。

邑有按田捐餉之議,不果行,定議照上屆賑案捐數減半勸捐。時錫令吳侯時行,金令高侯鳳清也,按議每畝捐錢五十文,系恒善堂主議。周佩安致書吳侯,有四不可,四難之論,久之,竟格不行。周書附錄,將來如有復議捐田者,可取省覽焉。

致吳侯書:國家承平二百馀年,恩周黎庶。今以賊氛迫近,小民失業播遷,諭旨舊欠錢糧及本年上忙新賦緩至秋后察看,一議捐田,則凡零星小戶均在派累之列,于圣意大有背謬,不可一。邑民自逢災后,元氣未蘇,一議捐田,雖蓋藏已罄,不容少減絲毫,于民力大有竭蹶,不可二。加賦預征,最為前明弊政,一議捐田,即已暗加于賦,于國體大有損失,不可三。田多未必盡富,田少或擁厚資。必取之有田之家,殷富典商轉而從而減省,何以服人心?錫金捐事,歷有舊章,一議捐田,恐從此遵以為例,有田之累,伊于胡底?而況僅繳籌墊,既費周章,拖欠錢漕,更多借口,于時事大有關擬[礙],不可四。又致吳侯書:臆見以為四不可之外,又有四難。捐田必先清糧,錫邑于道光八年辦理推收,年分未遠,金邑則雍正年間清糧之后,迄今一百三十年,差田差號,不知凡幾,既不能戶戶核實,即恐有彼推此諉,其難一。正項錢糧,歷年尚多拖欠,捐派之款,豈能一律清完?其難二。錫、金兩邑平田共一百二十馀萬畝,今捐錢每畝五十文,可得錢六萬串,其間大戶居甚[其]七,本需捐輸,其馀三成一萬八千串,應由小戶捐出,殊不知大戶數多而易集,小戶數少而莫措,其難三。貧苦鄉農,將來捐繳不前,勢必追呼。如將種田資本挪以繳捐,田禾缺少栽培,收成歉薄,為害尤烈,其難四。有此四難,辦理必多棘手,孰若于別項有馀捐戶之中酌加成數,補此一萬八千串之闕,既免窮檐之累,更無按畝之應,造福于兩邑者豈淺鮮哉。初七日塘報:上海另股賊匪戕官據城,青浦亦告變,邑人益震。邑入自四月后避難于鄉者,陸續回城,至是復有遷移者。青浦匪首周立春旋即擒治,而上海匪首劉利(麗)川結連英夷,盤據甚固。巡撫許乃釗率師往剿,久未克復,甚至以就撫之說,計誘軍營委員謝繼遷入城,剖腹以死。

十月,改設征收局于崇安寺,紳士代征。時以賊氛迫處,縣未開征,而軍需孔亟,紳侯桐等十人具呈請征,縣即延紳士代征,故改設崇安寺。每兩繳制錢二千一百文,紳民一律。十一月初五日,南禪寺設壇公祭故廣西巡撫江寧殉難鄒鳴鶴,同祭者吳江趙魯沂、同邑顧爽、顧翰、顧箴、顧蕙生,丁彥和、秦文楷、秦麗昌也。

十九日,錫令殺無為教首陳湯元,梟示黃埠墩。先是鄉人有張寶者,素奉無為邪教,傳徒于錢橋一帶,來城則寓惠山之離垢庵。局中錢勖素知之,并悉其口訣。孫元楷之子勛立[鼎烈)亦在局幫辦,乘月夜率鄉勇往擒到局,錢以口訣投之,悉合,乃送縣究出教首陳湯元。陳,丹陽人,邑北門外修發匠也。捕治之無諱飾,乃坐以通賊殺之。尋將張寶解蘇局,人遂率鄉勇毀離垢庵,起獲其傳徒名籍,按名擒拿,將興大獄。有爭之者曰:是邪教,非賊匪也,誅其渠魁足矣,若欲盡殺之,恐生變。乃止。

十二月初二日,王侯汝林來攝錫令。吳令殺陳湯元后,方自謂整頓地方,忽被劾去。

初四日,金邑三壩橋糾眾抗租滋事。是歲大稔,而各鄉佃戶不肯納租,三壩橋則地總費阿慶主其謀,有大戶趙姓首縣,乘其來城應卯,為縣所拘,其鄰鎮張金[涇]橋紳土顧鳳仞為之調停,請縣釋放。乃愈調停而勢愈蹶[獗]張,竟有聚眾劫搶趙姓之事。錫邑西陽山下亦糾眾抗租。陽山一帶鳴鑼聚眾約數千人,揚言要搶大戶,并指算要搶新瀆橋錢勖家。錢大懼,遂議請常郡團練局紳董趙振祚來錫商辦。

初七日,常紳趙振祚率洲勇來縣查拿鄉人之不法者。是日乘船數十,整隊下鄉,旗幟鮮明,前往陽山一帶,示威于各鄉鎮。過新瀆橋,有吳增壽者出言狂悖,立擒之。增壽父某,諸生,即錢之業師也。陽山人聞風遠飏,遂往三壩橋,彼處約眾抗拒,沙勇火槍并舉,燒毀村莊,村人始懼,逃遁一空。顧鳳仞以酒肉迎犒,遂回城。趙騎馬,穿大紅斗蓬[篷]入城,觀者以為賊。

十七日,金三壩橋拿獲費繼祖(等)二犯,正法梟示。費繼祖即地總費之弟也,俗所云頂缸者。

二十一日,錫倪孟壽、孫杏壽、吳增壽正法梟示。錫令本將以立枷斃之,數日不死,乃殺之。除夕城門戒嚴。是日局中派人守門,戒商店收帳不得至夜。北門有綽號錫金叫化者,酗酒妄言,華叱之,剃其眉以示髡鉗之辱。先是局中執犯禁者,割其耳,周視四門,用古刵刑也。

四年甲寅正月,孫元楷及子勛立密請縣詳敘功優獎,秦樹業及王言鑄、華翼綸等以不公控府。自盤查以來,惟陳湯元一犯縣官殺之,指以通賊者也。孫氏父子以此居功,除以侯桐名呈縣請以訓導孫元楷加同知銜,其子孫勛立用中書,縣照詳而侯不知。秦白之侯,侯忿,以捏呈白縣,而秦與王、華連名控府。府下之縣,飭令查覆,彼此嘵嘵。孫旋請某等調停,案懸而事遂中綴。汪助孫大詬于市,孫意在講和,力止之。旋請丁某等調停,乃改詳而同局如故。

二月初九日,張寶懸首于惠山離垢庵之側。張久滯蘇獄,蘇近有警,重囚皆決,故張亦被戮,傳首示眾。邑舉人張應蘭殉難于臨清,奉旨照知府陳(陣)亡例議恤。應蘭原名蘭階,道光癸卯江南鄉試舉人,考取教習揀選知縣,投效直隸軍營,勝帥保撥隸先鋒善祿麾下。二月,賊撲大營,應蘭帥眾迎拒被執,罵賊不屈,受害甚慘。勝帥奏照知州死事議恤。上嘉其忠,特照知府陳(陣)亡例,蓋異數也。

四月,蘇撫許(乃釗)、會欽差向、總督怡(怡良),以鄒鳴鶴殉難入奏,尋奉旨:已革廣西巡撫六品頂載(戴)鄒鳴鶴協力防守金陵,被賊戕害,實堪憫惻,著加恩追賞道銜,即照道員陳[陣]亡例議恤。鄒殉難已隔一年,緣金陵未復,死事諸臣多未入奏。本年二月,邑紳侯桐等連名具呈請恤,由縣申詳請奏,始得奉是恩旨。廿八日,局董周汝立死。或云鬼祟之也。

五月十二日,南水仙廟增設盤查局。是為南局,按船抽厘,孫元楷主其事。先是二月間,孫早擬設此局,侯侍郎力阻之曰:此何事必請旨乃可。孫復挽常紳趙振祚來 商,侯貽書反覆駁辯,突于五月初,局中人揚言已奉憲諭收稅矣,隨于南水仙廟設柵收鴉片厘頭,謂之洋貨,而兩縣實未奉明文。且鴉片久干例禁,亦無可明文者,邑人皆曙眙不解。又以南鄉有蠶桑之利,鄉人趕買新絲,并于絲價抽厘。何孝廉近山南鄉人也,特為其鄉請免,不得已,十日乃止。法蘭西夷來開天主堂傳教。按潛研堂金石跋云:今歐羅巴奉天主耶蘇[穌],溯其生年,當隋開皇之世,或云即大秦遺教。大秦即梨軒,見漢書西域傳。阿羅本于貞觀九年至長安,此天主教入中國之始,唐有景教流行中國碑,丙庚諱作景。是中國之有天主教舊矣,特在禁例,未敢公然傳習。自道光二十年英夷構釁,議約內有中國習教免罪一條,經廣督耆英奏請,但止準在通商五口地方建禮拜堂,不得擅入內地傳教。今錫邑有天主堂一所,在北門外三里橋下,向系各漁船私集禮拜,從無人知。道光廿六年始于內堂懸天主堂壹額,然房屋鎖閉,未敢令外人見。本年夏,有法蘭西夷號稱桑先生者,剃發易服,偕通事自上海來,公然開堂傳教,每逢禮拜日,漁船來集此者數百人,毫無禁忌,是實因中國變法,乘虛而入。教行內地,識者憂之。

廿一日,錫、金令調任去,張侯景渠來攝縣事。六月初七日,大雨,凡五日,大水陡發。米價騰貴,幸即晴霽,水稍退,然低洼成浸,已不免成災矣。

廿三日,巢湖船匪糾眾持械,圍廬州客舟于北黃泥橋下,搶劫一空,殺傷甚眾。

巢湖船者,向販私鹽為業,約數百人,近又散居北里四寶橋一帶,諸多不法。自上年臘月廬州失守,廬客挾資負販來錫,泊舟于北黃泥橋下,內有米商,素與米行熟識,惟因米不通,商改販雜貨,兼以煙土取利,而又借廣、潮人包送,不肯于南局抽厘。有見其販土多資者,以形跡可疑之說白之局,局告之縣,縣慮其非賊,不肯妄拿。而巢湖人愿任其事,局中華翼綸深信之,遂有是舉。凡殺十三人,傷八人。金令聞報大駭。某人告曰:此案以擒殺賊匪辦之即了矣。而侯正色曰:人可欺,天不可欺。遂晉省奉憲查辦。

七月初一日,縣示本邑商店酌捐助餉,凡船載貨物禁止抽厘,出示之后,一面諭撤南局。

初三日,大憲檄縣訪拿盤查局匪徒。按察使吳奉督憲怡札開訪問錫、金二縣有匪徒借稱盤查,搶劫行李,又聞該縣境內設柵抽厘騷擾,飭縣會營,不動聲色,密速查拿,從嚴究辦。

十四日,巢湖船總領劉正宇及兇犯二名斬首梟示。劉正宇者,久于錫,與各商素識,凡彼處經紀悉由劉關說。廬州之案,自謂非主謀,挺身到縣,且堅供火槍兵器非其所自有。若據其一面之詞,將興大獄,乃殺之。

十五日,撤南局。撤局早奉縣諭,遷延半月,差催始撤云。城廂行二十家牌。十家牌本保甲遺意,主察奸細,晝則盤詰,夜則巡警,昔王文成[王陽明]行之贛南而效者也。上年五月,寇警沓至,有識者議及此,而當事者不以為然,張侯令錫勸行二十家牌。各團插旗數面,添更夫數人,又添巡夜數人。

閏月十六日,縣奉憲檄裁撤北局。藩憲陶[恩培]批詳內開:盤查奸細,原所以保衛地方,全在經理得人,如任事者孳孳為利,按船抽捐,假公事以飽私囊,擾累商民,怨聲載道,是外患未至,內訌將作,尚復成何世界?今據該縣等會詳,請將此局一并裁撤,系為安內起見。應如所詳辦理。又奉撫憲吉[吉爾杭阿]批:仰即遴選公正紳董另行設局,不得仍前擾累商旅。

八月,金匱餞侯德誠蒞任。

九月,復設北局。詳易新董顧鳳仞等八人。日,無錫吳侯淳鏞蒞任。自此舊行二十家牌法盡撤。

十月,拿獲匪徒潘正法,梟示黃埠墩。該匪狂言無忌,或云此病失心瘋者。

十一月初五日,水鬥。無論河水、池水,東西高下,震蕩如鬥狀,晌午約刻許。廿六夜子(時),地震。聲向東南來,掀簸三,四數。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2-12 11:43:37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晴隆县| 宁阳县| 吕梁市| 渝中区| 兴宁市| 黔西县| 碌曲县| 贞丰县| 新野县| 唐河县| 曲阜市| 榆树市| 肃北| 武威市| 北流市| 莆田市| 呼和浩特市| 凌海市| 平塘县| 库车县| 太湖县| 阿勒泰市| 衡山县| 宁晋县| 扶沟县| 班玛县| 周宁县| 泽库县| 屏东县| 行唐县| 望奎县| 马鞍山市| 马公市| 台北县| 深圳市| 台湾省| 疏附县| 偏关县| 浦东新区| 冷水江市| 开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