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第1章 序例

序曰:太極無上始青之天,去日月之宮五千里,其有神機(jī)之道,分闢昭彰,未易區(qū)別。

天道復(fù)乎?此杳冥昏默,不可得而名也。帝出震,是謂始青之天。天造草昧,未周五行之?dāng)?shù),不可得而見也。故曰:去日月之宮五千里。至陽之精為日,至陰之精為月,一陰一陽之謂道。其明晦有時,其遲速有度。神機(jī)之運,有陰陽不測者司之。故曰:分闢昭彰,末易區(qū)別。

上帝憫生靈之夭折,故召日月二宮天尊,為說靈寶大法、黃素法、淨(jìng)明法、度人法各一也。

天地綑縊,萬物化醇。男女構(gòu)精,萬物化生。莫非陰陽之沖炁也。唯內(nèi)傷於七精,外賊於六炁,於是陰陽之沴,致生靈有夭折之苦。故上帝召日月二官天尊,謂非陰陽至精之炁,不足以回生起死,興仆植僵,使之終年,而終壽域焉。然靈寶大法者,道之宗也。黃素法者,命之府也。淨(jìng)明法者,性之本也。度人法者,入道之門也。道降而出其序,如此。

說法之時,衆(zhòng)真群聚。道君宗王上帝,登洞神之室,坐玉局之座,敬授此書。

或於妄幻,以偽喪真。還其本元,則真常存,故衆(zhòng)真群聚。然有真君存焉,道君宗王上帝是也。洞如水之洞,無所不達(dá)。神如火之傳,無所不應(yīng)。登洞神之室,坐則道法之變化為無方。坐玉局之座,則換陽精之純而有體。敬授此書,則奉而行之,其可忽乎。

其文皆廣一丈,而此書,有黃素交光,垂芒照耀,映於月宮。遂以此付之,故號月宮太陰元君孝道仙王靈寶淨(jìng)明黃素天尊。而淨(jìng)明靈寶法,以付日宮太陽上帝孝道明王靈寶淨(jìng)明天尊。

《易》曰:物相雜,故曰文。陰陽剛?cè)嶂疄沤诲e而成文,則天地數(shù)周。故其文,皆廣長一丈,黃土之色,脾實主之。素,金水之色,腎則主之。受命之初,脾、腎為元炁、沖炁之本。而胞胎孕育,寄於母身。故黃素文交光,則映於月宮。至於稟性受成,宴以父體故。淨(jìng)明寶法,則以日宮太陽焉。

二書微妙,深不可曉。可以報君父,可以成大藥,可以伏災(zāi)魅。見之者消屯,聞之者已疾,佩之者長生。

《冷明黃素書》,其理微,其道要,其義深而難知。蓋內(nèi)者,外之符也。一身者,天地之總欽。其天君順其神,心推之於外,則忠孝可以報君父。探取鉛汞,抽添水火,驗之於外,烹鍊可以成。藥以火者,炁之反也。而此導(dǎo)其常魅者,氣之邪也。而此復(fù)其正屯者,氣之鬱也。故見通炁則消疾者,炁之淫也,故聞中炁則已。至於能守統(tǒng)炁而不失,則雖與天地相為長久,可也。故曰:佩之者,長生。

曉其義者得仙。括陰陽造化之宜,明星辰交合之道。南北之斗四旋,東西之分統(tǒng)制。炁候交感,早晏分離。自非已得 淨(jìng)明寶法者,未易能知也。

陰陽造化,以炁而感會也。南北之斗回旋,以無而運行也。東西之分統(tǒng)制,以炁而入也。衍而伸之,亙古今而不窮??偠鴷讱q月於時刻。非窮理盡性,孰能與於此哉。故曰:無候交感,早晏分離。自非已得 淨(jìng)明寶法,末易能知也

黃帝素書人道品

凡學(xué)《黃素書》者,以五炁朝元,三陽聚項,或可飛昇入聖,或可脫質(zhì)升仙。少年向慕千日,可以大成。中年修持千日,亦可俯就。晚年加進(jìn)千日,尚可以立功。諸弟子得法之後,以日月寸陰之借為性命,久長之計,莫先於此也。

人之初生,元氣在臍。而五行之氣,散於五臟。統(tǒng)以三宮,則丹田、絳宮、泥丸是也。世之人,汩於嗜慾,收拾失宜,是以五炁散蕩,而元炁淪亡。升降乖離,而三宮阻絕。馴致耗散,則天折隨之矣。學(xué)《黃素書》,務(wù)使五臟之炁,則朝於元,而金丹成就。三宮之陽,皆聚於頂,而髓海充盈。或飛舉升真,神用無方,而入於聖焉?;蛎摎な?,超離塵網(wǎng),而升於仙焉。少年炁血堅完,安而行之,可以大成。中年熙血減耗,利而行之,亦故可以俯就。晚年血炁既衰,強(qiáng)而行之,故尚可以立功。必待千日之久者,蓋數(shù)始於一,立於兩,成於三。積之三年,則歷時而得數(shù)備,所以能成功也。學(xué)者悟日月之跳,丸知寸陰之過隙者,宜玫力於斯焉。

凡學(xué)《黃素書》者,要在忠孝。忠孝之人,持心直諒,秉炁溫恭,是非不能搖,淫邪不可入,十善具備,五逆咸消,一心之中,外物不汩,自然成就,畢竟有成。則黃素之士,以忠孝為本也。況忠孝之人,內(nèi)之事親,外之事君,既無愧悚,可達(dá)幽明。姓名已記,丹臺功行,皆存紫籍。兼之學(xué)道,可謂良金遇鍛美玉,向鐫鮮有不為令器者也。

忠孝之名,因君親而立也,皆責(zé)於持心、直諒、秉熙、溫恭。然事公,以直諒為主。事親,以溫恭為主。直諒,則生明,故是非不能搖。溫恭,則生饉,故淫邪不可入。由忠孝而推之,於臨財,則為康。形之於言,動,則為慎。居之以寬裕,終之以容忍。禮以節(jié)之,信以誠之。則十善具備矣。君臣有義,勿逆其經(jīng)。父子有親,勿逆其分。夫婦有別,勿逆其和睦之情。長幼有序,勿逆其先後之禮。朋友有信,勿逆其交際之心。則五逆咸消矣。一心湛然,如水澄 淨(jìng),外物塵垢,何由汩之?則學(xué)道,其有不成乎。《度人經(jīng)》曰:諸天記人功過,毫分無失。十善具備,五逆咸消矣。則惡簿無姓,善簿有名。丹臺紫籍之所存記,復(fù)何疑也。《禮》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傳》曰:若金在鎔,唯冶者之所鑄。內(nèi)行修明,而加之以學(xué)道,豈不猶良金美玉。銀之,以致利用,鐫之,以文其美質(zhì)。干將、瑚璉,豈謂難成矣哉。

今弟子有在公入仕者,有在仕為民者,有父母具慶者,有二親喪亡者,有獨養(yǎng)偏親者,即當(dāng)回思往昔,曲意追尋。在仕路者,必須省其所以為仕。在民力者,必須知其所以為民。有父母者,知不報之恩而報。有偏親者,念死者而憂。唯二親喪亡,情不可堪。回想昔時之有忤,當(dāng)知今日之涕淚,報之不

可,旼之不可。唯能知向道者有成,超脫塵錄,名位出凡。以此教人,人無不從。推之天下,無不可也。

忠者欽之極,孝者順之極,體欽順而不失。故在仕路者,風(fēng)夜匪懈,以事其上。寬慈惠和,以撫其下。則知所以為仕矣。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jǐn)身節(jié)用,以念君親。則知所以為民矣。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孝子所以愛日者,思不報之恩而報故也。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御卹,入則靡至,既喜而懼繼之者,念死者而憂故也?!缎⒔?jīng)》曰: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永感之後,恩既不可報,死既不可旼。若能向道有成,超脫塵録,而離乎數(shù),名位出幾,而列於仙,則孝道之終,孰大於是。

凡學(xué)《黃素》者,要在廉慎。廉慎之人,無所貪慾,有所持守。既無貪慾,乃有持守。有持守,即無汙辱。無忿躁,斯無煩惱。無煩惱,斯可修持。既修持,則自然寬裕容忍。以逸,以靜,以虛,以安,以長久,以不變,然後有成也。

康者,見得而思義,故無貪欲。慎者,言行不妄發(fā),故有持守。貪慾者,誘於外也。持守者,立於內(nèi)也。與接為搆,日以心鬪,未有能執(zhí)神而固也。故曰:既無責(zé)慾,乃有持守。惡醉而強(qiáng)酒者,不逃乎況湎。亞心濕而居下者,未免乎沾濡。故有持守,即無汙辱。三呼不聞,則必以惡聲隨之??毯颂?,則必有不肖之心應(yīng)之。故無汙辱,斯無忿躁。利害相摩,生火甚多,衆(zhòng)人焚和。故無忿躁,斯無煩惱。恬愴無為者,道德之本也。

凡學(xué)《黃素書》者,務(wù)在調(diào)其心性。心性之用,象於鑑水,如彼應(yīng)接,無嫌妍醜,不得方圓??勺〖醋。尚屑葱?,自然而已,則深得其妙也。凡學(xué)《黃素書》者,既知立行,必學(xué)守持。守持之術(shù),當(dāng)思一身何所從來?復(fù)何所從去?於來去之中,識其所以,自然通神,則仙道成矣。

凡學(xué)《黃素書》者,既知來去,必在勉力。勉力非難,而所保之不變?yōu)殡y。何謂保其不變之為難?衣食逼迫,貪心即隨之,一也;尊長約束,世事旋集,二也;妻兒牽連,復(fù)憂過計,三也;名利牽絆,不肯自己,四也;疾病相煎,功未圓就,五也;不慎擇師,旋服未服,六也;議論差別,又即生疑,不能專一,七也;志意懈怠,始勤終忘,八也;日月差互,不能成功,九也。如此,皆令人中變。凡遇此景,便須勉力向前,不求目前之事,則可以成矣。

凡學(xué)《黃素書》者,既得不變之道,而所以成就之者,亦有法。何謂成就,知天地,知四時,知日月,知五行,辯水火,交龍虎,明丹砂藥物,曉鉛汞,會抽添、轉(zhuǎn)河車。然後,鍊形之術(shù),朝元之方,魔難之試,證驗之悟,無不周矣。

凡學(xué)《黃素書》者,知成就者天地,而未知天地之妙。何謂天地之妙?父母始生是也。天黑下降,如父之精。感地炁上騰,如母血之化。感化之中,以有此身。天地既長且久,則以運動、以靜處有法,知靜處運動,則知天地矣。

凡學(xué)《黃素書》者,知四時,而未知四時之機(jī)。何謂四時之機(jī)?人壽百歲,自幼至壯,乃幼弱之時。自壯至下壽六十,乃老耄至歲,乃衰敗之時。則一人之身,乃天地之時也。故一身之時為難得,而日中之時又可惜。知其機(jī),則少年用功,知一身之時也。寸陰不放,知日中之時也。身中有年,年中用月,月中用日,日中用時,然後合於大道也。

凡學(xué)《黃素書》者,既知日月,必曉日月之?dāng)?shù)?!肚屐o經(jīng)》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名,運行日月。默記二儀,陰陽交合,助行晝夜之功。故混沌初分,玄黃辨位。天地之形,如合盂。六合之中,如一卵。日月之宮,隨數(shù)上下,如人之魄魄。故學(xué)者,以魂制魄,不可不知日月生沒焉。

凡學(xué)《 黃素書》 者,既知五行。而不知五行之宜。相生相尅,以為父子,以為夫婦,以為君臣、以為男女。而人之五臟六腑,各以類推,而人之身,五行具焉。

凡學(xué)《黃素書》者,於五行之中,知水火矣。而水火何以辨之,蓋人之心、腎,相去八寸四分,乃水火定位之比也。氣液太源相合,乃水火交合之比也。心生液,自肺液降於心。液乃婦,有家也。腎生氣,自腎氣行於心。氣乃男,有室也?;蜃陨隙拢蜃韵露?,二炁相合,故曰真火、真水也。

凡學(xué)《黃素書》者,於水火之中,識龍虎之交。何謂也?龍者,心也?;⒄?,腎也。腎炁易耗散,而真虎難得。心液難積聚,而真龍易失。要在知交合之時。採取之法,有自火中出,有自水中生,而顛倒之術(shù)在也。

凡學(xué)《 黃素書》 者,既交合於龍虎,而丹藥未易明也。蓋丹有內(nèi)外,內(nèi)丹者,其藥材出於心腎,是人皆有,而必期於聖胎,就而真炁生。炁中有炁,如龍之珠,如牛之黃,本於黃芽生。內(nèi)丹既成,則呵呼之間,可貯外藥,則鉛汞之合砂銀之精是也。

凡學(xué)《黃素書》者,既交龍虎,辨藥材,而於鉛汞必有說焉。砂中有汞,比於陽龍。鉛中之銀,比於陰虎。鉛乃銀之母,汞乃砂之子,鉛汞相合,緞鍊自成。置之鼎器,配之藥餌,溫養(yǎng)無虧,則金丹可就矣。

凡學(xué)《黃素書》者,既知鉛汞,必有抽添之法。抽,則寫之。添,則補(bǔ)之。補(bǔ)寫之說,乃造化之本也。是以天地,陰陽升降,而變六炁;日月往復(fù),而變九六。如不達(dá)天地之機(jī),則真鉛一時飛散矣,當(dāng)切記之。

凡學(xué)《黃素書》者,既審抽添之訣,必知河車之運。何謂河車?有大河車,有小河車,有紫河車。蓋河車,北方之正炁,運轉(zhuǎn)不已,而包含陰陽始之,匹配奇耦次也。內(nèi)則聚精神,然後採自然之藥,進(jìn)真炁之火,添汞抽鉛,則小河車之事一也。及夫一撞三關(guān),直超內(nèi)院,起收後前補(bǔ)鍊上下,而黃庭大藥漸成者,大河車之事也。大小既運,功既圓就,形炁不虧,道既配合,則所謂紫河車。足此三車,皆取意於運用而矣。如此,則鍊形,即元內(nèi)觀之術(shù),皆在我也。

凡學(xué)《 黃素書》 者,既聞規(guī)戒,務(wù)在守持。年光易如流,丸炁形消,如焚火流丸。既落焚火,必滅。各宜早下工夫,則便六親和合,一人升陸,九族蒙恩。凡自炁脈之原,必得亨通之路。仙書在邇,各宜勉之。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2-12 10:05:09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shù)字版權(quán)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quán)上海閱文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制作發(fā)行

QQ閱讀手機(jī)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多县| 许昌县| 富蕴县| 兴仁县| 南投县| 沭阳县| 绥棱县| 无锡市| 民乐县| 安宁市| 祁东县| 光泽县| 调兵山市| 陈巴尔虎旗| 鸡东县| SHOW| 博罗县| 五原县| 永胜县| 九龙县| 淮安市| 平南县| 吴堡县| 大渡口区| 梁山县| 霍城县| 山西省| 舟曲县| 金门县| 工布江达县| 宁都县| 金塔县| 陈巴尔虎旗| 诏安县| 长沙县| 株洲市| 扶绥县| 大理市| 大同县| 松原市| 灵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