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 考 文 獻 更新時間:2018-12-26 17:59:31
- 18.4 本章小結
- 18.3.9 腔體管理
- 18.3.8 冷卻管道設計
- 18.3.7 澆注系統設計
- 18.3.6 添加標準件
- 18.3.5 添加模架
- 18.3.4 分型
- 18.3.3 設定毛坯
- 18.3.2 設置模具坐標系
- 18.3.1 加載產品
- 18.3 充電器底座模具設計
- 18.2.10 冷卻管道設計
- 18.2.9 添加滑塊
- 18.2.8 添加澆口
- 18.2.7 添加流道
- 18.2.6 添加標準件
- 18.2.5 添加模架
- 18.2.4 凸墊
- 18.2.3 設定毛坯
- 18.2.2 設置模具坐標系
- 18.2.1 加載產品
- 18.2 定位套模具設計
- 18.1.9 腔體管理
- 18.1.8 冷卻管道設計
- 18.1.7 澆口設計
- 18.1.6 添加標準件
- 18.1.5 添加模架
- 18.1.4 分型
- 18.1.3 設定毛坯
- 18.1.2 設置模具坐標系
- 18.1.1 加載產品
- 18.1 轂模具設計
- 18 模具設計實例
- 17.8 習題
- 17.7 本章小結
- 17.6 本章綜合實例——插座
- 17.5.3 孔表
- 17.5.2 組件圖紙
- 17.5.1 裝配圖紙
- 17.5 模具圖紙
- 17.4 材料清單
- 17.3.2 模具工具方法
- 17.3.1 電極功能插入電極
- 17.3 電極
- 17.2 冷卻系統
- 17.1.2 分流道
- 17.1.1 澆口
- 17.1 澆注系統
- 17 完成模具設計
- 16.7 習題
- 16.6 本章小結
- 16.5 本章綜合實例——四輪玩具車車座
- 16.4.2 建腔
- 16.4.1 推桿的成形
- 16.4 標準件的成形
- 16.3 鑲塊設計
- 16.2.3 滑塊和內抽芯的定位
- 16.2.2 滑塊和內抽芯的子裝配結構
- 16.2.1 滑塊和內抽芯的設計
- 16.2 滑塊和內抽芯
- 16.1.3 尺寸編輯
- 16.1.2 分類選擇
- 16.1.1 目錄
- 16.1 標準件管理
- 16 標準件
- 15.5 習題
- 15.4 本章小結
- 15.3 綜合實例——為鼠標上蓋模具添加模架
- 15.2 模架管理
- 15.1 模架類型
- 15 模架庫
- 14.6 習題
- 14.5 本章小結
- 14.4.4 刪除多件模成員
- 14.4.3 初始化項目和模具坐標系
- 14.4.2 激活部件
- 14.4.1 用初始化項目加載多件模
- 14.4 多件模
- 14.3 重定位方法
- 14.2 刀槽
- 14.1 多腔模布局設計
- 14 多腔模設計
- 13.16 習題
- 13.15 本章小結
- 13.14.2 綜合實例——電話插板的分模
- 13.14.1 綜合實例——手機前殼的分模
- 13.14 綜合實例
- 13.13 更新分型樹列表
- 13.12 交換產品模型
- 13.11 模型比較
- 13.10 抑制分型
- 13.9 創建型芯和型腔
- 13.8.2 編輯分型面
- 13.8.1 創建分型面
- 13.8 創建/編輯分型面
- 13.7.4 編輯過渡對象
- 13.7.3 放置過渡點
- 13.7.2 自動轉換對象
- 13.7.1 引導線
- 13.7 定義/編輯分型段
- 13.6.4 合并分型線
- 13.6.3 編輯分型線
- 13.6.2 遍歷環
- 13.6.1 自動搜索分型線
- 13.6 編輯分型線
- 13.5 創建/刪除補片曲面
- 13.4 抽取區域與分型線
- 13.3 設計區域
- 13.2 分型管理器
- 13.1 分型過程
- 13 分模設計
- 12.16 習題
- 12.15 本章小結
- 12.14 綜合實例
- 12.13 面分割
- 12.12 擴大曲面
- 12.11 分型/補片刪除
- 12.10 現有曲面
- 12.9 自動孔補片
- 12.8 修剪區域補塊
- 12.7 邊緣補片
- 12.6 表面修補
- 12.5 補實體
- 12.4 輪廓分割
- 12.3 分割實體
- 12.2 創建箱體
- 12.1 模具工具概述
- 12 模具工具
- 11.8 習題
- 11.7 本章小結
- 11.6 綜合實例——鼠標上蓋模具設計準備
- 11.5.3 工件庫
- 11.5.2 自定義工件
- 11.5.1 標準長方體
- 11.5 工件設置
- 11.4.3 常規收縮設置
- 11.4.2 軸對稱的收縮設置
- 11.4.1 均勻收縮設置
- 11.4 收縮率
- 11.3 模具坐標系
- 11.2.6 UG/Mold WiZard的子裝配
- 11.2.5 UG/Mold WiZard的裝配克隆
- 11.2.4 材料庫
- 11.2.3 重命名對話框
- 11.2.2 設置項目路徑和名稱
- 11.2.1 項目單位
- 11.2 加載產品
- 11.1 模具設計參數預設置
- 11 模具設計初始化
- 10.5 習題
- 10.4 本章小結
- 10.3 電器蓋注塑模設計綜合實例
- 10.2.8 標準件管理
- 10.2.7 模架的設置
- 10.2.6 分型
- 10.2.5 型腔布局
- 10.2.4 定義工件
- 10.2.3 編輯收縮率
- 10.2.2 定義模具坐標系
- 10.2.1 項目初始化
- 10.2 Mold Wizard設計過程
- 10.1 Mold Wizard介紹
- 10 Mold Wizard入門
- 9.7 習題
- 9.6 本章小結
- 9.5 制品設計到模具設計的流程
- 9.4 塑料模具設計步驟
- 9.3.6 導套——結構零件
- 9.3.5 導柱——結構零件
- 9.3.4 滑塊——成形零件
- 9.3.3 型腔——成形零件
- 9.3.2 型芯——成形零件
- 9.3.1 模架
- 9.3 模具結構與常用標準件介紹
- 9.2.4 抽芯機構
- 9.2.3 冷卻系統
- 9.2.2 頂出機構
- 9.2.1 澆注系統
- 9.2 注塑模的組成
- 9.1.2 注射成形工藝參數
- 9.1.1 注射成形工作原理
- 9.1 注射成形工藝
- 9 注塑模設計基礎
- 8.5 本章小結
- 8.4 MD建模過程
- 8.3 MP3建模過程
- 8.2 遙控器底座建模過程
- 8.1 輪轂建模過程
- 8 塑料制品建模實例
- 7.11 習題
- 7.10 本章小結
- 7.9 UG和AutoCAD的轉換
- 7.8.2 一般文件法
- 7.8.1 模式方法
- 7.8 創建工程圖圖樣
- 7.7 工程圖的標注
- 7.6.4 視圖邊界
- 7.6.3 顯示與更新視圖
- 7.6.2 對齊視圖
- 7.6.1 移動/復制視圖
- 7.6 視圖管理
- 7.5.5 斷開視圖
- 7.5.4 局部剖視圖
- 7.5.3 旋轉剖視圖
- 7.5.2 半剖視圖
- 7.5.1 簡單剖視圖
- 7.5 剖視圖的創建
- 7.4 視圖操作
- 7.3 工程圖的預設置
- 7.2 工程圖的管理
- 7.1 工程圖創建的一般過程
- 7 工程圖
- 6.7 習題
- 6.6 本章小結
- 6.5 裝配實例
- 6.4.2 裝配信息查詢
- 6.4.1 裝配導航器
- 6.4 裝配其他功能
- 6.3.2 編輯爆炸視圖、自動爆炸視圖、取消爆炸組件
- 6.3.1 創建/刪除爆炸視圖
- 6.3 爆炸視圖
- 6.2.7 間隙分析
- 6.2.6 轉為工作部件、轉為顯示部件
- 6.2.5 抑制組件、取消抑制組件、編輯抑制狀態
- 6.2.4 替換組件、WAⅤE幾何連接器
- 6.2.3 創建組件陣列、鏡像裝配
- 6.2.2 配對組件、組件重定位
- 6.2.1 添加現有組件、添加新組件
- 6.2 裝配結構的建立
- 6.1 建立裝配的一般方法
- 6 裝 配
- 5.6 練習
- 5.5 本章小結
- 5.4.5 縫合
- 5.4.4 偏置曲面
- 5.4.3 規律延伸
- 5.4.2 剪斷曲面
- 5.4.1 擴大曲面
- 5.4 曲面的編輯
- 5.3.7 N邊曲面
- 5.3.6 橋接
- 5.3.5 截型體
- 5.3.4 掃掠
- 5.3.3 通過曲線網格
- 5.3.2 通過曲線組
- 5.3.1 直紋曲面
- 5.3 由線創建曲面
- 5.2.3 從點云
- 5.2.2 從極點
- 5.2.1 通過點
- 5.2 由點創建曲面
- 5.1 曲面構建的一般方法
- 5 曲面建模
- 4.10 習題
- 4.9 本章小結
- 4.8 綜合實例——齒輪油泵的設計
- 4.7.7 布爾運算
- 4.7.6 取消抑制特征
- 4.7.5 抑制特征
- 4.7.4 特征重排序
- 4.7.3 移動特征
- 4.7.2位置編輯
- 4.7.1 參數編輯
- 4.7 編輯特征
- 4.6.5 片體到實體助理
- 4.6.4 片體加厚
- 4.6.3 有界平面
- 4.6.2 曲線成片體
- 4.6.1 提取幾何體
- 4.6 其他特征
- 4.5.7 實例特征
- 4.5.6 螺紋
- 4.5.5 抽殼
- 4.5.4 倒斜角
- 4.5.3 邊倒圓
- 4.5.2 拔模體
- 4.5.1 拔模角
- 4.5 細節特征
- 4.4.4 管道
- 4.4.3 沿引導線掃掠
- 4.4.2 回轉
- 4.4.1 拉伸
- 4.4 掃描特征
- 4.3.6 溝槽
- 4.3.5 鍵槽
- 4.3.4 凸墊
- 4.3.3 腔體
- 4.3.2 凸臺
- 4.3.1 孔
- 4.3 設計特征的創建
- 4.2.3 基準坐標系
- 4.2.2 基準軸
- 4.2.1 基準面
- 4.2 基準特征的創建
- 4.1.4 球
- 4.1.3 圓錐
- 4.1.2 圓柱
- 4.1.1 長方體
- 4.1 基本成形特征
- 4 特征建模
- 3.4 練習
- 3.3 本章小結
- 3.2.3 曲線的操作
- 3.2.2 工具條簡介
- 3.2.1 建立和激活草圖
- 3.2 草圖的繪制
- 3.1.4 曲線的操作
- 3.1.3 曲線的編輯
- 3.1.2 曲線的繪制
- 3.1.1 點與點集的建立
- 3.1 曲線的繪制
- 3 曲線與草圖繪制
- 2.4 本章小結
- 2.3 塑料制品設計基本流程
- 2.2.3 塑件形狀和結構設計
- 2.2.2 塑件材料選擇
- 2.2.1 塑件工藝設計
- 2.2 注塑件設計要點
- 2.1.3 塑料件設計工藝要求
- 2.1.2 常用塑料介紹
- 2.1.1 塑料性質
- 2.1 塑料制品設計基礎
- 2 塑料制品設計基礎
- 1.13 練習
- 1.12 本章小結
- 1.11 UG NX 5.0的主模型概念
- 1.10 UG NX 5.0應用實例
- 1.9 信息查詢與分析
- 1.8.4 對象的隱藏
- 1.8.3 對象的旋轉和縮放顯示
- 1.8.2 對象的顯示
- 1.8.1 對象的選擇
- 1.8 對象編輯
- 1.7 層的設置
- 1.6 視圖和布局
- 1.5.2 工具欄的定制
- 1.5.1 UG NX 5.0界面介紹
- 1.5 UG NX 5.0軟件基礎
- 1.4.4 其他模塊
- 1.4.3 CAE模塊
- 1.4.2 CAM模塊
- 1.4.1 CAD模塊
- 1.4 UG NX 5.0軟件模塊簡介
- 1.3.2 UG NX 5.0的安裝
- 1.3.1 UG NX 5.0安裝的系統要求
- 1.3 UG NX 5.0軟件的安裝
- 1.2 UG的特點
- 1.1 UG NX的發展歷史
- 1 UG NX 5.0概述
- 前 言
- 叢書序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叢書序
- 前 言
- 1 UG NX 5.0概述
- 1.1 UG NX的發展歷史
- 1.2 UG的特點
- 1.3 UG NX 5.0軟件的安裝
- 1.3.1 UG NX 5.0安裝的系統要求
- 1.3.2 UG NX 5.0的安裝
- 1.4 UG NX 5.0軟件模塊簡介
- 1.4.1 CAD模塊
- 1.4.2 CAM模塊
- 1.4.3 CAE模塊
- 1.4.4 其他模塊
- 1.5 UG NX 5.0軟件基礎
- 1.5.1 UG NX 5.0界面介紹
- 1.5.2 工具欄的定制
- 1.6 視圖和布局
- 1.7 層的設置
- 1.8 對象編輯
- 1.8.1 對象的選擇
- 1.8.2 對象的顯示
- 1.8.3 對象的旋轉和縮放顯示
- 1.8.4 對象的隱藏
- 1.9 信息查詢與分析
- 1.10 UG NX 5.0應用實例
- 1.11 UG NX 5.0的主模型概念
- 1.12 本章小結
- 1.13 練習
- 2 塑料制品設計基礎
- 2.1 塑料制品設計基礎
- 2.1.1 塑料性質
- 2.1.2 常用塑料介紹
- 2.1.3 塑料件設計工藝要求
- 2.2 注塑件設計要點
- 2.2.1 塑件工藝設計
- 2.2.2 塑件材料選擇
- 2.2.3 塑件形狀和結構設計
- 2.3 塑料制品設計基本流程
- 2.4 本章小結
- 3 曲線與草圖繪制
- 3.1 曲線的繪制
- 3.1.1 點與點集的建立
- 3.1.2 曲線的繪制
- 3.1.3 曲線的編輯
- 3.1.4 曲線的操作
- 3.2 草圖的繪制
- 3.2.1 建立和激活草圖
- 3.2.2 工具條簡介
- 3.2.3 曲線的操作
- 3.3 本章小結
- 3.4 練習
- 4 特征建模
- 4.1 基本成形特征
- 4.1.1 長方體
- 4.1.2 圓柱
- 4.1.3 圓錐
- 4.1.4 球
- 4.2 基準特征的創建
- 4.2.1 基準面
- 4.2.2 基準軸
- 4.2.3 基準坐標系
- 4.3 設計特征的創建
- 4.3.1 孔
- 4.3.2 凸臺
- 4.3.3 腔體
- 4.3.4 凸墊
- 4.3.5 鍵槽
- 4.3.6 溝槽
- 4.4 掃描特征
- 4.4.1 拉伸
- 4.4.2 回轉
- 4.4.3 沿引導線掃掠
- 4.4.4 管道
- 4.5 細節特征
- 4.5.1 拔模角
- 4.5.2 拔模體
- 4.5.3 邊倒圓
- 4.5.4 倒斜角
- 4.5.5 抽殼
- 4.5.6 螺紋
- 4.5.7 實例特征
- 4.6 其他特征
- 4.6.1 提取幾何體
- 4.6.2 曲線成片體
- 4.6.3 有界平面
- 4.6.4 片體加厚
- 4.6.5 片體到實體助理
- 4.7 編輯特征
- 4.7.1 參數編輯
- 4.7.2位置編輯
- 4.7.3 移動特征
- 4.7.4 特征重排序
- 4.7.5 抑制特征
- 4.7.6 取消抑制特征
- 4.7.7 布爾運算
- 4.8 綜合實例——齒輪油泵的設計
- 4.9 本章小結
- 4.10 習題
- 5 曲面建模
- 5.1 曲面構建的一般方法
- 5.2 由點創建曲面
- 5.2.1 通過點
- 5.2.2 從極點
- 5.2.3 從點云
- 5.3 由線創建曲面
- 5.3.1 直紋曲面
- 5.3.2 通過曲線組
- 5.3.3 通過曲線網格
- 5.3.4 掃掠
- 5.3.5 截型體
- 5.3.6 橋接
- 5.3.7 N邊曲面
- 5.4 曲面的編輯
- 5.4.1 擴大曲面
- 5.4.2 剪斷曲面
- 5.4.3 規律延伸
- 5.4.4 偏置曲面
- 5.4.5 縫合
- 5.5 本章小結
- 5.6 練習
- 6 裝 配
- 6.1 建立裝配的一般方法
- 6.2 裝配結構的建立
- 6.2.1 添加現有組件、添加新組件
- 6.2.2 配對組件、組件重定位
- 6.2.3 創建組件陣列、鏡像裝配
- 6.2.4 替換組件、WAⅤE幾何連接器
- 6.2.5 抑制組件、取消抑制組件、編輯抑制狀態
- 6.2.6 轉為工作部件、轉為顯示部件
- 6.2.7 間隙分析
- 6.3 爆炸視圖
- 6.3.1 創建/刪除爆炸視圖
- 6.3.2 編輯爆炸視圖、自動爆炸視圖、取消爆炸組件
- 6.4 裝配其他功能
- 6.4.1 裝配導航器
- 6.4.2 裝配信息查詢
- 6.5 裝配實例
- 6.6 本章小結
- 6.7 習題
- 7 工程圖
- 7.1 工程圖創建的一般過程
- 7.2 工程圖的管理
- 7.3 工程圖的預設置
- 7.4 視圖操作
- 7.5 剖視圖的創建
- 7.5.1 簡單剖視圖
- 7.5.2 半剖視圖
- 7.5.3 旋轉剖視圖
- 7.5.4 局部剖視圖
- 7.5.5 斷開視圖
- 7.6 視圖管理
- 7.6.1 移動/復制視圖
- 7.6.2 對齊視圖
- 7.6.3 顯示與更新視圖
- 7.6.4 視圖邊界
- 7.7 工程圖的標注
- 7.8 創建工程圖圖樣
- 7.8.1 模式方法
- 7.8.2 一般文件法
- 7.9 UG和AutoCAD的轉換
- 7.10 本章小結
- 7.11 習題
- 8 塑料制品建模實例
- 8.1 輪轂建模過程
- 8.2 遙控器底座建模過程
- 8.3 MP3建模過程
- 8.4 MD建模過程
- 8.5 本章小結
- 9 注塑模設計基礎
- 9.1 注射成形工藝
- 9.1.1 注射成形工作原理
- 9.1.2 注射成形工藝參數
- 9.2 注塑模的組成
- 9.2.1 澆注系統
- 9.2.2 頂出機構
- 9.2.3 冷卻系統
- 9.2.4 抽芯機構
- 9.3 模具結構與常用標準件介紹
- 9.3.1 模架
- 9.3.2 型芯——成形零件
- 9.3.3 型腔——成形零件
- 9.3.4 滑塊——成形零件
- 9.3.5 導柱——結構零件
- 9.3.6 導套——結構零件
- 9.4 塑料模具設計步驟
- 9.5 制品設計到模具設計的流程
- 9.6 本章小結
- 9.7 習題
- 10 Mold Wizard入門
- 10.1 Mold Wizard介紹
- 10.2 Mold Wizard設計過程
- 10.2.1 項目初始化
- 10.2.2 定義模具坐標系
- 10.2.3 編輯收縮率
- 10.2.4 定義工件
- 10.2.5 型腔布局
- 10.2.6 分型
- 10.2.7 模架的設置
- 10.2.8 標準件管理
- 10.3 電器蓋注塑模設計綜合實例
- 10.4 本章小結
- 10.5 習題
- 11 模具設計初始化
- 11.1 模具設計參數預設置
- 11.2 加載產品
- 11.2.1 項目單位
- 11.2.2 設置項目路徑和名稱
- 11.2.3 重命名對話框
- 11.2.4 材料庫
- 11.2.5 UG/Mold WiZard的裝配克隆
- 11.2.6 UG/Mold WiZard的子裝配
- 11.3 模具坐標系
- 11.4 收縮率
- 11.4.1 均勻收縮設置
- 11.4.2 軸對稱的收縮設置
- 11.4.3 常規收縮設置
- 11.5 工件設置
- 11.5.1 標準長方體
- 11.5.2 自定義工件
- 11.5.3 工件庫
- 11.6 綜合實例——鼠標上蓋模具設計準備
- 11.7 本章小結
- 11.8 習題
- 12 模具工具
- 12.1 模具工具概述
- 12.2 創建箱體
- 12.3 分割實體
- 12.4 輪廓分割
- 12.5 補實體
- 12.6 表面修補
- 12.7 邊緣補片
- 12.8 修剪區域補塊
- 12.9 自動孔補片
- 12.10 現有曲面
- 12.11 分型/補片刪除
- 12.12 擴大曲面
- 12.13 面分割
- 12.14 綜合實例
- 12.15 本章小結
- 12.16 習題
- 13 分模設計
- 13.1 分型過程
- 13.2 分型管理器
- 13.3 設計區域
- 13.4 抽取區域與分型線
- 13.5 創建/刪除補片曲面
- 13.6 編輯分型線
- 13.6.1 自動搜索分型線
- 13.6.2 遍歷環
- 13.6.3 編輯分型線
- 13.6.4 合并分型線
- 13.7 定義/編輯分型段
- 13.7.1 引導線
- 13.7.2 自動轉換對象
- 13.7.3 放置過渡點
- 13.7.4 編輯過渡對象
- 13.8 創建/編輯分型面
- 13.8.1 創建分型面
- 13.8.2 編輯分型面
- 13.9 創建型芯和型腔
- 13.10 抑制分型
- 13.11 模型比較
- 13.12 交換產品模型
- 13.13 更新分型樹列表
- 13.14 綜合實例
- 13.14.1 綜合實例——手機前殼的分模
- 13.14.2 綜合實例——電話插板的分模
- 13.15 本章小結
- 13.16 習題
- 14 多腔模設計
- 14.1 多腔模布局設計
- 14.2 刀槽
- 14.3 重定位方法
- 14.4 多件模
- 14.4.1 用初始化項目加載多件模
- 14.4.2 激活部件
- 14.4.3 初始化項目和模具坐標系
- 14.4.4 刪除多件模成員
- 14.5 本章小結
- 14.6 習題
- 15 模架庫
- 15.1 模架類型
- 15.2 模架管理
- 15.3 綜合實例——為鼠標上蓋模具添加模架
- 15.4 本章小結
- 15.5 習題
- 16 標準件
- 16.1 標準件管理
- 16.1.1 目錄
- 16.1.2 分類選擇
- 16.1.3 尺寸編輯
- 16.2 滑塊和內抽芯
- 16.2.1 滑塊和內抽芯的設計
- 16.2.2 滑塊和內抽芯的子裝配結構
- 16.2.3 滑塊和內抽芯的定位
- 16.3 鑲塊設計
- 16.4 標準件的成形
- 16.4.1 推桿的成形
- 16.4.2 建腔
- 16.5 本章綜合實例——四輪玩具車車座
- 16.6 本章小結
- 16.7 習題
- 17 完成模具設計
- 17.1 澆注系統
- 17.1.1 澆口
- 17.1.2 分流道
- 17.2 冷卻系統
- 17.3 電極
- 17.3.1 電極功能插入電極
- 17.3.2 模具工具方法
- 17.4 材料清單
- 17.5 模具圖紙
- 17.5.1 裝配圖紙
- 17.5.2 組件圖紙
- 17.5.3 孔表
- 17.6 本章綜合實例——插座
- 17.7 本章小結
- 17.8 習題
- 18 模具設計實例
- 18.1 轂模具設計
- 18.1.1 加載產品
- 18.1.2 設置模具坐標系
- 18.1.3 設定毛坯
- 18.1.4 分型
- 18.1.5 添加模架
- 18.1.6 添加標準件
- 18.1.7 澆口設計
- 18.1.8 冷卻管道設計
- 18.1.9 腔體管理
- 18.2 定位套模具設計
- 18.2.1 加載產品
- 18.2.2 設置模具坐標系
- 18.2.3 設定毛坯
- 18.2.4 凸墊
- 18.2.5 添加模架
- 18.2.6 添加標準件
- 18.2.7 添加流道
- 18.2.8 添加澆口
- 18.2.9 添加滑塊
- 18.2.10 冷卻管道設計
- 18.3 充電器底座模具設計
- 18.3.1 加載產品
- 18.3.2 設置模具坐標系
- 18.3.3 設定毛坯
- 18.3.4 分型
- 18.3.5 添加模架
- 18.3.6 添加標準件
- 18.3.7 澆注系統設計
- 18.3.8 冷卻管道設計
- 18.3.9 腔體管理
- 18.4 本章小結
- 參 考 文 獻 更新時間:2018-12-26 17:5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