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統讓我洗白假千金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秋雨驚魂
九月的雨絲像浸了墨的棉線,將城中村的巷道泡得發軟。喬夢夢騎著那輛吱呀作響的二手電動車,車筐里用塑料袋裹了三層的筆記本隨著車輪顛簸,封面上“秘密檔案”五個字被雨水洇開邊角,露出底下泛黃的紙頁——那是養母三十年熬奶茶的心血,每一頁都畫著不同比例的原料配比圖,邊角處還貼著她大學時獲得的數據分析競賽獎狀。
拐過堆滿紙箱的垃圾堆時,車輪碾過個積水的窨井蓋,濺起的水花打濕了她的褲腳。就在電動車即將駛離路燈照亮的范圍時,后頸突然傳來蚊蠅振翅般的輕響,像有片羽毛擦過皮膚。喬夢夢剛要轉頭,尖銳的刺痛突然從第七頸椎處炸開,注射器的針頭在昏黃的路燈光暈里泛著冷光,穿白大褂的男人正將透明試管往藏青色風衣里塞,胸前的工牌在雨幕中晃出半行模糊的字:喬氏集團實驗室?陳立偉。
“對、對不起……”男人的聲音帶著神經質的顫抖,圓形鏡片上蒙著水汽,露出底下布滿血絲的眼球,“意識數據化實驗不能停,他們說我是瘋子,可我馬上就要成功了……”他的白大褂袖口沾著洗不掉的藍黑色污漬,像是某種化學藥劑的痕跡,右手食指和中指間夾著的注射器還在滴落透明液體,在地面的積水中暈開細小的漣漪。
喬夢夢的電動車失去平衡,車把猛地撞向磚墻,塑料筐里裝著的奶茶杯摔得粉碎,熱可可和珍珠奶茶在地面上匯成深褐色的溪流。她趴在地上,看著男人踉蹌著蹲下身,雨水順著他的傘骨滴落在她的筆記本上。泛黃的紙頁被翻開,養母用紅筆標注的“寫字樓客群奶茶配方”躍入眼簾,邊角處貼著的獎狀上,“數據分析競賽一等獎?喬夢夢”的燙金字在路燈下微微反光。
“數據處理能力 92%……”男人突然笑起來,笑聲混著雨聲格外刺耳,肩膀隨著笑聲不停顫抖,“老天爺把你送到我面前!二十年前我就該想到,陳博士的女兒怎么會沒有完美的腦區數據?”他的指尖劃過獎狀上的名字,指甲縫里嵌著深藍色的粉末,正是喬夢夢在父親遺物里見過的、沾在金屬盒子上的奇怪物質。
喬夢夢感覺視線開始模糊,后頸的刺痛向全身蔓延,像有無數細小的電流在神經末梢跳躍。她看見男人從風衣內袋掏出個巴掌大的金屬盒子,表面刻著扭曲的數學公式,正是父親車禍去世那天,握在手里的那個泛著藍光的物件。盒子打開的瞬間,刺目的藍光如潮水般涌來,機械音在腦海中炸響,震得她太陽穴突突直跳:”檢測到生物電異常,啟動緊急綁定程序……洗白系統 007號為您服務。”
再次醒來時,喬夢夢發現自己躺在社區診所的病床上,消毒水的氣味刺得鼻腔發酸。吊扇在頭頂吱呀作響,將天花板上的燈光切成碎片。值班護士正舉著她的手機抱怨:”姑娘你這鎖屏密碼怎么跟亂碼似的?相冊里全是賬本照片,你是做會計的吧?”
她想坐起來,后頸的醫用敷貼扯得皮膚發疼。口袋里空空如也,那本“媽媽的配方”筆記本不翼而飛,只在風衣內襯摸到片碎玻璃,邊緣還染著深藍色液體——和男人手中的金屬盒子顏色一模一樣。就在這時,視網膜深處突然浮現出半透明界面,紅色的倒計時數字在眼前跳動:72:00:00,下方的新手任務像團火焰在燃燒:證明商業價值,否則判定為「社會透明人」。
“叮——”帶著電流雜音的系統音在腦海中響起,驚得喬夢夢差點從床上滾下來,“宿主當前數據掃描完成:社交焦慮指數 89%,數據處理潛力 92%,符合「意識數據化實驗」初始條件。”她盯著數據面板上的數字,突然想起男人蹲在地上時,鏡片后閃爍的瘋狂眼神,還有他反復念叨的“意識可以轉化為數據”的胡話。
診所的窗戶正對著狹窄的巷道,穿風衣的身影正消失在街角轉彎處。喬夢夢看見他的背包拉鏈沒拉嚴,半截筆記本露在外面,封面上用紅筆寫著:人類認知革命?第三階段實驗報告,落款日期正是父親車禍去世的那天——2005年 9月 15日,那個同樣下著秋雨的夜晚。
“系統,”她在心里默念,聲音發顫,“剛才那個男人……他說的實驗,和我父親有關嗎?”
界面突然閃爍起紅色警告,系統音變得急促:”檢測到外部干擾源!建議宿主優先完成新手任務,否則實驗數據將永久失效。”喬夢夢的太陽穴突突直跳,后頸的刺痛感再次襲來,混著消毒水的氣味,讓她想起父親葬禮那天,從他口袋里掉出的半張撕碎的實驗報告,上面同樣印著“意識數據化”的字樣。
枕邊的手機震動起來,養母發來三條消息,每條都帶著焦慮的溫度:“配方本找到了嗎?”“今天便利店說想進咱們的奶茶”“房租還差八千塊”。喬夢夢盯著天花板上的水漬,聽著窗外漸大的雨聲,突然意識到,后頸那個小小的針孔里,可能藏著比“假千金”身份更驚人的秘密——比如父親的死因,比如母親當年突然辭職離開喬氏集團實驗室的真相,比如這個突然出現的“洗白系統”,為何會精準地選中數據處理能力 92%的她。
吊扇的葉片投下晃動的陰影,喬夢夢摸向風衣口袋里的碎玻璃,指尖沾上的藍色液體正在慢慢揮發,留下細小的數據流圖案,像極了父親遺物里金屬盒子上的刻痕。系統界面突然彈出新提示,字體泛著和碎玻璃相同的藍光:「檢測到實驗體殘留物質,解鎖功能:數據可視化(初級)」。
與此同時,巷口的陰影里,陳立偉正靠著磚墻喘息。他扯掉藥片包裝上的標簽,將白色藥片倒進嘴里,喉嚨發出吞咽時的響動。三個月前被實驗室開除的場景還歷歷在目,主任指著他的鼻子罵:”陳立偉,你以為靠幾個瘋子似的公式,就能推翻人類意識不可計算的定論?”
此刻,他盯著手機里剛拍下的照片,喬夢夢后頸的針孔在路燈下泛著微弱的藍光——那是系統綁定成功的標志。口袋里的金屬盒子發出蜂鳴,屏幕上顯示:「實驗體編號 007,數據同步率 68%」。他笑了,鏡片上的水霧模糊了眼底的瘋狂,二十年前的記憶如潮水般涌來:那個秋雨夜,他親眼看見喬夢夢的母親抱著剛出生的嬰兒走進實驗室,懷里還揣著和喬夢夢現在一模一樣的筆記本。
“等著吧,”他對著雨幕輕聲說,聲音被雨聲撕成碎片,“等我的系統在她腦子里跑完三個周期,就能證明意識真的可以數據化。到時候,那些嘲笑我的人……”
遠處傳來救護車的鳴笛,陳立偉將金屬盒子貼在胸口,轉身走進更深的雨幕。他沒注意到,口袋里的碎紙片正慢慢滑落,那是從喬夢夢筆記本上撕下的半頁配方,邊角處養母的字跡清晰可見:“夢夢出生那天,我熬了第一鍋奶茶,加了她爸爸最喜歡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