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前言

古詩云“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金融不良資產處置在時代背景下兼具“時”與“勢”,一直被認為是新的掘金風口。

這種洞悉并非空穴來風。中國銀保監會披露的信息顯示,2021年銀行業累計處置不良資產3.13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2017年至2021年,5年間銀行業累計處置不良資產11.9萬億元,超過此前12年處置的總和。[1]伴隨著宏觀經濟壓力下行,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再疊加其他不確定性因素,金融不良資產處置勢頭正盛。

一、何謂金融不良資產

究竟何謂金融不良資產?原銀監會、財政部發布的《不良金融資產處置盡職指引》(銀監發〔2005〕72號)指出,“不良金融資產指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經營中形成、通過購買或其他方式取得的不良信貸資產和非信貸資產,如不良債權、股權和實物類資產等”。原銀監會發布的《貸款風險分類指引》(銀監發〔2007〕54號)按照風險程度將貸款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2],后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轉讓管理辦法》(財金〔2012〕6號)規定:金融企業批量轉讓不良資產的范圍包括金融企業在經營中形成的以下不良信貸資產和非信貸資產:按規定程序和標準認定為次級、可疑、損失類的貸款(但個人貸款禁止批量轉讓);已核銷的賬銷案存資產;抵債資產;其他不良資產。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發布的《金融不良資產評估指導意見》(中評協〔2017〕52號)中明確“金融不良資產,是指銀行持有的次級、可疑及損失類貸款,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或者接管的金融不良債權,以及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持有的不良債權”。

2023年2月10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出臺了《商業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辦法》,將金融資產五級分類的標準進一步具體化:金融資產按照風險程度分為五類,分別為正常類、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正常類”指債務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客觀證據表明本金、利息或收益不能按時足額償付。“關注類”指雖然存在一些可能對履行合同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但債務人目前有能力償付本金、利息或收益。“次級類”指債務人無法足額償付本金、利息或收益,或金融資產已經發生信用減值。“可疑類”指債務人已經無法足額償付本金、利息或收益,金融資產已發生顯著信用減值。“損失類”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后,只能收回極少部分金融資產,或損失全部金融資產。“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合稱不良資產。

簡言之,金融不良資產即為金融機構持有的各類可能無法兌付本息的不良債權及資產,屬于廣義不良資產中的一類。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月,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銀保監辦便函〔2021〕26號),試點單戶對公不良貸款轉讓和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3],試點期限到2022年12月31日。2022年12月,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第二批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銀保監辦便函〔2022〕1191號),試點金融機構明顯擴圍,同時明確本次試點實行期限暫定自通知印發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銀保監辦便函〔2021〕26號)施行期限同時延長。這進一步拓寬了銀行不良貸款的處置渠道和處置方式,也加大了不良資產的供給,讓市場充滿想象。

二、“5+2+N+銀行系+外資系”的當前格局

回首來時路,金融不良資產處置經歷了從政策性剝離到全面市場化轉型的發展歷程。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為化解金融風險,促進國有銀行改革,1999年國務院經研究成立了國有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AMC),即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分別接收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這次剝離產生第一批金融不良資產。2004年到2005年,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以及中國工商銀行在股份制改造過程中又剝離了不良貸款,產生第二批金融不良資產。前兩批金融不良資產大都涉及國有企業,涉及較多歷史遺留問題,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2009年后,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加快市場化轉型,不良資產行業開始進入全面市場化轉型階段。同時,大量非持牌的AMC以各種形式進入不良資產市場,行業開始呈現出多元化格局。

2013年,國家政策開始允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設立地方資產管理公司[4],參與本地區內金融企業不良資產的批量收購、處置業務。目前原則上各地可設立兩家[5]。根據2022年3月24日銀保監會公布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名單》,目前共有地方資產管理公司59家[6]。

2018年以來,隨著市場化債轉股拉開序幕,國有大行也紛紛設立專司債轉股的AMC子公司(也稱為AIC)[7],“銀行系”成為不良資產處置的一股重要力量。

中國不良資產的歷史機遇,也讓境外資本聞風而動。2020年1月15日,中美雙方在美國華盛頓簽署第一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經濟貿易協議》[8]。其中第4.5條明確“中國應允許美國金融服務提供者從省轄范圍牌照開始申請資產管理公司牌照,使其可直接從中資銀行收購不良貸款。中國在授予新增的全國范圍牌照時,對中美金融服務提供者一視同仁,包括對上述牌照的授予”。2020年2月14日,全球知名投資管理公司橡樹資本(Oaktree Capital)的全資子公司,Oaktree(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完成工商注冊,成為中國首家外資AMC[9]。這既意味著國內不良資產市場成為新的全球玩家,又是中國金融領域不斷開放的一個縮影。

2020年3月,銀保監會批復同意建投中信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轉型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并更名為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第五家全國性AMC登場。

至此,“5+2+N+銀行系+外資系”的多元化格局正式形成,國內不良資產的萬億盛宴,引無數資本競折腰。

三、金融不良資產的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

金融不良資產的供給端是金融企業。根據《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轉讓管理辦法》(財金〔2012〕6號)第二條規定,金融企業是指依法設立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信托投資公司、財務公司、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以及銀保監會依法監督管理的其他金融企業。

限于監管要求,金融不良資產批量轉讓必須采用公開轉讓方式,從金融企業轉讓至持牌機構,即五大資產管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銀行系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和外資系資產管理公司。這個首次轉讓過程成為金融不良資產的一級交易市場,受到較為嚴格的監管。按照《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轉讓管理辦法》(財金〔2012〕6號)規定,主要流程包括:第一,資產組包。確定擬批量轉讓不良資產的范圍和標準,對資產進行分類整理,對一定戶數和金額的不良資產進行組包,根據資產分布和市場行情,合理確定批量轉讓資產的規模。第二,賣方盡職調查。主要通過審閱不良資產檔案和現場調查等方式,客觀、公正地反映不良資產狀況,充分披露資產風險;按照地域、行業、金額等特點確定樣本資產,并對樣本資產開展現場調查;真實記錄盡職調查過程,撰寫賣方盡職調查報告。第三,資產估值。在盡職調查的基礎上,采取科學的估值方法,逐戶預測不良資產的回收情況,合理估算資產價值,作為資產轉讓定價的依據。第四,制定轉讓方案及方案審批。對資產狀況、盡職調查情況、估值的方法和結果、轉讓方式、邀請或公告情況、受讓方的確定過程、履約保證和風險控制措施、預計處置回收和損失、費用支出等進行闡述和論證。同時對方案履行相應的內部審批程序。第五,發出要約邀請。選擇招標、競價、拍賣等公開轉讓方式,根據不同的轉讓方式向資產管理公司發出邀請函或進行公告。第六,組織買方盡職調查。資產管理公司通過買方盡職調查,補充完善資產信息,對資產狀況、權屬關系、市場前景等進行評價分析,科學估算資產價值,合理預測風險。第七,確定受讓方并簽訂轉讓協議。按照市場化原則和招標、競價、拍賣等規定,確認受讓方,并簽訂協議組織實施。第八,發布轉讓公告。金融企業和受讓資產管理公司在約定時間內在全國或者省級有影響的報紙上發布債權轉讓通知暨債務催收公告,通知債務人和相應的擔保人。第九,移交材料及核銷。按照資產轉讓協議約定,及時完成資產檔案的整理、組卷和移交工作。同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資產轉讓成交價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進行核銷。

持牌機構從金融企業受讓不良資產后,通常進行二次轉讓。這個轉讓過程受到的監管環境較為寬松,成為金融不良資產的二級交易市場。二級交易市場的投資者既有持牌機構,又有非持牌機構,既有國內資本,又有國際資本;既有專業投資機構,又有小團隊及個人。因此,二級交易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市場門檻低、開放程度高、參與主體多等不同于一級市場的顯著特點,也成為金融不良資產處置的“主要戰場”。

四、金融不良資產處置方式

金融不良資產的處置方式類型多樣,在繼承傳統方式的同時也在不斷推陳出新、與時俱進。其中既有收購轉讓、自行催收、司法追償、破產重整、破產清算等相對傳統方式,也有債務重組、債轉股、不良資產證券化等相對新型業務模式。

收購轉讓是指投資主體對金融不良資產收購后再次轉讓,通過專業的盡職調查、價格評估或對不良資產信息的充分掌握等賺取買賣差價。自行催收是投資主體通過自力救濟的方式采取電話、信函、上門等方式進行催收。司法追償是通過法院訴訟、仲裁機構仲裁、公證機構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文書等方式,取得生效法律文書后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破產重整是指對可能或者已經發生破產原因但又有挽救希望的企業,通過各方利害關系人協調,強制性進行營業重組與債務清理,以使企業避免破產、獲得新生,也使債權人利益得到兼顧的方式。破產清算即對喪失清償能力的債務人,經法院審理與監督,強制清算其全部財產,公平清償全體債權人的法律制度。債務重組是指在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的情況下,債權人與債務人就清償債務的時間、金額、方式等重新達成一致,其實質是對債務作出重新安排。債轉股即債權轉股權,是指通過將投資人的債權轉化為目標公司股權的方式,對于有前景的企業,投資人有機會分享企業成長的收益。不良資產證券化是指以底層的金融不良資產未來所產生的收益為償付支持,通過結構化設計進行信用增級,在此基礎上發行資產支持證券(Asset-backed Securitize,ABS),以解決底層不良資產的流動性問題。

通過簡要介紹上述常見的方式,大體可區分為非訴模式和訴訟模式,部分情形下兩者亦可交叉使用。非訴模式主要通過市場化手段,需要各方利益的博弈與平衡,商業性較強,訴訟模式主要借助國家公權力,強制力突出,兩者各有千秋。

五、民法典時代的規則調整及本書特色

訴訟追償是金融不良資產處置的“定海神針”。對絕大多數金融不良資產而言,如果能夠先取得生效法律文書對債權債務進行確認,已經是事半功倍了。因此,可以說訴訟追償是最常見、最管用的手段。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規定》(法〔2020〕347號),與金融不良資產處置相關的案由,主要包括金融借款合同糾紛、金融不良債權轉讓合同糾紛和金融不良債權追償糾紛[10]。可以預計,疫情影響下關于金融不良資產追償的訴訟案件將持續增加。

金融不良資產債權的追償普遍具有還本付息的特征,法律關系本應相對簡單,但事實并非如此。鑒于金融不良資產的政策性和商業性交織,在訴訟追償中具有不同于一般訴訟的顯著特點,如“陳年舊賬”多、訴訟時效問題復雜、擔保疑難問題多、利息計算煩瑣,成為法院金融審判的重要課題。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了《民法典》,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正式誕生。《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相關規則的變化對金融不良資產處置影響重大,如保證責任推定方式、保證期限與訴訟時效銜接等。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本書得以成形,充分回應了民法典時代金融不良資產處置市場發展的階段性需求。

與市面現有圖書相比,本書從民法典及司法解釋的最新規定出發,對相關問題的分析能夠做到新舊對照,為民法典時代不良資產處置訴訟業務提供最新的指引。本書從金融不良資產處置訴訟業務司法實踐出發,以專題的形式對不良資產處置訴訟中的常見和疑難法律問題進行全景式掃描,包括不良資產處置訴訟中的受理、管轄、催收與訴訟時效、合同效力、優先購買權、利息計算、擔保、強制執行、主體變更與追加、民刑交叉、破產銜接等問題,基本涵蓋了金融不良資產處置訴訟全流程中的主要法律問題。本書采取以案說法的形式,從最高人民法院和各地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數千個案例中精選有代表性的案例,努力做到一個案例代表不良資產處置訴訟實踐中的一類法律問題,采取抽絲剝繭的方式對案例進行剖析,以求清晰展示案件細節,準確展示裁判觀點,詳細闡明法院立場,并對爭議焦點問題和關聯問題展開深入分析。本書對金融不良資產訴訟法律業務既有全景式的展現,又有疑點、難點問題細節式的剖析,旨在為金融不良資產處置相關從業者提供訴訟的指引和參考。

注釋

[1]參見央視網新聞直播間,htp 7220130.shtml。

[2]《貸款風險分類指引》第五條:“商業銀行應按照本指引,至少將貸款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后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正常: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關注: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次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可疑: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損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

[3]根據此前《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轉讓管理辦法》以及《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廳關于適當調整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有關政策的函》(銀監辦便函〔2016〕1738號)之規定,個人貸款不良資產不得進行批量轉讓,對公貸款不良資產也只能以3戶及以上的數目進行組包轉讓。

[4]參見《中國銀監會關于地方資產管理公司開展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收購處置業務資質認可條件等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監發〔2013〕45號)。

[5]參見《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廳關于適當調整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有關政策的函》(銀監辦便函〔2016〕1738號):放寬《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轉讓管理辦法》(財金〔2012〕6號)第三條第二款關于各省級人民政府原則上可設立一家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的限制,允許確有意愿的省級人民政府增設一家地方資產管理公司。

[6]參見銀保監會官網,www.cbirc.gov.cn/cn/view/pages/govermentDetail.html?docId=1043973&itemId=4167&generaltype=1。

[7]2018年,銀保監會發布《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管理辦法(試行)》允許設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通過先收購銀行對企業的債權,再將債權轉為股權的形式實施債轉股。截至目前,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已成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用于開展債轉股業務。

[8]參見中國政府網,htp

[9]參見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官網,htp 0624_2421069.html。

[10]參見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編著:《最高人民法院新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理由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版,第303—307頁。

上架時間:2025-05-09 15:41:14
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芝县| 苗栗县| 盐池县| 宜兴市| 托里县| 平定县| 拜城县| 德昌县| 万载县| 台东市| 武穴市| 台北市| 安丘市| 宜兰县| 锦州市| 中牟县| 泊头市| 济阳县| 图木舒克市| 黔东| 老河口市| 吉林省| 东光县| 新巴尔虎右旗| 渭源县| 灌云县| 博兴县| 饶平县| 芒康县| 融水| 满城县| 铁岭市| 建昌县| 安庆市| 嘉兴市| 卓资县| 沁源县| 永定县| 开平市| 张掖市| 太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