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更新時間:2025-03-17 18:17:20
- 后記
- 9.3.3 怎樣發言才能走心、共情
- 9.3.2 “里外不是人”的原因
- 9.3.1 座談會上的發言有技巧
- 9.3 座談會發言,如何避免“里外不是人”
- 9.2.2 怎么跟領導說
- 9.2.1 要不要跟領導說
- 9.2 工作中出差錯,怎么跟領導說
- 9.1.2 文出我手不出錯,事交我辦您放心
- 9.1.1 “人、地、物、事”調研準備清單
- 9.1 陪同領導外出調研,需要準備什么
- 第9章 寫作是硬本領,情商是軟實力
- 8.4 會議記錄變紀要,提純規范是關鍵
- 8.3 發個通知說不清,只能補丁摞補丁
- 8.2 文種就像多胞胎,雜糅錯用是常態
- 8.1 標題明明很正式,文種竟是自創的
- 第8章 法定文種使用中的常見誤區
- 7.3.4 不糊弄領導,敷衍了事一眼識別
- 7.3.3 經得起推敲,好材料在骨又在皮
- 7.3.2 多技巧結合,駕馭長文不慌不忙
- 7.3.1 落筆有根據,模棱兩可難以過關
- 7.3 得全新的任務,建大局思維
- 7.2.4 把握節奏,又快又穩堪當大任
- 7.2.3 反復磨合,層層遞進找準風格
- 7.2.2 過程留痕,一步一步清晰可見
- 7.2.1 戒掉情緒,七稿八稿都是歷練
- 7.2 反復改的材料,在過程中用心
- 7.1.3 投屏、打印的亂碼,注意規避
- 7.1.2 三個技巧,有效避免版本錯亂
- 7.1.1 誰跟領導出行,誰為材料負責
- 7.1 已完稿的材料,為呈現負責
- 第7章 基層寫手到機關,花拳繡腿失靈了
- 6.6.5 以普通接線員為例,寫出大事跡
- 6.6.4 敘述日常工作,如何為平凡賦光環
- 6.6.3 宣導階段,如何潤色升華
- 6.6.2 申報階段,如何打磨材料
- 6.6.1 撰寫先進事跡,行文細節要注意
- 6.6 先進事跡易出彩,尺度分寸要注意
- 6.5.5 掌握經典標題框架,不再重寫
- 6.5.4 三個注意事項,規避返工
- 6.5.3 現場調研難,怎么獲取資料
- 6.5.2 備選題目多,如何切入
- 6.5.1 寫調研材料,壓力如山
- 6.5 調研材料多又長,小切口寫大文章
- 6.4.5 瑣碎的工作,怎么述職才“集零為整”
- 6.4.4 普通的工作,怎么述職才“言之有物”
- 6.4.3 述職結構,怎么搭才“一目了然”
- 6.4.2 個人述職,怎么寫才“以小見大”
- 6.4.1 述職報告和工作總結有何區別
- 6.4 述職報告責任大,集零為整邏輯清
- 6.3.5 寫作過程中,及時與領導溝通
- 6.3.4 提觀點、尋創新,畫龍點睛見真章
- 6.3.3 可量化、有成果,學會提煉亮點
- 6.3.2 搭框架、尋內容,邏輯清晰好處多
- 6.3.1 總結寫得好,勝過埋頭干一年?
- 6.3 工作總結要求高,新穎觀點不能少
- 6.2.3 框架已定,觀點提煉不可或缺
- 6.2.2 領導未給思路,自行拆解分析
- 6.2.1 領導風格不同,應對策略各異
- 6.2 工作思路沒框架,領導只說你去找
- 6.1.8 寫完領導沒念,不必灰心自責
- 6.1.7 分步拆解,講話稿這樣撰寫
- 6.1.6 慎用易錯字,領導讀錯你“背鍋”
- 6.1.5 虛實相間,內容高度拔起來
- 6.1.4 登高望遠,材料站位立起來
- 6.1.3 講話稿or工作總結,可別傻傻分不清
- 6.1.2 善用“領導的話”,寫進領導心里
- 6.1.1 應用場景變化多,文字風格各不同
- 6.1 領導講話不貼心,辛苦半天被棄稿
- 第6章 最怕的長篇材料來了
- 5.3.5 深化推廣、調整時態,升級為工作思路
- 5.3.4 轉換語言、變換風格,升級為領導講話
- 5.3.3 提煉簡報、壓縮內容,升級為工作總結
- 5.3.2 充實內容、提煉標題,升級為工作簡報
- 5.3.1 把要素捋順,就是最簡單的上網信息
- 5.3 同一個內容,如何翻出五種花樣
- 5.2.7 參照技巧,可以“借鑒”,拒絕“照抄”
- 5.2.6 漏洞技巧,盡善盡美,過猶不及
- 5.2.5 整理技巧,及時分類,用時不愁
- 5.2.4 換位技巧,站位高度不難提
- 5.2.3 復核技巧,切忌“一字毀所有”
- 5.2.2 減法技巧,刪減仍通順,果斷刪
- 5.2.1 美文技巧,鑒別好材料,再學習
- 5.2 把材料寫好的七個技巧
- 5.1.6 整理領導的批注意見
- 5.1.5 深挖本單位的寶藏資料
- 5.1.4 研讀兄弟單位遞交的材料
- 5.1.3 學習上級單位下發的文件
- 5.1.2 用site指令、政務號精準搜索
- 5.1.1 建立搜索意識
- 5.1 原來,材料高手都有自己的“兵器庫”
- 第5章 苦心修煉,終于擁有“葵花寶典”
- 4.3.2 領導能力不夠,如何實現飛躍
- 4.3.1 為什么量變沒有引起質變
- 4.3 材料寫了無數篇,水平提高太有限
- 4.2.3 如何給“流水賬”賦予靈魂
- 4.2.2 為啥一寫就是“流水賬”
- 4.2.1 到底什么是“虛”,什么是“實”
- 4.2 好不容易成了稿,領導說我寫得“虛”
- 4.1.3 動筆前跟上級部門溝通了嗎
- 4.1.2 上級單位需要什么內容
- 4.1.1 有低級錯誤嗎
- 4.1 熬夜寫到懷疑人生,上級為何不采用
- 第4章 1學得自信滿滿,現實比夢想骨感
- 3.5.5 日復一日,平淡工作如何匯報
- 3.5.4 按邏輯擴充材料,不怕沒內容
- 3.5.3 領導講話,如何變成正式行文
- 3.5.2 記不住領導說的話,如何是好
- 3.5.1 領導三句話,如何拆出三頁紙
- 3.5 不用搜腸刮肚,也有寫不完的內容
- 3.4.6 調整篇幅,結構更加美觀
- 3.4.5 微觀結構的常見錯誤
- 3.4.4 錯用結構,傷筋動骨
- 3.4.3 縱向結構的邏輯推演
- 3.4.2 縱向結構的適用要求
- 3.4.1 橫向結構的標題,誰先誰后
- 3.4 美文在骨不在皮,好的結構在哪里
- 3.3.3 “大句”“小句”落玉盤,句句不通
- 3.3.2 拒絕“一逗到底”,自己“讀”一遍
- 3.3.1 降低“白話”使用率,試試“聽”新聞
- 3.3 句子怎么寫,干凈嚴謹又走心
- 3.2.2 如何寫出高級且不花哨的標題
- 3.2.1 標題雷區:為了對仗而對仗
- 3.2 設計小標題,如何擺脫“花架子”
- 3.1.8 新瓶裝舊酒,新穎感就位
- 3.1.7 用反義詞寫出舉措和成效
- 3.1.6 以點帶面,記一個,學一串
- 3.1.5 讓不同維度的事物相遇
- 3.1.4 結合本職工作,專業表述
- 3.1.3 金句標題變系列活動主題
- 3.1.2 金句標題做段首,畫龍點睛
- 3.1.1 想寫什么,就不要出現什么
- 3.1 金句收藏千千萬,如何為我所用
- 第3章 痛定思痛,扎扎實實從零學起
- 2.3.6 好不容易得個獎,抬了自己踩單位
- 2.3.5 分析問題沒邊界,分分鐘誤傷領導
- 2.3.4 下筆輕重沒分寸,領導就快挨處分
- 2.3.3 亂給領導戴高帽,領導看完直發毛
- 2.3.2 領導職務寫一半,“同志”錯用引誤解
- 2.3.1 出席順序不會排,姓名居然也寫錯
- 2.3 想靠材料博好感,結果打了領導臉
- 2.2.4 大材料寫不了,小材料寫不好
- 2.2.3 遇到問題不張口,東瞅瞅來西瞅瞅
- 2.2.2 材料寫不好,錯字一大堆
- 2.2.1 沒搞清領導意圖就一通狂敲
- 2.2 匆忙下筆不審題,又快又錯就是我
- 2.1.5 標題太長如何回行
- 2.1.4 標點符號錯誤集錦
- 2.1.3 頁碼設置分步拆解
- 2.1.2 字體字號隨心所欲
- 2.1.1 頁面設置為何出錯
- 2.1 格式設置一學就會,一用就廢
- 第2章 寫材料的“坑”,挨個踩一遍
- 1.3.2 抄內網公文,就像踩著高跟去沙灘
- 1.3.1 抄官媒材料,就像穿著婚紗去趕集
- 1.3 天下材料一大抄,為何我就不會抄
- 1.2.2 沒寫作基礎,有希望寫好公文嗎
- 1.2.1 有寫作基礎,轉換公文分三步
- 1.2 只寫過微博小作文,如何過渡到公文
- 1.1.3 領導看后直搖頭,想改都無從下筆
- 1.1.2 開始寫作如炒股,一通操作猛如虎
- 1.1.1 剛工作啥也不會,領導批評是常態
- 1.1 心中千言萬語,筆下只言片語
- 第1章 職場新人寫材料有多難
- 前言
- 版權頁
- 封面
- 封面
- 版權頁
- 前言
- 第1章 職場新人寫材料有多難
- 1.1 心中千言萬語,筆下只言片語
- 1.1.1 剛工作啥也不會,領導批評是常態
- 1.1.2 開始寫作如炒股,一通操作猛如虎
- 1.1.3 領導看后直搖頭,想改都無從下筆
- 1.2 只寫過微博小作文,如何過渡到公文
- 1.2.1 有寫作基礎,轉換公文分三步
- 1.2.2 沒寫作基礎,有希望寫好公文嗎
- 1.3 天下材料一大抄,為何我就不會抄
- 1.3.1 抄官媒材料,就像穿著婚紗去趕集
- 1.3.2 抄內網公文,就像踩著高跟去沙灘
- 第2章 寫材料的“坑”,挨個踩一遍
- 2.1 格式設置一學就會,一用就廢
- 2.1.1 頁面設置為何出錯
- 2.1.2 字體字號隨心所欲
- 2.1.3 頁碼設置分步拆解
- 2.1.4 標點符號錯誤集錦
- 2.1.5 標題太長如何回行
- 2.2 匆忙下筆不審題,又快又錯就是我
- 2.2.1 沒搞清領導意圖就一通狂敲
- 2.2.2 材料寫不好,錯字一大堆
- 2.2.3 遇到問題不張口,東瞅瞅來西瞅瞅
- 2.2.4 大材料寫不了,小材料寫不好
- 2.3 想靠材料博好感,結果打了領導臉
- 2.3.1 出席順序不會排,姓名居然也寫錯
- 2.3.2 領導職務寫一半,“同志”錯用引誤解
- 2.3.3 亂給領導戴高帽,領導看完直發毛
- 2.3.4 下筆輕重沒分寸,領導就快挨處分
- 2.3.5 分析問題沒邊界,分分鐘誤傷領導
- 2.3.6 好不容易得個獎,抬了自己踩單位
- 第3章 痛定思痛,扎扎實實從零學起
- 3.1 金句收藏千千萬,如何為我所用
- 3.1.1 想寫什么,就不要出現什么
- 3.1.2 金句標題做段首,畫龍點睛
- 3.1.3 金句標題變系列活動主題
- 3.1.4 結合本職工作,專業表述
- 3.1.5 讓不同維度的事物相遇
- 3.1.6 以點帶面,記一個,學一串
- 3.1.7 用反義詞寫出舉措和成效
- 3.1.8 新瓶裝舊酒,新穎感就位
- 3.2 設計小標題,如何擺脫“花架子”
- 3.2.1 標題雷區:為了對仗而對仗
- 3.2.2 如何寫出高級且不花哨的標題
- 3.3 句子怎么寫,干凈嚴謹又走心
- 3.3.1 降低“白話”使用率,試試“聽”新聞
- 3.3.2 拒絕“一逗到底”,自己“讀”一遍
- 3.3.3 “大句”“小句”落玉盤,句句不通
- 3.4 美文在骨不在皮,好的結構在哪里
- 3.4.1 橫向結構的標題,誰先誰后
- 3.4.2 縱向結構的適用要求
- 3.4.3 縱向結構的邏輯推演
- 3.4.4 錯用結構,傷筋動骨
- 3.4.5 微觀結構的常見錯誤
- 3.4.6 調整篇幅,結構更加美觀
- 3.5 不用搜腸刮肚,也有寫不完的內容
- 3.5.1 領導三句話,如何拆出三頁紙
- 3.5.2 記不住領導說的話,如何是好
- 3.5.3 領導講話,如何變成正式行文
- 3.5.4 按邏輯擴充材料,不怕沒內容
- 3.5.5 日復一日,平淡工作如何匯報
- 第4章 1學得自信滿滿,現實比夢想骨感
- 4.1 熬夜寫到懷疑人生,上級為何不采用
- 4.1.1 有低級錯誤嗎
- 4.1.2 上級單位需要什么內容
- 4.1.3 動筆前跟上級部門溝通了嗎
- 4.2 好不容易成了稿,領導說我寫得“虛”
- 4.2.1 到底什么是“虛”,什么是“實”
- 4.2.2 為啥一寫就是“流水賬”
- 4.2.3 如何給“流水賬”賦予靈魂
- 4.3 材料寫了無數篇,水平提高太有限
- 4.3.1 為什么量變沒有引起質變
- 4.3.2 領導能力不夠,如何實現飛躍
- 第5章 苦心修煉,終于擁有“葵花寶典”
- 5.1 原來,材料高手都有自己的“兵器庫”
- 5.1.1 建立搜索意識
- 5.1.2 用site指令、政務號精準搜索
- 5.1.3 學習上級單位下發的文件
- 5.1.4 研讀兄弟單位遞交的材料
- 5.1.5 深挖本單位的寶藏資料
- 5.1.6 整理領導的批注意見
- 5.2 把材料寫好的七個技巧
- 5.2.1 美文技巧,鑒別好材料,再學習
- 5.2.2 減法技巧,刪減仍通順,果斷刪
- 5.2.3 復核技巧,切忌“一字毀所有”
- 5.2.4 換位技巧,站位高度不難提
- 5.2.5 整理技巧,及時分類,用時不愁
- 5.2.6 漏洞技巧,盡善盡美,過猶不及
- 5.2.7 參照技巧,可以“借鑒”,拒絕“照抄”
- 5.3 同一個內容,如何翻出五種花樣
- 5.3.1 把要素捋順,就是最簡單的上網信息
- 5.3.2 充實內容、提煉標題,升級為工作簡報
- 5.3.3 提煉簡報、壓縮內容,升級為工作總結
- 5.3.4 轉換語言、變換風格,升級為領導講話
- 5.3.5 深化推廣、調整時態,升級為工作思路
- 第6章 最怕的長篇材料來了
- 6.1 領導講話不貼心,辛苦半天被棄稿
- 6.1.1 應用場景變化多,文字風格各不同
- 6.1.2 善用“領導的話”,寫進領導心里
- 6.1.3 講話稿or工作總結,可別傻傻分不清
- 6.1.4 登高望遠,材料站位立起來
- 6.1.5 虛實相間,內容高度拔起來
- 6.1.6 慎用易錯字,領導讀錯你“背鍋”
- 6.1.7 分步拆解,講話稿這樣撰寫
- 6.1.8 寫完領導沒念,不必灰心自責
- 6.2 工作思路沒框架,領導只說你去找
- 6.2.1 領導風格不同,應對策略各異
- 6.2.2 領導未給思路,自行拆解分析
- 6.2.3 框架已定,觀點提煉不可或缺
- 6.3 工作總結要求高,新穎觀點不能少
- 6.3.1 總結寫得好,勝過埋頭干一年?
- 6.3.2 搭框架、尋內容,邏輯清晰好處多
- 6.3.3 可量化、有成果,學會提煉亮點
- 6.3.4 提觀點、尋創新,畫龍點睛見真章
- 6.3.5 寫作過程中,及時與領導溝通
- 6.4 述職報告責任大,集零為整邏輯清
- 6.4.1 述職報告和工作總結有何區別
- 6.4.2 個人述職,怎么寫才“以小見大”
- 6.4.3 述職結構,怎么搭才“一目了然”
- 6.4.4 普通的工作,怎么述職才“言之有物”
- 6.4.5 瑣碎的工作,怎么述職才“集零為整”
- 6.5 調研材料多又長,小切口寫大文章
- 6.5.1 寫調研材料,壓力如山
- 6.5.2 備選題目多,如何切入
- 6.5.3 現場調研難,怎么獲取資料
- 6.5.4 三個注意事項,規避返工
- 6.5.5 掌握經典標題框架,不再重寫
- 6.6 先進事跡易出彩,尺度分寸要注意
- 6.6.1 撰寫先進事跡,行文細節要注意
- 6.6.2 申報階段,如何打磨材料
- 6.6.3 宣導階段,如何潤色升華
- 6.6.4 敘述日常工作,如何為平凡賦光環
- 6.6.5 以普通接線員為例,寫出大事跡
- 第7章 基層寫手到機關,花拳繡腿失靈了
- 7.1 已完稿的材料,為呈現負責
- 7.1.1 誰跟領導出行,誰為材料負責
- 7.1.2 三個技巧,有效避免版本錯亂
- 7.1.3 投屏、打印的亂碼,注意規避
- 7.2 反復改的材料,在過程中用心
- 7.2.1 戒掉情緒,七稿八稿都是歷練
- 7.2.2 過程留痕,一步一步清晰可見
- 7.2.3 反復磨合,層層遞進找準風格
- 7.2.4 把握節奏,又快又穩堪當大任
- 7.3 得全新的任務,建大局思維
- 7.3.1 落筆有根據,模棱兩可難以過關
- 7.3.2 多技巧結合,駕馭長文不慌不忙
- 7.3.3 經得起推敲,好材料在骨又在皮
- 7.3.4 不糊弄領導,敷衍了事一眼識別
- 第8章 法定文種使用中的常見誤區
- 8.1 標題明明很正式,文種竟是自創的
- 8.2 文種就像多胞胎,雜糅錯用是常態
- 8.3 發個通知說不清,只能補丁摞補丁
- 8.4 會議記錄變紀要,提純規范是關鍵
- 第9章 寫作是硬本領,情商是軟實力
- 9.1 陪同領導外出調研,需要準備什么
- 9.1.1 “人、地、物、事”調研準備清單
- 9.1.2 文出我手不出錯,事交我辦您放心
- 9.2 工作中出差錯,怎么跟領導說
- 9.2.1 要不要跟領導說
- 9.2.2 怎么跟領導說
- 9.3 座談會發言,如何避免“里外不是人”
- 9.3.1 座談會上的發言有技巧
- 9.3.2 “里外不是人”的原因
- 9.3.3 怎樣發言才能走心、共情
- 后記
- 作者簡介 更新時間:2025-03-17 18: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