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的心性
最新章節(jié)
- 第20章 人性化的中道管理
- 第19章 設想“兩難”境地,學會兼顧與合理
- 第18章 做事要適時調整
- 第17章 做事不可一味求快
- 第16章 管理需結合心性的特點
- 第15章 《外圓內方,修己安人》:人心需要正確引導
第1章 前言
人們追求生存,幾乎凡人皆如此,沒有例外。因為不論人們的種族,膚色,所用的語言、文字,居住的環(huán)境或者采用的交通設施有多大的不同,只要想到死,好像大家都會感到相當害怕。但是不同的人追求生存的策略差異很大:有的人以隱藏實力來追求生存,認為含蓄是一種涵養(yǎng),有所保留是一種謙虛,凡事不要鋒芒畢露,以免引起他人不悅,而對自己的生存造成壓力甚至構成威脅;有的人則到處作秀以追求生存,認為多多表現(xiàn)才能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以攻為守對自己比較有利。采取隱藏實力策略的人逐漸培養(yǎng)出能夠忍耐的習慣,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藏常人所不能藏。采取作秀策略的人也逐漸養(yǎng)成主動出擊的習慣,虛張聲勢,到處尋求展示的機會。再加上隱藏和作秀的方式大不相同,因而變化出很多花樣,構成了人們五花八門的生存之道,正所謂“人一上百,形形色色”。
人們用心性適應不斷變化的內外環(huán)境,同時采取不同的策略,以滿足各種需要。這些因不同策略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就形成了有差異的習慣。可見,習慣從適應人類的心性而來,又可以用于滿足心性。
所以,很多人看問題會出現(xiàn)偏頗,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思維方式。他們看問題比較兩極化,不是極度向東,就是極度向西,以致無法保持合理的中道。任何事物過與不及都會走上偏道而讓人有所缺失。如何使自己不要過與不及,應該是每個人努力的方向。
中國人做事很少有做不到的,只看他們愿不愿意去做。他們如果愿意做,什么都做得到;他們如果不愿意做,別人拿他們也沒有辦法。所以要想辦法讓他們樂意去做、主動去做,不能用高壓的手段,也不能一天到晚給他們講大道理。
眾人之事必須妥善管理,大家才能夠生存得平安快樂。管理眾人之事稱為政治,也無非在根據(jù)人的心性不斷調整策略。諺語說:“不吃一塹,不長一智。”并不是說人要長一智,就必須吃一虧。善于借用他人的經(jīng)驗,吸取其精華,才是事半功倍的好辦法。
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真正的意思也就是了解自己的心性,合理地調整及利用,便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