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前言 PREFACE
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曾在《為什么讀經典》一書中寫道:“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我們越是道聽途說,以為我們懂了,當我們實際讀它們,我們就越是覺得它們獨特、意想不到和新穎。”當我們將一部文學作品貼上“經典名著”的標簽時,我們首先肯定的是它的最大價值——超脫時代的啟示意義,以及傳承人類精神的重要作用。飛速發展的科技時代里,潛心閱讀似乎已經成了僅僅存在于意識中的美好奢望,是遙不可及的。其實不然,如果我們從經典入手,從名著入手,我們將很快在生活中體會到閱讀帶來的益處和閱讀本身的魅力。
主角兒保爾·柯察金出身平平,是一位工人的兒子,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俄國內戰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艱苦生活,自強不息,在歷史的浪潮中依靠自我的力量乘風破浪,戰勝肉體、精神上的種種困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生動地描述了以保爾為代表的一批先進青年,在特別年代經歷一系列豐富又坎坷的人生故事后,終于被鍛造成無產階級革命英雄的曲折過程,熱情歌頌了為祖國而戰的蘇聯年輕一代的精神風貌。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正如書中的這句話所說,我們應當抓緊每分每秒,不斷提高自我,不斷為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做出努力,最終完成一些有利于全人類發展、進步的事。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是俄羅斯人,1904年生于烏克蘭,因家境貧寒只接受過三年教育,15歲加入了蘇聯紅軍,后在戰爭中受傷,23歲雙目失明,25歲全身癱瘓?!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雖不是他的自傳體小說,但其中的確有大量情節取材于他自身的經歷,故事真實豐富,令人印象深刻。
不過小說的出版過程并不算順利,經歷多次退稿后,在作者朋友們的努力下才被一家雜志社刊登在不顯眼的位置上,雖不受評論界關注,著作發表后卻受到了全國乃至國外讀者的眾多好評。當有人問作者為什么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書名時,奧斯特洛夫斯基回答說:“鋼是在高溫與驟冷的極端中歷練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足夠的堅硬,才能永遠不被打垮?!币源藶槊?,恰好十分形象又深刻地概括了作家通過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以及作者發人深省的思想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