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起承轉合
雖我走過萬般風月,無非春秋一夢,大喜大悲。戲子無情,醒時人走茶涼。白玉淚流盡,也不得善終。
我演繹世間疾苦,這虛設的良辰好景,自己也看不真切,想著或許假亦真時真亦假,是是非非全由戲本子決斷。最后看客只是閑來打發時間,我卻留在了戲里,徹徹底底成了戲中人。
初見,六月廿三,春和景明。園中鳥,多是自由之身,風比酒還醉人,傾的櫻花喃喃細語,微波生著綿綿漣漪,聽著陣陣情話,淡天如琉璃般晶瑩剔透,是我在戲院里的四方天空所不同的。如此好景,我也暫時忘卻九流之下的身份,躺在河邊酣睡。
一位少年人,輕狂的拂我的發。我朦朧間卻望進山眉海目,晚云收,惹得云彩火一般燒,原來戲外的心動如此。
“姑娘,鬢發亂了。”
我心也跟著清澈的聲音一起亂。果然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姑娘稱我為彥就好,只是故園荒涼已久,未曾想卻清平安定,生機蓬勃。”
我想著自己戲子身份,顧不得臉上春潮涌動,只在心里盤算著怎么離開。
“不瞞姑娘,四月初二的流螢堂,在下曾見姑娘扮的杜麗娘,一顰一笑竟是久久不能忘懷。姑娘若不嫌棄,可常來玩樂。”
我提著衣裙往木門邊靠,聽見他念出我的名字,終究是掛不住笑,轉過去道了聲謝,便消失在夜色里。
“不瞞姑娘,四月初二的流螢堂,在下曾見姑娘扮的杜麗娘,一顰一笑竟是久久不能忘懷。姑娘若不嫌棄,可常來玩樂。”
我提著衣裙往木門邊靠,聽見他念出我的名字,終究是掛不住笑,轉過去道了聲謝,便消失在夜色里。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眼下入了冬,流螢堂不得已用著下等炭火,熏的我頭昏腦脹。于是隨意揀了件繡花披,不動聲色的逃出了后院。
牛山濯濯,街上滿是凍死骨,四下皆苦難,焰火燒成了灰也只是徒勞,給人施舍著溫柔,我最先的一絲憐憫也被雪淋得麻木。
我側目望著人生百態,想著他們死前到底是解脫還是不甘。想的入了神,醒來已在忘憂山上。抬眸,一把油紙傘掩了雪。
“許久未見”
彥先開了口,他著了一身淡藍色宮裝,裙幅輕拂著雪,似月華流泄,融化了我最后的理智。那三千青絲散開,隱約散著梔子香,我動心摸了下他的發尾,
“公子何故來淋雪,莫不是心事晦澀。”
彥低下頭,嘴角悄悄揚起,用那一雙多情的桃花眼訴說著情話
“我來找你”
“若不是這次機緣巧合,你又準備多久來見我?”
說罷,他輕挑眉,劃過一絲玩昧,吟吟的笑著。那時,我只覺日月黯淡,仿佛春日的陽光重回京城,溫暖愜意。
他盯著我,像潺潺的春水滋潤著復蘇的京城。不容我回過神,他輕扣我的手腕,把我向他懷里拉去
“我的心意你還不懂嗎?”
這下徹底是我陷入了,一抹紅迅速爬上我的耳后,記不得是哪段戲文的風流債,逼著我從心而行,也不等他打趣,朦朦朧朧的踮起腳,在嘴角落下一個輕描淡寫的吻,惹得云兒頻頻側目。
“阿彥,我知曉了。”
自從互相確認了心意,我臉上總是潮紅得反常,師兄弟們好心提醒我注意身體,切忌得了風寒,我扭捏著扯了個玩笑話掩飾,大家會錯了意,以為我是不愿花銀兩治疾,三三兩兩去向師傅請安。
師傅聽后飲了口茶,只是淡淡的笑,
“你們由她去,她無礙,不必掛念。”
杳杳寒山,煙雨繾綣,檀香繞過人間,向古寺的神佛懺悔還俗的本愿。廟會的紛擾驚了水中魚,亂了心的塵世錯解了緣。這輪俗世浮月在夜中享樂,剪不斷,理還亂。云煙入袖,我急著在俗世里避難。雨視而不見,云聽而不聞。
十二月廿四,我無事閑在山里。彥托人來送書信,約我古寺一見。見小侍不如之前的活潑好動,也沒聽著他打趣我倆,我心里就隱隱有了數。拆了信,果不其然,入目寥寥幾字,我算著他可能要事在身,便連忙差小侍啟程,不至于耽擱。
上山的路朦朧,仿佛誤入了蓬萊,身著的淡藍色素衣拂著黎明,撥開了氤氳霧氣,我也是嘗過滿園春色的滋味,卻在霜華流漣里婉轉。不知盛開的茗香茶是否得詩人青睞,來不及流連,有幾個小和尚擁上來,笑嘻嘻的迎我去佛堂接見。
繞過潺潺流水,將鐘鼓之音散在立冬的寧靜中。我輕輕的推門,望見他虔誠的跪在佛前,一襲黑衣,襯得肌膚如雪,手里是一串菩提,骨節分明的手輕柔的撥著一粒一粒的珠子,似白玉般皎潔,連月都失了光。他眼前的香火跳了一下,映在他的臉上,我細細斟酌,他斜著眼笑我。我再也忍不住向他奔去。
他回過頭拉上我的手,將我拽進他的衣袖里。
“別走,和我一起求個美滿”。
彥的眉梢眼角染上春意,我甚至以為萬物復蘇。那雙多情的眼要滴出水來,似笑非笑的樣子,我懶得揣測他此刻心中所想。我雙手合掌,只用他聽得到的聲音淡淡的祈求了一句,
“此生,惟愿海晏河清,與他”。
他的臉上燦然生光,我取下耳后的玳瑁釵,遞在他手里,
“阿彥,我知道,恰逢戰亂,你不得不離去…”我的心里酸澀,淚也溢了出來。他拂去我眼角的淚滴,緊緊攥著那支釵子,擁我入懷。
阿彥,此去經年,風情萬種我與誰共享。
“桃花面如故”。
“驚覺相思不露,原因已入骨。”
清顏白衫,似水流動了人間。青絲墨染,擾了清冷歲。她著茄花帔,披上紅斗篷,在笙歌中唱醉經年,腰束白花裙,扮著花旦杜麗娘。
眼下到牡丹亭的游園之戲。嘰喳的黃鶯催著她動情,四方的天空關不住滿園春色,意絮繚亂。她不由得牽著裙,如隔霧之花,踩著牡丹在深閨里漫舞,空谷幽蘭的佳人在漫天花雨中玉袖生風,玉瓷的小手婉轉。小庭深院的盡頭是搖漾的春絲,蕩在了復蘇的風里。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杜麗娘輕捻著折扇,水袖流瀉在花中,她手腕柔和的轉了一圈,“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那雙如煙的眸子里多情,欲說還休。道不了天涼好個秋,杜麗娘打開折扇,纖纖玉手撐于頭頂,三千青絲散開,是不眠不休的傾慕。她蹲下來,向侍女輕描淡寫,蘭花指拂過牡丹,
“良辰美景奈何天。”
一出戲演罷,我陷于杜鵑啼血的典故。往事青春被蹉跎,我開始學著花旦的影子做戲。從前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今糾纏不清。我聽聞邊疆戰亂不斷,戲班子的人也身不由己,師傅將賣身契撕了趕我走,我怎不知師傅的用心良苦,可真正自由了反倒不知道該往哪處了。
“即使他平安歸來,你們也無法相愛。”這是師傅留給我的遺言。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渡了一輪又一輪的三月,我借著從前的書信走過了風花雪月。不知是多久,他再沒寄信。我們徹底失去了聯系。
像杜麗娘的結局般,我也學著閑來聽花落,只是心火成灰,萬劫不復。
冬日過去了,我卻永遠停在了那場雪里。
我死前寫了信,最初以為會哭訴有緣無分的悲劇,落筆卻也只剩了相遇。與原來的書信一起安安穩穩的放進了檀香盒子里。
我的魂魄也陰魂不散的飄零在初遇的園中。
三月十七,彥擁著軍功顯赫的戰績歸來了,我想起那句陌上人如玉,公子世如雙的典故。望著他哭紅的眼睛,伸手想抹去眼角的淚痕,然后抱住他。可是我無法做到。彥發瘋的將檀香盒摔在碎石上,除了那封遺言,他一團火燒了干凈。就這么無聲的靠在湖邊,眼里失了光。
我不忍他如此潦倒人世。用執念深重換了一柱香的愿望,化為了人。彥在園中買醉,妄求一醉方休,趁著不清醒,我蹲下身去與他緊緊相擁,勾著他的脖子不愿放手,他的眼睛斗然一亮,隨后愣在了我懷里,直到一滴淚滑落在我們之間,將我的心鞭策得遍體鱗傷。
“原來你還記得我。”他一下子崩潰了,扣著我的后腦勺,一字一句的訴說著思念。我自知一柱香撐不了多久,狠心合了眼,轉過身去不再看他。
“你要平安喜樂。”
我哽咽的親了下他的眼睛,妄想記住眼里的欲說還休,也好下輩子找到他。
千愁萬恨過花時。
T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