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初來乍到
夏季中旬便逢開學季,臨開學那幾天,便是“出師未捷身先死”之時。
開學的前幾日,才是最令人亢奮的。盡管這亢奮中多多少少會傾注于那歷時整個暑假卻仍不加粉飾的作業。
是以身未猝,心已寒,曉來望日,夜來伴風,黃花瘦,淚微干,只待假來,苦盼,苦盼,誰人憐我淚斑斑?
……諸如此類,盡管尚未開學,學生確是實實在在地瘋過一輪。有補作業補到崩潰,跑到校園網大肆宣稱要發動起義自稱思想解放的,有半夜三更忽然熱血沸騰在天臺現場朗誦‘最后一次講演’的,更有甚者,直接在校園論壇上揚言真心話大冒險輸了就裸/奔的。
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時間,學生們群情激奮,眾說紛紜,校園網無力與之抗衡,竟在當日便辭了長世,撒手人寰。
然,毫無征召地,未待這份義憤填膺遍傳“京師”,便見紅筏小字幾行,吾師遠調,不復得見。此中人語云:“海亮之心昭然。”
吾師去矣!
新來的班主任是個五十多歲的女教師,平日里,她的頭發總是理的一絲不茍,常露著锃亮的額頭,用她自己的話說,這身行頭就是大有“精神”。
她日常總操/著戒尺,行事也是一貫的雷厲風行,旁的老師若見了她,也稱得她一聲“老干部”。
雖說這“老干部”已年過半百,可精力卻是出奇的充沛,旁的暫且不提,三點起床備課不說,在鍛煉身體的方面,僅是“隨便跑跑”便落了個國家級運動員的頭銜。
不開玩笑地說,在五中這片地界上,若沒有一技之長,還真不好立住腳跟。學生如此,教師亦然。
*
眨眼,開學日便至。五中這片地兒不大,平日里上下樓的功夫能看見的老師也自然不少,一來二去,多多少少就混了幾分眼熟,是以學生甫一見她,面上倒無異色。
來人三三兩兩落了座,但見,桌上的書整齊的摞著,又被人貼心地扎了朵紅色禮花,書旁,另放著兩根棒棒糖,乍看上去像是哄小孩的。
不用想也知是誰的手筆。
人常道“打個巴掌,給顆甜棗。”可這“老干部”卻恰與之相反——先給顆甜棗,巴掌卻落在后頭。
不過話說回來,這口糖吃的實在敗家,不待我得意多久,便因咽炎復發再難“笑露八齒”,我疑心老天存心克我,又苦于手無實據便只好不了了之。
樂極生悲——此乃我所結第一不假箴言。
*
五中雖算不上大,可那半畝三分地可謂涇渭分明,所到之處,各有江湖,另有千秋。
初三尤甚。
說來有趣,旁的年級閑時慣愛打打球抑或聊些無論真假的八卦,偏初三迥異,九年三班更甚。
閑暇之余,班內便有人演繹起文言文的情景劇,惹的四座好不熱鬧。我掐指一算,想來今天演的該是《唐雎不辱使命》罷。
劇未開始,我便遠遠瞧著一個身量不高的男生朝兩個“主編”湊了過去,看他的口型,大概是想參加本次的情景劇,想問問“主編”有沒有合適的角色。
可那主編卻是個不假辭色的人物,他上下打量那男生一番,扯了扯嘴角,沒斷然說同意或是不同意,只是一臉認真地問他:“你知道么?”
“知道什么?”那男生被他突然拋來的問題問得懵住。
“秦始皇身高九尺,即便是唐雎,也有八尺有余。”
“……”
那主編見他面如土色,不知是想出言安慰還是想再縱把火,只拍拍他的肩道:“不過……你也不用灰心。”
他話鋒一轉,接著道:“我聽說秦始皇另佩有一把長劍,有五六尺之余,我此番瞧著,你演這把劍正合適。”
“……”
“你是越王嗎?”沉默半晌,那人終于忍無可忍地問了句。
這次換那主編懵住了。
越王?
這是什么鬼?
他沉默一陣,半晌才反應過來——越王說的是勾踐。
……勾踐
……勾踐
那通的豈非是……夠賤?
那“主編”含怒抬眸,可為時晚矣,四座之內,再尋不到那人半分足跡。
狗眼看人低,搬石砸自己——此乃我所結第二不假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