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38章 ps:今天搬家,明天三更
- 第37章 二月!(求追讀,月票!)
- 第36章 合資電影!
- 第35章 新年(求追讀,月票!)
- 第34章 見解,短信(二合一,求追讀,月票!!!)
- 第33章 剪彩,萬達(求追讀!!)
第1章 一周年
“做人不能無恥到這種地步!”
……
2006年年初,經歷了億元大片涌現的華娛電影界發生了兩件大事。
惡搞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在網絡瘋傳,這使得想憑借此片沖擊奧斯卡的楷歌導演憤怒無比,于是留下了那句名言。
細想之,倒也不能怪陳導如此生氣。
畢竟三億的投資,幾年的心血做出來的“巨作”還比不上一部二十分鐘短片的下載和播放量。
那可是撥號上網的時代啊!
至于說第二件大事,許良重生一周年慶。
“許哥,里面是另一把車鑰匙和大綠本您收好。”
花鄉二手車市場,穿著甩尖子皮鞋的銷售員笑嘻嘻的給許良辦理交割。兩人身旁,是一臺還算新的四代大眾高爾夫,時下最流行的銀色。
“這幾天麻煩你了,上牌都讓你幫我跑一趟。”許良瞥了眼車牌,順勢從牛仔褲口袋里掏出一包乍眼像中華的天子牌香煙。
“哪里的話許哥,剛過完年回來來買車的人也少,閑著也是閑著。”
銷售員客氣的接過一根香煙,別在耳朵上。
接著,見許良拉開車門準備離開。銷售員扭捏的沖他笑了笑,拿出一張女明星的寫真照。
“許哥,聽您說您是北電表演系的學生。劉藝霏您肯定每天見吧,照片您拿著,什么時候有空幫我要一個簽名。”
一元一張,十張八塊。
年齡與許良相仿,雖處事裝作老練但看著卻十分青澀的男銷售,在拿出這張在天橋上買的明星寫真照時耳朵已經紅完了。
06年二月,劉藝霏成為了北電大四的畢業生。
十五歲考入北電的她,星路堪稱開掛。
金粉世家,神仙姐姐王語嫣,仙劍里的趙靈兒,已經殺青待播的神雕俠侶。
在這個沒有水軍,沒有刷榜存在的時間段,幾大熱播劇在手的劉藝霏就是頂流,一出道就達到了無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和人氣。
“我要到了簽名,怎么給你?”
許良接過照片,遲疑了一下。
說真的同為北電的學生,05級的許良還真沒見過劉藝霏。不是一個年級,再加上劉藝霏片約不斷,有好幾次劉藝霏回學校上課,恰好許良有事在外邊。
錯過了。
他其實是想拒絕的,可想了想說沒見過豈不是跌份兒。
再者,銷售小哥也不信啊!
之前和銷售小哥的接觸,在他的口中像許良這種北電表演系的學生,未來一定就是大明星。
就連許良這樣式兒,在娛樂圈沒有一點名氣的人,銷售小哥竟也要了一張他的簽名。
“您郵件給我就行,發哪個快遞都行。”
銷售小哥欣然一笑,似乎早已想好了計策。
聽到這,許良略微愣了愣。
是啊,怎么忘了這一茬。重新回到20歲的年紀,這個時候也不是很落后。網絡購物,快遞服務雖然不及23年,但還是存在的。
就連他手里的諾基亞N90,還是去年高中畢業在淘寶網上買的水貨。
當時還得去郵局打錢,商家那邊才發貨。
此時回想起來,許良都不知道自己那個時候哪來的膽子。
真不怕被騙,嘿嘿,誰讓他有個有錢的爹呢。
“好,地址就留你們店的。”
“謝了哥!”
“您慢走!”
1.8L自動款的四代高爾夫,雖然起步流暢性不及手動款。
但這不到三個月的“準新車”動力十足,開起來嗷嗷叫,兩個大燈明晃晃的,尾喉也沒有發黑的跡象。
并且只要十二萬,很劃算。
離開花鄉,駛入高架橋后。燕京二月的天,很冷。但許良還是按下了車窗,任憑寒風涌進。
車里的香水味兒太沖!
必須要散一散,許良有理由懷疑他訂車的這段時間,店里的人偷摸開出去喝酒吐在了車內。
再者,即便回來了一個月。
許良看著眼前截然不同的燕京景色,依舊是不習慣。
許良的老家在蓉城,父母經營著一家效益還算不錯的房地產公司。零幾年的蓉城房價還在朝著兩千邁進,燕京三環內已經突破了萬元大關。
差距是有,但無論在哪兒,只要是國內這段時間的房地產都是賺錢的。
許良家有錢,要不然老頭兒也不會支持他讀什么表演系。
要是那個時候不亂投資就好了,許良開車拐進一個十字路口,停在紅燈前。
思緒紛飛。
22年,也就是距今十六年后。國內的房地產行業萎靡,品牌暴雷層出不窮。同在一條船上,許良家的公司過得同樣不好。
他爹許平財為了將幾個未完工的項目順利結束,大手一揮用家里的資產填補了窟窿。
可這一來,公司算是半死不活了。
家里也從原先的十億資產,瞬間萎縮到了千萬級別。
本以為老倆口心態會受此影響,但他們卻表現出一副不以為然,說“咱也風光了大半輩子了,能留下個幾千萬還有什么不樂意的。”
可過慣了富二代日子的許良見狀,不干啊,這差距太大了。
作為北電05級表演系學生,許良畢業后雖然沒有大紅大紫,也沒有小紅。
身高一米八二,長相不比潘安,但比潘帥。
十幾年時間跑了無數個龍套,最好的一次演了個男三號。
許良沒有機會在演藝圈混出名堂,沒能在各大電影節和頒獎禮留下自己的大名,是個遺憾。
他的同班同學們,一個個紅得發燙,有人晉升成了圈內資本,有人黑紅,有人歷經十幾年一朝翻紅。
但他也不是白混的,二十一世紀什么最重要?
人脈!
許良憑借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以及天生的帥氣和親切感。結識了圈內眾多資本和大佬,每逢去洗腳城他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許良。
就這樣,在大哥們的賞識下許良得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參投電影!
一部全球上映,五億投資,由一眾年輕頂流,實力派大咖領銜主演的大片!
許良自詡很有眼光,這部片子一旦上映,票房少數二十億打底。
若是運氣好的話,三十億,甚至四十億也不是不能想!
就這樣,在許良一陣苦口婆心的勸說下家中二老終于同意放權。變賣僅有的幾間旺鋪,房產,折了三千萬給他。
本來。
如果。
順利的話,三千萬會變成一個億。
但……
一想到這兒,許良攥緊了方向盤,他恨不得那個姓“吳”的男頂流去死!
大片中道崩殂,打入死牢。
大哥們有錢,不在乎。
畢竟這年頭重資拍的電影,幾年都上不了院線,甚至沒法上映的太多了。
可許良不行,那三千萬是他家的所有。
重拍至少還需要三個億投資,AI換頭需要五千萬,但效果會大打折扣。
無論哪種方式,許良都掏不出一點錢了。
那一日,陽光明媚。許良現在都還記得天臺上的風有多涼,刺骨的寒。
他沒有想不開,只是站在天臺上抽了一包煙。
就著晚風,睡著了。
當意識回歸,許良站在了十九歲的路口,他剛通過了北電三輪藝考。
“噔噔等等燈!”
這時,手機鈴聲響起。
那頭,一個夾雜了太原腔的聲音響起:“老許,我回燕京了。有空出來碰一下,談論下《石頭》的宣發和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