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 第12章 末章(7月20日)
- 第11章 營地里的那些事兒(7月18日)
- 第10章 騰格里沙漠的初次探險(7月18日)
- 第9章 特記 帽子
- 第8章 甘肅敦煌(7月16日)
- 第7章 甘肅張掖(7月15日)
第1章 四川成都(7月9日)
李白曾經(jīng)在《蜀道難》中感嘆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蜀地四面環(huán)山,入蜀在古代的確十分艱難。在古代,流傳著這么一個故事,說道是西漢王陽入蜀任益州刺史,結(jié)果看蜀道十分險峻,就以“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能輕易冒險”為理由,告辭蜀地。人們笑稱王陽畏途。后來王尊入蜀,剛到蜀地,就留下一句“王陽為孝子”,就告辭而去。三國時期劉備入蜀,還是靠張松的地圖入的。可見蜀道之艱難。
蜀地在李冰父子修建完都江堰之后就罕有洪澇和干旱,故此有“天府之國”的稱謂。不僅僅風景旖旎,小吃眾多,而且有著豐富的人文,現(xiàn)在有了飛機和高鐵,入蜀變得容易。現(xiàn)在是凌晨二點,成都航空的空客徐徐落地在雙流機場。隨著一聲轟鳴,沉睡的我睜開了眼睛。眼前的景象與寶安國際機場沒什么兩樣,南航,深航,國航的飛機分列兩旁,維修站依舊冒著白光,機修師傅檢查著發(fā)動機。四周一片漆黑,只有指示燈和令人頭暈目眩的燈光照耀著地面,塔臺也不再朝這邊閃爍紅光,我昏昏沉沉的揉揉眼睛,跟著爸爸走下了飛機。
很幸運,飛機停靠在了廊橋旁邊,但因為SZ市屬于中高風險地區(qū),所以我們需要等待擺渡車接駁我們到專門的中高風險地段。旅行之前,我們早已做好了被隔離的準備。但是在機場,我們驚喜的發(fā)現(xiàn)——并沒有例行隔離。欣喜若狂之余,我發(fā)現(xiàn)擺渡車并沒有來,按照常理,我們應該要下樓尋找擺渡車。我低下頭,耐心等待著。滴答,滴答,時間緩緩流逝著。
幾分鐘過去了,擺渡車依舊沒到,這時候有些人耐不住性子了,揭竿而起。一位白衣服大叔首當其沖,大聲嚷嚷對著工作人員道:“你們是吃軟飯的是吧!我們飛機已經(jīng)晚點了,現(xiàn)在還沒有車來接駁?!凌晨兩點,我們還沒有吃飯呢!”我心想,絕對是位本地人,有川軍的味道。這位好漢的嚷嚷引起了很多豪杰的共鳴,這些豪杰也開始跟著起哄,有的吵得面紅耳赤,有的趾高氣昂。機場工作人員便開始耐心的解釋,結(jié)果話沒說完,“好漢”又開始了喧嘩,這次他決定組織一次群體力量:“你們說,你們有沒有吃飯?!咱們大家伙辛辛苦苦趕來,這個機場竟然不讓我們出去!他在囚禁我們!”這下倒好,跟曹操找臥底一樣,生氣的人不管吃沒吃飯,都跟著喊了起來:“就是!沒有吃飯!”我在旁邊看著,強忍著笑容。我爸爸看看我,小聲對我說:“不要把自己置于危險之中。”我點點頭,看向“一百零八好漢”。這次,工作人員沒有發(fā)話,反而是一位大姐回應道:“你閉嘴!能不能戴上口罩說話!”他針對的是“宋江”——那個挑事的人,的確,他沒有戴口罩,在這種公共場合,“正義”的人沒戴口罩真是令人發(fā)笑。更可笑的是,這位一百零八好漢的頭頭卻自信的回應:“沒有口罩!”大姐不甘示弱:“我給你一個,你別說話了!”“你說什么?!”“你不要不戴口罩說話,這樣……”“你以為你很正義嗎?你在剝奪我的權(quán)利!”隨機,好漢們一起附和道:“就是!就是!”我看著好漢們,還有默默離開的大姐,小聲地笑了。
誰是正義,不是斷然的,要留給結(jié)果評價,結(jié)果是否正義,要留給時間來回答。
終于擺渡車到了,一百零八好漢找到了可以突擊的機會,從“梁山泊”一涌而下,殺向擺渡車,我慢悠悠的跟著爸爸,緩緩走下樓梯,走進擺渡車。結(jié)果有些地煞們沒能走進擺渡車,只能等待下一班,我看著再次起義的好漢們,終于憋不住了。
到了大堂,拿取了行李,簡單的做了核酸,這時候,事情又發(fā)生了。不過這次,是僅僅針對于我自己的。因為我們是來自于深圳,故此,在天府通健康碼上面,就會出現(xiàn)一個彈窗,只要出現(xiàn)彈窗,就沒辦法進大型公共場合。比如今天要去的武侯祠,錦里還有杜甫草堂。解決這個彈窗,需要24小時核酸,但是剛剛才做完,估計要一段時間才能出來。
算了,知足常樂,不能去室內(nèi)的,就去室外嘛。寬窄巷子,榆林路,還有清一色的美食,想想就激動。于是,沒有怎么抱怨,我和爸爸就前往了旅館。
早上十點鐘,在睡眠7個小時后,我起床了。鳥兒鳴叫著,但是聽到蟬鳴,我的心就擰成了一團。這注定是燥熱的一天,天氣應證了我的想法,白天三十五攝氏度,晚上三十一攝氏度。但總不能不出門吧,我安慰著自己。故此,我跟著爸爸出了旅館,到樓下找吃的。
以往出門,我都是吃酒店的早餐,這使得我的早餐千篇一律,甚至在吃早茶的廣州,我的早餐依舊是一杯熱牛奶,一塊面包加上一塊雞蛋。不過,這一次,我打算成為一名地地道道的成都人,我在樓下的小店里閑逛,一會兒看看抄手,一會兒聞聞面條。撲鼻的泡菜味令我心曠神怡。我挑了一家小店,吃起了早餐。因為不能吃辣,故此在以辣著稱的天府成都,我的早餐就只能是一晚平淡的抄手。看著大吃大喝的爸爸,我嘆了口氣。所謂抄手,無非就是餛飩。成都餛飩跟福建餛飩最大的區(qū)別在于肉,福建的扁食是彈彈的,成都的餛飩的肉是作為肉餡使用的。我認為,成都的餛飩的精華在于它獨有的湯汁的味道,咸咸的,又有一絲絲香氣。咬一口餛飩,湯汁在嘴里爆開,流向味蕾,香氣兩面擴散,令人垂涎。很快,一碗滿滿的餛飩就被一個貪吃的孩子吃完了。
吃完早飯,我和爸爸胡亂閑逛了一會兒,就回旅館了。健康碼上彈窗還屹立在那里,不離不棄。加上天氣的燥熱,我差點打消原來去公園的計劃。
旅館里,爸爸拿著手機跟他的朋友們聊著天,他有一個徒弟,住在成都,他說我們可以去浣花溪公園看看,那里沒有圍墻,四面也是通風的。正當我們打算去看看時,爸爸突然叫了起來:“我們的彈窗消失了!”我瞪大雙眼,不可置信的抱住了頭。
就這樣,我們離開了旅館。
首先我們打算去武侯祠,這是專門為諸葛亮建的祠堂。在騎行大約5分鐘后,武侯祠就映入眼簾。高大的墻壁,黑色的房梁,“武侯祠”三個大字書于懸梁正中央。
在買完票之后,我迫不及待的進入了武侯祠。武侯祠予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擁有著的高大的建筑群,恢弘之氣油然而生。剛已進入祠堂,我就看到兩個殿屹立兩旁,一個是明殿,一個是清殿。我選擇先看的是明殿。
明殿的布置非常簡單,大小差不多是二十五平方米。殿中有一塊巨大的石碑,上面鐫刻著碑文。不知道是自然保持還是專家修復,上面的碑文保持的非常良好。碑文用玻璃保護著,碑文的下面是一只巨大的烏龜,我只是說像烏龜。它是龍生九子中碧璽,相傳它能抗很重的東西。它扛著巨大的碑文,一動不動的站在那里。永遠站在那里。
清殿的布置更為簡陋,它跟明殿差不多大小,里面也是一塊石碑,可笑的是,這塊石碑沒有龍生九子的保護,直接用玻璃一罩就了事了。這兩塊石碑寫的是什么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想不起來了,但是我還是記得,石碑上面的字非常漂亮。
明清殿逛完了就該往下面走了。我穿過一排排房梁,望著林立的明聯(lián),突然,看到了一副獨特的明聯(lián)。我停下腳步,發(fā)現(xiàn)這幅明聯(lián)的字甚是好看,在落款處,書寫著三個大字——郭沫若。我難以置信,難以置信于歷史是如何與現(xiàn)代完美交融的。扼要的看完落款,我看向了兩旁。一幅字吸引了我——蜀相祠堂何處尋。我在大腦里飛速尋找著這幅字,對!就是那首詩!“蜀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我記得在背誦這首古詩的時候,我不禁潸然淚下。沒有華麗的語句,也沒有夸張的手法,但是一字一句,直入人心。
路過那些高大的房梁,又是一座祠堂。這座祠堂的周圍是七七八八的小祠堂。我決定先看小祠堂。左邊的祠堂是文臣,右邊的祠堂是武將。我走向文臣的祠堂。先看到的,是馬良。馬良出生年未知,但是死亡的年份卻十分清晰。他是在撤軍過程當中被敵軍所殺的。望向他的泥塑,端莊,威嚴還有傲骨與正氣,讓我不禁挺直了腰背。再往下走是其他的文官,有我認識的,還有我聽都沒聽過的。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是為蜀國而死的,被臥底刺殺,被亂箭所殺,他們雖然肉體已經(jīng)離去,但是精神必將流芳千古,而那些死亡的締造者,必將遺臭萬年。
武將祠堂的布置與文臣相似,姜維姜伯約,趙云趙子龍,馬超馬孟起還有許多的武將都坐在大椅子上,我從他們眼中可以看到殺氣,還有對蜀國的敬意。誰說武將沒有文化呢?我相信,這些武將對漢朝的敬意就是他們文化的另一種精神體。
終于走到了最中間,這里是劉關(guān)張三人的祠堂,他們都穿著龍袍,坐在龍椅上面,望著文武百官,望著已經(jīng)滅亡的蜀國在這里重新復活。
繞過劉關(guān)張三人的祠堂,前方一馬平川。我看向盡頭,那里就是主角諸葛亮的祠堂了。我以前非常不喜歡諸葛亮,認為他是油嘴滑舌,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但看了前面的一番介紹,我對蜀國的好感一下子就飆升,自然,也有對諸葛亮的。
走進諸葛亮的祠堂,一個手持羽扇的人出現(xiàn)了,他淡然的看著人世間,淡然的看著旅客。他帶著一頂帽子,他,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啊,你輔佐的是一代帝國,可惜啊,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你有那么多的官員,卻依舊敵不過司馬懿,可能這,就是歷史吧。
我的心情低沉,慢慢走出了祠堂,祠堂的后面,就是幾幅海報。有一副是劉備白帝城脫孤的。我看著劉備的手,是握向諸葛孔明的,也是握向大漢的——那可是他日夜想要復興的帝國啊!我的淚水不禁在眼眶里打起了轉(zhuǎn)轉(zhuǎn)。
終于看完了,走出祠堂,已經(jīng)是中午。距離我下機,大約有十二個小時了。我和爸爸走到了錦里門口,打算去吃一頓飯,錦里并不是景區(qū),而是美食街,到處都是美食。有吹糖人的,有畫糖畫的,逛的久了還可以掏掏耳朵。
我和爸爸選擇了一家飯店坐了下來。那里是表演川劇的,我爸爸點了一杯茶,我去買了一瓶可樂,因為飯店根本沒有菜可以點。終于,演員上來了。第一個演員是拿著一個巨大的水壺,水壺的嘴足足有一米長。他手舞水壺。然后把水壺放到肩膀上,水慢慢倒了出來。大家擺手稱絕。第二個表演的演員是一對夫妻,丈夫頭頂著一個蠟燭,媳婦則在一邊奚落丈夫。蠟燭上是有火的,我看著冷汗直冒。最后,一個頭戴面具的人蹦上了臺——他表演的是川劇的變臉。首先,他跳了一段舞蹈,跟隨著節(jié)奏一晃腦袋,臉譜就變了,然后又一晃,又變了。大家都鼓起了掌。隨即他蹦下了舞臺,跟每一個人都握握手,走到最后一個人面前,剛要握手,結(jié)果把手一收,一晃腦袋,又變了一個臉,大家都鼓起掌笑了起來。變臉完,我們離開了錦里。
下午,我們?nèi)チ硕鸥Σ萏谩6鸥Σ萏孟啾褥籼镁托×撕芏啵搽y怪,杜甫能住多大呢?我們一進入草堂,就看見了一個亭子,亭子后就是水塘,我們繞過亭子,看到了一個展覽館,就走了進去,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展覽館中間有一個巨大的長方形的坑——那是杜甫草堂的遺址,我震驚了,我與歷史,就只有一步之遙。四周都是從杜甫草堂里面挖掘出來的文物,比如四耳杯,碗,還有古代的銅錢。離開杜甫草堂遺址,就該欣賞風景了。杜甫草堂風景旖旎,這里見證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也見證了花徑不長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望著那一處處景色,我似乎也明白了當時杜甫的心境。花徑的盡頭是一處展館,里面大致擺放著一些杜甫的文獻,還有杜甫的人生履歷。繞過展館,杜甫草堂也瀏覽完了。杜甫草堂的大小真是令人嘆息啊。
晚上,我和爸爸坐車回到了旅館,當然,也品嘗了一頓四川火鍋。躺在床上,思考著一天的行程,我的嘴角不禁涌上了一分笑意。閉眼吧,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