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自序
我以前身體不太健康,容易疲勞生病,經常四處尋找治療方法。某一次,我在一本有關經絡與穴位治療的書上看到這樣一個理論:人的心結與經絡是相通的,心情煩亂常常會影響經絡的暢通,經絡不順暢就會引發各種疾病。我在那個時候領悟到,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是緊密相連的,我的病,根源可能不在身體上。
從此之后,我開始留意自己的情緒問題。家庭、工作、個人追求……隨著對每一個方向思考的深入,我漸漸擺脫了不太健康的狀態,身體慢慢好了起來。我發現擺脫一種壓力、一種負面狀態,有時候只需一個簡單的提醒。
在很多心理學著作中,這種提醒叫作心理暗示。我們對自己抱著好的態度,對未來抱著好的態度,慢慢地,這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會改變我們的行為方式,讓一切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當我習慣給自己正向反饋之后,我的身體狀況發生了巨大改變,基本沒生過病了(當然我無法保證自己以后不生病);以前我的膽量較小,上臺講話總放不開,容易緊張與害怕,自從我通過心理暗示進行自我調控以后,現在哪怕是面對成千上萬人,我也不會害怕。一個人若能突破內心的種種困擾與障礙,生活也一定會發生改變。
在我漸漸好起來之后,我和許多人進行了心理方面的談話——家人、朋友、客戶,乃至網友。21世紀剛開始的時候,天涯論壇比現在熱鬧很多,很多人對我傾訴了自己的苦惱,而我則試著用我總結的辦法來幫助他們。
我沒有憑空想過一個觀點,捏造過一個苦惱,書里的一切都是來自我的生活和愿意讓我幫助他們的人。或許閱讀本書的你不會有什么感覺,但當你遇到了同樣的壓力或心理困擾,你就會發現,書里的方法有一定的實用性。
這是我第二本有關心理自助的書。2014年,我出版了《誰的內心不糾結》,獲得很多讀者的喜愛。后來我忙于工作,把寫書的事情耽擱了。直到2019年初,我發現以前大家諱莫如深的抑郁癥成了網絡上的一個熱門話題。接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發現,心理健康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問題。2020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和社會科學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里提到,18~34歲的青年的焦慮平均水平高于成人期的其他年齡段,居民對心理健康服務的隱性需求不斷增長。
我想,是時候再和我的讀者朋友談一談了,看看大家這些年來有什么樣的改變。和我之前的書一樣,本書仍然有很多普通人的煩惱和一些化解方式。希望大家能夠從書中找到擺脫困擾的方法,在今后活得更輕松、更快樂、更健康。
坦白地講,心態好的人確實更容易獲得幸福,因為幸福有時就是一種樂觀的心態。其實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問題與困擾,只不過這些問題一般比較隱蔽,我們也不太會去重視,認為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沒什么大礙。實際上,心理問題不僅會讓一個人活得很累,還會引發各種身體疾病。
一個人要想為別人化解心理困擾,首先應該有能力化解自己的心理困擾。如何化解內心困擾,方法也許有千萬種,但從中找到最實用的那個卻并不容易。
在本書的創作過程中,我最感謝的是我的好友龔偉雄先生。十多年前,他常來我的文體休閑中心打乒乓球,慢慢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球友。他是我們當地的一位企業家,創辦與投資過多家實業。在我的《誰的內心不糾結》一書出版之前,龔先生看完該書初稿后,說他也遇到過書中的困擾,感覺對自己很有啟發,認為該書的實用性很強,值得出版與推廣。在我完成本書時,他也是我的第一個讀者。
我只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喜歡探索各種身體與心理上的問題。心與心往往是相通的,這些方法既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我的心態與生活,它也應該可以給別人的生活帶來一些改變。
2020年10月 于臨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