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鑒寶,護寶,盜寶
摸金校尉,鑒定家,中間人,盜賊,拍賣行,收藏家,能把這幾個詞連在一起的就是古董或是藝術品。說得上古董的,肯定是有相當歷史,一定時代積聚后的事物。古就是古代。
記得兒時那首朝代詩:唐堯舜禹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魏晉又三國,南朝北朝是對仇。隋唐五代加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歷史總是在不斷上演,不斷重復。
在這浩瀚,源遠的中國傳統文化里。無論何人都只能窺其一二。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當我們以為自己可以看到大海時,卻發現我們只是看到無數流入大海的其中一條支流罷了。然而你以為自己窺探到江河,卻發現自己其實看到的只是河里的一滴水罷了。多少國學大師也不敢說自己是真正懂的。
亂世屯黃金,盛世藏古董。
古玩古董可以是一幅畫,可以是一件首飾,可以是一把劍,可以是一枚銅錢,可以是一只碗,可以是一張椅子,可以是一只玉鐲,也可以是一件玉器。其實在古董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一個時代的風貌,一段歷史的記錄。它的價值,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但可憐的人類卻喜歡用金錢去衡量它。而且好像只用金錢來衡量。
除此之外,我們中國人還有一種習慣。就是入土為安,而且要厚葬。感覺身前的享受,死后也要帶到陰間去。可惜古代沒有手機這一種東西,要不然估計每個墓都要有路由器了。搖一搖,看看附近的人都有誰。
厚葬,是中國喪葬文化的最典型特征。因為大量的珍寶被埋到地下,自然會讓貪財者盯上,甚至某一些人不為財只為文物,不過不需要上交國家。
由此興起了最具中國特色的“盜墓文化”。可以說,盜墓文化與喪葬文化,是一種孿生文化,源出一體,都是“死人文化”,在有墓那一天就誕生了。三國時,曹操設立摸金校尉的官銜。摸金校尉就是從死人那里借來東西的人,有借沒還。現在的摸金校尉拿到東西交給中間人,由他們聯系買家。等東西到了某一些收藏家手上,又會有盜賊去偷,接著交給某些拍賣行,然后又有人買了。
林笑書也是從事和古董有關的職業。不過上面所有職業他都不是。林笑書是一個公務員,這不是玩笑話。他是文物特別搜查組的人,好像很高大上的樣子。其實正如林笑書的隊友黃澄說的:“我們說是文物搜查隊員,其實不就是專門管文物的警察嗎?只是待遇好一點。”不過雖然待遇好一點,但是是有條件的,要進這個組,本身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文物搜查隊員只有六個人。其實林笑書之認識兩個人,一個是他的拍檔黃澄,另一個是他自己。其他的人林笑書知道是誰,但是認識不深。沒辦法,組織的紀律,防止泄密。
林笑書的拍檔黃澄,這可不是個簡單的人。這人曾經是一個大盜。投過泰國的佛像,梵高的畫作,越窯的青瓷等等。不過后來不知為何就收手了,還加入了文物搜查隊。并且還和林笑書組成一隊。
林笑書的父親林連天是一位考古學家,主要從事瓷器的鑒定工作,在行業里也是一位有名氣的教授。只不過這位林連天教授現在既不在任何一所學校教書,也不再任何一個研究所上班。他目前在監獄里。林笑書的媽媽在林笑書三歲時就死了。聽父親說母親是病死的。不過這個說法,林笑書連個標點符號都不相信。可是每當看到父親閃爍其詞的時候,林笑書就不忍心再問下去。
林笑書的祖父林辰是一個歷史老師,可是在此之前他是當兵的,還干過連長。后來從軍隊里退役,就當上了歷史老師。當然畢竟用林辰的話說,我們家也算是個書香門第。所以林辰在文革時差點就被批斗到要自殺尋求解脫。不過好在扛過去了。破四舊,打臭老九。
不得不說,這是很神奇的一家。
都說了,一般人進不了文物搜查隊。林笑書自然不是一般人,林笑書能進入這個團體就是憑借他的才高八斗和學富五車,所謂才高,第一點他確實文采很好。在沒有加入文物特搜隊之前林笑書可是靠這個為生。其次確實他算計之才啊。至于學富五車是必須的,從小在中國傳統文化熏陶下長大的林笑書要說他倒掛滴不出一滴墨水,那是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副俊秀皮囊。不要以為這是開玩笑,這一副皮囊可是經常幫了林笑書的大忙。想象一下當一個眉目如畫,談吐優雅的男性含情脈脈的跟你交談。一般的女的都會不小心多說一點東西吧。特別是林笑書還很能從別人的嘴里套出自己想要的東西。當然這個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加入搜查隊后,專門訓練。
林笑書坐在電腦前,電腦的顯示屏里是一個男人的資料。同時林笑書還在放著音樂,那是周杰倫的《千里之外》。換歌之后是《青花瓷》,這一首是周杰倫的作品里最得林笑書喜歡的。因為寫的是青花瓷。林笑書將思緒轉到了記憶里。
記得有一天在網上看到周杰倫出來一首叫做《青花瓷》的歌,本來林笑書對于青花瓷不陌生。畢竟那是父親的看家本領。可是聽完之后,好聽是好聽。不過好像有點不對,歌里有一句: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這是不對的,記得父親說過,除了明代的崇禎皇帝曾經在青花瓷上寫過隸書之外就沒有了。還有一句:筆鋒濃轉淡。這也不對,只有筆墨才能濃轉淡。
林笑書將此事告知父親,父親感到很高興。因為林笑書會自己思考。
當聽到“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時,父親將典故徐徐道來。其實不是青花瓷,而是青瓷。
北宋時,有兩位皇帝一位是宋哲宗叫趙煦,一位是宋徽宗叫趙佶,這是一對兄弟君主。看過《射雕英雄傳》的人,應該知道全真道長丘處機給兩個孩子取名---郭靖楊康。由宋徽宗的兒子宋欽宗的年號靖康而來。岳飛的《滿江紅》: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不過哲宗死得早,其實根本的原因是短命。沒有經歷大金滅宋的過程。岳飛一生一門心思就是要迎回二圣就是徽宗和欽宗。
哲宗趙煦本是個聲色犬馬之徒,因為荒淫無度,所以英年早逝。不過他作為漢族權利第一人,對瓷器有功不可沒的貢獻。應現在的一句話就是:有錢就是任性。何況有錢又有權。再加上北宋在這個時期,由于經過了王安石的變法,所以雖然皇帝無能,可是國家富強。
哲宗趙煦特別是號稱“千峰翠色”的青瓷。皇帝下圣旨底下的人自然不敢怠慢。可是頭幾次燒制出來的青瓷,難得圣心。到后來哲宗覺得是底下的人辦事不利,所以全部換掉。新上來的那幫人誠惶誠恐。俗話說:龍性難捏。
但此時就有一大臣下跪說“啟稟吾皇萬萬歲!臣聞青瓷始于洪荒,初見于秦漢,成就于晉唐,人呼‘秘瓷’是也。然而時過境遷,如今以為沒落。今本朝之汝州一帶,民間亦可燒造上好青瓷,且盡精微。臣以為可否將此處畫地為牢 ,開辟燒造貢瓷之所。只是青瓷向來濃淡不一,肥厚有別,不知何種色澤為吾皇獨衷?”
哲宗笑道:“朕前幾日,游御花園。忽然陰云密布,雷雨交加 。過了一會兒云開雨歇。朕觀雨后景色,于是賦詩兩句,卿所問已在詩中。” 說完了話,趙煦就離去。
內侍將皇上寫的詩句取出,交與群臣,群臣伏地展觀,上書二句詩共十四個字 :“雨過天青云**,著般顏色做將來。”雖然是寫寫得不怎么樣,但是皇帝寫的,又有誰人敢評論?
至此,被后人稱之為“天青色”的汝官瓷,就從宋哲宗的元祐元年(公元 1089 年)開始燒造,是為有宋以來中國五大名窯,即汝、均、官、哥、定之首,史書上記載:“汝,五窯之魁也。”
不久后,哲宗駕崩。至死都不忘再交代幾句:“汝窯青瓷……是為國器,不可陪葬……不可買賣……不可民間仿制。
哲宗無后,他本是神宗的六子,他的五個哥哥,七弟,八弟,十弟早殤。偏偏九弟有目疾,也就是眼睛有病,眼神不好。所以按照長幼順序,當然因為神宗在世的所有兒子包括哲宗都是庶子。所以皇位由他的皇弟---十一皇弟端王趙佶繼位。趙佶,李煜歷史上兩個不該當皇帝卻偏偏又皇帝命的人。
徽宗繼承了燒制汝窯瓷器的任務。當年他在皇城里的龍德宮饒有興致地開辦講座,為他喜愛的大臣們普及陶瓷鑒賞知識。沒辦法,雖然此君是一位亡國之君,但是人家在藝術上的造詣那是杠杠的。他對汝窯的評價是:雖一抹淡青,然靜如止水。雖神光內斂,卻溫潤似玉。
不過好景不長,北宋末年,金兵大舉南侵,攻城破隘,拿下了中原半壁江山。于是,到了徽宗趙佶的崇寧五年(公元 1106 年) ,令人嘆為觀止的汝窯青瓷,從此在歷史上就灰飛煙滅,銷聲匿跡。從公元 1089 年算起,到公元 1106 年,它只有不到二十年的燒造史,是名副其實的“曇花一現”。在全世界的范圍內,遺留下不足七十件完整器物,實乃文物及收藏領域的鳳毛麟角。有句行話:家有黃金萬兩,不如汝窯瓷器一件。
其實以林笑書的知識底蘊,有怎么會不知道汝窯瓷器的貴重和典故呢?只是礙于老父親的臉面,每次都要聚精會神的聽下去。
不過林笑書聽完后會對父親說:“其實就亡國之君而言,宋徽宗是很出色的。跟桀紂在同一水平的。你看明清時期是一代一代衰敗下來的。有時末代皇帝是很無奈的,比如崇禎。可是你看宋徽宗,在看商紂王。宋徽宗執政前幾年是北宋國力最強大的時候,商紂時也是國力強盛,帝辛前六位明君。然后一世就敗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自從父親入獄后,林笑書聽《青花瓷》的次數漸漸減少了,只是按了隨機播放,才放到了這首歌。
林笑書將思緒調回來,轉過身去問黃澄:“聽說陳啟明有個與我年紀相仿的女兒?”
黃澄自然之道為什么林笑書要這樣問,“是的,不過她可是已經有未婚夫了。”
“你果然想到那種事上了。我這次可不會對他女兒下手。”林笑書說到,“我可是有未婚妻的人。”
“我們這次的任務,你不打算從你最拿手的方面入手?”黃澄半帶著調侃講到。
“這個女人沒有你想象中那么簡單。”林笑書說到,“陳啟明有一兒一女,兒子叫陳永浩,女兒叫陳永慈。本來一般都是兒子繼承家業,可是陳氏集團的大老板是陳啟明,接下來‘二老板’是陳永慈。誰說女子不如男啊。”
“記得上次陳啟明被邀請參加一個拍賣會,陳永慈代他父親競拍。結果拍到世界上僅剩下的兩張珍品郵票。到手后,當著記者和其他競拍的人面前將其中一張撕毀。”林笑書說,“結果,這僅剩下的唯一一張瞬時身價漲了5倍。”
“有膽有色。”黃澄說。
“豈止有膽有色。還有智謀。”林笑書說。
“有智謀?”黃澄問。
“那兩張郵票其實早就是假的。真的拍賣前已經被掉包。拍賣會上的是仿品。”林笑書說。
“你怎知道?”黃澄說。
“陳永慈為人一直是物盡其用,她想哄抬價格的方法很多,根本不必使用撕毀這種最笨的方法。”林笑書說。
“這么說,你也是猜的。”黃澄說
“關鍵在這次的拍賣行,那都是他們的人。”林笑書說,“本來這一行,水很深的。”
“對啊,騙人與被騙,家常便飯。學藝不精,就莫怨他人啦!”黃澄說,“那么這次該怎么辦?”
“找我師父。”林笑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