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點擊名著
◎中國新詩的奠基者
郭沫若(1892—1978),出生于四川樂山沙灣,原名郭開貞,字鼎堂,筆名沫若、麥克昂等。郭沫若在歷史學、考古學、古文字學、古器物學、文學、藝術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詣。《女神》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之作,《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開創了中國唯物史觀派。1949年,郭沫若當選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主席,同年就任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全部作品編入《郭沫若全集》38卷。
◎體現“五四”狂飆突進的精神
郭沫若代表詩集為《女神》和《星空》。這些作品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為祖國進步事業獻身的精神,追求真善美,對惡勢力進行斗爭,歌唱愛情與友誼。《女神》的詩風豪壯、雄健,頗具陽剛之美,創造了雄渾奔放的自由詩體,為五四以后自由詩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天地。而《星空》將目光由社會投向了優美、質樸的大自然,凸顯了詩人的浪漫主義情懷和靈感體驗。
◎標志新詩真正取代舊詩
《女神》的出版,是“新詩壇上一顆炸彈”,也奠定了郭沫若在中國新詩史上的地位。郁達夫第一個明確指出,在五四詩壇上“完全脫離舊詩的羈絆,自《女神》始”,郭沫若成功地創造、運用了自由體形式,將新詩推向新的水平。聞一多認為“郭沫若的這種特質使他根本上異于我國往古之詩人”,并把《女神》的時代精神歸結為五點:動的精神、反抗的色彩、科學的成分、世界大同的色彩和表現當時青年的煩惱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