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2評論第1章 雨花小鎮
民國一十五年時局動蕩,可此時江南的一個小鎮顯得特別寧靜,小鎮坐北朝南,一條小河從小鎮穿過,把小鎮分隔東西兩端,連接兩端的是一座青石橋,小河從橋洞流過,河水倒影著橋洞,遠遠望去倒影和橋洞成景,組成一個同心圓,當地人寓意“永結同心!”。
小鎮隸屬江南水鄉,雨季偏多,常年可見雨水滴落河中,泛起朵朵漣漪,像綻放而開的花朵,因此給小鎮取名“雨花鎮”。
三月的小鎮淅淅瀝瀝下著小雨,加上南方氣溫較高,小鎮便騰起蒙蒙水霧,配上中午時戶家升氣的炊煙,倒是形成一種朦朧美。
雨雖小但雨勢延綿不絕,不一會在青色的屋頂上聚成一股小水,然后順著青瓦流淌而下,落在石板地上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響。
雨花鎮最北有一大宅落座,青瓦白墻,門庭高立,門樓上掛著金匾,刻著兩個燙金大字——“杜府”,門口兩旁還有兩個獅子石墩,顯得府邸高貴而又威嚴。
此時府內的一個正房中坐著一個身穿著錦袍,粗眉大眼的中年男人,和一位雍容華貴身穿錦繡旗袍的中年婦人。
中年婦人看著窗外的細雨開口問道:“現在外面時局不好,我們的絲綢和茶葉都要斷了路子,老爺接下來有何打算?”。
中年男人嘆了口氣回道:“是啊!近一兩年經商不如往年,不過前一段時間,一個朋友說東往海上有洋貨運輸,貌似有臺柱子,我尋思著倒是可以做一做。”。
對話的男女正是杜府的老爺杜鴻景和他夫人李若蘭。杜鴻景年輕的時候憑著膽大倒販茶葉和布匹賺了不少,又娶了雨花鎮李鎮長的閨女李若蘭,攀上了李家的高枝,才成就了今天的光景。
李若蘭擔心道:“我們婦人家對這些也不懂,可老爺您也要謹慎一些,畢竟出門在外,路途遙遠,不似本地熟門熟路。”。
杜鴻景聽后點點頭,對夫人說道:“夫人請放心!要是沒有十足的把握,我不會輕易下手。”。
說罷,頓了頓又說道:“江兒去之大讀書的事情,我已經辦的差不多了,再有個七八日應該就有了消息,你這幾天讓江兒收收心,安頓一下,準備去之大讀書。”。
李若蘭一想到丈夫和兒子不日都要離開,心情本就低落的她瞬間流出幾滴清淚。
杜鴻景見夫人梨花帶雨,皺眉道:“你就知道哭哭啼啼!讓江兒去之大讀書也是為他以后好,能增長見識,日后回來在鎮里開個私塾,安穩度日,不用像我這般四處奔波勞累,更何眼下況國家形勢也不是太好。”。
李若蘭聽后拿出手帕擦了擦眼淚,收拾了一下心情回道:“我去看看江兒。”,說罷,起身走到門口拿起一把油紙傘向門外走去。
杜鴻景看著夫人離去后,心煩意亂的他拿起桌上的一包哈德門牌香煙,抽出一根,緩緩抽了起來,然后吐出一口濃濃的煙霧,就像是排出心中的煩惱。
此時杜府的書房中,一個眉清目秀,穿著中山裝的俊郎少年在書案后坐著,只見他手里捧著一本小說,正看的津津有味,這個少年正是杜府的少爺——杜梓江。
“江兒!看什么呢?看的如此入神?”,李若蘭的聲音響起。
正看的入神的時候,杜梓江聽到母親的問話,一下子回過神來,慌忙的把手中的書反扣在桌子上,抬頭看著李若蘭正在收傘,長出了一口氣回道:“看本小詩集,對了!媽!您怎么過來了?”。
李若蘭收好傘立在門角處,緩緩的坐在書案對面的紅木椅子上,柔聲說道:“你爹說再有幾日你就要去之大讀書,娘過來看看你,看看有些什么需要準備的。”。
“媽!您放心!我都這么大了,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杜梓江回道。
李若蘭聽了后心中有些欣慰,想了想又吩咐道:“江兒!你此番外出讀書,人生地不熟的,可千萬要照顧好自己,和同學打好關系,聽你姐說學校里老有人組織什么游行示威的活動,你可千萬不要參加,國家正在風雨飄搖,萬一碰上政府打壓,你有個三長兩短,讓媽如何是好!”。說罷李若蘭眼眶微紅。
“媽!您放心!孩兒是去學習知識,開拓眼界,一定不會參加那些個活動。”,杜梓江見母親有些擔憂,安慰著說道。
李若蘭見兒子如此回答,可兒子畢竟年輕,于是又說道:“江兒你一定要謹記娘和你說的話!”。
杜梓江聽后站起身來,來到李若蘭身邊蹲下身子,然后握著李若蘭手說道:“媽!我一定聽您的話,而且學校以后放假了,我就回來看您!”。
李若蘭看著眼前的兒子,愛憐地撫摸著兒子的頭欣慰著說道:“江兒長大了!”。
杜梓江聽著母親的夸贊,微笑著回道:“媽!您放心,等我以后學業有成,就找份好工作,掙了錢孝敬您!”。
李若蘭心暖的回道:“傻孩子!媽只希望你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再娶一個好媳婦過門,早點讓媽抱上大胖孫子!”。
杜梓江頭疼道:“媽!您又說這個!”。
李若蘭笑道:“好了!我們不說了,現在到了飯點,媽知道你以后出門了就吃不上家鄉口味了,特意吩咐廚房做了些許你喜歡吃的可口小菜,走吧!我們去吃飯。”。
杜梓江應了一聲“好!”,就和李若蘭一前一后向門外走去。
李若蘭走出門后,對候在門外的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婦人說道:“張媽,你去喊小姐用膳。”。
張媽聽到李若蘭的吩咐后,恭敬地回道:“是!夫人!”。
張媽說罷便向書房后面的小樓走去,小樓二層,通體白色,正中清一色刷漆紅木,二層凸出有中空樓閣,上下共八扇紅木窗,每一扇窗戶上還掛著一個風鈴,春風吹過發出一陣悅耳動聽的鈴聲。
這時二樓一張書案前坐著一個身穿素色旗袍的淡雅女子,留著浪漫式的長卷發,蛾眉杏眼,膚若凝脂,和李夫人長得七八分相似,年紀約莫二十出頭的樣子,此刻右手正手持毛筆寫著一副精致小楷。
此女正是杜府的大小姐——杜梓燕,杜梓江唯一的親姐姐,自幼愛舞文弄墨,崇尚自由主義,學習一直很好,可奈何是女子,杜鴻景安排她去女子學院讀書,后來從余杭女子學院畢業,回到家鄉以后在私塾教書。
張媽撐著傘來到樓下,然后對著二樓喊道:“小姐!夫人喊您到餐廳用膳。”。
杜梓燕聽到后把毛筆放到筆架上,回道:“這就下來!”,接著邁著優雅的步子向樓下走去,一雙玉足踩著的白色高跟鞋,走在木質樓梯上,發出“噠噠噠”的碰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