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童年無欺
天藍云白,花園里一派爭芳斗艷之景,群蝶嘻舞,百花吐蕊,似乎空氣里都氤氳著一股富貴祥和之氣。
適時,兩個女孩兒在園子里嬉笑打鬧著,你追我趕,好生歡喜。
“咯咯咯!哈哈哈!快來追我呀!”粉衣女孩兒爽笑道。
這粉衣女孩兒看起來不過七八歲的樣子,穿了一身粉色羽袖月華裙,一頭烏黑蓬松的青絲梳了一個松松的垂鬟,只插了一支桃花簇珠的珠花。
對,她就是上官府的嫡長女,上官翎羽。
“小姐,你慢點兒。”一個紫色素衣丫鬟緊跟其后,看起來年齡相仿,穿著也相對樸素。
是紫菱。說是丫鬟,倒不如說是上官翎羽的伴讀。
這位小姐真是利索,眼看快要抓著,一個扭身就跑掉了,害得這紫色素衣丫鬟轉身又追上了去。
莫不是玩捉迷藏的游戲,這樣的好天氣,在花園里玩游戲,真是極好。
幾番嬉鬧之后,還是無果,似乎有些掃興。
上官翎羽停了下來。
“哎呀,紫菱,你跑的太慢啦!”
“祖母讓你陪我玩兒,可你總也追不上我,要是讓祖母知道了,她肯定會說你平日里偷懶懈怠,少于鍛煉。”
上官翎羽邊說著邊用眼睛的余光偷瞄紫菱,邊用衣袖輕遮嘴角偷笑起來。
“小姐,小姐,可千萬不能讓老夫人知道啦!”
“老夫人要是知道了,肯定會罰我連續半月早起抄寫女德。”
“我可不像小姐你,天資聰慧,我壓根不是學習的料嘛!”紫菱焦急中略帶淡定,她知道,她的這位小姐是肯定不會跟老夫人告她的狀的。
“好啦!我逗你玩兒的啦!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怎么會忍心祖母罰你呢?”上官翎羽說著邊拉起了紫菱的手,勸慰道。
紫菱眼里的焦慮瞬間散去,瞥了翎羽一眼,就忍不住笑了起來。
上官翎羽也跟著嬌笑了起來。
而后又商量著要給祖母周氏采一籃鮮花送過去做鮮花餅。
這群芳斗艷的花園里,花是肯定夠的了,自己家的花園,隨便采便是。
空氣里全是天真無邪的笑聲,童年無欺的歲月總是這般靜好。
好大一會兒,一個婦人朝兩個女孩兒碎步走過去。
是秦嬤嬤,父親上官清賢特意安排到翎羽身邊伺候她日常學習的管事婆子。
“小姐,今日的玩耍時間已經到了,該回房學習了!”秦嬤嬤委了委身,請示道。
兩個姑娘假裝沒聽見。
秦嬤嬤提了提嗓子。
“明兒個老爺還要看小姐的書畫,夫人要聽小姐的琴藝,老夫人要聽小姐的女德。”
“我知道啦秦嬤嬤!”
“我和紫菱想給祖母采些鮮花回去做鮮花餅,祖母可愛吃鮮花餅了!”
“采完鮮花,我們一定回房學習。”
能說不好嗎?這可是上官家的大小姐。即使是老爺派自己過來伺候,這小祖宗也是得罪不起的。
秦嬤嬤無奈應聲。
“小姐一番孝心,老夫人定是感動。那奴婢就看著姑娘們采花,待采完鮮花就回去學習,可好?”
“好!”
秦嬤嬤眉心一展,兩邊都不得罪。
鮮花采好了,翎羽吩咐下人將鮮花送去廚房,趁花正新鮮,香氣還在,趕緊做些鮮花餅出來。
兩個姑娘隨著秦嬤嬤回到書房開始學習書畫。
今天先生教的是潑墨畫。
先生先是用左手輕撫著右手衣袖,右手輕抬,往硯臺里加入半盅清水,然后開始均勻地磨墨,一坨黑慢慢的融為一攤黏滑的汁。
隨后,先生拿出宣紙,輕輕地平鋪在桌面上,拿起毛筆,蘸了蘸硯臺里的墨汁,對準宣紙,左手用力一拍筆桿,墨汁就如下雨般撒在紙面上。
大的,小的,深的,淺的,黏連的,分開的......各種形狀的墨點飄飄灑灑。
兩個姑娘好奇極了,不知先生教的潑墨畫是哪般神技。
先生接著用毛筆將各個墨點推開,勾勒,再蘸墨,輕拍,勾勒......
姑娘們興致勃勃,已迫不及待地想要試畫了。
很快,先生教授的一張臘梅爭雪圖就躍然紙上。
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仿佛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輪到姑娘們研習了。
仿著先生的樣子,有模有樣地畫起來。
趁著先生不注意,時不時地還在彼此的鼻子、臉上抹上墨汁......
好學也。調皮也。
畫完臘梅爭雪,又開始研習書法。
今天要臨摹的是“書圣”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這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可不簡單,那可是天下第一行書。
章法自然,氣韻生動。通觀全文,從容不迫,得心應手。
就布局來說,每一字,皆大小參差,不求劃一,長短相配,錯落有致,點畫亦皆映帶而生,氣脈順暢。
其結構變化微妙,如楷書者卻不呆板,似草書者亦不狂怪,千姿百態,婀娜多姿。
用筆十分精到,講究提按分明,收起得當,可謂“得其自然而兼其眾美“。
兩位姑娘若真能習得這“蘭亭集”的書法真諦,那稱謂才女也不過也。
上官翎羽學的頗為認真,舉手投足,無不透著大家閨秀的氣質和教養,鐘靈毓秀,聰慧過人。
“掃眉才子筆玲瓏”,說的就是這樣的女子吧。
而紫菱則需些耐心了,斗大的字真懷疑是不是同一個先生教的。
練完書法,已過了午時。
秦嬤嬤點醒著該用午膳了。
上官翎羽便詢問下人,鮮花餅可做好?若是做好了,午膳時便可拿去給祖母嘗嘗了。
下人回復鮮花餅做好了。
上官翎羽便示意紫菱將鮮花餅取來去和祖母一起用午膳。
自從祖父去世后,上官翎羽便一直和母親陪著祖母用膳,怕祖母一人用膳時想起祖父會難過。
平日里,祖母周氏一人住在榮宣苑,身旁幾個丫鬟伺候著,還有一個隨身嬤嬤——李嬤嬤。
李嬤嬤是祖母周氏的陪嫁丫鬟,這么些年,一直陪著祖母不離左右,家里人也放心許多。
上官翎羽來到祖母周氏的榮宣苑,委了委身,請安問好。
祖母周氏正在和李嬤嬤說笑著。
雖說周氏已是祖母輩的人了,可平日里,府上吃穿用度奢華,保養得當,未顯老態,只是鬢角略微有幾根白發,發髻遮擋,不易看到。
尤其今日,周日穿了一件墨綠色的長裙,袖口上繡著淡藍色的牡丹花,銀絲線勾出了幾片祥云,下擺密麻麻的一排云圖,胸前是寬片錦緞裹胸,頭上倭墮髻斜插碧玉龍鳳釵,雍容華貴,慈眉善目。
“羽兒來了啊!”
“快到祖母身邊來。”
“一上午沒見到我的羽兒,祖母太想你了,得讓祖母再好好瞧瞧。”說著,周氏不緊不慢地起身,長裙散開,伸手似是要去拉上官翎羽的手。
上官翎羽趕緊伸手去扶著祖母周氏,祖孫倆相擁而坐。
上官翎羽笑吟吟地讓紫菱將手里的食盒打開,露出放在其中的鮮花餅,花香和著餅香,瞬間彌漫到整個屋子,勾的人垂涎欲滴。
祖母周氏咬了一小口后,含笑地對上官翎羽夸贊一番,鮮花餅可口,上官翎羽孝順懂事,祖孫倆其樂融融的溫馨場面,讓屋子里的李嬤嬤、紫菱和其他丫鬟都欣喜不已。
“謝祖母夸獎。”上官翎羽福了福身,“祖母喜歡吃鮮花餅,那羽兒以后經常給祖母做鮮花餅。”
祖母周氏以茶水漱口,擦了擦嘴角,“祖母可盼著呢!等我的羽兒長大了,祖母也老了,不知道還能不能咬的動了!”說完眼神中有一絲捉摸不定。
以后的事誰說的準呢。人算不如天算。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哪知道這世間定數。
今天安享晚年,沒準明天就朝不保夕,甚至不在人世,這世間事哪能猜透猜著呢,就像祖父上官明鏡,這不說不在就不在了。
說起上官明鏡,那真是天妒英才。
當時江南一帶,紗布剛剛開始興起,人們依然只穿著粗布麻衣,而這種輕薄的紗衣很少見,即使有,也大都送到皇宮貴族,商賈貴胄那里。
祖父上官明鏡看到了商機,拿出了全部家當,開始了紡紗生意。
他勤奮研發,將還不成熟的紡紗技術一步步完善,直到成熟掌握,創辦了獨一無二的凸花布。
這種織物的主要特點就是透明、輕薄,凹凸的花紋,爛花部分清晰,凸花部分突出。
再加上他為人熱情友善,結交了不少五湖四海的朋友,很快,生意就越做越大,幾乎攬蓋了整個江南的紡紗生意。
誰料,一次在經商的路上,上官明鏡不幸感染了瘧疾,不久便送了命。
留下年輕的發妻周氏和剛滿一歲的兒子——上官清賢。
周氏不得已挑起重擔,獨自將上官清賢撫養成人,并將家里的紡紗生意越做越大。
經過用心經營,到上官清賢這一代,上官家已是江南首富。
作為首富家的子女,自然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從小就養尊處優。
上官翎羽,上官家的嫡長女,年芳八歲有余,上官清賢的長女,大夫人柳氏所生。
打小便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從來不知世間還有吃不飽穿不暖居無定所之事。